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养生保健 存档 1 铜过量,会伤肝脏吗?
查看: 1705|回复: 8

铜过量,会伤肝脏吗?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9378 元 
精华
18 
帖子
6849 
注册时间
2002-12-5 
最后登录
2003-9-5 

荣誉之星 乐园开心

1
发表于 2003-6-22 08:26
黄金搭档的广告词:“中国人磷铜已超标,铜过量,伤肝脏。黄金搭档,不含磷铜。”
这么说含磷铜的维生素制剂比如金施尔康、21金维他都含磷铜,都不可以吃了?
[B]Heal the liver![/B]

Rank: 4

现金
572 元 
精华
帖子
321 
注册时间
2003-5-5 
最后登录
2005-3-8 
2
发表于 2003-6-22 09:28


銅具有氧化與還原的功能,其化合物是儲存在肝臟,它會參與體內的代謝反應,在血液輸送時,銅會在體內形成一複合物藍色胞質素(ceruloplasmin) ,而這個物質呢!是血液中的
抗氧化物質。嗯!....抗氧化力是很神奇的喔!..^_^...

功能:
1.製造細胞與組織的主要成分之一。
2.構成皮膚色質的要素。
3.含銅的酵素具有抗氧化力,能減輕與預防發炎。
4.促進鐵的利用。
5.維持結締組織、神經和骨骼的發展。
6.促進免疫系統、凝血系統、心血管系統的正常運作。

缺乏症:
1.貧血、神精系統失常。
2.免疫失調、失去色素沈著性。
3.結締組織不健全。

攝食過多後遺症:
噁心、嘔吐、頭痛、頭暈。

一般銅過量攝食時,可經由膽管中的膽汁排泄到體外,但是若發生基因缺陷的情形時,會導致銅的大量堆積,這時會引起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這個病症會使藍色胞質素(ceruloplasmin)降低,使血液的抗氧化力喪失同時,由於過量的銅囤積在肝中、腎中、腦中,這樣子,會導致許多併發症的。
  
一般需求量:
美國食品營養會建議攝食量為每日2毫克銅的攝取。

食物中來源:
肝臟、肉、魚蝦、堅果類...等..

Rank: 4

现金
572 元 
精华
帖子
321 
注册时间
2003-5-5 
最后登录
2005-3-8 
3
发表于 2003-6-22 09:30


铜是血、肝、脑铜蛋白的组成成分,是几种脑氨基酸氧化酶的必需成分。缺铜引起组织中胺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合成障碍。铜缺乏时由于铜蛋白活性减弱,使铁蛋白中的铁利用受限而引起贫血。铜缺乏在婴儿中出现的症状是贫血、生长停滞、食欲降低、腹泻以及Menks卷发综合征(进行性智力低下,毛发角化障碍、卷曲、体温过低,弹性组织异常和大脑血管扭曲)。铜过量主要表现为Wilson氏征:胆汁排泄铜的功能紊乱,组织中铜滞留,沉积于肝脏则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沉积于脑部出现小脑性运动失常和帕金森综合征,沉积于肾则引起肾小管中毒表现,出现蛋白尿、血尿及管型,沉积在角膜可在后弹力层上出现铁锈样环。

牛肝、羊肝、牡蛎、鱼及绿叶蔬菜中含铜较多,其他肉类、谷类含铜较少。事物中的维生素有利于铜的吸收,而重金属如镉等对铜吸收有不利影响。人对铜的需要量目前认为婴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80微克,少年每日每公斤体重40微客,成人每公斤体重30微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应摄入1.5—3.0毫克。  

Rank: 4

现金
572 元 
精华
帖子
321 
注册时间
2003-5-5 
最后登录
2005-3-8 
4
发表于 2003-6-22 09:35


------《默克诊疗手册》

  铜(Cu)是一种金属,其游离的离子是有毒的.几乎体内所有的铜是作为铜蛋白的一种成分而存在,因此体内游离的铜离子水平低到几乎为零.遗传机制控制了这一过程,借此铜被结合进脱辅基蛋白并避免了铜的毒性蓄积.

  几乎每一天的膳食含有2~3mg的铜,仅其一半被吸收.任何吸收的铜超过代谢需要都可能通过肝溶酶体经胆汁而被排出.平均而言,一个成人体内约有150mg的铜,其中约10~20mg是在肝内,其余的分布无所不在.

后天性铜缺乏症

  在遗传上正常的人,后天性,环境性或膳食异常很少会引起临床上明显的铜缺乏.仅报道过的缺乏病因是kwarshiorkor;持续性婴儿腹泻,这常与限制牛奶的膳食有关;严重的吸收不良,如口炎性腹泻;无铜的全胃肠外营养;或作为膳食补充而摄入过量的锌盐.治疗必须针对缺乏的病因.通常每天加2~5mg含铜离子.

