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些有趣的评论,顺手粘上,与大家分享,嘿嘿~~说白了,就是借个地方放东西 ^_^
走过贵贱的两端――卫青故事补遗
wind007
________
走过贵贱的两端――卫青故事补遗
wind007
--------------------------------------------------------------------------------
胡玫一导戏,女性演员表现的余地可能不会太大。除非戏说的来编,否则在正史里都不能让她们太招摇了。
卫青周围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尽管在汉武时期她们都是旁枝,但却成为他一生的荣辱渊源,后世对卫青的评价都和她们有些关联。
校尉偏爱霍少,写了很多。我这里就说说霍少他舅,真要写剧本他可以占很多篇幅,因为他的故事尽管发生在两千年前,但于今天却大有类似之处,哪怕教育一两个外戚向他学习学习也好。这个很符合胡玫导演选故事的风格,实写历史,却紧跟时代。
走过贵贱的两端――卫青故事补遗
第一个女人当然是他妈,这个老太太名姓都不可考,后来被称为卫媪。卫是她丈夫的姓,媪就是老年妇女的意思。卫老太年轻时代在富贵人家当四凤(这两天看雷雨看多了),此富贵人家就是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的家,长公主嫁给平阳侯曹寿后改称平阳公主。公主府上有个做事的县吏,一府为奴,久而生情,卫老太便和这个县吏有了个孩子,这个私孩子以后如何军功显赫,如何成为汉武帝宠将,这些在当时决计料想不到,要不然那个作孽的亲父也就不敢虐待他。
卫青小的时候在公主府和母亲一起生活,长大一点就被送到生父?D?D县吏郑季家里去。(有点象蛋蛋,估计没那么调皮就是了)。县吏的妻子对这个孩子自然没什么好嘴脸,根红苗正的其他孩子也都歧视他,郑季也不是爱子如命的二蛋,于是卫青在亲爹家里当上了放羊娃。我要是编剧,一定会在这一段悲惨童年中加上点友情篇章,象石光荣说的,那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生死哥们的友情结交在童年,很难撼动的。确实后来卫青很是有几个挚友,敢和他两肋插刀,水里来火里去的。象他的铁哥儿们公孙敖,后来一直跟他出生入死,以致于卫青在用人时刻,推搡李广,把立功的机会让给公孙,其实公孙这人的打的败仗很多。(如果真要编成童年故事的话就得有小改动,史书上记载的公孙敖是卫青进皇宫后在宫中结交的朋友。)
结束了少年时代,卫青自己拿定主意回到了母亲身边。平阳公主很喜欢这个小帅哥,勤奋好学,为人谦和,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骑奴。虽然还是叫奴,总归是公主的奴,既然是公主的奴,加上青年才俊,应该酝酿出爱情故事来,估计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要出现了。结果却没有按照浪漫戏说编剧的思路进行下去,骑奴卫青还在等待他即将到来的富于戏剧变化的种种磨砺和荣耀。
真正把卫青的命运突然扭转的女人是他的姐姐,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卫老太和她的合法丈夫共有一男三女,卫子夫是她最小的女儿。老太太的所生的孩子质量确实比较高,卫子夫在公主府上虽然只是个歌舞伎的角色,可技艺美色都超群。当汉武帝作客姐姐府上,卫子夫便轻歌曼舞脱颖而出,一朝选在君王侧了。
汉武帝当时的皇后是陈阿娇。为了阿娇,恋爱中的武帝象任何一个冲动的青年一样,发出过我为卿狂的豪言壮语。当然人家说到做到,果然使爱人富贵至极。因为恋爱中的信誓旦旦真正到后来兑现的不多,所以汉武的实实在在的誓言就成为中华文化中香艳千古的成语――金屋藏娇。但是,武帝没有说爱你一万年之类的话,至少史官没有记录,所以他若活着一定会义正辞严地辩解:我说过用金屋藏你,但没答应藏你一辈子吧。
卫子夫突然进宫,在汉武享受温柔之后,一片肃杀笼罩后宫。一直无子的阿娇面对这样年轻的美人,定是感到一把利剑悬于头顶。终于,令阿娇恐惧的一天到来了,卫子夫怀上了孩子。阿娇是否哭闹不得而知,但此后寻死觅活的上吊事件发生了好几回。阿娇找到她的母亲,汉武帝的姑姑大长公主想办法。
这种久居深宫的妇女出的主意一般都以恶毒和笨拙著称。大长公主知道从正面动摇卫子夫只会让自己女儿死得更快,于是决定从卫子夫亲近的人那里下手。她们瞄准了卫青。
此时卫青因为姐姐得宠的缘故,已经调到皇宫里充吏役了。从服务公主到服务皇帝,平步跃上一个高阶,本以为从此翻身了,没想到一场杀身之祸正等候他。长公主指示人找了个借口,将他投入监狱,准备立刻处死。要是在这里就死了,那真是冤枉大了,我们的将军还没有策马扬鞭写下他载入史册的功绩,决计死不得。果然,历史要是真有那么多果然,很多冤魂恐怕都会写出意想不到的辉煌故事来。果然,戏剧中最常见的劫狱者赶到!卫青的兄弟们两肋插刀来了,公孙敖领着几个弟兄,冲破牢门,闯进囚室。卫青就象后来俄国作家托斯妥耶夫斯基一样,行刑子弹上了膛,还能被救下来,这种案例不多,有这样的生死体验,才知人生要珍惜。
