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转载) ...
查看: 606|回复: 3
go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转载)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99 元 
精华
帖子
46 
注册时间
2015-8-20 
最后登录
2015-9-23 
1
发表于 2015-8-24 2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预防要点
1.孕妇产前都需要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阳性,说明已经HBV感染,有传染性;HBeAg阳性,传染性强;抗一HBs阳性,对乙型肝炎有免疫力。
2.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即出生24 h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1针;不必再注射HBIG。
3.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同时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4.HBsAg阳性孕妇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
5.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00 g时,无需特别处理。体质量<2000 g时,待体质量达到2000 g后注射第一针疫苗,然后间隔1—2个月后再按0、1、6个月3针方案执行。孕妇HBsAg阴性,早产儿健康状况良好时,按上述处理;身体状况不好时,先处理相关疾病,待恢复后再行疫苗注射。孕妇HBsAg阳性,无论早产儿身体状况如何,12 h内肌内注射
1针HBIG,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1次;出生24 h内、3~4周、2—3个月、6—7个月分别行疫苗注射,并随访。
7.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触,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8.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随访:7—12个月时,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若HBsAg阴性,抗一HBs阳性,预防成功,有抵抗力;若HBsAg阴性,抗.HBs阴性,预防成功,但需再接种3针疫苗方案;若HBsAg阳性,预防失败,成慢性感染者。
9.其他注意事项:任何有损皮肤黏膜的操作前,必须充分清洗、消毒后再进行。
10.HBsAg阳性孕妇是否行抗HBV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率:HBeAg阴性时,无需抗病毒;HBeAg阳性时,是否应抗HBV治疗尚无定论,需严格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Rank: 4

现金
99 元 
精华
帖子
46 
注册时间
2015-8-20 
最后登录
2015-9-23 
2
发表于 2015-8-25 21:58 |只看该作者
方清医生对乙肝孕妇准妈妈的几点建议
这方面咨询问题的人非常多,我就以此文代表个人意见。
标准操作一:去正规的医院,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标准操作二:去正规的医院,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
预期效果:小三阳妈妈的小孩保护率在97%以上;大三阳妈妈的孩子在90%左右;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本身就已经足够高效了!!!!!因此,所以其他措施的辅助作用其实已经非常有限。
争议操作:
(1)怀孕后期如7,8,9等3个月是否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否可以减少垂直传播目前还没有定论,至少是作用不大。是否注射,往往由医生个体的经验判断为主,不论是否注射,都不是错误的意见。
我的意见:意义不大,尤其是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血源制品,也潜藏风险;使用有低风险的干预措施去干预另外一个低风险事件,且干预效果未定,我个人不主张。现在已经有多方临床研究证据证实为无用操作。
(2)妊娠晚期(24周以后)是否可以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目前科学证据不充分;
我的意见:意义不大,道理同前;若本身已经抗病毒治疗,建议坚持,目前相对而言,替比夫啶或商品名素比伏被推荐为最安全,必要时短期换用该药可行;若没有抗病毒治疗,就不要为了母婴阻断而抗病毒治疗。虽然近来国内有单位研究表明针对HBVDNA负荷高的孕妇可以进一步提高阻断率,但是仍限于临床试验级别,缺乏仔细评估利弊风险和多方验证,不适合普遍采用。
