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三十以后 民间的“五福临门”与对现代人的启示
查看: 533|回复: 0
go

民间的“五福临门”与对现代人的启示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现金
1669 元 
精华
帖子
201 
注册时间
2010-8-31 
最后登录
2012-5-24 
1
发表于 2012-5-24 1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民间的“五福临门”与对现代人的启示

1)
  
    《尚书?洪范》将人生的大享受总结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中,“富”包括财富、地位、名望等方面;
    “康宁”指健康、平安;
    “好德”指品德高尚、乐于为善,古人认为惟有行善积德才能增加福份,所以将此项直接列在五福中;
    “考终命”指善终、后世评价高等。  
  
    古人认为,人若不积德行善,一生的福份是固定的,享受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在这方面享受到多一点儿,在那方面就剩的少一点儿。福份一用尽,灾祸就来了。
    祈福之心人皆有,古人从两方面去做;一是勤俭朴素,减少已有福份的损耗,这就是古人“惜福”的观念。勤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不仅把它作为通往人生幸福的途径,更把它视为修身养德之道;再是努力行善积德,迅速积累新福份,即是“培福”的观念。  
  
    五福之中,“寿”、“富”、“康宁”、“考终命”四种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用钱治病,病好了,钱也消耗了,这即是“富”转化为“康宁”的例子。拚命工作,赚了钱,升了官,但身体状况、人际关系却差了,这即是“康宁”转化转化为“富”的例子。不择手段而荣耀一时,最终是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即是“康宁”、“寿”、“考终命”转化为“富”的例子。
    这四种福份能互相转化,但却是此消彼长,不能使人所享福份的总量增加。而惟有“修好德”一项例外,积攒的德越多,福份就相应增加。  



    2)  
  
    《后汉书?列传》中记载第五伦的人生实例很说明这个问题。他在乡里任“啬夫”的小官时,均平徭役、赋税,调解乡亲间的矛盾,很得人心。他认为自己做官不宜发达,就带着家人搬到河东去了。从此改名换姓,自称“王伯齐”,靠往来于太原、上党间运盐为生。运盐途中若遇上垃圾,他总清扫干净再上路,行人都称之为道士。以前的亲戚朋友却不知他去了哪里。后来,第五伦又官至“二千石”,仍亲自割草喂马,其妻子依旧烧火做饭。他将俸粮留够一月所需,其他的全部贱卖给贫穷困窘的百姓。他为官期间,布德行善,广施仁义,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得人们敬重。元和三年,皇帝批准他告老还乡,赐他终身享受二千石俸禄,并送钱五十万、住宅一处。几年后,第五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皇帝又赏赐他家大量的器物、衣服、钱财。  
    回过头再看,第五伦官至二千石,还亲自切草喂马,妻子亲手做饭,家中只留一月口粮备自给。可能现代人会认为他是故作廉洁,别有用心,其实,知书达理的古人在为人与修德上是很注重的,是“惜福”的自然举动而已。第五伦运盐时清扫沿途垃圾,为官后将多余俸粮贱卖与贫困者,广做善事,是在行善中又在“培福”,为日后所享福份积攒囤积。第五伦一生时时惜福、培福,所以他得享大福:他从乡间的小吏升至三公,终身得享二千石俸粮,并被赏赐大量财物,寿至八十余岁善终。“五福”,他都享得。  
  
    而在《魏书?列传》中也记述这样的故事。高祖驾崩后,咸阳王元禧受遗命辅佐新君。他任宰辅之首,却推诿责任,不辨是非。尤甚偷受贿赂,以权谋私。这一年,尚书请求增加他的封邑一千户,世宗答应了,他为显清高,推辞不受。元禧骄横奢侈、贪财好色,有姬妾几十人,还不满足。他衣着锦绣,车乘华美,还有简娉以悦其情。为了这些享受,他贪赃枉法,买来上千的奴婢,经营着遍布四处的田产、盐铁生意。他的属下、家臣,乃至仆人都跟着做买卖。世宗很讨厌他。由于元禧疑惧世宗对他不利,为保既得利益而图谋造反,结果事发被判死罪。在与妹妹诀别时,他还问起自己的一两个爱妾。他妹妹哭诉道:“你犯罪多由女色而起,进而贪图财物,最后畏罪造反,才有了今天。你还不自知吗!”元禧惭愧无言,被赐死家中。 
    元禧被诛杀,正是因为他种种恶行所致。从善恶福祸因果来讲,元禧走上穷途末路的真正原因是他不惜福、不培福的结果。他骄奢淫逸、作威作福,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3)
  
    人的为人与受之“五福”亦或祸患的微妙关系,细致的讲起来可以解释史书和现实中的许多现象。如果能正确的领会这些思想是绝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
  
    古代先贤提倡“仁”、“德”是有着很深的内涵的。
    古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说法,古人很轻视物质利益,而重视道德修养
    如果人若相信重德行善,自然会带来物质利益;而只知争名夺利,往往是到头来空悲切的道理时,人是会自觉的“修好德”而尽享五福人生的。  
  
    而在面对当前社会上不讲德的“富贵”与有德者的“贫贱”时,常听到身边的人慨叹“天道不公”,孰不知“善恶有报是天理”,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些,今天的富贵者,可能正是昔日有德的贫贱者;而明日的贫贱者,可能正是今日的富贵者
    如此说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谁不愿五福临门,福泽子孙,长长久久呢;又有谁只想及时行乐,当恶报眼前时悔恨已晚呢。  

     人的德与福是与人的为人相互解读的,有德而得福,无德而祸至,积德则福长,损德则福亡,绵延不绝。  
    人又何止是一生一世呢,因此愿天下人人福禄长寿,家家五福临门,积德行善,造福自己,造福子孙,造福社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5 06:20 , Processed in 0.0128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