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心灵港湾 发现心灵的智慧
楼主: oldforth
go

发现心灵的智慧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1
发表于 2011-6-11 21: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gar-baby 的帖子

在那工作?上学?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2
发表于 2011-6-13 15:12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技能学习的奥秘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王阳明全集·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孟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叫弈秋的弈棋高手,他同时教两个弟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心里只有下棋这件事,而另一个弟子表面上也在接受老师的指导,但却分心了,老在想着天上有鸟儿飞来了,自己该怎样拉弓引箭去射它们。虽然两位弟子一起跟着老师学习,但那位专心的弟子的棋艺,要远远高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弟子。

    在日本有一位医生叫春山茂雄,更是把这种“心上学”的理论大量应用于实际技能的训练中,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春山茂雄精于空手道。不过他平时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做训练,但与许多高手切磋比武时,却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春山茂雄说,这是根据他祖父的指点,在心里用想象进行训练所出现的奇迹。小时候他祖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让他“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他学习空手道的方法正是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对方如何出手,自己如何应对等情况。一边在脑子里制造各种形象一边进行练习。经过训练,等到与别人实际比试时,对方的招数基本上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自然就能轻易地战胜对手。

    当年春山茂雄骑自行车也是这样学会的。祖父在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的情况下,先让他在大脑里反复想象自己骑自行车的形象,在心里形成对自行车驾驭自如的形象后,才让他开始接触真正的自行车。就这样,尽管春山茂雄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刚骑上去时有些摇晃,但一会儿他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就象《庄子》中说的“得于心而应于手”一样。

    而当春山茂雄进入医学院就读后,这种“心上学”的方法更是帮助他迅速地掌握了外科手术等技能。

    他在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实习后,就先在心里反复进行练习。在脑子里想象自己给病人做手术的全部过程,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种种细节。

    经过这种“心上学”之后,当轮到春山茂雄实际走上手术台,完全不象第一次拿手术刀的样子,手术完成得十分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惊讶。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日期:2010-07-1418:11:48

    相信自己

    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古人所惯用的卜筮,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而已。研究《周易》是向天请教。人有了疑惑,又信不过自己,所以用《周易》来向天询问。

    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信心这种力量,可以把深藏在内的潜力和才华发掘出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无比辉煌的人生。

    王阳明的自身经历,也充分印证所谓卜筮所带来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一种近乎神奇的力量。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赴任途中,发现身后有人跟随,他认为是权臣刘瑾派刺客妄图暗中加害自己,设计摆脱后,心灰意冷,打算远遁他方,以逃避这种黑暗的现实。

    他在一寺院中巧遇一位认识的道长,言谈中,他透露了自己想要“远遁”而去的想法。道长说:“你还有亲人在,你一去不要紧,万一刘瑾因此而发怒,把你父亲抓起来,诬蔑你叛逃投奔他国,那时怎么办呢?”于是便为他占卜算了一卦,占得《明夷》一卦,意为一个人暂时遭遇艰难险阻之境,抑郁而不得志,但如果能不断修身磨砺自己,充满希望地等待,终将迎来光明的境界。

    经过这次算卦的启示,王阳明心中的勇气和信心被激活了,他打消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想法,重新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果然,就在那个被视为困厄之地的荒芜地区,经过“龙场悟道”,他迈出了走向圣贤之路最关键的一步,最终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心学”。

    无独有偶,法国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十二岁、贫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到处都碰到倒霉事:失业、离婚、做生意失败……他看不到人生有一点光明,心里糟糕透了。

    一天,他无聊地走上巴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逛着,看到有一个人在算命,便上前去看看自己的命运还会糟到什么程度。

    没想到,那个算命的人看了他的相后,笑吟吟地向他贺喜:“真不得了,我看了这么多的相,从来没有看到有先生这样好福命的人。”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我的命好?你不会是开玩笑吧?你看看我这样子!”

    算命者仍然笑着说:“先生,这是从你的相上看出来的。你知道你是谁转世吗?”

    这时,中年人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哦,那你说我是谁转世?”

    算命者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听着,你是伟大的拿破仑转世!你具有他的才能和智慧,你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过了一会,算命者又说:“别看你现在穷困潦倒,但这和拿破仑当初的经历也很相似。我敢说,以后你将成为法国最成功的人!”

