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2009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乙肝诊治指南系列 ...
楼主: jangle
go

2009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乙肝诊治指南系列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1
发表于 2009-5-17 11:32 |只看该作者
HBV 病毒学和免疫学诊断进展(2)
--与HBeAg阴性相关的HBV突变      

--------------------------------------------------------------------------------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产生的重要抗原之一,虽然HBeAg并非病毒复制所必须,但核苷酸序列变异导致HBeAg低表达或不表达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HBeAg的免疫调节作用

    HBeAg由HBV前C基因区 和C基因区共同编码,是一种非壳体化分泌形式的核心蛋白,它自肝细胞分泌,最终进入血液循环。HBeAg对于HBV感染和复制并非必不可少,它主要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以帮助病毒建立持续性感染。HBeAg的免疫调节作用体现在,它可通过抑制HBV前基因组mRNA进入核衣壳的壳体化过程,对DNA复制进行负调控,最终使病毒抗原表达和呈递不易被T细胞发现。此外,作为一种免疫耐受原,它还可以弱化宿主针对病毒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

    在临床检测时,血清HBeAg阳性反映肝脏中HBV活跃复制,但HBeAg阴性则有两种可能:① 如果HBV慢性感染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且HBV DNA阴性,则HBeAg阴性提示为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② 如ALT升高,且HBV DNA阳性,提示体内HBV可能发生突变,导致HBeAg阴性, 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

   

   

   

    图片

    与HBeAg阴性相关的HBV突变

    最常见的导致HBeAg阴性的HBV突变有两类 ,一类是发生在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内的A1762T和(或)G1764A突变,使HBeAg表达水平降低,当血清HBeAg水平低于试剂检测下限时,即出现HBeAg阴性结果;另一类是发生在前C区的G1896A突变,导致第28位密码子上的色氨酸密码子(TGG)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使HBeAg前体蛋白合成停止,血清HBeAg阴性。

    在同一毒株上可发生A1762T、G1764A和(或)G1896A单位点突变、双位点或三位点联合突变。

    与HBeAg阴性相关的HBV突变与HBV基因型有关。BCP双突变虽在A~D基因型中都能发现,但在基因型A和C中更为流行。G1896A突变见于B、D、E、G基因型和某些C基因型感染,但与基因型B和D的相关性更密切。因为我国最流行的HBV基因型是B型和C型,因此,与HBeAg阴性相关的HBV突变在我国HBeAg阴性CHB患者中流行率很高。

    BCP和前C突变的检测方法

    首先,BCP和前C突变与疾病的进程和预后有关。BCP和前C突变是导致HBeAg阴性CHB的原因之一,在亚洲,这种类型的HBeAg阴性CHB的临床表现已占主导地位。BCP区1762和1764位点突变在肝硬化 (LC) 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患者中检出率很高,在基因B型中,BCP突变已被认为是发生LC或HCC的危险因素之一。

    但是,关于基因C型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有的结果显示,C基因型BCP突变与疾病向终末期肝病方向发展有关,但也有报告显示,在非终末期肝病患者甚至非活动性肝病患者中,1762和1764位点突变的发生率也很高。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研究在实验设计和研究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尚需更多更严谨的研究加以澄清。

    前C区G1896A突变多见于暴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LC和HCC患者,但在无症状携带者中也可检出,其与终末期肝病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有定论,甚至有研究显示,此类突变可降低HCC发生的风险。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排除基因型和BCP变异等混杂因素的影响。

    其次,具有前C和(或)BCP变异的CHB患者可能是发生对某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高危人群。这是因为,这些突变可弥补一些耐药变异株在复制能力上的缺陷。体外研究表明,前C或BCP变异可增强rtA194T(替诺福韦耐药)突变株被减弱的复制能力。

    BCP和前C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检测BCP和前C区突变的工具既有商品化试剂,也有各个实验室自己建立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基于靶序列扩增、扩增产物杂交或直接测序。常用的商品化试剂有应用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的INNO-LiPA HBV PreCore试剂和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微孔板模式的Affigene HBV Mutant VL19试剂等。

    此外,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应用也较为广泛,还有基因芯片法、寡核苷酸连接测定法(OLA)和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PCR法等。测序法适用于检测优势毒株,杂交法及OLA法在检出小比例突变株时更为灵敏。

    总之,目前人们对BCP和前C突变在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发展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可能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尚不全面和统一,因此,采用这些突变或突变组合的特点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时机尚不成熟,需要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结合HBV基因型、前C和BCP突变等指标的检测,能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防治方案。


