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热线帮助求职弱势人群
《每日新报》
9月19日,反歧视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开通了全国首个反歧视公益咨询热线。机构创始人陆军表示:“全国没有过类似专项热线,我们填补了空白,借此帮助遭受过不公平待遇的群体。”
去年夏天,因益仁平在招聘中提出:女性、残障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优先应聘,一度受到媒体极大关注。独家深读记者也曾对此举进行过报道。如今,益仁平一如既往地站在了反歧视队伍的前列。
统一号码 鼓励维权
“这个咨询热线的前身是"爱肝连线"。”反歧视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以下简称,益仁平)郑州站的接线员苗杰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我们一直在从事反乙肝歧视工作。现在,开通全国反歧视咨询热线,是想把反歧视工作拓展到其他需要公平对待的领域。”
益仁平机构创始人名叫陆军,他一直以来被媒体誉为“中国反乙肝歧视的领军人物”,“如今,毕业生又到了找工作的高峰期。我们曾接触过一些毕业生,因性别、相貌、户籍等问题,遭到用人单位的歧视。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希望可以为这类人群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以协助他们寻找公平。”陆军说。
“身患糖尿病、色盲、乙肝等疾病的人,找工作时遭遇隐性歧视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因身高、相貌、性别、户籍等问题,遭遇歧视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陆军说,“如今,反乙肝歧视的呼声已引起了重视,但是,其他原因遭受歧视的情况却凸显了出来。”
“很多遭受歧视的人不知道如何维权。因为,这类情况长久以来非常普遍,多数人只得选择忍气吞声。此外,也有些人想依靠法律维护权益,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这类反歧视案的获胜情况极少,主要是因为取证困难,相关法律依据也不完善。”陆军认为,“反歧视要获得成效,需要弱势群体集中呼吁,才会逐步引起社会关注,减少不平等的眼光,这条路上是没有捷径可选的。”
“借助这次开通全国热线的机会,我们也做了其他相应调整。把益仁平机构郑州、北京、广州的站点进行了资源整合。避免了往日各自为战的尴尬。”陆军说,“以往各站的接线人员多为志愿者并不专业,我们对接线员进行了重新培训,挑选出了一些人做专职人员。另外,由于原来各站点的咨询号码不相同,就造成求助者在各站间反复拨打,咨询同一事件的现象,造成了资源浪费。如今,我们把其统一成一个号码,让电话先连线到郑州站。如果占线再自动转接其他站,这样更加合理。”
“热线开通后的这些天,每天有五六个电话打来咨询,内容涉及性别、疾病、相貌等各类歧视情况。我们把事情记录下来,并对其加以法律指导。如果有需要,我们也会介绍公益律师对其进行跟踪式服务。”接线员苗杰说。
“此前,全国没有过知名的专项反歧视热线。”陆军说,“我们想填补这个空白。”通过多年努力,益仁平等公益组织已经在反乙肝歧视方面发出强有力的呼声。“我们希望通过这条反歧视热线,帮助到更多领域的弱势人群。”
逐步呼吁 扩大影响
被媒体誉为“中国反乙肝歧视领军人物”的陆军,一直身兼多职。他既是反歧视机构益仁平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最大反乙肝歧视网站“肝胆相照”权益版的版主。陆军2003年起投身反歧视公益行动,目前,他和益仁平的同事已经协助了约300起反歧视诉讼案。
“除了帮人诉讼维权,我们还曾协助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撰写反歧视提案、建议、议案。”陆军说,这些都是加大民间呼声的重要方式。“益仁平能取得如此成绩,我自己也没料到。因为一开始,我也是在为自己呼吁而已。”陆军回忆说。
生于1972年的陆军,13岁时因做阑尾炎手术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三阳”。起初,陆军的生活并没受到太多影响。“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郑州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但是此间,由于病情发作恶化,陆军只得从厂里辞职进行治疗。
2003年,成了陆军命运的转折点。因为上网查询治病的药物,他无意间进入了“肝胆相照”网。这里的网友都互相称呼“战友”。“战友”的含义,除了战胜病魔以外,也包含战胜歧视的意思。更令他震惊的是,网站中还有着众多此类的悲惨故事。
陆军以“金戈铁马”的名字加入到“肝胆相照”网站。因为表现出色,“金戈铁马”很快成了权益版的版主。“2003年前后,社会上的乙肝歧视情况变得非常严重。整个社会开始对乙肝携带者持有冷漠和敌视的态度,这比乙肝病毒本身更可怕。”
“幸运的是,民间也因此出现了相当多的维权组织。”陆军也加入其中,2006年年底他于北京注册了“益仁平中心”,让自己和志愿者朋友们,有了一个反歧视的实体化的阵地。随后的这些年,益仁平的反歧视工作影响力逐渐增加,北京、广州、河南都有了站点。“如今,我们开通全国反歧视咨询热线,也是想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陆军说。
公益草根组织
寻求专业发展
曾有媒体这样评价益仁平,“他们善于和维权律师合作并借助媒体宣传,加强反歧视方面的呼吁,还曾争取到中国农工民主党和全国妇联的支持,他们已经越发经验丰富。”
“早前一些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的。自己撰写或向网友征集建议初稿,收集各地两会代表的联系方式,动员网友、联系拜访自己身边的两会代表争取支持,逐渐才和各种组织接洽上的,进而引起了媒体关注。”陆军说,“除了自己的多年奋战,机构还聘请了专业的维权工作人员,此外,我们还拥有数百位活跃的志愿者,他们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
陆军坦言,他想把益仁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我们的团队更专业,也需要借助事件,不断引起社会关注。”如今,他们已经发起了“中国乙肝隐私侵权第一案”“中国相貌歧视第一案”“中国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残疾人诉深圳地铁户籍歧视案”等多起维权案,每起案件都会引来很多关注,这些都是益仁平的丰厚“战果”。
“如今,从事反歧视工作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善很多了。”陆军告诉记者,“尤其是在反乙肝歧视方面,几年前,类似案件的诉讼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只有半数案件能获胜,而获赔金额仅有3000元左右,甚至难抵请律师的费用。如今,经过民间等力量的呼吁,国家每年都会对法律做相应修改,维护乙肝人群的权益。如今胜诉率已经达到了九成,获赔金额也能达到6万元左右。”
“开通全国反歧视咨询热线,更是想把反歧视工作拓展到乙肝之外的其他领域。”陆军告诉记者,其他领域的反歧视呼声还不强烈。很多遭受歧视的人,自我维权意识不强。例如,在找工作时遇到了性别、年龄、相貌等歧视,很多人碍于时间与金钱成本,会忍气吞声不会求助于法律。另外,由于这类歧视难以提供证据,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过程也比较艰难。
“专项从事反歧视的公益民间组织,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但是,遭受不合理不公平对待,却求助无门的人一直不在少数。”陆军说,“反歧视工作靠个人起诉,单打独斗是难成气候的。我希望益仁平可以在帮助弱势群体与促进立法间做中间人。”
开通全国反歧视咨询热线是第一步,益仁平此次重新编整了人员后,全职人员有十几名,八成为法律专业人士。“我们希望扩大影响力,用专业姿态让更多求助者信任,鼓励他们面对歧视时勇敢维护自身权益。”陆军说。
新报记者 任博 实习生 张赫洋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