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对艾灸有兴趣,我把我收藏的一些讲义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1,灸疗的历史渊源。 针与灸的历史并存且久远,具体的运用在史前应该就有了。古代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火的使用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进步。在《殷墟文字乙编》632片卜辞中有一个“ ”字,象卧病在床,以火灸病的形象。《左传》记载公元前518年医缓给晋景公治病的一段话:“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攻”指的是灸法,“达”指针砭。这是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灸法和针砭。 现代有些学者在提到针灸起源时,祖先在远古患病后,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或者在用火过程中,偶而不慎灼伤,身体的病痛得到意外的减轻或痊愈,多次的重复体验,于是便主动地以砭石、烧灼之法来治疗病痛,逐渐产生了砭石、灼灸疗法。实践出真知,在1970年代,国内针灸掀起试验学的热潮,循经感传现象研究在全国普遍开展,大规模的协作调查,发现一批“经络敏感人”。他们在穴位受到刺激时,产生一种循经感传现象,还有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针麻原理等方面的研究。这些虽初步肯定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和普遍性,产生了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应用最新技术和测试手段探索经络的现象,形成了许多有假说,但得到结果相对于古人精确的对经络和气的描述,显得不成体系和粗糙。 中华文化的治学,有知内达外的特征,先人是用内求法,自身的精神意识活动,感知到了自身生命活动的状态。“内径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知。”(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是要讲,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的自救,在用针或灸的过程,都要细心体察身体内在的变化。医者要体会施术的过程,患者的病有什么变化,好了吗?患者的自救,认真的体察生命活动,也必然奥妙无穷,直指根本。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其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焫 ruò 古同“爇”,点燃;焚烧)”。“火艾烧的,谓之灸焫”(唐代王冰注)。北方,气候严寒,地势高峻,风大且有冰雪,游牧的生活,食宿于野外,吃动物肉乳,内脏受寒而多生胀满的病,适宜用灸焫。“故灸焫者,从北方来。” 《庄子·盗跖篇》中记载,孔子劝说柳下跖,也就是平常讲的盗跖,碰了钉子,事后对盗跖的哥哥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恼。从这里看出,在春秋时代,灸已是对治疾病常用的方法了。 汉代《黄帝虾蟆经》载有“辨灸火木法”,认为松、柏、竹、橘、榆、帜、桑、枣八木不宜作为灸火,灸则对肌体有所伤害。宜取阳燧、醋石、槐木、膏油之火作为灸火。而艾叶熏灸疗效最为显著,后人就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孟子·离娄篇》中提到艾灸,如:“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艾灸,可见灸的材料是以艾为主的。《五十二病方》中有两种灸法:一种类似近代的艾卷灸,即以艾裹“某(粗麻)垢”的灸法及燃点蒲绳之类的灸法;一种相当于后代的冷灸或天灸法,即用芥子捣敷头顶部或其他穴位使局部红赤、发泡的疗法。 2,艾的性味及功用 《诗经·采葛》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青年男女,因为采艾,彼此思念。采艾做什么呢?西汉毛亨注释:“艾所以疗疾”,艾应远于西周已广泛用于医疗。 艾为菊科植物,栽培或野生,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我们看看《本草纲目》对艾的说法: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待续) 3,灸的分类 灸治病的历史悠久,灸的古字是“久”,在《说文》里解释:“ 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说象人双腿后用物灼灸治病的形状。人受了寒邪,拿一个点燃的木棍、木条,熏灼,自然会感到舒适,寒则热之吗? 灸分为艾灸和非艾灸,非艾灸,比如黄蜡灸、线香灸、火柴头灸等。我们主要介绍艾灸。 