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3.23今天发信息给蔡老师,收到信息,说他需要帮助! ...
楼主: 乡之梦
go

3.23今天发信息给蔡老师,收到信息,说他需要帮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410 元 
精华
帖子
1581 
注册时间
2009-1-24 
最后登录
2017-12-20 
91
发表于 2010-4-21 10: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inghn 于 2010-4-20 23:25 发表
哎,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论坛的兄弟,每人出100块,足有4千万了,还不够开发吗?

我们只是关心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们大家无条件支持蔡老师,我们要看到最终效果,希望能与广大战友,上论坛交流,或者告知媒体,引起社会的关注,到时再加 ...

别乱说

Rank: 3Rank: 3

现金
121 元 
精华
帖子
90 
注册时间
2010-3-23 
最后登录
2011-4-29 
92
发表于 2010-4-21 11:09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只是关心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们大家无条件支持蔡老师,我们要看到最终效果,希望能与广大战友,上论坛交流,或者告知媒体,引起社会的关注,到时再加以论证,如果是真的,所有的问题都不在是问题了!!!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031 元 
精华
帖子
1160 
注册时间
2007-3-1 
最后登录
2024-9-24 
93
发表于 2010-4-22 21:2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富贵数字 于 2010-3-23 18:40 发表

  
DVD是谁发明的?

DVD的全称,在诞生之初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目前则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数字多用途光盘”,是CD/LD/VCD/EVD的后继产品。DVD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规格到1996年年初样机的出现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发展迅速,是娱乐业公认的新一代标准的存储技术。而且,计算机业对其做出的反应也十分积极。
  九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制片业顾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公司的愿望书,其中一项就是要求能在一张CD中记录一部标准长度(135 分钟)的视频节目,并要求高于LD的图像和声音质量。要知道VCD的图像分辨率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显然单从视频性能就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鉴于好莱坞影视集团在世界娱乐业中的影响力, 硬件厂商又开始了新的努力,可以说这就是研制DVD的动因。
  1994年的春天,美国好莱坞的七大电影公司华纳、哥伦比亚、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环球、UA、MGM、怀特迪斯尼及Viacom组成的一个组织——“HDVA Group”,考虑到数字化的高画质电视将在家庭中逐渐普及,家庭化的数字高品质影片将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便联合倡议。
  与此同时,MPEG工作组在1991年也开发出了MPEG-2压缩编码方案,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它比MPEG-1有高得多的压缩质量(平均压缩比约为1:40),但是,如果采用高分辨率(后来DVD的分辨率是720×480[NTSC制式]和 720×576[PAL制式]的分辨率),存储媒介的容量就必须更大,数据率更高(每秒钟最高近10Mb,而VCD只有1.15Mb)。但前提是当时为了照顾现有设备和CD光盘的可使用性,而采用了MPEG-1标准。若要采用MPEG-2标准就必须开发容量更大的光盘和全新的读取和刻录设备,因此研制大容量光盘系统成为第一要务。
  1994年12月,Philips和Sony为首的阵营,与Toshiba和Time Warner为首的阵营开始了DVD规格之争,直到1995年12月,在美国电影和电脑商的大力敦促下,终于达成统一规格。
  1995年9月15日对于DVD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日子,两大阵营终于达成了统一DVD标准的协议。在最后关头,索尼公司做出了重大的、关键性的让步,她放弃了自己的光盘结构,同意采取东芝公司独具匠心且较为先进的双盘对接的光盘结构,而东芝公司则相应的在数据信号的调制、处理等部分技术向拥有丰富的CD生产、开发经验的索尼妥协。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031 元 
精华
帖子
1160 
注册时间
2007-3-1 
最后登录
2024-9-24 
94
发表于 2010-4-22 21:33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CD (Compact Disk),系1980年由Philips与Sony所发表的,原来只是为了家电消费市场所设计的,当初并没有想到CD将来可以用於电脑的用途,因为那时候连286的电脑都还没有,当时电脑的资料储存还在5.25吋的磁片阶段,连3.5吋的磁碟都还没发明呢。"l9p0O-Wkh5r

在CD尚未发明之前,音响系统都是属於「类比式」的,音乐的来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径的LP唱片、收音机,以及录音机等,CD发明之前根本就没有数位音响,因此CD可说是继电晶体以来最伟大的发明。

自CD出现在音响市场之后,30公分直径的类比式LP唱片就开始慢慢隐退(虽然到现在还有小部份死硬派的音响迷始终不放弃传统类比唱片,但那终究只有小部份)。自CD之发明,以后所有有关CD的同类产品,包括DVD均是由此衍生的。1H7pEu'VcO B:y
CD光碟机起始於1980年,由荷兰的Philips公司与日本的Sony合作所发表的音乐光碟(Audio CD),亦称为CD-DA (Digital Audio),从此之后,因其它媒体市场的发展而连续推出一系列的光碟规格与产品
0

