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乙肝科普 乙肝患者靠什么甩掉思想包袱
查看: 807|回复: 0
go

乙肝患者靠什么甩掉思想包袱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50678 元 
精华
27 
帖子
23042 
注册时间
2003-5-16 
最后登录
2018-7-26 

管理员或超版 白衣天使 携手同心 锄草勋章

1
发表于 2011-7-28 2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黑人 于 2011-7-28 20:28 编辑

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年龄大多在20至50岁之间,是社会的中间份子,肩负家庭和社会责任。患者无论是患病已久或是刚刚发现自己得病,都会在内心产生一些变化,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忧郁、焦虑、孤独、紧张、绝望、任性、缺乏自信等。特别是乙肝病毒带给患者在升学、就业、婚育上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于乙肝存在的诸多误解,都使乙肝患者产生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乙肝病毒给患者自身身体及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变化,更使患者背负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包袱。   

高达65%的乙肝患者担心疾病复发,66%的患者担心疾病会传染给家人,68%的患者担心疾病久治不愈带给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一系列的焦虑和担心导致许多乙肝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恐惧或怀疑慢性乙肝转变为肝硬化、肝癌;感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忧心忡忡、失眠;严重的甚至产生强迫症,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等。

  乙肝患者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与精神负担,如果在医生、家庭或朋友处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就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无法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从而影响有效的治疗。由于心理状况与免疫状态相关,严重的负面情绪甚至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产生“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如不好好面对,其带来的危害甚至将大于乙肝病毒带给患者身体的危害。

  慢性乙肝是长期进展性疾病,通过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阻止或控制疾病进展,使患者恢复健康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因此,患者大可不必过分地担心与恐惧,否则其带来的负面情绪将影响积极的疾病治疗。为此,慢性乙肝患者在一开始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还要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确保身心同行,才能长期有效管理病情,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生活。

  乙肝患者除要注重疾病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主动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从而确保乙肝长期治疗,持续获益,避免步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面对疾病,患者首选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主动地寻求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向医生咨询,积极管理病情,确保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从而实现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真正恢复健康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同时,社会(包括患者的亲友、医生、用人单位等)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除在一开始给予患者在用药治疗发面的正确引导之外,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情感支持与鼓励,避免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社会压力,帮助患者在乙肝长期治疗之路上稳步前进,重回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健康生活。
   乙肝患者在家人和朋友的宽容和理解上,不能够一味的自闭,必须去面对社会,积极主动的交往一些朋友,参加一些活动。另外一个针对性的指出,如果是患者之间的交流或者活动,可以以积极的态度去;但是不能一味的用病情来做为主要的谈论话题,患者之间的交流如果把病情那来攀比,对病情治疗不利。

  乙肝患者靠什么甩掉思想包袱:
  1、接受疾病,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将是一场持久战,但是最终胜利一定是人类。
  2、了解疾病,不盲目恐惧。绝大多数乙肝都可能胜任各种工作,并且出色完成工作。乙肝患者要尽量保护好隐私,不要让别人知道病情。乙肝患者要和常人一样参加各项活动。
  3、相信科学,不道听途说。乙肝一般不会传染,吃饭、共餐、带小孩、共事和玩耍都不会传播乙肝。乙肝主要通过垂直传播,由于乙肝疫苗成功应用,垂直传播的威胁也已荡然无存,从理论上讲,以后不会再有乙肝了。一般
  4、遵从医嘱,不盲目比较,乙肝患者有个体差异,每个患者都有适合于自己的治疗方案。没有最好的治疗药物,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治疗药物。
 5、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疾病带来的变化;
 6、积极乐观,提高免疫力。
http://shijingliu.blog.sohu.com/153648431.html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4 13:02 , Processed in 0.01348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