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中药对乙肝真的没有用吗-->dickens_yu转移 ...
楼主: 徐小华

中药对乙肝真的没有用吗-->dickens_yu转移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1
发表于 2007-7-10 00:28

至于文化,像我这样通读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看过30出以上京昆戏曲的,显然比你更了解中国文化。

你的骨子是泡在什么地方浸到中国文化的,说来听听。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4

现金
2332 元 
精华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2004-4-10 
最后登录
2010-9-4 
22
发表于 2007-7-10 08:37

  要证据么,很简单,这个论坛上是很多的,已经有比较多的学术论点在这里已经被引用。当然了,在某些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可信的!他们也无视甘利欣和甘草甜素的中药来源,无视苦参素的作用,无视其他一切有效的中药的作用。在这一些人的眼里,一切的作用都是成为无效的了,因为某一些人,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中医中药的。

  至于文化么,呵呵,看的书多就是有文化么?一个长在中国的文盲,谁敢说他的日常的行为准则就不是中国的文化泡在他的骨子里?他就没有中国背景的文化?

  惭愧的很,你说的书籍我没有看过多少,所看的也仅仅是当作业余的消遣,我以为,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没有必要去精心研究那些东西,就如一个现代的医生没必要一定要懂中医这个传统医学一样。研究这些东西,当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通古的人才,当然也不排除会出一些新的现代僵尸。比如母牛吃草,一部分产生的是牛奶,但是另一部分产生的却是一大坨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19:41:45编辑过]

社会的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些“社会精英”他妈的知道吗?

Rank: 6Rank: 6

现金
3016 元 
精华
帖子
2326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17-7-28 
23
发表于 2007-7-10 15:59
以下是引用特深沉在2007-7-9 11:28:00的发言:

至于文化,像我这样通读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看过30出以上京昆戏曲的,显然比你更了解中国文化。

你的骨子是泡在什么地方浸到中国文化的,说来听听。

俺连4书5经是啥样都没见过

loser...............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24
发表于 2007-7-11 00:09
华人世界]澳大利亚的老中医—刘太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1日 17:40 来源:CCTV.com 进入[华人世界]>>

  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中医最早传入西方社会的时候,被一些人看作是巫术,他们怎么也不相信,针灸,刮痧,吃草药可以治病。现在的澳大利亚,只要是公民或永久居民便可以享受全民医疗保健制度。每次看西医的费用,85%以上由医疗保健系统承担。这样的社会福利只是针对西医的,中医还没有被纳入其中。但尽管如此,中医在澳大利亚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19世纪中期,随着亚裔人口的增多,中医诊所开始在澳大利亚出现。到现在澳大利亚的中医师已经超过了千名,中医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今天华人故事为您讲述的就是一位老中医—刘太书在澳洲的经历。

        每周都会有两次,刘太书的声音准时出现在悉尼广播电台的节目中,一次是中医药方面疑难问题的解答,一次是中医的专题讲座。

        1963年刘太书毕业于河南洛阳中医正骨学院。在 1988年,决定到澳洲发展之前,刘太书是深圳市骨伤科中心医院的院长。或许那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中医在澳大利亚与在中国的地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刘太书:那时候澳洲的中医很淡薄,零星有几个中医,不成气候,那时侯华人也比较少。外国人对中医也不太接受,它的政府官员对中医没有认识,他们认为中医好像是类似于刮痧和巫医,当时澳洲的中医只能称Chinese Doctor,中医,不能称Doctor,医生,不能够这么单独称呼。

        中医在澳洲生根、发芽,最初的土壤还是来自于当地华人的需求。从1988年,到悉尼开创自己的中医药事业,刘太书在澳大利亚已经生活了近20年。在悉尼的唐人街,刘太书开办了第一家中医药行。每周总会有三天时间,刘太书在这里出诊看病。