LD机 一天一天变 - 2年前
其实早在一九六一年时,美国史丹佛大学就已经开始研究以光学读取讯号的可行性了,这距离日本第一部家用LD机Pioneer LD-1000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份上市整整有二十年的时光。而且LD并非一出现就横扫市场,因为在当时绝大部分厂家都支持Victor所发表的VHD影碟,反观LD的这一方却只有Pioneer一家独撑而已,不管如何,Pioneer终于击败了VHD集团,让LD成为高品质影音重放的代言软件。这种双方对峙的场面现在又出现在新一代的影音软件DVD的身上,Philips/Sony集团与其余的厂家正在拼斗中,谁胜谁负尚不可知。(编按:VHD是Video High-density Disc的缩写,就像以前的LP唱片一般,VHD采用机械接触方式,播放时必须让针尖与盘片摩擦,同时又因为盘片转速比LP还要高许多,针尖磨损的速率也就更为惊人。蓝宝石针的寿命仅有一千小时左右,而钻石针也仅有两千小时的寿命,如果再考虑到盘片因接触而磨损的问题,无疑这是VHD的最大致命伤。) 最早期的时候碟影机是仅能播放LD的,由于CD的转速及记录方式都与LD不同,要同一部机器同时兼容播放两者的功能并不简单,在经过几年的研究之后,一九八四年九月Pioneer终于推出第一部兼容式碟影机CLD-9000。以目前的情况来说,除了最顶级的旗舰机种之外,为了拓展使用功能、增加竞争力,几乎所有的碟影机都已经采用兼容式设计了,为了缩减判别盘片种类的时间并加快播放CD的速度,有些机种还有CD-Direct装置与独立的CD抽屉。新近的机种有些还加上了MPEG 1线路,可以播放目前大为盛行的Video CD。

0

0

DVD机 一天一天变 - 2年前
DVD是许多公司和个人努力的产物.原来有两份互相竞争的建议.索尼,飞利浦和其他公司支持的是MMCD格式. 东芝,Matsushita,时代华纳和其他公司支持的是SD格式. 由IBM领导的计算机公司组织坚持他们只支持一种标准. DVD格式最后于1995年9月出台,它想避免当初VHS与Betamax录象带之间的争斗,或是70年代出现的四声道音轨之争.

没有哪个独立的公司"拥有" DVD. 官方规范是由十个公司组成的联盟发展的:日立,JVC, Matsushita, Mitsubishi, 飞利浦, 先锋, 索尼, Thomson, 时代华纳, 东芝. 来自许多其他公司的代表人员也在许多工作组中作出了贡献.1997年5月, DVD联盟由DVD论坛取代,该论坛对所有公司开放,截止2000年2月已有超过220个会员.时代华纳最先注册DVD商标, 而后将此商标给了DVD Format/Logo Licensing Corporation. 参阅6.2,浏览Robert的DVD信息页面,有许多DVD公司网站链接.

签定保密协议,并支付$5,000,就可以获得官方DVD规范.已支付的费用中包含了一本规范,其他几本各为$500. 生产DVD和使用DVD标识,需要另外的格式与商标许可证书,每种格式$10,000. (比如, DVD-Video播放机生产商必须对DVD-ROM和DVD-Video支付许可费用$20,000.) 联系 DVD Format/Logo Licensing Corporation (DVD FLLC), Shiba Shimizu Building 5F, Shiba-daimon 2-3-11, Minato-ku, Tokyo 105-0012, tel: +81-3-5777-2881, fax: +81-3-5777-2882. 2000年4月14日之前,商标/格式许可证书由东芝管理.

ECMA 开发了国际DVD-ROM标准(为DVD规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小的组成部分), 可以在http://www.ecma.ch/免费下载 ECMA-267 和 ECMA-268 . ECMA 也对DVD-R作了标准化(ECMA-279),对DVD-RAM作了标准化(ECMA-272和ECMA-273), 对DVD+RW作了标准化(ECMA-274) (参阅4.3). 然而ECMA总有个拼错"盘片"这个词的坏习惯.如果你不是来自欧洲,也会混淆,因为ECMA用逗号来代替小数点.

http://www.osta.org/有关于DVD使用的UDF文件系统规范.

任何公司想要制作DVD产品必须从下列公司取得主要技术专利许可: 飞利浦/先锋/索尼 阵营(每台播放机3.5%,最少$5; 另外兼容VCD需要$2.50; 每张盘片5分), 日立/Matsushita/Mitsubishi/时代华纳/东芝/Victor 阵营(每台播放机或驱动器4%, 最少$4; 每台DVD解码器4%, 最少$1; 每张盘片7.5分),以及Thomson. 专利权也属于Discovision Associates,它拥有大约1300个光盘专利 (通常由复制厂商支付).

