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两国分别完成的研究显示,对金刚烷和奥司他韦双耐药的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自2008年至2010年不断升高;对奥司他韦耐药的2009甲型H1N1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两篇论文将在2011年1月同时刊登于《感染性疾病杂志》(J Infect Dis)。
美国学者对2008-2010年间自美国、中国、越南、加拿大和肯尼亚5国收集到的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后发现,对金刚烷和奥司他韦双耐药的病毒检出率于2007-2008、2008-2009和2009-2010年间分别为0.06%、1.5%和28%;全基因组测序显示,上述双耐药病毒存在4种不同的基因型。
英国学者经收集2009年10月至11月间在血液科病房中暴发的2009甲型H1N1流感病例(11例)的呼吸道样本并测序后发现,10例患者的流感病毒间具相关性。在这10例患者中,8例患者的H1N1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存在H275Y突变,即对奥司他韦具耐药性;4例患者的耐奥司他韦H1N1病毒是经其他患者直接传染而获得。
专家评论
流感感染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 海登(Hayden)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钟(Jong)
在缺乏抗病毒药物暴露的前提下,流感病毒仍可出现耐药性,且此类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适应力。在当前可选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缺乏的情况下,这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管理是巨大挑战。
正如上述研究所示,监测免疫缺陷患者和重症住院患者的病毒清除率十分重要,但目前可快速测定病毒耐药性的手段十分有限。在不确定病毒是否出现耐药性时,延长药物治疗时间可能有助于区分出高耐药性病毒和潜在突变病毒。因此,临床及病毒学反应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耐药病毒,并在确诊后可考虑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目前,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耐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扎那米韦是唯一被广泛批准用于治疗耐奥司他韦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扎那米韦商业化的剂型可用于流感的预防(尤其是在免疫缺陷患者中),但其口服和喷雾剂型在重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证实。此外,联用抗病毒药物是否可更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和减少耐药亦无确切结论。
谨慎用药 加强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王大燕 舒跃龙
目前针对流感预防和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针对流感病毒M2 蛋白的烷胺类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一类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及最近在日本等国被批准使用的帕那米韦和那尼纳米韦)。
流感病毒耐药毒株的出现和广泛流行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国和全球的监测资料均表明,几乎100%的季节性H1N1、H3N2流感病毒和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耐药,超过80%的季节性H1N1对奥司他韦耐药,且流感病毒可通过重配的方式对两类药物产生耐药。因此,临床用药(尤其是预防性用药时)应十分慎重,不能重蹈抗菌药物滥用的覆辙。
首先,应加大流感快速检测试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性地对有需要的流感患者给予恰当治疗,而不是滥用抗病毒药物;其次,应鼓励人们(特别是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耐药性的形势严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将无药可治。目前,所有的流感病毒尚未出现对扎那米韦耐药,且我国的一些中药也显示出对流感的良好疗效。
总之,在慎重用药的同时,还应加大对新型药物的研发。应加强流感病毒的耐药性监测,建立覆盖全球的流感耐药性监测网络,为临床用药提供及时的科学依据。
新药研发迫在眉睫 耐药流感易院内传播
北京朝阳医院 曹彬
美国的许(Sheu)等发现,中国季节性H1N1耐药流感病毒的基因特点与美国、加拿大和肯尼亚等国都不同,即大多数中国双耐药基因是以Clade 2B(奥司他韦耐药)为基础,重组了Clade 2C对金刚烷耐药的M基因;但广东的1株流感病毒双耐药基因都来自Clade 2C,辽宁的1株流感病毒是在Clade 2C基础上重组了Clade 2B的奥司他韦耐药基因。虽然该研究并未交代美国是如何获得中国耐药病毒株的,但其结果却清楚地显示双耐药流感病毒在中国已经广泛流行,研发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迫在眉睫。
英国的穆尔(Moore)等报告了一起血液科病房出现双重耐药2009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事件,共波及11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在流感暴发后,院方关闭了骨髓移植病房,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和联合使用双倍剂量的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才使流感暴发得以控制。此项研究警示,在患者多为罹患各种基础疾病或有免疫缺陷的综合性医院内,发生耐药流感病毒播散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