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10期:626
贾继东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
肝肾综合征(HRS)是发生于严重肝功能障碍和(或)门静脉高压基础之上的功能性肾衰竭,常见于肝硬化晚期患者,亦可发生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它通常在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发生,据国外报道在因肝硬化腹水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其发生率为7%~15%,在死于晚期肝硬化患者中其发生率高达50%。随访观察也表明肝硬化腹水患者一年内发生肝肾综合征者近20%,5年时更高达40%。肝肾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内脏小动脉明显扩张和全身动脉低血压,导致肾脏血管强烈收缩因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肝肾综合症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以下两种学说。
一、肝肾直接关系学说
肝血窦内压力升高可通过肝肾反射导致肾血管收缩,因而也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其依据是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降低门静脉高压对于肝肾综合征有效;如果用气囊阻塞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通道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可导致肾脏血流急剧下降,而撤出气囊后门静脉压力降低、肾脏血流量也随之恢复。阻滞肾脏的交感神经可使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暂时改善;动物实验也表明,切断肝硬化大鼠的肾脏交感神经可以减轻由于肝窦压力升高所致的肾血流量减少。但是,肝窦前性的门静脉高压一般并不导致水钠潴留或肝肾综合征,其原因尚不清楚。
二、外周动脉扩张学说
Shrier等认为肝肾综合征是全身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极端表现和最严重后果。肝硬化时,肝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首先导致内脏小动脉扩张使有效动脉内血容量不足、动脉压下降,通过压力感受器和(或)容量感受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抗利尿激素系统,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体液因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肾脏水钠潴留,以维持有效动脉内血容量和动脉血压。在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外周血管仅轻度扩张,这一机制尚能够维持有效动脉内血容量和动脉血压,而缩血管和致水钠潴留物质仅一过性升高,因而不产生腹水。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外周血管严重扩张,上述代偿机制不能维持有效动脉内血容量和动脉血压,因而缩血管物质和致水钠潴留物质持续升高、水钠潴留更重,在门静脉高压和内脏血管扩张的协同作用下产生腹水。在肝硬化终末期,肝功能极度恶化,外周血管极度扩张,这一代偿机制完全失效,有效动脉内血容量和动脉血压进一步下降,体循环中缩血管活性物质极度升高导致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产生肝肾综合征。
近年研究认为肝硬化时循环中的血管扩张因子主要包括一氧化氮、胰高血糖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1、房利钠因子等。对于其来源和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认为它们可能在肝脏产生或在肝脏不能被有效灭活,或由于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肝外门体分流而直接进入体循环有关。对于全身内脏血管来说,扩血管物质(如前列腺素E、舒血管素-缓激肽、一氧化氮和心房利钠肽等)的活性大于血管收缩的神经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等)的活性,因而导致动脉低血压/肾脏灌流不良。而对于肾脏局部来说,肾脏本身释放的缩血管物质(如血管紧张素B、腺苷、血栓素A2、白三烯E4及内皮素-1等)的活性超过了在维持肾脏血流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扩血管物质的活性,而且有研究认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肾脏微循环可能对于一氧化氮的敏感性降低,因而肾脏血管过度收缩并导致肾脏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肝肾综合征随之发生。
最近有人提出了肝肾综合征的所谓“二次打击”学说:肝功能障碍、肝窦性门静脉高压导所导致的内脏血管扩张是肝肾综合征的基础,是为“第一次打击”;各种导致有效动脉内血容量降低或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如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肾毒性药物等)可促进肝肾脏综合征的发生,是为“第二次打击”。由此可见,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上述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5 22:19: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