        伊拉克女士:看刘医生后我觉得好多了,中药非常棒。

        意大利女士:我来这儿看病已经有两年了,我推荐大家看中医,因为中药是纯天然的,很神奇。

        刘太书的第一家药行开业以后,业务越来越繁忙,他抓住时机,很快在AUBURN开设了第二家中医药行。

        刘太书:Auburn这个地方在悉尼是一个比较穷的区,原来是阿拉伯人比较多,现在中国人移民越来越多。现在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慢性病,西医是没有办法治疗的,所以我们就决定在这个点开了一个中药店。

        事业初获成功的刘太书发现,在澳洲推广中医药,大有可为。1989年,刚到悉尼不久的他便参与创立了新南威尔士州中医药研究会,也就是后来的澳大利亚中医学会。刘太书担任了两届会长,根据他的经验,推广中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相应的学术团体。

        刘太书:当时我为什么成立一个中医协会呢?当时我们感觉(中医)有点独木不成林,不成气候。为了扩大中医的影响,并且好办事,所以成立了中医学会,成立了中医学会以后,对中医事业的开展,中医在国外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也许是因为中医在澳洲的影响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1993年,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开办了中医药系,这是西方国家中第一次建立中医本科。如今,澳大利亚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与中医相关的专业,甚至有的学院还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能力。悉尼大学还专门成立了中草药研究中心,刘太书被悉尼大学聘为中医教授,负责指导中医系的学生实习。

        李博士(悉尼大学中草药研究中心):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已经有多年历史,并有很多成果,大家都相信中医中药,但在澳大利亚没有这样的历史。最近我们和这里的西医研讨,让西医和药剂师做一些中医研究,学习和了解一下中医、中药的知识。

        刘太书:西医和中医不同,西医是病因学,中医是症状学,所以说你有这个症状就有病,西医是查到病因才有病,这样的话,是不同的。但中医利用了中医的一些特长,治疗了很多对西医来说很难治好的病,这样的话使西医慢慢了解和接受中医。

        1995年,澳大利亚首次批准中药可以在正规医院中临床试用,并宣布对中医进行立法,这在中国以外的国家里还是第一次。虽然立法的过程很漫长,但这意味着中医将得到和西医同等的法律地位,或许某一天,病人去看中医时可以用医疗保健卡,享受和看西医一样的福利。

        刘太书:我觉得现在中医在这里欣欣向荣,已经形成一种中医热,大家对中医都有信心,都抱有很大希望。所以很多人都来学中医,很多西方人也来学中医。现在经过统计,这里的西方人学中医的比中国人学习中医的还要多。

        养蜂是刘太书的一大业余爱好,在他看来,中医药的药用价值来源于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物质。蜜蜂,蜂王浆本身是具有药用价值的。

        刘太书:如果人在某种疾病上利用新鲜的蜂皇浆来进行治疗,还有蜂毒治疗某一个疾病,看到底怎么样,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和养蜂一样,刘太书在闲暇时,总喜欢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去发现和收集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这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刘太书:中国很多中药里边澳洲都有,车前草它有利尿,清热解毒的作用,这些长得非常好,有些比中国长得还要好,但药用效果怎么样,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准备搞一个药物植物园来进行实验。

        从事中医事业40年,其中在澳洲将近20年,在刘太叔看来,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带给医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病人康复以后的满足感,自己也同样如此。

        刘太书:虽然是很忙,但是心里很愉快,觉得给病人治好了病,病人就会一传十,十传百,这么着有了口碑,自己感觉也有一种成就感。今年我虽然已经62岁了,在中国恐怕早已经退休了,在这里我相信还能干20年吧,我想还不应该早就退休下去,这不是单纯为了钱,好像是有点事业感,退不下来。

        刘太书:人生,很多时候就象熬中药,熬的时间越久越知其中的味道。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虽然自己的行医只是沧海一粟,但刘太书觉得,自己在悉尼的这10多年,正是中医在澳大利亚150多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他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