    或许他这番恭维的话,无非是想赚点算命钱而已。但中年人听到有人如此肯定自己,心中也很受用,不过他很沉得住气,摇摇头,给了点钱给算命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中年人找来许多关于拿破仑的书籍和传记,细细研读起来,越看他的信心越足,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雄心。于是他再一次投入了人生的拼搏之中,13年后,他真的成了法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其实,所谓的卜筮算命,正象王阳明后来所领悟到的一样,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自己的心变得自信起来而已。如果自己真的有一种信心和定力,那么不用卜筮也同样能成功。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不信卜筮的故事,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商代末年时,纣王昏庸无道,当时的诸侯周武王推行德政,欲出兵讨伐商纣。

    在出兵前的誓师大会上,周武王依照惯例叫人占卜此行的吉凶如何,令大家感意外的是,龟兆显示非常不吉利,而这时恰好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各路诸侯们都很恐惧,纷纷建议周武王暂时不要出兵。

    在此关键时刻,身为太师的姜太公力辟众议,他一把将占卜用的龟甲扫落在地,大声疾呼:“我们出兵伐纣乃是顺承天意,替天行道!这些龟甲怎能占卜出吉凶?现在的狂风暴雨,预示着将改朝换代!不要犹豫不决了,出兵吧!”

    在姜太公正气凛然的感召下,武王决定立即出兵,进伐商纣。结果商纣的大军一触即溃,纣王自杀身亡,周朝顺利建立。

    可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不要被外界的一些看法给迷惑了。只有内心力量的强大,才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3
发表于 2011-6-13 15:14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续)

    ——在心里将成功与幸福吸引过来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从王阳明关于“心上学”的论述中,我们不仅可看到如何快速掌握技能的奥秘,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个关于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千古之秘。

    这个秘密就是——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图像,会将与之相应的事物吸引过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他因功高遭忌,但却能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明代官场中全身而退,实在是一个奇迹。

    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总有贵人出现,而机遇也总在那看似无望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这个方法。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尽量保持在一种淡定、愉悦、快乐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里,呈现在他心中的心理图像,必然是积极向上的,既有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也有对事业的热切期待。

    精神如此专注在美好而光明的境界上,自然就能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说,那些事业上的人,他们在心中肯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幅生动明确的图像,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心理图像上。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及负面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这样就会把一些负面因素留在自己的心里,甚至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中。这时,他心中对自己的期待,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层面上。如借了别人一笔钱,他往往会这样想:“生活真艰难,我什么时候才能挣到这笔钱好尽快还给人家呢?”心里总有一种忧虑、焦急的想法,这样脑海里浮现出的必然是生活艰难、钱很难挣到的心理图像,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生命能量都集中这些负面想法上了,自然就把与之相应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我们要想在人生中获得幸福,就得“凝思静虑,拟形于心”,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在脑海中经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发挥主导作用,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可能达到成功。

    春山茂雄就是这样的一位实践者,他善于用心灵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设计,从而获得很大成功。

    上大学的时候,春山茂雄立志要创立一所全新的医院,他就想象着自己带领部下创建一所理想的医院的形象。后来他想象的一切都实现了。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处去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心里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认真在头脑中构思实现理想的美好过程,使它们在你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最后用行动去实现这一切。

    就象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说的一样,“不论是谁,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形象化,就有可能实现。”因为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清晰图景后,就会获得一种信心和方向,这是十分可贵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
身处同样困境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来改变命运,而另一个人则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两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日期:2010-07-1700:21:15

    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曾与学生陆原静在一起,讨论心性的本能智慧、道德仁义及各种情感与人的关系,认为古代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范仲淹等,他们功德卓著,在人生中做出了很大的事业,其中,他们的良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他们是开发了心中的本能智慧,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对于范仲淹,我们知道他是北宋名臣,小时候父亲病逝,跟随母亲改嫁到了一家姓朱的人家。因被朱家的孩子嘲笑,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事情真相后,毅然脱离朱家一个人到南京求学,经过奋斗,终于成为了北宋名重一时的大儒,官至副宰相。

    范仲淹是怎样从贫困的境地磨练自己,不断成长起来,干出了一番惊世大业的?今天稍迟的时候,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日期:2010-07-1717:50:06

    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后代。在范仲淹还两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从小时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动,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求学。

    来到南京后,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是最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范仲淹有时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来洗脸,用这个办法来驱除倦意,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一个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从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便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而范仲淹从不叫苦。也许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的支持,从来就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以潜心于书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象《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十分佩服,将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也十分感动,便叫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感到奇怪的是,经过许多天,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呀,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现在我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我就很难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其实,范仲淹不吃好饭菜的目的,恐怕还另有砥励心志的意思。他坚持每天喝自己的粥,以这种清苦的生活来激励自己,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而把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公元1014年,皇帝宋真宗出行,威风八面的庞大车队从南京路过。

    那时,皇帝贵为“天子”,普通人是难得见到皇帝的,所以皇帝一来,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争着跑去看。范仲淹却独自一人坐在书院里,仍旧在埋头读自己的书。一个与范仲淹很要好的同学,见范仲淹坐着不动,以为他读书入迷了,没有听到皇帝经过的消息,特地跑过来提醒他:“你还在这里读书呀?皇帝来了,快去看,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后想看就看不到了!”