遗传性铜缺乏症

  遗传性铜缺乏(Menkes综合征)见于男性婴儿,他们有遗传性突变型伴性基因,每5万名活产婴儿约有1名发生此病.此病特征是肝和血清中缺铜,更为明显的是许多特异性的铜蛋白,包括细胞色素C氧化酶,血浆铜蓝蛋白和赖氨酰氧化酶缺乏.临床上该病的特征为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稀少的,似钢的,或卷曲的头发;以及其他的许多异常,其中有些是与特异的铜蛋白缺乏有关.尚不知道确切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异质性,尚不清楚组氨酸铜能延长受累及儿童生命报告的意义.

铜中毒症

  长期接触铜容器,管道或阈门,酸性食物和饮料能溶解毫克量的铜,这足以引起自限的恶心,呕吐和腹泻.如果摄入上克量的铜盐,这通常有自杀意图,或如果将用铜盐溶液饱和的敷料应用于大面积的灼伤的皮肤所引起的铜诱导性溶血性贫血和无尿症一般是致命的.

  治疗 如果已经吞下上克重的铜,迅速洗胃,随后每天肌肉注射至少300mg的二巯基丙醇(BAL)可以防止死亡.每天口服1~4g青霉胺可以促进从灼伤皮肤吸收的铜的排出(也可参见表307-2和表307-3中铜盐).

  印度童年肝硬化,非印度童年肝硬化和自发性铜中毒可能是相同的疾病,其间过量的肝铜引起硬化伴有Mallory透明素小体.所有的表现是由于摄入在已腐蚀的铜或黄铜容器内煮沸或贮存的牛奶所引起的.虽然近来的研究提出,自发性铜中毒可能仅在有不明遗传缺陷的婴儿中发生.用青霉胺治疗非常有效,已有报道,有一些印度的婴儿在停止青霉胺以后仍然健康良好.

Wilson病

  (遗传性铜中毒)

  Wilson病是一种进行性,致命的铜代谢障碍,每3万人中有1人受累及,患者经遗传获得位于染色体13上一对ATB7B突变型基因.杂合子携带者从不出现症状,他们仅有一个突变基因,似乎占了所研究的每个种族和地区人口的1.1%左右.

发病机制和先天史

  Wilson病的铜中毒,从出生开始,其特征为肝铜平均浓度比正常高20倍;血浆铜蛋白即铜蓝蛋白缺乏,平均约为正常的30%.此浓度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但每个出生后头2~3个月的婴儿均如此表现,使得诊断在6月龄之前不可靠.然而,因为临床表现从未出现在5岁以前,所以在2岁以前,对Wilson病有明显危险性的儿童进行确证或排除诊断的研究可以被推迟而无危险.

  约40%~50%的病人疾病的最初表现始发于肝脏.疾病的起始可能是急性肝炎的一次发作,偶尔误诊为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病人可以几年无症状,肝炎---急性,慢活性或暴发性---在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不论这种疾病是否已经发生,肝脏病理学发展为纤维化,最终为肝硬化.任何表现为暴发性肝炎,Coombs阴性溶血性贫血,铜蓝蛋白的缺乏,高铜尿的病人几乎可确诊为Wilson病.

  约40%~50%的病人,疾病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虽然铜扩散出肝脏外而进入血液,然后进入其他组织,它仅对脑有灾难性的作用.在脑中它能引起运动神经性疾病,其特征为震颤,张力障碍,构音障碍,咽下困难,舞蹈病,流涎,张着嘴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任意组合.有时铜对脑的毒性首先为人注意的是严重的不恰当行为,突然的在校学习退步,或极为少见的不能与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相区别的精神失常.当铜从肝向脑移动时,其中有一些总是沉积在角膜Descemet膜上,出现金色或淡绿金色的Kayser-Fleischer环或新月形环.除了头疼,从未见感觉障碍.

  5%~10%的病人,Wilson病可以首先表现为在眼屈光检查时检出Kayser-Fleischer环;经闭或反复流产;或因为肾脏铜沉积,而有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或有异常低的血清尿酸水平,这是由于异常高的尿排出引起的.

  不论Wilson病以什么方式发展,它总是致命的.一般在30岁以前,通常在患病数年之后即可致命.除非着手进行及时的,终生的,连续不断的,特异性的治疗.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479 元 
精华
帖子
2890 
注册时间
2002-8-18 
最后登录
2007-6-27 

荣誉之星

5
发表于 2003-6-22 11:21
多次看到报道铜对肝脏不好,也想到金施尔康等的里面的铜岂不是有害吗?
就是过尤不及。以前听说白颠疯的人是缺铜,就做了一只铜勺子吃饭。后来感觉口中金属味很浓,肝脏也不舒服,反正也不一定会得白颠疯,就扔了。特地买的一个铜锌合金的煮饭锅也不用了,相信广告买的。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躯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推崇科学,破除迷信!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反对荒谬迷信观点,支持探索气功强身健体,反对伪科学误导战友。 丰富的营养、充足的休息、适度的运动。