   责任编辑 杜佳梅

消化·肝病

[ 本帖最后由 07王老吉 于 2009-5-26 11:43 编辑 ]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2
发表于 2009-5-17 11:34 |只看该作者
2009 EASL指南专家解读系列
之重视药物选择 确保持久疗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     缪晓辉


--------------------------------------------------------------------------------

    慢性乙型肝炎(CHB)指南的更新与乙肝治疗的发展以及新药物的上市是保持同步的(见图)。2001年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管理的关键性进展是确定了起始治疗的“门槛”,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20000 IU/ml。2009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更新了《慢性乙肝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09 EASL指南”),新治疗药物的研究资料被纳入了指南的更新中。

    EASL指南的更新旨在优化欧洲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管理策略,该指南对于我国的慢乙肝临床诊疗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就该指南的治疗策略部分作一简要介绍。

    2009 EASL指南亮点

      2009 EASL指南重点对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治疗终点和疗程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增加了应答预测因素等内容。其中,更低的治疗起点和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是2009 EASL指南的亮点之一。

    2009 EASL指南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起点由2003年版指南的HBV DNA>20000 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分别更新为HBV DNA>2000 IU/ml、ALT>1×ULN。这一界值的修订强调了积极干预,大大放宽了治疗“适应证”,将更多以往不建议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纳入到正规抗病毒治疗群体中。

    由于肝细胞核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持续存在,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不可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而对乙肝病毒复制的长期抑制可以达到对肝组织学活动的抑制,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因此,选用强效、低耐药率并具有阻止肝脏组织学进展的抗病毒药物,将HBV相关的肝脏损害程度减少到最低,确保疾病治疗的长期疗效,理所当然地成为理想的慢性乙肝治疗策略。

    和以往的指南相比,2009 EASL指南将具有高耐药屏障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更新为一线治疗的核苷类似物推荐用药,这是基于近期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而做出的相应调整。

    2009 EASL指南推荐的治疗策略

      临床慢性乙肝治疗有多种药物选择。2009 EASL指南指出,HBeAg(+)和HBeAg(-)的慢性乙肝患者均可采用以下治疗策略。

    1. 有限疗程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或核苷类似物治疗

    这种疗法是为了达到治疗结束后持续病毒学应答。对于那些HBeAg血清转换机会最大的HBeAg(+)患者,推荐48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该疗法也适用于那些最有机会获得持续应答的HBeAg(-)患者。上述两类患者的特点是:基线高ALT(>3×ULN)和HBV DNA<2×106 IU/ml。

    HBeAg(+)患者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治疗期限取决于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时间。当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后24~48周,可考虑停药,同时每6个月检测HBsAg水平,以对其病毒复制情况进行评估。

    2. 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

    这种疗法适用于治疗结束后未达到持久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和某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该法也被推荐用于发生肝硬化的慢性HBV 感染者。

    使用核苷类似物后的HBV DNA载量监测是发现治疗失败的关键,治疗初始应该在12周时监测,以后每隔12~24周监测1次。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将HBV DNA降低到10~15 IU/ml,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病毒耐药发生。

    恩替卡韦(博路定,ETV)和替诺福韦因其强大的抗病毒作用以及较高的耐药屏障,被2009 EASL指南确立为慢乙肝核苷类似物治疗的首选单药治疗药物。

    持久抑制病毒可逆转肝组织学病变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肝硬化属于不可逆疾病。但近年研究显示,即使晚期肝纤维化也是可逆转的。张(Chang)等对初治并长期服用恩替卡韦并获得肝活检资料的57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67%患者为亚洲人,72% 呈HBeAg(+),这些患者分别于基线、48周和长期治疗(中位治疗时间6年)后接受3次肝活检。

    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基线时,10例患者存在重度纤维化或肝硬化,其伊沙克(Ishak)纤维化评分为4、5或6,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后,患者的Ishak纤维化评分均出现改善(肝纤维化、肝硬化均出现逆转)。从48周到长期治疗,患者肝脏组织学改善率由73%提高到96%,纤维化改善率由32%提高到88%,末次肝活检时,所有患者HBV DNA均<300 copies/ml。

    这表明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肝组织学病变。但应强调,包括肝组织学逆转在内等的疗效均以强大的抗病毒疗效和低耐药为前提。