    不料,范仲淹却说:“以后再看也不迟。”连眼睛都不离手中的书。

    他的同学也许觉得这是他随口应付的一句话。没想到,范仲淹在第二年就中了进士,真的见到了皇帝。

    后来范仲淹更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仅精于修身养德,还勤于政事,一心为国为民,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其实范仲淹成长的经过,正是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一个人如果能经受住命运的考验,以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磨难,并在不断的奋斗中磨练砥励自己的心性,就能达到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目的,从而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伟大人生使命。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在触及灵魂的磨练过程中,一个人的心性逐渐达到清明的境界,平常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难令他动心了,自然很少有物欲的牵累蒙蔽,这样,他们那神奇的良知所产生作用的地方,自然就会多一些,做什么事都比较符合“道”的规律,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4
发表于 2011-6-13 15:15 |只看该作者
把握住自我

    何不以尔等为贼之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

    ——《王阳明全集·告谕浰头巢贼》

    这是王阳明在担任南赣汀巡抚期间,进剿所谓的“山贼”时,所发的《告谕浰头巢贼》一文中的一句话,其中颇具人生智慧。意思是说,你们冒着被官兵剿灭的危险做贼,落下一个“贼”的千古骂名,这是何苦呢?为什么不把你们这种甘冒生命危险、又辛苦万分的勇气、魄力和精力,而用之于农事生产和做生意经商上面,那样一定能够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乐的生活。

    这种隐含的人生智慧,其实就是要人们要把握住自己,在面临生活的困境或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能换一个角度,把那些负面的能量运用到正面上来,也许会发现人生的另一层天地。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挫折和所谓命运的嘲弄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自我,就会走上邪路,酿成人生的悲剧。某大学有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同寝室的三名同学讥讽和嘲笑自己的贫困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一天晚上,残忍地将三名同学杀害了,后来他落入法网,被判处死刑。可以说,他的这一令人发指、极端的犯罪行动,不仅毁灭了三条原本有美好前途的鲜活生命,也给四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其实,既然知道如此残忍地杀害他人,必然会被判死刑,为什么不象王阳明所说的那样,把这种不怕死的勇气拿来用在正道上,以成就一番事业呢?

    所以一个人面临关键的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静下心来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如果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使自己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时,就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既然自己连死都不怕了,还不如下定一个决心,向旧的自我作一个决绝的告别,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通过行动和努力来完善自我,把自己做到最好。
   因为我们第一个人的智慧和潜力是很难界定的,平常没受到什么刺激,可能就一辈子庸庸碌碌地过下去了,但一旦获得一个强大的动力,一念贯注之下,付诸于十倍甚至百倍的行动,很可能就激发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智慧和潜力来。

    汉初的韩信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韩信少年时,喜欢佩带宝剑,一个杀猪为生的小伙子看不惯他,找茬说:“你虽然长得高高大大,又喜欢佩带宝剑,但我看你就是一个胆小鬼。”并得寸进尺地提出一个十分无理的要求:“你如果不怕死的话,就拿剑刺死我;如果怕死的话,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听了这话,盯着他看了很久,当时韩信内心的思想斗争可能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小子实在太欺负了,“士可杀不可辱”,真想一剑杀了他。不过韩信想了很久,终于俯下身子,慢慢地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时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

    后来,韩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做了刘邦的大将军,四处征战,所向披靡,成就了一番惊世伟业。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召见了那个当年侮辱他的小伙子,赐给他一个官职,对部下的将领们说:“这是个成就了我的壮士啊。当年他侮辱我时,我难道就不能一剑把他杀了吗?不过我想如果杀死他,自己也得偿命而死,这样死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痛苦或打击,为什么有的人能选择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最终改变命运的道路,而大部分的人却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仇视社会或他人的道路呢?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把握住自己。

    把握住了自己,就能让能量在正确的轨道上流动,推动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历程。

    日期:2010-07-1819:49:18

    其实我们对阳明先生真的存在许多误解,就拿通常被批判的“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来说,一些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的理解,就是王阳明先生把封建制度当作天理,拼命维护封建制度的存在,而要人民大众放弃应有的物质追求,什么都不要了,浑浑噩噩地、毫无欲望地活着,并借此抨击阳明先生所谓“灭绝人性”。

    纵观阳明先生的言论和行为,他又何尝不是希望人们能过上富裕、幸福、安逸的生活呢?如他在《告谕浰头巢贼》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你们冒着被官兵剿灭的危险做贼,落下一个“贼”的千古骂名,这是何苦呢?为什么不把你们这种甘冒生命危险、又辛苦万分的勇气、魄力和精力,而用之于农事生产和做生意经商上面,那样一定能够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乐的生活。”