    即便是采用,也要有一下几个条件:1  HBVDNA高复制水平(在G24-28W查DNA至少E7以上)2 病人及家属必须充分知情。即便不用抗病毒阻断,乙肝疫苗+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保护成功率已经非常高 ,即使用,也只是在原本很高的保护率上有所改进; 然而,为了这一点统计学数字上的小改进,将抗病毒药物提前使用也不光是钱不钱的问题,也带来药物治疗本身的潜在未知风险和可能诱发病毒耐药或诱导母亲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3. 因此,妊娠晚期阶段的抗病毒治疗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需要慎重,不仅要看中期妊娠阶段的HBVDNA水平,还要给予足够健康教育和医患沟通,当然这必须是在高度负责任和有水平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才能够进行判断。如果不注意适用范围,这样的推荐意见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3)是否剖腹产。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能降低乙肝母婴传播几率。
我的意见:意义不大,主要取决孕妇本人的意见,毕竟剖腹产生产比较安全,现在的女性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自然产怕吃苦。不论自然产或剖腹产,尽可能足月产(新生儿免疫更趋于成熟),避免的是生产过程中新生儿损伤少是关键,妇产科医生具体操作技术相对比较重要;
(4)是否给孕妇怀孕晚期接种乙肝疫苗。没有作用。
我的意见:拒绝
(5)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健康生活方式] 母乳喂养的好处
我的意见:支持母乳喂养。特别是出生后的前2周的初乳要保证。原因是孩子是否感染慢性乙肝,是乙肝疫苗和生产过程中的血液病毒暴露的一场赛跑,注射疫苗后,是否保护住的结局就已经基本注定,虽然不能提前预知,需要后验。母乳中的病毒具有量低,暴露时间相对晚,且是消化道途径,其危害与血液暴露的风险差很多个级别,乙肝疫苗能否成功主要对手是血液暴露,和母乳基本无关,既然如此,就不用去考虑母乳是否增加疫苗接种失败的风险了。母乳对孩子和妈妈都很重要,当然要坚持母乳。
(6)究竟什么时候复查孩子母婴阻断成功率:至少是出生后7个月后(即最后1针乙肝疫苗接种完1个月以后),这很关键,不然检查过早,即便表面抗原阳性也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7)小三阳或HBVDNA低复制水平(<10000拷贝/ml)的母亲的孩子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按照指南意见如果是HBsAg阳性母亲,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没有区分病毒复制高低或大小三阳;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HBVDNA低水平复制母亲的母婴阻断究竟有多大作用,目前本人尚未见临床有力证据;尤其是对于小三阳母亲孩子的第二针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否还有必要注射,现在存在一些争议和医生们的不同操作习惯,这些均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当病友面临上述争议时,请以自己医生意见为主;
(8)指南推荐乙肝疫苗+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需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注射,最佳是12小时内:我个人意见是对于大三阳或HBVDNA高水平复制的母亲,可以和医生实现多沟通,确保12小时内给孩子完成注射;其他人则没有必要;
(9)选择国产或进口产品问题: 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需要选择在正规医院生产,选择技术操作熟练的医生,尽可能避免新生儿产伤和;在生产前和医生沟通确认乙肝疫苗和或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及时注射;另外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容易缺药,对于大三阳或HBVDNA高水平复制母亲,一定要事先询问医院备药情况或自行备药(注意储存);
    综上,疫苗注射和大三阳母亲孩子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的正规操作是关键!!!在有争议的操作上面,请各位母亲尊重您专科医生的建议,自己就不要操太多心了。
发表于:2012-03-20 21:02