Rank: 4

现金
572 元 
精华
帖子
321 
注册时间
2003-5-5 
最后登录
2005-3-8 
6
发表于 2003-6-22 11:35
现在广告上宣传,中国人不缺铜~

Rank: 4

现金
572 元 
精华
帖子
321 
注册时间
2003-5-5 
最后登录
2005-3-8 
7
发表于 2003-6-22 11:43

中国人碗中缺什么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中国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均是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配比不均衡所致。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补充必须强调平衡。

  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均衡是关键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

  比如:维生素 A得到维生素 E的保护。维生素 A防止维生素 C的氧化。

  维生素 B群、 D、 E及钙、磷、锌要成一定的比例。维生素 B1、B2、B6必须符合1∶1∶1的比例。维生素 B2与 C要成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 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 B6一起增加摄入量为上。

  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钙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到要求的800毫克的50.6%。因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

  维生素 B2维生素 B2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二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0.8毫克,仅占要求的1.3毫克的61.5%。缺乏维生素 B2,会导致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的症状。

  维生素 A维生素 A是中国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为维生素 A,319微克来自β-胡萝卜素的转化),仅为要求的800微克的59.5%。缺乏维生素 A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等现象。

  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

  锌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0毫克,比要求量少20%,属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儿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

  维生素 B1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2毫克,离要求差11.3%。

  硒中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2微克,离要求相差11.7%。

  铁调查食物摄入数据,中国人每天摄入铁已达到要求,但在进行调查饮食的同时又测定了10万人的血红蛋白,发现缺铁性贫血仍十分严重和普遍。

  据调查后分析,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另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仍然广泛存在着贫血现象。

  维生素 C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要求。但是,维生素 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数维生素 C已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 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中国人不缺的营养素

  磷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58毫克,要求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钙最佳的比例为1∶1,如果磷大于钙的摄入量,钙的吸收就会被破坏。中国居民实际摄入比例为钙∶磷=405∶1058,钙与磷的比例严重倒置。

  铜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0毫克。过量的铜有明显的毒性,且铜过量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摄入的铜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女士不缺维生素 D因成年妇女维生素 D的需求量为5微克,仅为儿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国成年妇女已达到5微克的标准,故不缺维生素 D,但儿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妇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泛酸中国居民饮食范围较广,而泛酸广泛地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中国人不缺泛酸。

  维生素 E我国儿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摄入的维生素 E偏高。儿童、青少年摄入过量则有较大风险。

  镁镁缺乏症患者并不多,几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呕吐情形严重或注射大量缺镁输液,才会发生缺镁症状。过量会引起运动肌障碍,且会妨碍体内铁的吸收,建议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维生素 B12维生素 B12在肝内的储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在中国缺乏维生素 B12的人十分罕见。

  补充营养素的误区

  营养素缺乏,中国人与西方人不一样。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量,有些人总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因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仍存在着差异。

  所以,中国人缺的营养素与西方人大不一样。

  曾看到一个在中国销售的西方国家配方的产品,阅读其配方表,发现中国人压根儿就不能服用,比如:

  “含50毫克的磷”,中国人摄入的磷已经超量。如果再服用磷,岂不使中国人更缺钙!

  “含2毫克的铜”,中国人摄入铜已达2.4毫克,已超过2.0毫克的国家标准,如果服用该配方,不仅对健康不利,而且干扰锌的吸收。“含钙100毫克”,中国人均摄入钙约40毫克,离800毫克的标准相距甚远,所以中国人应每天另补充400毫克的钙。现只补100毫克,仅满足25%,不知能起多大作用?

  有的儿童配方不含锌,而锌恰恰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迫切需要补充的,其重要性名列维生素和矿物质首位。

  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的做法不利于健康。

  主要有以下缺点:

  1.人体内营养仍达不到均衡。多数人缺少的营养素并非一种,服用单一补充产品后,仍然缺乏多种营养素。而营养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这样会干扰营养素的效果。

  2.同时服用几种单一补充产品,有可能造成另外的营养素过量。例如:某补钙产品含有5毫克维生素 D,某补血产品也含有5毫克维生素 D。若两者同时服用,就可能造成维生素 D的过量。

  3.经济上不合算。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或有营养知识的朋友帮助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再根据该方案购买相关产品。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217 元 
精华
20 
帖子
6590 
注册时间
2003-5-1 
最后登录
2018-8-8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8
发表于 2003-6-23 06:42
缺个什么东西,好象可以开几副中药吃,当然医生很重要,我们这有个老中医,很实在
今晚的狮子睡着了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9
发表于 2003-7-9 00:05
铜过量与铜缺乏,都对健康不利,而且人体对铜的需要量与铜中毒的量很接近。

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也容易有铜污染,引起铜过量。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7 08:25 , Processed in 0.01805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