    王阳明并不象其他一些大儒一样,鄙视农工商,一味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明确提出“以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也“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可以看出,富裕的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排斥的,他摒弃的,只是那些不切实际、过于奢侈的欲望和没有穷尽的物质追求。

    日期:2010-07-1823:12:37

    破心中贼之难,可见下面两个例子。

    明道(程颢)曰:“吾年十六七时,好田猎,既见茂叔,则自谓无此好矣。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旦萌动,复如初矣。’后十二年,复见猎者,不觉有喜心,乃知果未也。”这可见变化气质之不易。

    明道在澶州日,修桥少一长梁,曾博求之民间。后因出入,见林木之佳者,必起计度之心。因语以戒学者,心不可有一事。

    日期:2010-07-1911:18:12

    在看《王阳明全集》时,我常常在想,象阳明先生这样的人物,如果放到现在的社会,不知会干出怎样的一番事业来?是政坛明星,军事大家,还是商界奇才,抑或是教育巨匠?

    在明朝那个年代,王阳明已经是政治、军事、教育样样都精通了,在重视商品经济的今天,他的才能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个能把打仗玩成艺术的人,他下海经商一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商海创业强调的是眼光、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及行动能力等等,而这几点都是一个合格军事指挥家必备的素质。如果有哪一个企业家能具有王阳明那种洞察力、智慧和执行力,恐怕在商场上同样也能战无不胜。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5
发表于 2011-6-13 15:16 |只看该作者
素其位而行的智慧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个有见识、有学养的读书人,应当在他所处的地位上采取适当的行动,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的所处的地位。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这里所说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以往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思想保守,没有进取精神。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意思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对今天的我们也不乏启发意义。通俗地说,王阳明是反对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进取。

    一个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一心想干“大事”,叫他从基层做起,他不屑一顾,认为那是胸无大志之人干的,结果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如果能改变一下求职角度,按照“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方法去做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年轻人,毕业后想留在上海发展。刚开始,他的目光锁定那些大报社、大杂志社,不断地去投简历应聘职位,可是却极少得到回应。即使某些单位叫他去面试,也因竞争过于激烈而败下阵来。

    他找了很多家报社、杂志社,都遭到了拒绝,心里郁闷极了,深感怀才不遇。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放下架子,选择了“无编打工”,即先到一家报社跑跑龙套,做些打杂的活,如接些电话,整理资料、稿件什么的,总之是个处于“试用期”的编外人员。

    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利索地把自己的活儿做得妥妥贴贴的,份内的活儿做完后,又帮同事们买盒饭、打开水、搞卫生等等,与大家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见他不错,社里人手紧时,便派他去完成一些采访任务,年轻人很用心地去做,把采访任务完成得很好,慢慢地他有了一些固定的稿源。

    后来领导见年轻人的能力还可以,便把一个房地产版块交给他做。

    年轻人从未接触过房地产,开始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个栏目,对那些专业性很强、满是房地产术语的稿子更是一头雾水。

    但他从不叫苦,而是虚心地向同事们请教,下班后更是一股劲儿地钻研起房地产知识来。很快地,他在房地产这方面由一窍不通到渐渐入门,接着成了内行,把这个版块办得有声有色,社里的领导很满意。

    终于有一天,领导把他叫去:“年轻人,现在你可以到人事部门签聘用合同了。”没过几年,年轻人又凭着他的能力,顺理成章地坐到了部门主任的位置上。

    其实这就是“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智慧。

    如果年轻人刚到报社,还是“编外人员”时,就存着非份之想,整天妄想着怎样才能弄上一个部门主任来当当,恐怕他早就被报社扫地出门了。

    但是他很聪明,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社里的人都离不开自己。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事时的态度和能力他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一旦有了需要,他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你。凭着这种策略和智慧,年轻人打败了许多比他更有资历和能力的对手,不仅如愿应聘了报社的工作,还坐上了社里部门主任的宝座
在修身过程中,私欲还是比较容易意识到的。既然能意识到,就比较容易排除。如果是难以意识到的习气,好比是习惯成自然了,这些习气已牢固地在潜意识中生了根,似乎成了自己的第二天性,自己做起来觉得是出于自然而为之,这就难以意识到,更别提去破除它们了。

    不知良弓兄有没有(敏感词)的体验?在(敏感词)时,通过初步的调整心态和呼吸,慢慢坚持下去,随着呼吸渐趋缓慢、细长与柔和,就会体验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忘我境界,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存在了,外在的呼吸也不存在了,或是说已觉察不到了,这时就引发了“内呼吸”,非常深长,非常自然,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非常美好的境界。

