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慢病要慢治 欲速则不达 [打印本页]

作者: 青珠山人士    时间: 2009-3-21 23:12     标题: 慢病要慢治 欲速则不达

经过多方的长期努力,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从9.8%,下降到7.18%,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慢性乙肝患者仍有两千万,20-40岁是发病的高峰期,疾病往往使这些人不能轻松生活。
   
    慢性乙肝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要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因为慢性乙肝是个慢性病,只有长期稳定控制病情,患者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享受轻松每一天!然而近期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对治疗的预期过高;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65%仅愿意承受3年以内的治疗。
   
    这种“急性子治慢性病”的态度,导致慢性乙肝患者不能树立理性的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方法时不切实际、急于求成,检测指标稍有波动就恐慌焦虑、悲观失望,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影响了治疗效果或“有病乱投医”导致上当受骗,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
   
    在日前举行的“轻松生活——乙肝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项目”启动座谈会上,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肝病科巫善明教授提出:慢病要慢治,欲速则不达。据巫善明教授估计,相当一部分慢性乙肝病人至少需要进行两年抗病毒治疗,其中100%的e抗原阳性患者需长期抗病毒治疗。因此慢性乙肝应该有近期治疗目标和远期治疗目标:近期目标是指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ALT复常;远期目标是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延缓、阻止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长期以来,实现慢性乙肝远期治疗目标、长期稳定控制病情的主要障碍就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是导致患者担忧、焦虑,无法轻松生活的主要原因。为此巫善明教授强调,在初次治疗时,选择强效、极低耐药率且具有高基因屏障的核苷类药物,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耐药的发生。
作者: 甲鱼    时间: 2009-3-22 10:23

慢病要慢治 欲速则不达!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