      Rank: 4

      现金
      561 元 
      精华
      帖子
      135 
      注册时间
      2007-6-9 
      最后登录
      2007-9-13 
      25
      发表于 2007-7-12 06:51
      乙肝中医历来都讲究辨证论治。治疗药物很多。如果出现黄疸就有针对黄疸的药物,比如茵陈篙汤,就是茵陈,栀子,大黄,现在开发成针剂叫茵栀黄。如果发展成肝硬化也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果腹水也有很好的中药方剂。反对中医的人。如果你黄疸了不用茵栀黄,你ALT高了不用甘利欣等等。我才真的算你狠。中医对乙肝的贡献真的很大。你们为什么还这样攻击呢。尤其这里的一些管理。你真正了解中医吗。中医是要发掘提高。

      Rank: 4

      现金
      2332 元 
      精华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2004-4-10 
      最后登录
      2010-9-4 
      26
      发表于 2007-7-12 09:18

      中也只是一种治疗手段而已,除了中医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社会的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些“社会精英”他妈的知道吗?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7
      发表于 2007-7-13 04:04

      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茵栀黄,没有甘利欣,肝病的治疗效果好于中国。

      喝香灰也是种手段,炼丹也是种手段,喝露水也是种手段,蛇油也是种手段。

      问题是这种种手段,到底有多少效果,需要验证才行。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8
      发表于 2007-7-13 04:13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炼丹术,也是中国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文化”。

      有关炼丹术的书籍文献,不亚于中医。其哲学起源,上承河图洛书,下启老聃葛洪,深合五行生克,

      天人感应之理。

      如果中医也算文化国粹的话,炼丹术要比中医粹得多。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4

      现金
      2332 元 
      精华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2004-4-10 
      最后登录
      2010-9-4 
      29
      发表于 2007-7-13 09:33
      以下是引用特深沉在2007-7-12 15:04:00的发言:

      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茵栀黄,没有甘利欣,肝病的治疗效果好于中国。

      喝香灰也是种手段,炼丹也是种手段,喝露水也是种手段,蛇油也是种手段。

      问题是这种种手段,到底有多少效果,需要验证才行。

        你举这个例子,相信应该不下于10次了。既然再次提出来,那么希望你能再次想想这个例证的合理之处和可笑之处。以你种推断的方法我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呢:蚂蚁蜜蜂等社会性动物亿万年生存下来,没有医学也并没有绝种,那么是否就说明医学本身就没有用呢?

        的确,没有甘利欣也能治疗肝病,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甘利欣对肝病无效?

        你不是说要例证吗?那么能否告诉我有什么证据表明外国的治疗效果比中国的好?这种差距是否是因为中医拖了后腿呢?

        你所说的4种手段,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来的,至少我在自己所看过的所有的中医材料中,并没有你所提到的方法,但是在医学的历史中,这4种方法应该是比较流行的,不仅存在于中国,同时也存在于其他很多的传统医学之中。但是我想提醒一下的是,流传到现代社会的传统医学,比较系统的可能就只有中医了。如果你对中医的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这种水平,那么你无权对中医进行说三道四。

      社会的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些“社会精英”他妈的知道吗?

      Rank: 4

      现金
      2332 元 
      精华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2004-4-10 
      最后登录
      2010-9-4 
      30
      发表于 2007-7-13 09:54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科技水平的不同,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于误解。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多么的长命,他所生活的时间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都只是一个断面。这一个历史断面形成的任何客观事实都是由其生活的前一个断面的因而产生的果。而如果仅仅从自己的历史时代所产生的关系和价值来判断一个历史的产物,甚至于判断这个产物在其他历史时代的作用,那肯定是非常的局限和片面的。

        炼丹术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西方古代一产生就是纯洁的化学科学吗?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患局部失忆症呢?

        我们没必要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自己家是文化产生自豪,实际上,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持有中国文化悲哀论的人。但是至少,我们总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的评价一下自己祖先。

      社会的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些“社会精英”他妈的知道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2 03:36 , Processed in 0.01857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