Rank: 4

现金
99 元 
精华
帖子
46 
注册时间
2015-8-20 
最后登录
2015-9-23 
3
发表于 2015-9-13 13: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甘油521 于 2015-9-13 14:08 编辑

HBsAg阳性孕妇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


Rank: 4

现金
99 元 
精华
帖子
46 
注册时间
2015-8-20 
最后登录
2015-9-23 
4
发表于 2015-9-20 14:57 |只看该作者
祝青年乙肝朋友们恋爱婚姻顺利
发表者:方清 9404人已访问 收藏
分享到我的患友会>>
    对于一些年轻的有慢性乙肝感染的朋友,似乎非常担心未来找不到朋友或结婚对象。主要担心自己的乙肝传染别人,还担心被对象歧视,还担心今后给别人带来健康负担,更担心会影响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显然,公众和乙肝感染者及家庭对于慢性乙肝感染的原因了解不足。对于乙肝传染性危害的过度夸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态,或社会歧视甚至家庭歧视自我歧视的根源。
  慢性乙肝感染者不是没有传染性,是的,只要是体内监测HBVDNA阳性,就意味着血液、体液等存在病毒源,就意味着传染性。如果不是在中国这样慢性乙肝携带者占人口10%,有乙肝既往感染标志者接近50-60%,推测曾经接触或感染过乙肝的人群比例近乎100%的国度,如果不是又有乙肝疫苗的保护,那么我们担心一下乙肝的传染性还有点道理。但是这就是在中国,不是美国。在中国,如果有成年人在担心被乙肝传染发展为慢性乙肝的话,这其实很没有道理。之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大大方方的告诉公众乙肝传染性危险到底有多大,乙肝预后风险到底怎么样,乙肝治疗究竟对全国乙肝患者的健康生活帮助有多大,是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在科学管理和落后在临床医学研究,落后在我们医疗机构的医生和我们的病友都各自为政,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汇总和反馈。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妨碍我们基于已有科学常识的推测或推演。
   我写了《“乙肝传染性危害社会公众”是个伪命题 》,很清楚说明了没有慢性乙肝易感人群,慢性乙肝感染的传染性对于公众是没有危险的,或者说,一个人在成年阶段得不得慢性乙肝,和是否与身边一个已知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接触,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他本人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乙肝的传染性,主要是针对下一代,那么有了现在的乙肝疫苗防治,这种下一代被感染的概率,在大三阳妈妈已经下降到10%,而小三阳妈妈下降到1%,父亲感染者基本不影响孩子;当然,最近有报道称,对于大三阳病毒高复制状态的母亲,采取积极母婴阻断措施,同样可以将孩子的慢性乙肝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
   我写了《“乙肝-肝硬化-肝癌”是否是乙肝患者的必然宿命?》,很清楚的告诉乙肝小伙和乙肝小姑娘,绝大多数的人只会在一辈子里停留在慢性乙肝阶段或代偿期肝硬化阶段而安然度过此生,只有极少数比例的人会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而麻烦,不过只要接受良好的长期随访管理,在病程管理过程中我们积极化被动检查到主动非药物干预,积极有效去实时评估疾病风险,坚决果断的针对高危风险人群和高危风险时段进行积极主动的治疗干预,加上医学发展的这么快,更好的法子还在后面等着在。一句话,只要把目前的已知的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慢性乙肝病程管理和防治中,我们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没有理由预后不好。因此,慢性乙肝不过是一个已知的且风险很有限的健康危险因素,并非什么绝症,因为慢性乙肝感染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一辈子就算不上1种真正影响我们吃喝拉撒的疾病,就只是一种确定的风险因素而已。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生命风险因素,慢性乙肝已经算是在明处且风险很有限的一种,我认为最大的健康风险因素是“无知”,因为大家看看现在中国每年死亡原因排行榜就知道了,绝大多数非自然死亡(没有活到平均寿命)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无知”。和一个有健康知识的乙肝慢性感染者结婚,健康安全系数远远要高于和一个稀里糊涂的没有慢性乙肝但有一堆生活恶习的人结婚。按照我老婆的观点,包括“钱太多人却傻”同样是健康的高危风险因素。貌似“拜金族”在现代婚姻中很热闹,再过30年呢?大家走着瞧。日子 过的好不好,还是只有自己知道。
    另外,我从我们医院最近5年收住院的所有慢性乙肝病人的病历信息中关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慢性乙肝病人都结婚了吗?呵呵,也许我今天做的资料汇总是个不错的结论:该结婚的时候基本都结婚了,而且比例非常高! 大家就看看我今早做的一个表格吧:

结婚:610人,未婚98人;离婚2人,丧偶2人;30岁以上,合计549人,其中未婚5人,占0.91%,男性2人,女性3人;离婚共2例,均为女性;丧偶2例,均为女性;
乙肝对婚姻有影响吗?

未婚
已婚
离婚
丧偶
合计
0-19岁
37
0
0
0
37
20-29岁
56
70
0
0
126
30-39岁
3(3女)
188
1(女)
0
192
40-49岁
1(男)
170
1(女)
0
172
50-59岁
0
112
0
1(女)
113
60-69岁
1(男)
59
0
0
60
70岁
0
11
0
1(女)
12

98
610
2
2
712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在30岁以上慢性乙肝住院人群中,合计549人中,只有5个人没有结过婚哦,不到1%!对于乙肝男同胞来讲,似乎婚姻家庭稳定性还高点,女同胞差点,2例离婚都是女同胞,且还有两例丧偶。
  这是我做研究的一个小副产品,从这个随机的数据看,乙肝朋友们的婚恋情况远远没有网络上,大家担心的那么厉害。
我相信,只要掌握知识得当,运用合理,消除乙肝朋友自己对乙肝的误解或盲目恐惧或担心或自我歧视,那么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也许成功率会更高,因为乙肝感染状态,正好也是检验你的对象是不是一个真正爱你这个人的人且通情达理的人。找到合适的恋爱婚姻对象对生活幸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人都知道,这比看病找对医生更加的关键。只有掌握的常识,且有足够爱心、责任心且沟通技巧成熟的慢性乙肝感染者, 才会以一个高姿态的坦诚来把感染乙肝的信息传递给对方,这其实也是一次爱的能力彰显的极佳机会。
   最后,祝天下乙肝朋友能够恋婚顺利,找到愿意患难一共一生的爱人!希望青年乙肝朋友们把对乙肝了解的误区消灭在进入婚姻之前,坚决将乙肝造成的家庭内部歧视性行为消灭在萌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6 11:21 , Processed in 0.01366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