    很多人到达这个境界,都很想长久地保持下去,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久,这是因为我们虽然排除了大脑外层意识的一些干扰,如一些物欲、私欲等,但由于心境到了一定的静境,洞察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就会体察到大脑更深一层的意识,也就是还有更深层的内部干扰发生,各种各样缘于习惯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都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干扰着我们。

    这时就得下更深一层的修心功夫,体验自然的状态,把这些杂念转化掉,才能获得更深的静境。

    日期:2010-07-1918:34:55

    正因为习气的深厚及根深蒂固,不容易根除,所以古人修身强调“悟道”后还有功夫,就是见道了还要下磨练的苦功,以求把习气彻底除去。如王阳明在龙场就悟道了,但他以后还是时时刻刻都做致良知的功夫的,这样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日期:2010-07-2008:55:25

    其实现在已有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认为简单地把哲学家的思想分为唯物、唯心是不妥当的。如《社会科学报》张丰乾载文:

    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以天人和谐为价值取,以阴阳平衡为行动指南,在贯通有无中展现深遂,在彻悟生死处安身立命。从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阴阳、有无、理、气、心、性等范畴出发,才有可能把握传统哲学的精粹。

    日期:2010-07-2016:56:09

    把自己做到最好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寿命长短而让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具有更高的身心素质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虽然苏秦没有古代圣贤那样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但他那种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以及永远不言失败、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哲学,也十分难得的。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去,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据《战国策》记载,苏秦此次去秦国,穿着非常名贵的黑貂皮制作的大衣,很有派头,还带着黄金百两,可以说下了很大的资本。

    很可能之前苏秦就先游说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拍着胸脯说,自己这次去秦国,一定会得到秦王的赏识,让大家大力投资支持他去,回来后他一定加倍地报答大家。

    有这等好事谁不心动?大家于是便筹集了钱交给苏秦,以作此行的路费及活动经费。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那件撑门面的黑貂皮大衣破了,带的百两黄金也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他的家人吓了一跳,因为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了。离家时的苏秦意气风发,身穿名贵大衣,坐着豪华马车,一副名士派头。而现在的苏秦呢,腿上打着裹脚,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自己的一些书籍,那时还没发明纸张和印刷术,书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是绝对不能丢的,担子的另一头呢,则是自己的行囊。而且经过了日晒风吹的长途跋涉,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者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他人,而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深深地自责反省:“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打开翻检挑回来的那一堆破书,装了有数十个小箱子,找到《太公阴符》这本自己最中意的权谋之书,趴在桌上诵读起来,认真地在心中反复揣摩其中真意,日夜苦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便出自于此。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最好的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气馁,只要有勇气和信心,再加上足够的行动,我们都能够把自己做到最好。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6
发表于 2011-6-13 15:17 |只看该作者
从“心”改变孩子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传习录》

    王阳明说:近代那些教育儿童的人,每天只是督促学生句读和课业练习,要求他们约束自己,而不知道以礼仪来诱导他们;只希望他们聪明灵巧,却不知道以善来培养他们;把犯错误的学生当囚犯看待,只知道鞭打绳捆。这样,少年儿童就只把学校当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老师和家长当成仇人而不想看到。于是,他们就借机逃学,以便嬉戏耍闹,撒谎捣蛋,以致肆意顽皮,逐渐趋向轻薄下流。这样,就在无意中驱使他们作恶,但又希望他们为善,二者只会抵触,岂能行得通?
许多学生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对待那些犯有过错的学生或孩子,不是从尊重人性、尊重教育心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一味从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们服从自己,有的甚至以简单的棍棒教育来代替沟通教育,就难免会造成隔阂,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外面打工,担任了一家公司保安队的队长。小女孩跟随母亲在家上学。

    后来,小女孩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女儿由于缺乏管教,染上了不少坏习惯,他一下急了,马上辞了职回来教育孩子。他想,凭着自己当保安队长的管理经验,教育女儿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位父亲把女儿的缺点一一列在一张白纸上,诸如懒惰、马虎、上学迟到、撒谎、欺负同学等等,写了差不多一页纸,让女儿对着这些缺点,一条条地加以改正。

    他以为这样一来,把这些缺点通通给女儿找出来了,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对症下药,让女儿照着改,难道还改不掉吗?