    图 慢性乙型肝炎指南的发展

    强大的抗病毒作用是持久疗效的保证

      2009 EASL指南指出,临床应选用疗效最强的药物作为首选的单药治疗药物。

    一项非头对头分析比较了目前上市的所有抗HBV药物对于核苷类初治CHB患者HBV复制的抑制作用。在HBeAg (+)患者中,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3年时,HBV DNA达到聚合酶链反应(PCR)不可检测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7%、80%和82%,高于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

    在另一项头对头研究中,65例HBeAg (+)核苷类初治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治疗,比较了治疗48周内HBV DNA自基线后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组HBV DNA下降速度快,与阿德福韦相比,治疗第10天HBV DNA降幅就有统计学差异,治疗48周后HBV DNA降幅比阿德福韦治疗组高出2 log10以上,表明其疗效强于阿德福韦。根据12、24和48周PCR检测的HBV DNA水平对患者进行分层,恩替卡韦组PCR法不可检测比例从12周时的12%增加至48周时的58%,而阿德福韦组则分别为9%和19%,而且,恩替卡韦组48周时HBV DNA≥105 copies/ml的比例仅为3%,阿德福韦组则为47%。因此相对于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具有更快更强的降低乙肝病毒载量的能力。

    高耐药基因屏障是持久疗效的另一保障

      经过为期更长的抗病毒治疗,是否发生耐药已成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2009 EASL指南指出,临床应选用耐药性表现最佳的药物作为首选的单药治疗药物。

    恩替卡韦全球临床研究5年耐药监测的患者群体包括核苷类初治患者和拉米夫定失效患者。对于核苷类初治患者入组的恩替卡韦-022研究中HBeAg(+)患者和恩替卡韦-027研究中HBeAg(-)患者,第1、2年接受恩替卡韦 0.5 mg治疗,之后进入第2~5年的恩替卡韦-901研究,接受1.0 mg 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患者入组的是恩替卡韦-026研究中HBeAg(+)病毒学应答患者和部分无应答者,以及恩替卡韦-014及恩替卡韦-015研究中部分患者。

    5年的耐药监测结果表明:从第1年到第5年,核苷类初治患者分别有663例、278例、149例、120例和108例接受了治疗和监测,第5年有93%患者的HBV DNA<300 copies/ml,在第5年没有患者出现恩替卡韦耐药突变T184、S202或M250以及拉米夫定耐药突变M204I/V±L180M。恩替卡韦的5年累计基因型耐药发生率仅1.2%,为目前同类药物中的最低 。

    日本大阪大学竹原(Takehara)等在日本实施恩替卡韦临床研究已3年,其中对核苷类初治患者(恩替卡韦-047研究和恩替卡韦-053研究)分别治疗24周或52周后,开放标签继续给于0.5 mg恩替卡韦治疗(恩替卡韦-060研究)。恩替卡韦-047研究中94%(32/34例)的0.5 mg 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和恩替卡韦-053研究中所有(34/34例)0.5 mg 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进入了恩替卡韦-060研究,继续接受恩替卡韦 0.5 mg治疗。

    结果显示,以恩替卡韦批准剂量(每日0.5 mg)连续治疗3年的58例初治患者中仅1例在148周发生恩替卡韦基因型耐药(M204V、L180M和S202G)。3年的累计基因型耐药发生率仅为1.7%,通过对1例发生耐药患者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其共产生了3个耐药位点突变(L180M+M204V+S202G)。

    由此可见,日本恩替卡韦临床研究的耐药数据与全球5年耐药监测数据吻合,再次证实了恩替卡韦的高耐药基因屏障特性,该药可大大降低初治患者长期治疗的耐药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证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


   责任编辑 杜佳梅

消化·肝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3
发表于 2009-5-17 11:35 |只看该作者
新EASL指南专家解读系列之
--重视治疗前评估,确保治疗目标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谢青


--------------------------------------------------------------------------------

    今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乙肝诊治指南》的更新,体现了在过去5年间人类对于慢性乙肝的认知与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笔者就新指南对治疗前评估、治疗目的和治疗终点的推荐意见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治疗前评估是选择正确方案的前提