公孙敖救出卫青。大长公主和陈阿娇的阴谋败露,要不怎么说这些深宫妇女笨拙呢。汉武帝是那种根本不可顶撞的人,这样的发泄台阶一铺好,陈阿娇的金屋藏娇时代也就过早结束了。
卫青先被升为侍中,后来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做了皇帝的顾问。那个仗义出刀的公孙敖,原来就是一名内充骑侍,外从作战的骑郎,不知是因为营救行动中对朋友的信义,还是因为行动中的组织能力和决绝果敢,事件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不管是对婚姻、政治、还是军事,汉武帝都够得上一个推陈出新的人。大胆启用新人,使卫青从一个骑马仆从转成了一个职业军人,一个职业军事指挥者。
一个狼烟四起的战争舞台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彻底展开了。
第一仗,四个将领分别带领1万人从四个地点分头进攻匈奴。其中老将军李广由雁门出发,公孙敖从代郡出发,公孙贺从云中出发,卫青从上古出发。老李广自不用说,其他两个也是颇有作战经验的,只有卫青,真正是初出茅庐第一战。战争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李广遭受了军人的耻辱,被活捉,但他居然能逃了回来,也是能人啊;公孙敖损兵三分之二,公孙贺也是无功而返。惟有卫青,打出长城,直驱龙城,斩杀匈奴700多人,一军独胜。对比之下,后起之秀确实不负重望。
翻过年去,秋高马肥的时候,匈奴反攻,冲破雁门,长安震恐。卫青临危受命,率军3万,趁匈奴长驱之入疲惫之际,发动了一次风驰电掣般的突袭。卫青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厮杀,士卒倍受鼓舞,士气大振,斩杀匈奴上千人。
汉武帝这一年一定十分高兴,自己新发掘的青年将领智勇双全,大挫匈奴。后宫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儿子,汉室有后,卫子夫理所当然成为皇后,取代了陈阿娇。
卫氏家族在这一年里,把所有好事全占了。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宫,老将还是老妻,失宠的滋味一定让很多人恨得要命。看看这家子,当年的放牛娃、小歌女,现在富贵荣耀到了
什么地步。
卫青在十年之中,前后出征七次,多数是长驱直入,指挥大规模战役。最后官拜大司马大将军。确实,当外戚也许富贵和机会会来得快点,但也够凶险,象被人家当靶子打的事一生经历过了一次就够了。还有这个外戚的名声历来不好,多少战功都可以被这个帽子轻描淡写地扣掉。史书上说他“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才能自进”,这话评价得非常中肯。
汉武这个人不是那种软耳朵,可以商量,但不能动摇任何他认定的实质问题。卫青曾经有一次想为一位名叫郭解关东大侠讲情。汉武帝令一些豪强富户搬迁到茂陵,便于朝廷集中管理,关东大侠郭解被划在搬迁名单内,郭解不想搬,托卫青说情。卫青把这个意思向汉武帝表达了一下,意思是说郭解成份划得不对,应该是贫民,不要让他搬好不好。结果不知是因为理由不充分还是因为表达不合适,汉武帝当时一句话就打回来:你说这个人是个贫民,但他可以让大将军为他求情,这说明他家并不贫穷。这个逻辑有点强词夺理,大将军出身卑微尽人皆知,万一此人就是大将军放羊娃时的穷朋友呢?好歹给个面子嘛。但汉武帝并没有理会这个小舅子的说情。
反过来,武帝要是想让小舅子做什么,卫青是无所不从,也不敢不从的。这可能与他一向做事谦恭退让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尽管他战功卓著,但绝不会盖主,汉武帝高高在上,是他的知遇的恩人,是他侍奉的君主。以至于汉武帝要他变成自己的姐夫时,他也同意了。
平阳公主在这个故事中隐没很久了,她身边的小骑奴卫青飞黄腾达的时候,她正在朱颜渐改,走向孤独的中年。她的丈夫曹寿得了恶疾,回到自己封地去了。平阳公主和身边的人商量,谁来做我的新丈夫呢?长安列侯家中的河东狮们本该怒吼,这个半老徐娘正在扫描他们的丈夫。有人出主意了:卫青啊,多合适!公主嫣然一笑,明知故问:他是我的骑奴,你们为何偏偏说他合适呢?这种锦上添花的话谁不会说:现在的大将军姐姐是皇后,儿子都封侯,富贵震天下,英雄不问出身低嘛!公主同意,让卫皇后示意汉武帝,武帝便发话:卫青,我姐姐嫁给你!(不准嫌老)