    没想到,女儿对他这一套做法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不仅丝毫没有改自己的缺点,反而变本加厉,坏习惯越来越多。

    父亲看这个办法不行,便开始对女儿实行棍棒教育。却不知女儿对父亲的打骂也不怕,继续我行我素,最后发展到拒绝跟他交流,形同仇敌一般。

    相比之下,另一位父亲也有相似的经历,但他却重新学习了如何做父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位父亲原是一家公司的副经理,得知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后,也是辞职回家担当起教育儿子的重任。

    开始,他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儿子一去上网便是非打即骂。

    对于这种打骂,起初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久,打骂也不管用了,儿子宁愿挨打也要去上网。

    终于有一天,父子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暴发了,不断长大的儿子挨了父亲两耳光后,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突然反抗起来,凭着身强力壮,把父亲压在身下动弹不得。

    遭到了反抗的父亲,这时才意识到“棍棒教育”是没有出路的,而且自己也打不赢儿子了。他开始寻找其他的方法。

    后来父亲经过学习,发现最应该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他决心彻底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走进儿子的心灵,去改变儿子。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对待儿子玩网络游戏的态度上,父亲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他不仅不再阻止儿子去网吧上网,还主动给儿子钱,但是要与儿子约定一个时间,说好去玩三个小时的话,就给三个小时的钱,一定得保证玩三个小时就回来。

    当然,父亲这样做之后,开始经常出现儿子答应只玩三个小时,却玩到四、五个小时才回家的情况。这时候,父亲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非打即骂,而是从正面强化他,对儿子说:“其实爸爸知道,你是不想玩游戏,今天你比以前提前半个小时回来,有进步了。”“你是一个男子汉了,我知道你能管住自己,爸爸永远相信这一点。”尽管父亲的心里有时很着急,但他竭力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这种急躁情绪表现出来,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象以前那样冲动起来,对儿子冷嘲热讽甚至拳脚交加,就会前功尽弃。

    对于他给钱给儿子去网吧玩游戏的做法,连他妻子也充满怀疑,这样不是纵容儿子吗?这样能有效吗?这位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做法,相反,当儿子玩游戏忘了回家吃饭时,他还主动把饭送到网吧。

    他清楚地记得,当他第一次给儿子往网吧送饭时,这天晚上,儿子玩游戏的时间不仅没有超过约定的时间,相反还提前一个多小时回来了。以后儿子一般都很自觉地在约定时间前就回来了,而且打游戏的时间在慢慢缩短。

    终于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投降了,以后我坚决不打游戏了。”听到儿子这句话,父亲欣慰而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果然,儿子从此再没打过游戏,后来因为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好,还以交换生的身分到美国上高中了。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父亲如此全身心地信任自己、尊重自己,有哪个孩子不会被感动?别说戒掉游戏,就是更难的事,他也会去做,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古人所说的“攻心为上”,实在很有见地。

    日期:2010-07-2117:57:58

    这些年来,觉得真的很有必要锻炼自己的“心”。如果心没经过训练,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就很容易出问题。

    今天刚在凤凰网看到引起网民关注的“广东男子涉嫌8年内毒杀7名亲人”,感到非常震惊!这名身为大哥的嫌疑人,投毒致死包括二哥两夫妇在内的七名亲人,其起因竟是因为区区两千元钱!

    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为更少的一点钱,如几元钱甚至几毛钱而起争执,甚至动手杀人的的新闻也时常有。有时真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人竟然为了这么点钱也可以剥夺他人最宝贵的生命,可见一个人心中的“自我”如没有克制,完全暴发出来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没有经过训练的心,会让一个人陷入“自我”的束缚中,容易随着外界环境起起伏,容易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激怒,更容易受到利害毁誉的关系,而蒙蔽本来具有的无穷智慧和才能。
心学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吧。它包括的不仅是(敏感词)修心养性、提高智慧和能力的方面,还包括如何去应用,应用的方法等问题。

    就象一个国家一样,光强大没有用,只有把这种强大的国力运用到恰当的地方,如提高国民、军队素质等方面,才能表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实力来。

    如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甲午海战一样,当时中国的海军装备号称亚洲第一,但却最终战败,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落后的思想上,当时积极备战的官员很少,那些战舰的舰炮居然用来晾衣服!炮战中才发现,许多炮弹竟然是臭弹(不知是官员腐败所致,还是很久都不搞实弹训练了?)所以说一个人心里面有某样智慧和能力,这只是潜在的,并不表示他就拥有这种智慧和能力,还要他去实际运用,苦苦磨练才能掌握。

    张居正打击心学,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心学经后来门人的发挥,已走了调,已经变成提倡“思想解放”的武器了。

    在今天,我们看来,王阳明的这番话,简直就是象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说的一样。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7
发表于 2011-6-13 15:18 |只看该作者
良知妙用

    ——激发灵感的方法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传习录》

    良知,就是道,它就在人的心中,不仅圣贤,就是平常人都是如此。若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将会无处无时不是道。

    在这里,王阳明指出了一种独特的运用智慧的形式,即良知妙用。认为如果一个人心中宁静而清明,没有闲思杂念的干扰,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样做什么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妙效果。

    其实,这就是强调一种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看到这句话,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辛勤的劳动是最重要的,所谓勤奋出天才,而忽略了那1%的灵感。

