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厨艺天地 对话WHO食品安全司司长: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管理 ...
查看: 1207|回复: 2
go

对话WHO食品安全司司长: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管理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
发表于 2011-10-19 14: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今年德国暴发的致命大肠杆菌感染疫情令人们恐惧,并质疑监管良好的国家中食品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下简称“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司司长Maged Younes先生在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简报》采访中指出,迅速的食品贸易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食品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同时他强调,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必须始终将保护公众健康放在首位。



Maged Younes先生,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

Maged Younes先生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WHO)食品安全司司长。1991年加入世卫组织之前,他担任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毒理学教授。在世卫组织欧洲环境和卫生中心及世卫组织总部,他曾担任多项要职,特别是在化学品安全以及环境和职业卫生领域。2006至2007年间,他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学品司司长。他拥有德国蒂宾根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化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吕贝克医科大学的毒理学和生化药理学博士学位。

以下是Maged Younes先生与Fiona Fleck女士的对话。

问:在向公众通报卫生威胁风险方面,我们从德国的大肠杆菌感染疫情中学到了什么?在确认感染源之前,是否有必要针对特定类型的食品发出警告?

答:要全面评估从德国的这些事件中吸取的教训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必须强调以下几点。食源性疾病暴发往往涉及商业化大批量产品,因而很可能对经济造成影响。即使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消费者对某一特定食品的担忧,通常仍会影响其购买类似产品。为了管理公众受损风险,即使会产生经济后果,政府仍必须对证据进行评估并作出保护公众健康的决定。

本次事件中不寻常的一点是,建议广泛避免食用整个3大类食品。生菜、番茄和黄瓜有许多种,这三类食品的所有种类都是感染源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此广泛的警告自有其道理,但有效期较长却会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生计。在本次事件中,影响甚至超出受感染国家。然而,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必须始终权衡人口卫生风险和其它不良后果。另一个要点是,德国主管当局与世卫组织有关部门分享了他们所掌握的全部信息。

问:德国大肠杆菌感染疫情暴发后,俄罗斯联邦禁止进口欧盟食品,结果西班牙农民不得不倾倒农产品。政府应如何在避免产生不必要经济损失的同时,与面对食物中毒疫情的公众进行风险沟通?

答:保护公众健康应始终放在首位,因此,经济考虑永远不得损害公众安全。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和保护公众健康的解决办法完全相同。为收集证据,找出确切的感染源并尽快将其撤出市场,需要流行病学家、微生物学家和食品安全主管当局协调一致和迅速应对。越快、越准确地缩小感染源的范围,为消费者提供的建议就能越准确,撤除问题食品的行动也会更具针对性。

问:是否有协调此类疫情通报以免信息混杂的机制?

答:各国国内协调沟通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国际层面,信息共享机制非常清晰。一是通过《国际卫生条例》,二是通过叫做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INFOSAN)的食品安全主管当局技术网络。这两种机制往往相辅相成。

例如,2009年12月,澳大利亚发现的碘中毒与日本生产的一种豆奶产品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碘有关。而同一产品同时还出口到其它若干国家。澳大利亚按照《国际卫生条例》向世卫组织通报,而这一信息又与其它政府共享,确保各国注意到本国公众健康可能受到的潜在影响。为确保能够开展适当、及时的行动将问题商品撤出市场,该信息还发送给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的成员。

问: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有什么作用?

答: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管理,是一个自愿性质的技术网络,汇集了各国的食品安全主管当局。在大多数国家,食品安全由多个部门分管,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统管。正因如此,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的成员包括来自卫生、农业和贸易部门以及食品安全主管当局和消费者保护机构。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的目的是确保这些国家主管当局之间的信息快速共享,并促进交流关于如何处理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佳做法。

问:有人指责世卫组织对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反应缓慢,并指责世卫组织许多天之后才发表声明或提供信息。这一批评是否公正?世卫组织在此类事件中有什么作用?