      乙肝病毒(HBV)感染状态的不同以及同时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可能性,决定了肝病治疗前评估的重要性。肝病治疗前评估包括对HBV复制状态、肝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的综合评判。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肝病治疗前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LT升高的HBV感染者 在考虑给予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应明确其是否合并其他慢性肝脏疾病。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慢性丙型肝炎等疾病,同样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当HBV感染患者合并以上疾病,同时出现转氨酶升高时,临床医师需要判断后者升高的原因,以确认患者是否处于真正的乙型肝炎活动期,再决定后续是否需要应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ALT水平未达到治疗指征的HBV感染者 这类患者临床上常见于以下情况:肝功能检测结果持续正常,但ALT处于正常值0.5倍以上,而且年龄>40岁、有家族史(如肝硬化、肝肿瘤)等高危因素;ALT水平长期波动于正常值1~2倍。应排除降酶药物对这两类患者ALT水平的影响,建议他们及时接受肝活检,当肝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肝脏炎性改变及纤维化改变超过一定程度时,应尽早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延缓疾病进程。

    乙肝肝硬化患者 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前评估较为特殊,与对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评估有所区别。很多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重,而炎性反应相对较轻,ALT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升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更多地依据肝活检结果及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结合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决定是否采取治疗,而非ALT水平的高低。

    此外,在肝病治疗前评估因素中,检测HBV DNA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后期监测是必要的。目前国内大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检测低限为1000 copies/ml。而HBeAg阴性患者以及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往往处于低病毒复制状态(HBV DNA <1000 copies/ml),低敏感HBV DNA定量检测技术使得这类患者被错误地排除在抗病毒治疗队伍之外,实际上这些患者是需要抗病毒治疗的。

    目前,具有高灵敏度的HBV DNA检测技术的检测低限已达到300~1000 copies/ml,甚至最低为60 copies/ml。先进HBV DNA检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HBV DNA处于低水平而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接受治疗成为可能。

    以持久的病毒抑制达到治疗目标

      乙肝是一种病毒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HBV载量与肝硬化、肝癌(HCC)的发生率密切相关。2006年发表的REVEAL研究是一项关于乙肝自然史的大规模长期研究。结果显示,HBV载量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硬化、HCC的独立预测因素,不论HBeAg状态,不论ALT正常与否,也不论入组时患者是否有肝硬化,HBV DNA越高,患者HCC和(或)肝硬化的发生危险就越大。

     不论是国内、亚太,还是欧美的乙肝临床治疗指南都明确提出:通过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或清除病毒,控制肝脏纤维化及炎性改变,阻止或延缓肝硬化、肝癌等进程,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或药物还未能使广大的慢性乙肝患者彻底清除病毒,因此,如果能使病毒降到越低的水平,对于疾病进展的缓解越好。

    高基因屏障药物有助于治疗目标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强效与持久的病毒抑制是组织学改善的重要前提。应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短期内病毒下降之后均能观察到组织学(包括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变。但是经过更加长期的治疗,耐药的发生则成为此类药物成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所在,耐药情况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不仅抵消了以往抗病毒受益,而且会诱发患者病情的恶化。所以临床医生也非常关注耐药的预防和管理,对一些耐药发生率较高的药物,希望通过优化策略降低病毒耐药的发生,提高疗效。

    在目前中国上市的核苷类药物中,恩替卡韦耐药发生率最低。2008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上公布的5年耐药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核苷初治患者5年,累计基因型耐药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1.2%),第5年没有患者被检测出对恩替卡韦发生耐药。

    恩替卡韦低耐药发生率归因于其兼具强效抗病毒能力以及高耐药基因屏障。当病毒被强效抑制时,一方面敏感株被最大限度地抑制,另一方面,病毒突变株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另外,HBV DNA对恩替卡韦产生耐药需要3个基因位点突变,其中包括2个拉米夫定(LVD)耐药突变位点。因此,恩替卡韦耐药置换仅出现在含有LVD耐药置换的病毒株中,LVD治疗既能选择出LVD耐药突变,也能选择出恩替卡韦耐药突变。

    近期研究结果也证明,低耐药保证下的持续抑制HBV复制,确实可使肝脏组织学持续得以改善。今年APASL年会上公布的日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核苷初治患者,与基线水平相比,治疗48周和治疗148周时,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肝脏坏死性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笔者认为,如果延长该研究的随访时间,恩替卡韦改善肝组织学的效果无疑将更加显著。

    此外,恩替卡韦全球注册研究中位值长达6年的随访结果也显示,经恩替卡韦治疗达到HBV DNA <300 copies/ml的患者中,获得组织学改善的比例达96%,伊沙克(Ishak)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比例达到88%(图1),提示组织学改善的获益来自低耐药保证下的HBV DNA 持久抑制。

