谁听说过黄花倒水莲这种中草药么?在一本由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1970年3月编写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中看到有关它的介绍,说对急慢性肝炎有疗效,同时听人家说家乡有的人(大三)吃了它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一篇文章,是有关它的,想试一下,不知道行不行?大家给点意见,谢谢!文章如下:
黄花倒水莲对乙肝病毒E抗原体外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
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7)李梨平 王伟华*
主题词@黄花倒水莲/药理学乙肝病毒E抗原/药物作用
黄花倒水莲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具有体外抑制作用(1),为了探讨其是否对乙肝病毒(HBV)有比较全面的体外抑制作用,我们对其进行了体外抑制HBeAg的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制备 黄花倒水莲生药由湖南中医学院药学分院提供,按通常煎煮方法将生药置三角烧瓶内,加适量蒸馏水浸泡30min,在火上加热煮沸15~20min,冷却后经纱布过滤去渣并浓缩成10%(每100ml含生药10mg)剂量的药液(原液),4℃保存备用。
1.2HBeAg阳性血清 HBeAg阳性血清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传染科提供。通过反向间接血凝抑制实验(RPHI)选用HBeAg滴度在1:800~1:3200的血清,并用中和实验证实。将阳性血清混匀,置超低温冰箱(美国HARRIS公司生产)-70℃冻存。实验前再经ELISA实验证实为HBeAg强阳性。
1.3试剂 HBeAgELISA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为970608。
1.4主要仪器 DG-3022A型酶联免疫检测仪,华东电子管厂生产。
1.5实验方法 参照文献(2)改进而成。
1.5.1药物分为原液(药物浓度为10mg/100ml),1:2稀释(5.0mg/100ml),1:4稀释(2.5mg/100ml)3个剂量组。
1.5.2血清分为原液,1:2稀释,1:4稀释3组。
1.5.3作用时间分为1h,2h,4h3组。
1.5.4实验过程取不同浓度药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以生理盐水(NS)作为阴性对照,“84”消毒液作为阳性对照,每组均做20孔。每孔均加入1:2稀释的HBeAg阳性血清50μl,震荡混匀后置37℃培养箱内接触4h。
将未经稀释(原液)、2倍(1:2)及4倍(1:4)稀释的HBeAg阳性血清50μl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孔内,每组20孔,分别加入药物原液50μl,37℃接触4h。
将药物原液50μl加入96孔培养板孔内,再加入1:2稀释的HBeAg阳性血清50μl,37℃分别接触1h、2h和4h,每一时间均作20孔。
上述各组达到预定接触时间后,吸取50μl药物与血清的混合液加入到已预包被处理好的酶标板孔内(试剂盒已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继续操作。最后在酶标仪上使用波长492nm滤光片,经空白孔调零后检测。将所测得的每组(吸光度)OD值进行均数t检验。
2、结果
2.1不同药物剂量对抑制能力的影响 血清稀释度(1:2)与接触时间(4h)不变,黄花倒水莲水煎液3个不同剂量组(原液、1:2稀释、1:4稀释)的吸光度值(OD值)与NS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而且3个不同剂量之间两两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剂量药物对HBeAg抑制作用的观察
────────────────────────
药物剂量 孔数 OD值(X±S) P值
────────────────────────
NS对照 20 0.67±0.03
原液 20 0.40±0.02 <0.05
1:2稀释 20 0.50±0.03* <0.05
1:4稀释 20 0.60±0.03△ <0.05
“84”消毒液 20 0.12±0.01
────────────────────────
*和原液相比,P<0.05;△和原液及1:2稀释相比,P均<0.05。
2.2HBeAg不同滴度对药物抑制能力的影响 HBeAg阳性血清未经稀释(原液)、2倍及4倍稀释时,药物浓度(原液)与接触时间(4h)不变,其抑制能力3组间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HBeAg滴度对药物抑制作用的影响
────────────────────────
HBeAg滴度 孔数 OD值(X±S)
────────────────────────
原液 20 0.52±0.03
1:2稀释 20 0.40±0.02*
1:4稀释 20 0.32±0.02△
────────────────────────
*和原液相比,P<0.05;△和原液及1:2稀释相比,P均<0.05。
2.3不同接触时间对药物抑制能力的影响 药物浓度(原液)与HBeAg滴度(1:2)不变时,1h、2h、4h3组之间,随着接触时间延长,其OD值逐渐降低,经两两比较发现不同接触时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接触时间对药物抑制作用的影响
────────────────────────
接触时间 孔数 OD值(X±S)
────────────────────────
1h 20 0.55±0.04
2h 20 0.48±0.02*
4h 20 0.40±0.02△
────────────────────────
*和1h相比,P<0.05;△和1h及2h相比,P均<0.05。
3、讨论
黄花倒水莲水煎液3种不同浓度对乙肝病毒HBeAg均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但随着药物稀释度的增加(亦即浓度降低),其OD值逐渐增加,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药物浓度越低对HBeAg的体外抑制作用越弱,提示在服用黄花倒水莲口服液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不要过度稀释。
HBeAg阳性血清无论是否稀释,黄花倒水莲水煎液对其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但是当HBeAg稀释度逐渐增大时,抑制作用亦逐渐增强。因HBeAg是HBV的复制指标之一,HBeAg滴度高说明HBV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反之亦然。据此可推测黄花倒水莲对血清HBeAg低滴度的患者,亦即HBV低复制、病毒数量少的人其疗效可能优于HBV高复制者。
药物与病毒接触时间越长则抑制作用越强。
中草药对乙肝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报道较多(3-5)。黄花倒水莲(Polygalaaureocaudadunn)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全草,我们曾经报道过黄花倒水莲水煎液对HBsAg的体外抑制作用(1),从本实验结果初步看来,黄花倒水莲水煎液对HBeAg亦具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这为扩大黄花倒水莲的临床适应证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但体外抑制实验受“体外”及方法的局限,黄花倒水莲进入体内后对HBV是否仍具有抑制作用,尚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伟华,褚裕义,刘伟士,等.黄花倒水莲对乙肝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6):31
2、Zheng Minshi,et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Vast Scule on HBsAg Inhibition Using 1000 Herbs.The Microbiological Journal,1990;1(3):29
3、郑民实.ELISA技术检测中草药抗HBsAg.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60
4、杨斌武.中药对HBsAg抑制作用的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2):52
5、蒋锡源.50种治疗肝炎中草药与制剂体外抑制HBsAg活性的比较.现代应用药学,1992;9(5):208
(收稿日期:1998年8月3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3 12:35: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