答:应强调的是,世卫组织在其使命和责任范围内作出了快速反应。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世卫组织于5月22日获得通报,并开始通过《国际卫生条例》的非公开网站和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与会员国分享本次疫情信息。世卫组织同时还在其公开网站上发布信息。虽然发现了数例曾到德国旅行者的肠出血大肠杆菌病例,但这一疫情主要集中在德国北部,因此,主要由德国主管当局开展调查。世卫组织的作用是确保会员国报告可能与本次暴发相关的病例,实时更新可能会影响其它国家的事态和建议,并注意对国际贸易食品所产生的影响。

问:按照《国际卫生条例》,各国应于何时向世卫组织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

答: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各国(以及《国际卫生条例》的其它缔约方)按要求,需要评估是否应向世卫组织报告其领土内发生的疫情或其它公共卫生事件。它们必须考虑四个问题:该事件是否会对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影响?该事件是否不寻常或意外?是否具有国际传播的重大风险?最后,是否存在其它国家限制国际贸易或旅行的重大风险?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肯定答复, 那么该国即应按要求在作出评估后24小时之内向世卫组织通报该事件。

问: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有许多食品安全法规,为什么我们还是会不断看到这些国家出现重大的食源性疾病疫情?

答:迅速的食品贸易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食品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污染可能会发生在食品链的许多环节上。由于食品生产往往很集中,而产品广泛分销至世界各地,违规生产行为很可能会对食品销售地区许多人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从农场到餐桌的良好生产做法是确保食品安全消费的关键。消费者在家也应按照食品安全五个要点,尽自己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虽然有很多国际标准和法规(其中大部分被纳入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标准规划(食品法典委员会)中),但仍会出现问题。这有多项原因,包括违反环境卫生做法、加工设备故障、极端天气事件或蓄意破坏等。这就是为什么食品安全主管当局需要保持警惕,拥有为执法开展必要检查的足够资源,确保食品生产和营销安全的原因。

问:发展中国家和富裕发达国家的食源性疾病疫情是否有重大差异?

答:主要区别在于,发达国家可能具有能够发现此类疫情的较精密的监测机制以及较强大的食品安全检查体系。但是,即便这些机制都到位,还是会出现问题。发达国家看似疫情更多,但这很可能是因为通常情况下,欠发达国家的许多疫情没有被报告。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应以相似方式处理这些疫情,所有有关部门均应齐心协力,尽快发现疫源。

问:近年来,我们常听说食源性疾病疫情。究竟是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是仅仅因为媒体对此报道得越来越多?

答:过去20年来,我们发现食源性疾病疫情的能力以及汇总归纳广泛分布的病例的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另外,《国际卫生条例》和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等机制确保了信息的及时共享和相应行动的开展。这可能是实际报告和媒体报道的国际疫情数目增多的一个原因。如前所述,食品贸易全球化加剧了发生涉及污染食品的国际事件的风险。但同时,为确保全球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体系也在不断改善,各国越来越清晰意识到需要开展合作和交流最佳做法。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2
发表于 2011-10-19 14:50 |只看该作者
食源性疾病是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9月7日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上指出,食源性疾病是目前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造成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而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了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不久前北京发生的“福寿螺”事件就是一起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介绍,我国流行的食源性疾病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居首位,而导致食物中毒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其中肉及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占20%,水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占10%。(新华社)

**************

还自己加毒呢。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3
发表于 2011-10-19 14: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ver411 于 2011-10-19 14:51 编辑

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8.3亿人



日前召开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透露,目前我国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控制网络已初具规模,监测范围覆盖全国8.3亿人口,对于消费者食用量较大的几类食品应重点控制的生物性危害已经圈定。

    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圈定的应重点控制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生食水产品为副溶血性弧菌、寄生虫,熟肉制品为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生食蔬菜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乳制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食品为阪崎肠杆菌、沙门氏菌,家庭自制发酵淀粉类食品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研究员报告,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因构成,以病原微生物所占比例最大,2003~2005年3年所占比例分别为46.1%、37.1%和31.1%。暴发事件原因食品构成,植物类占34.9%,动物类占27.9%。2000~2004年不同食品中病原菌的污染趋势监测显示,在生肉、熟肉、生奶、水产品、蔬菜类食品中,生肉的阳性检出率最高,水产品的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刘秀梅指出,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特点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居首位,1998年以来,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显著上升。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公共餐饮单位(饭店、食堂)或家庭,原料污染或变质及食物储存和加工不当是疾病暴发的主因。(健康报)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1 05:35 , Processed in 0.01467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