    笔者在所参与的长达5~6年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中也观察到,对恩替卡韦治疗应答良好的患者,肝功能可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HBV DNA维持低水平状态,肝脏组织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乙肝相关终点事件发生数量明显减少。

   

   

   

    图片

    图1 恩替卡韦全球注册研究显示:HBV DNA持久抑制可使肝组织学改善

    渐进的治疗终点与临床意义

      2009年EASL指南提出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是分层次的,这也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即HBV DNA降低至尽可能低的水平是成功抗病毒的第一层次治疗终点。HBV DNA降低至尽可能低的水平,病毒被抑制的程度应确保达到肝功能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此时肝脏组织学得到改善,并发症得以预防。

    HBV DNA降低到理想水平后,对于HBeAg阳性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达到HBeAg清除或HBeAg血清学转换是一个相对容易达标的治疗终点。当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考虑停药。但停药后应密切观察,一旦有病情复发,应考虑再治疗。

    对于HBeAg阴性患者,由于其停药后复发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终点要求更高。欧美乙肝临床治疗指南指出,HBsAg清除或HBsAg血清学转换是HBeAg阴性患者停止药物治疗的指征。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应考虑适当延长抗病毒的疗程,并与接受初始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患者在治疗前做好充分的沟通。

    HBs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是抗病毒更高标准的治疗终点。笔者通过对现有药物疗效观察认为,HBV DNA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肝脏生化指标达标和HBeAg血清学转换是一个较为现实的治疗终点。因此,针对不同治疗终点应选择不同的策略。如果是抑制病毒复制,核苷类药物有比较好的表现,而如果是针对HBeAg消失或转换,应用干扰素的免疫疗法则更为适合。


   责任编辑 郑桂香

消化·肝病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4
发表于 2009-5-17 11:37 |只看该作者

忍无可忍,揭露重要媒体报道“体细胞治疗乙肝”中之假

by chddt 2009.5.12   (论坛贵宾 蔡晧东 医生)
近来收到许多患者来信,询问有关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月2日播出的新闻简讯:《我国体细胞治疗乙肝病取得成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简讯内容如下:“一项采用体细胞治疗乙肝的新技术近日在解放军第261医院研究成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该技术通过少量提取患者细胞后经过体外培养,再输回到患者体内激活免疫杀伤细胞,以达到杀灭血液及肝细胞内的病毒。”

第一假:成果竟然没论文

一般有了重大发现或发明,研究人员会尽快发表论文,以证实此研究在该领域之新,也可以避免以后被人盗名。可在清华同方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体细胞治疗乙肝”的论文竟没有一篇。相比之下,正规的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可检索到上百篇论文,甚至在我国还没有上市的新药“替诺福韦”也可检索到十余篇。可见,所谓“体细胞治疗乙肝”是否经过“研究”并取得“成功”是根本无从得知的。

第二假:研究过程仅限一家医院

一个真正的研究成果是有重复性的。因此,现在的新药物和新疗法都要经过药监部门批准的临床研究基地,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多中心、双盲安慰剂的临床研究。所谓“多中心”就是在许多家医院使用,得到的效果都差不多,如果有一家医院的数据效果非常好,而其他医院则不然,那就需要对那家医院的数据进行质疑,甚至怀疑到有作假的可能。所谓“双盲安慰剂”就是在研究中把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用研究的药物或方法治疗,而另一组使用安慰剂或其他方法治疗,药和安慰剂的外观都做成一样的,使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哪种方法治疗。等试验结束后才能揭开盲底,避免有人为的因素说哪种药效果好。因此不可能仅在“解放军第261医院”这样一个并非国家研究基地的部队二级医院取得“成功”。

第三假:应用于临床需要临床专家认证和药监部门批准

一种新药或新疗法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正式应用于临床”都需要经过有关专家认证和药监部门批准。而我国治疗肝病的知名专家都没有对此治疗方法进行过认证,我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没有批准这种体细胞方法用于治疗乙肝,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没有写入这种治疗方法。
据说是“取得了总后卫生部的批准文号”,此事不知是否为真。如果为真,本人认为总后卫生部应该是管理部队药品的,被它批准后的药品和治疗方法按道理应该仅用于部队,而不应该用于老百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是对老百姓负责的唯一权力机构,而总后卫生部绝不能成为第二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四假:技术可疑、不可靠