本来多年前可以演绎一个主仆恋的故事来,现在变成了最为寡味的赐婚,卫青接受了。
公元前123年,汉史中最耀眼的一颗流星登场,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以其过人的军事天才和骠悍勇猛的战斗风格,使老英雄们光芒黯淡。老将军李广一生都不会原谅这一家人,卫青一个已经快挤得我没有容身之地了,再加上一个更年轻、更骁勇的,天灭李广啊。
在漠北那场著名的战役前,壮心不已的李广希望在有生之年再为汉室和匈奴打一仗,极力请战。汉武帝虽然同意了老将军的要求,但暗地里去和卫青说,千万别重用这个老人,至少不能让他打正面进攻。卫青此时真不知是怎样的心情。表面上看漠北大战他和外甥霍去病各领了5万人,霍少攻东路,他攻西路。但“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将军,在霍骠骑的大队人马身后,还有参战民?讣甘?万,载运军资粮草的马匹四万多。还记得淮海战役后陈毅说的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种大规模深入作战,最棘手的就是粮草后援问题。那时候中国有总共才多少人啊,霍少完全是在打人民战争嘛。
而卫青这边,粮草后援没有不说,还派遣了李广这样的名誉老将,难以安置啊。
大军从定襄出塞后,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驻地所在。决定让李广从东面进发,约定到战场合围。而卫青自己则从正面直趋单于驻地。
而对手单于采纳了降将赵信的谋略,把大量的军资粮草运送到更远的北方,只率精兵驻守漠北,准备吃掉长途跋涉的大汉骑兵。卫青率军进击一千多里,突然发现了单于骑兵早就严阵以待,自己几乎是落在了敌人的包围圈里。卫青不愧身经百战,沉着地命令部队用战车环绕成营,以防匈奴突袭。紧接着立即派出五千人马,向匈奴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一场恶战拉开了,卫青利用飞沙走石的天气布阵,左右夹击匈奴兵。月黑风高,两军厮杀,杀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于看汉军太勇,便趁乱逃跑。卫青立即派出轻骑追击,自己也带领大队人马随后跟进。
汉军一路急行军,奔驰两百多里,直追到东方破晓。大军到达了赵信城,现在这里已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了。单于的屯粮老巢被挖,卫青部队收获了大批的粮草,人马饱食,停留一天,得胜班师。
李广呢?老将军老马迷途,没能到达预定作战地点。等见到卫青的时候,已经是卫青班师回漠南了。卫青派人携酒食去慰问李广,并询问迷路情况。脾气好点的也就接受安慰了。但偏偏积怨已深的李广已经快被折磨得崩溃了。还没和你理论为什么不给我做前锋,为什么要我去曲折迂回的线路策应呢。当然一定还想问问你们这家人怎么那么欺负人,为什么不给忠诚一生的老将军一个最后的立功机会。但他不想再问了,只是悲愤地来见卫青,留下一句话:我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不能受刀笔之吏的审问。当即自杀在卫青营里。
后来的故事很近似于江湖仇杀。李广仅存的三儿子李敢替父报仇,击伤卫青,卫青秘而不宣。不久,李敢跟随汉武帝去打猎。同行的霍少为舅舅射出了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为霍少遮掩,说李敢是在打猎的时候被鹿撞死的。看他这谎扯的,鹿能撞死人吗?也难说汉武帝出于某种原因,故意放出了谁也不信的证言。再后来,就到李敢的侄子李陵的故事了,李氏一门痛苦的家史到这里才写了个开头。
霍少完全成为了汉武帝的新宠将,打猎时趁机射死个重要人物,皇帝都可以为他遮掩。身为舅舅的卫青,看着一天天霍少风头愈健,战功卓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路,他不得不知趣地退到了霍少的身后。也许正是因为少年时的磨难,青年时的浴血,同时走过贫富、贵贱的两端,多舛的命运才使卫青比常人更能经得住那么多的沉浮起落。
汉武帝的茂陵旁,霍少的墓很象祁连山,而卫青的墓很象匈奴境内的卢山。两山之中,是牢固的汉室江山。
唐代诗人最喜欢以霍少、李广和卫青的故事作诗发感叹。其中,霍少、李广得诗最多。卫青得到的赞诗较少,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写过他的首战,就是四路人马他独胜的那一次: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牙璋是虎符一类的东西,凤阙代指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