艾灸法 1),艾柱灸(出示艾绒) (1)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 (2)间接灸:如隔姜灸;隔盐灸;隔黄土灸;隔面灸;隔蒜灸;隔葱灸等等。 2)艾条灸(出示艾条),明代是针灸的全盛时期,艾条灸法最早见于明初《寿域神方》 (1) 悬起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 实按灸:如雷火神针 (3) 隔物灸:如隔核桃壳灸;隔蟾蜍皮灸。 3),温灸:灸盒灸;灸箱灸;灸筒灸。(可以拿出灸盒示范。) 4),温针灸,就是在针柄上捏以撮艾绒或套一小端艾条,是针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这时,插入给几位学员在合谷或足三里用温针法,约3分钟。如果有病的可当场做治疗,时间3分钟。) 4,自我对人体状态的把握和诊断 我需要用灸法吗?或者说灸法对我适用吗?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我们先讲一些传统医学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对灸法增进理解和认识。 1)辨别阴阳 《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怎么分阴阳呢?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阴。” 人体的内外怎么理解,人体的外,就是与外界自然的接触面。比如我们从头到脚的皮肤,是身体的外,是阳。但我们想没想过,还有一个界面呢?就是从口腔到肛门,大致是一个筒状,当然还有鼻腔、耳道,甚至眼睛的泪道,都通向身体内部。这也是一个界面。这个界面的组织,我们不叫皮肤,称之为上皮组织。这个从口腔到肛门的界面也是人体的外,亦称之为“阳”。界面上的气管、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六腑,属于阳,就是这个道理。 两个界面中间,是人体的里,可笼统的称之为“阴”。这是我们从内外来分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我们把阴阳比方为传统生活中男女,男为阳,女为阴,来解释这句话。男女为一融合的整体,在内为女,为男人守家;在外为男,为女性的役使。和谐相处,就是健康的身心,失衡,就是疾病。 我常用“阴盛迫阳”,来说明在临床中的症状。比如看一些女性的皮肤病,年轻些的长粉刺痤疮,多在面部、背部。多数是虚火,不是实火。就是身体的阴盛了,逼迫的阳气浮越于外。在皮肤,如面部,就是面红、痤疮,夏天喜欢空调冷气,睡凉席;冬天手足心热,少盖被子,以为是火力足。在口腔、肠胃,就有口腔溃疡,或喜欢喝冰水、冷饮。其实这些多数是阴盛迫阳。阴,不守内,想到外面抖抖威风,要占阳位。这个时候的阴,不是真阴,而是阴邪。阳的力量虽有些弱,但大致旗鼓相当时,阳也不示弱,硝烟四起,就是痤疮、粉刺、口腔溃疡。阳浮游在体表,手足心虚热,怕热,想喝冰水、冷饮。这个时候,去看中医皮肤科,有些医生就会按肺经风热或湿热蕴结来宣肺、清利湿热,多用寒凉药,其实是帮助了阴邪,把阳气打趴下,脸上暂时平静了。过一段时间,又周而复始。尤其是青少年,正在生发阶段,生发,是阳气在主导这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吃那些清热解毒的药,7服、14服,还时好时坏。我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十几岁的中学女孩,长粉刺,医生用的一些清热寒凉的药,女孩吃了后,肚子痛的哇哇叫。因为她很敏感,身体告诉她,吃错了药。用些温暖的药,治疗这些皮肤的痤疮,温通了,一两服药,就见好的效果。当然,也不是说要一味用温热,瘀滞久了,也会有瘀热,瘀而生热。这时也要泻泻热,或寒热并用,或先用寒凉,两三服药,再温通。处处要顾护人体的元气,元气是阴阳交融的一体。阴为体,阳为用。元气是以阴的形式潜藏,以阳的形式应用。静的时候为阴,动的时候为阳。阴乱动,就是阴邪。那些长痤疮的青年人,怎么断为是阴症,你摸摸他们的肚子,肚脐周围,多数会发凉,有痞结,按,会有痛点。这是腹诊,后面我们还会讲。 有的年轻人,一两年后,青春豆消退了,皮肤光洁名润,满脸阳光。这也是阴平阳秘,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各司其位。有的人,到了30岁,脸上还有痘痘,就有问题了。是你身体阴阳二气还在争斗,阴在逼迫阳,阳又不退却,表现在脸上,就硝烟四起。 40岁了,痘痘没了,成了黄褐斑,暗斑,阴阳二气之争暂息,面部片片阴霾。人体阴阳二气动态的平衡被打破,阴占了主导。往往尺脉(主肾和命门,主里)沉、迟。舌质淡,胖大,有齿痕,这是阳气弱;舌质有的发暗,多是瘀滞。腹诊,在肚脐四周往往有痛点,小腹拊之,发凉,甚者,阴森森的,能刺痛刺麻医生的触诊的手指,这样,一定是有妇科病了。阴盛迫阳,就是阴阳消长时,阴盛,逼迫阳气向外、向上,到了身体的表。有的女性,不光面部有暗斑,在小腹也有暗斑,情况就更糟糕。 在门诊,看一些妇科病,内科得到调理,机能恢复,也就是阳气的恢复,面部自然光洁、润泽。这些妇科病,腹诊,多数都在脐周找到痞结。下面,我们从阴阳的角度谈痞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