CSS加密技术的认可证颁发者是DVD CCA (拷贝控制协会), 这是个非赢利的贸易协会,其地址为 225 B Cochrane Circle, Morgan Hill, CA. 初始许可费用为$10,000 , 但无须每一件产品付费.要求授权许可,可写电子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要求技术支持,可写电子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1999年12月15日之前,CSS认证由Matsushita过度性管理.

Macrovision授予其模拟反录制技术许可给硬件厂商.初始费用为$30,000, 另外每年要支付$15,000. 以上费用保证了播放机能广泛兼容电视机.播放机生产商则无须支付专利费.Macrovision对内容出版者收取专利费(大约每张盘片3到6分).

Dolby 对其杜比数字解码器颁发认证,每一声道$0.26. 对于杜比数字专利,代表CCETT和IRT的飞利浦也对每一声道收取$0.20(每台播放机最多收取$0.60),并且每张盘片$0.003.

当然也需要MPEG-2专利认证, 可到MPEG LA (MPEG的认证管理者). 费用大约是一台DVD播放机或解码器收取$4,每张DVD盘片收取4分,不过内容出版者是否要为盘片支付专利费还有争执.

Nissim 的父母控制管理专利要求每台播放机收取25分,但关于该专利是否适用于DVD以及是否合法还有争执.

对于一台售价$300的DVD播放机,所有认证费用加起来超过$30,每张盘片大约$0.20. 盘片专利费由盘片复制者支付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031 元 
精华
帖子
1160 
注册时间
2007-3-1 
最后登录
2024-9-24 
95
发表于 2010-4-22 21:34 |只看该作者
VCD机 一天一天变 - 2年前
在中国提起VCD,不能不提起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徽万燕公司,更不能不提起他的创始人姜万勐。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也见到了那台至今仍牵动着世人目光的VCD机,它静静地坐在凝聚着主人无数心血的科技成果展览室里,一张用打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引起了时为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的兴趣,他凭直觉立刻想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此后,姜万勐先后出资57万美元,于1993年9月,将 MPEG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VCD。同年12月,他又与美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各取了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公司名称。
面对记者的采访,姜万勐显得异常平静,对于过去的事情,他仿佛不愿意再提。
在1993年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VCD可行性报告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是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惟一机会。为此,姜万勐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数字:1993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 万台,CD激光唱机是160余万台。当时的LD光盘是四五百元一张,而VCD机的光盘价格却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VCD机每年的销售量将会达到200万台左右。
中国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渐认识VCD。在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不仅如此,姜万勐还要开发碟片,总不能让老百姓买了枪而没子弹。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购买了版权,推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术,独霸于VCD天下。
可以说,万燕的初创是成功的,也是辉煌的。但是,万燕也给自己酿下一杯苦酒。令姜万勐感到伤心的是,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
有人认为,姜万勐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懂专利保护,在记者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的回答相当坦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认为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也许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姜万勐失去了一次极好的统领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中国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失去了本应占有主动权的半壁江山。当事隔多年后的今天,记者问他是否对此感到后悔时,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这笑中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愧疚,更带着他永久的遗憾。
姜万勐创办万燕树起了中国VCD机的旗帜,他也应该为此得到国人的赞许。但从万燕最终的结局上看,万燕的兴衰多少又有些悲怆。如果说,当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如果说,当时国家投资2.4亿元,将安徽作为中国VCD机的生产开发基地的计划成为现实;如果说……中国,乃至世界的VCD机发展史,也许应该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中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
由此,有人把姜万勐比作中国数字光盘技术开发道路上的“革命先烈”。

Rank: 8Rank: 8

现金
16048 元 
精华
帖子
6715 
注册时间
2008-12-9 
最后登录
2017-3-26 

驴版 翡翠丝带

96
发表于 2010-8-31 09:3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雪山雄鹰 于 2010-4-9 12:21 发表
谁去问了吗?

骗子,猪先生的漆树又卖不出去了?
替诺治疗日志
http://www.haodf.com/doctor/DE4r08xQdKSLeZEK5BFq-tVG1BZ1.htm
家贫出孝子,国乱出忠臣,危难之时见真情,
凡已经受过王震宇指导的、和愿意受王震宇指导的网友,在此时此刻竖起捍卫拉米西斯的大旗
签名档表明立场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1154 元 
精华
帖子
787 
注册时间
2004-5-9 
最后登录
2019-11-19 
97
发表于 2010-9-1 20:0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3 16:06 , Processed in 0.0151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