    但爱迪生这句名言下面还有一句的,就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如果你那99%的汗水不能产生1%的灵感的话,那它就只是一桶汗水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有学生这样抱怨:“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总赶不上别的同学?”“我这样拼死拼活地学,成绩为什么没有明显提高?”在他们看来,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爱迪生那“1%灵感最重要”的告诫,其实爱迪生强调的是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勤奋不能促使灵感产生的话,即使再努力,也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成功。

这“1%的灵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子开窍了,也就是打通了左右脑的神经回路,挖掘出了心灵之中的独特智慧。

    这里潜藏着一个很深的生命秘密。

    灵感和直觉思维是由我们的右脑主管的,不受平常思维控制,它是无分别、无计较的,需要心灵处于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才能出现。

    一个人拥有灵感时,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似乎特别敏捷,以往混沌模糊的东西,在脑海中一下子就豁然贯通了,而且有一种能做成任何事的自信,精神达到一个高峰状态。

    那么,怎样去开发这种灵感思维呢?

    一个人在灵感发生时,大都处于一种非常虚静的状态之中,假如杂念丛生,不可能获得灵感。正象《易经》中所指出的那样:“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境宁静空灵是灵感的发生的重要基础。

    常人的心灵有太多物欲的牵累束缚,所以灵感不能激发出来,只有进入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心灵境界,才能“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知”,心灵意念稍有滞碍,灵感即隐而不现。

    真正的心灵自由,就是要达到一种放下自我,精神与天地宇宙融而为一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收视返听”,即将平常向外追逐的心思收拢回来,向内观照自己的心灵,保持心平气和、宁静虚无的心境,直至进入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一切软弱、自卑、浮躁的消极情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坦然淡定的心理,就为下一步的出现灵感思维、顺利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学》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说明了此点。

    达到思虑专一的心理要求后,要尽可能地摆脱外界名利、荣辱、得失等利害关系的干扰,把那些难题在心中或纸上陈列出来,细细思考其中的规律及联系,要有耐心,反复全面地思索,坚信“量变即将产生质变”,反复思考的次数越多,心理越放松,灵感出现的机率越多。也许就在你求与未求之间,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了,你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就是“顿悟”。

    《传习录》中,王阳明曾对学生说过:“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在王阳明看来,苏秦、张仪等人的智谋,也算得上具有圣人的资质。他们在长期专注不懈的努力中,已经窥见到良知的妙用(其实就是心灵力量的神奇作用),所以才能如此善于揣测人情,没有一点不是击中对方要害的,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不过他们的良知用在了不好的地方(用在了一心求名利上),这就有点过了。

    纵观苏秦的成功过程,在困厄和命运的打击下,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在困境中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的道路。他在不懈的探寻学问真谛的努力中汇成了一股无比专注的精神力量,终于开启了神秘的良知大门,获得了一种高层次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苏秦历经痛苦磨练,最终归于平静专注的心境,纷扰的闲思杂念离他远去,就如同湖面上的涟漪渐渐平息下来,平如镜面,如实地反映出他人的内心活动,这就是他揣摸别人的内心人情,能一击就中对方要害地方的原因。

    这其实就是一种本体能力的把握,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对各种知识灵活运用,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日期:2010-07-2217:26:01

    一提到“致良知”,大家可能便觉得高不可测,以为一定要达到什么大彻大悟的境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良知妙用也就是一种灵感,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只要一个人的身心能松下来,能专心致志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只要坚持这样去做,或多或少就会获得一些良知妙用。

    日期:2010-07-2220:30:20

    修心养性,不光是增加自己的自控能力,调整情绪,涵养道德的问题,还能提升智慧。对于智慧的提高,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心神,在事情磨练中开发智慧、增强能力。

    通过修心养性,可以解决智慧问题,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要在各种事情中经常考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是否提升了,把各种所谓的困难当作提升智慧和能力的机会和考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虽然是古人说的,有一定局限性,但也道出了劳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对于提高智慧和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在平时要多思考问题,干一件事情从各方面分析一下,看一下它的条件和可能性,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纵观全面后,再订个具体的计划,碰到问题不要紧张,不要陷于负面的情绪之中去,要想到这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多分析所遇到问题的原因,这样就能逐步提高自己处理各种复杂事情的能力,自己的智慧也随之提升了。

    日期:2010-07-2223:40:37

    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能去做,没有能力去完成它,而是我们的心在所谓的困难面前畏惧了,退缩了,而没有最大限度地从自己的内心去挖掘潜力。

