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亿友公益 于 2019-4-23 10:01 编辑
人类可以在婴幼儿期或者青少年和成年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的疾病过程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1.免疫耐受期
特征:肝功能正常,肝脏没有炎症和病变,也可称为身体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由于婴幼儿时期人体免疫功能没有完全发育,他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人体与乙型肝炎病毒处于“和平共处”阶段。
此时期被感染者的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俗称: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高,但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肝脏组织学没有明显的病变,被感染者也没有任何不适。
此时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甚至终身)。临床上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此时期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免疫清除期
特征:肝功能异常,肝脏有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也称为“慢型乙肝患者”。
到了20~30岁时,人体免疫功能发育完全,开始清除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此时期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免疫耐受期有所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间歇升高。
肝脏有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临床上称为e抗原阳性(俗称:大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3.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特征:肝功能正常,肝脏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也称为“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当人体的免疫力超过乙型肝炎病毒时,乙型肝炎病毒被人体免疫控制,此时期血液中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俗称: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检测不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脏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
由于人体自发的免疫控制(不是通过抗病毒治疗)使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转为阳性(俗称:小三阳)的年发生率约为2%~15%,其中年龄小于4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高者易出现。
在一些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检测不到数年的病人,自发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为阴性,且表面抗体转为阳性的年发生率为1%~3%。
4.再活动期 约5%~15%的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的病人,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如果持续的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乙肝毒病药,那么发生再活动期的概率则非常低。)
多数表现为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俗称: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反复异常。
这些病人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临床上称为e抗原阴性(俗称: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以上4个期的分期只是人为的分期,而且,并不是所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都要经过以上4个期。
新生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病毒,而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
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自发清除病毒(约90%~95%),少数(约5%~10%)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参考资料: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
文字丨成卓 编辑丨火龙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