    心灵的潜力永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只有敢字当字,先要能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不断思考它的可行性,思考自己可以去做那些事来完善它,慢慢地,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这个答案早已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由于浮躁的情绪把答案遮蔽住了而已。当你的心定下来时,这个答案也就进入了你的意识中。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8
发表于 2011-6-16 19:23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人定胜天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弄了个“人定胜天”的词语出来。在这个牛词的鼓舞下,人们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再把“天”,或者说是大自然放在眼里了,以为人作为万物之灵,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可以操纵大自然了,于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什么都敢做,任意砍伐森林,对煤矿、石油、地下水等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采,结果环境、森林资源、地表植被严重遭受破坏,气候异常,大自然正以它特有方式报复着人类!这一切,都是与东方“人天合一”的思想格格不入的。

  其实,人定胜天并不是说人就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人永远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不引起大自然的绝地反击。我的理解是,人定胜天应该是人心安定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道),才能让身心顺着自然规律,更好地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不要迷信天赋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的功夫,也不过是尽我心的良知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聪明或愚钝,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只不过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一点罢了。即使心性愚鲁的人,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成一件事,而自己不怕吃苦,不怕耐劳,下定决心,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一样能做成那件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天资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由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后反而变成一事无成。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天分,但个人的素质要靠自己去提高,一个人的努力能将一个普通的人变为天才。
  谈到曾国藩,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当年率军镇压太平天国,以显赫的军功,被清朝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谥为“文正”。
  曾国藩一生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功夫和学问,躬行践履,在治军、治家、修身、养性上都颇有建树。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盗贼来到他家,发现曾国藩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躲在窗户边,想等他睡觉后再下手。
  但曾国藩把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背下来。

  而盗贼虽然只是隔着窗户听曾国藩读书,可是那么几遍下来,他就在心中把它记下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笨,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终于,盗贼实在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书会有什么出息!”然后将自己早已听熟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忿然离去。
  盗贼的天分确实很高,听人家朗读了几遍文章便能背诵,而且勇气可嘉,看到别人如此“不成器”,敢于勃然大怒,不顾自己盗贼的身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当场教训别人,还要给人家演示一番背书的本事,可谓“智勇双全”。然而他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
  可见,如果光有天赋,而没有加上自己的勤奋,一个人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伤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聪慧异常,能作很好的诗。乡里人对此很惊奇,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对其出众的天赋赞不绝口,并赠予些礼物。
  仲永的父亲满足于这种肤浅的赞美及那些蝇头小利,于是整天带着儿子到处去应酬。
  生来天赋很高的仲永长到20多岁时,有人再前去探访昔日的“神童”,请他再作诗时,却发现他已“泯然众人矣”,已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
尔乃贵目贱心

Rank: 6Rank: 6

现金
1246 元 
精华
帖子
275 
注册时间
2006-10-13 
最后登录
2019-5-7 
19
发表于 2011-6-16 19:23 |只看该作者
马上去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笃实一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有的人在一生中有很多理想,抱负很大,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只得在那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看似忙忙碌碌,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人就是因为“知而不能行”的缘故。那么什么才算是知而能行乃至知行合一的境界呢?

  与理论认识相比起来,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十分重要。所谓“非行无以成”,任何一件事要想做成功,都要付诸于行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哪怕你有再远大的理想,再出色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欠缺的也许是行动的能力。如果有了充足的行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无论是任何学问或技艺,要想做成它,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有人向一位哲人请教,问他获得成功的的要点是什么。他这样回答:“行动。”问第二个、第三个要点是什么,他的回答仍然是:“行动,行动!”
  可以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
  一个画家突然从朋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三年后,画家又回来了,原来他去了西藏,蛰伏三年,领略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胸中藏有万千景物,画技大进。
  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责怪他去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一声。

  画家却淡淡一笑:“我想去就去了,如果让你们都知道,万一听了你们七嘴八舌的劝告,第二天可能就不想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中认定的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否则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有了种种顾虑后,自己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可能取消初衷。
  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拥有再大的理想,如果不在行动中去实现它,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你想去游历天下,与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如拿出勇气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去追求它,锲而不舍,哪怕是凭借一根拐杖、一个饭钵,一路讨饭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从小就读到过这样一则古代故事。
  说的是四川某个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准备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南海在浙江的普陀山,路途十分遥远。
  富和尚问:“你依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道:“我准备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多年来,我一直想买一条船去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就凭借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够去呢?!”

  在他看来,穷和尚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一路乞讨,步行去南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拜佛教圣地回来了,把自己此行的见闻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面色通红,惭愧不已。
  从四川的边远地区到浙江的南海,路途不知有几千里远,资产雄厚、拥有那时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富和尚都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碗、一路化缘就完成了南海之旅,说明了要做成一件事,外在环境并不是关键条件,前提在于我们能否马上采取行动,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阻碍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与妥协。只要肯下功夫去做,那么难事也会变为容易了。
尔乃贵目贱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2-5 10:57 , Processed in 0.0130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