体细胞技术是要从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但是,人体的单核细胞数量非常少,很难提取。如果要提取,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能够开展这项业务的医院和科研单位在中国目前屈指可数。另外,在体外进行这种特殊培养的时候,不但要保证不受细菌的污染,还要保证不混入其他病人的血液,以避免传播丙肝或艾滋病等疾病。在这家部队二级医院里进行如此严格的操作是否可靠,应受到质疑。

第五假:忽悠老百姓的美丽外衣

我的病人曾经告诉我,用体细胞治疗乙肝的机构是一家所谓“生物诊断与治疗中心”,这家中心与261医院没有任何关系,而是261医院承包给他们的,而且治疗费用很高,一次就需要1万多,几次下来好几万,也没有治好他的病。在试验阶段的临床研究项目是不能收费的,这种承包出去的单位,医院能够能他们的治疗负责吗?

近一年多来,体细胞治疗乙肝的广告穿上解放军的“外衣”在包括《北京晚报》之内的许多媒体的广告版中不断出现,如今还登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有了更美丽的“外套”。老百姓怎么可能想到去专业网站去检索,更不懂什么临床研究和体细胞培养技术当然会受骗。真使我忍无可忍,因此写此文揭露,以免广大群众上当。

http://doctorcai.net/ShowNews.asp?NewsID=1745

[ 本帖最后由 07王老吉 于 2009-5-26 11:54 编辑 ]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5
发表于 2009-5-17 11:37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HBV相关知识,以免上当受骗。

[ 本帖最后由 07王老吉 于 2009-5-26 11:55 编辑 ]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9775 元 
精华
帖子
8446 
注册时间
2006-1-6 
最后登录
2017-7-30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白衣天使

16
发表于 2009-5-31 23:13 |只看该作者
路过,收藏
目前的慢性乙肝患者,大多数死于盲目的治疗和过重的心理负担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7
发表于 2009-5-31 23:14 |只看该作者
老斑竹好!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440 元 
精华
帖子
12181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19-3-2 

开心乐园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心爱宝宝 天天开星

18
发表于 2009-6-21 14:21 |只看该作者
2009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报道
     


--------------------------------------------------------------------------------

    2009年4月22-26日,第44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的贝拉中心(Bella Center)举行。在本期《消化·肝病周刊》的D1~D3版,我们特邀部分参会专家向读者介绍本届年会上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三方面的最新进展,敬请关注。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热点荟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 窦晓光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有两点,其一是通过持久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阻止和延缓肝硬化、失代偿肝病、终末期肝病、肝细胞癌和死亡的发生,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其二是通过持久抑制HBV复制,降低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在2009 EASL年会上,为达到抗病毒治疗目标,与会者就如何设立抗病毒治疗终点、治疗疗程及治疗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对治疗终点的认识——HBsAg清除的重要性

    抗病毒治疗终点顾名思义就是治疗停药的时间。无论应用何种抗病毒药物,首先必须(must) 将HBV DNA降到越低越好,理想的是达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不到(10~15 IU/ml),同时伴生化学和组织学改善,防止出现并发症,在此基础上EASL提出了三个治疗终点。

    1. 理想的治疗终点(ideal endpoint of therapy):

     该终点适用于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即经过治疗出现持续的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此时即可停止治疗。本届年会很多专家的报告都强调了HBsAg清除和血清学转换的重要性。

    有学者报告,在经干扰素治疗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经3年随访显示,30%的患者出现了HBsAg清除,6年随访显示,HBsAg清除率可高达45%。

    意大利学者报告,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96周,53%的患者出现HBeAg清除。在停药后的5年随访中,如患者HBV DNA始终<400 copies/ml,HBsAg清除率可高达72%。更令人可喜的是核苷类似物的长期治疗(>5年)也可获得HBsAg清除。

    2. 满意的治疗终点(satisfactory endpoint of therapy):

    对于达不到理想治疗终点的HBeAg阳性患者,满意的治疗终点(出现持续的HBeAg血清学转换)也是可以停药的指标。

    3. 有益的治疗终点(desirable endpoint of therapy):

    对不能达到血清学转换的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应维持HBV DNA 检测不到,但不能停药;而应用干扰素治疗后持续HBV DNA检测不到也可停药。

    有限疗程治疗——本届年会的新理念

    1. 有限疗程治疗(finite-duration treatment):

    有效疗程是本届年会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指无论干扰素治疗还是核苷类似物治疗均是有疗程的。

    对于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无论其HBeAg阳性或阴性,疗程均为48周。干扰素治疗停药后仍有后效应,因此停药后应长期随访。

    核苷类似物疗程在治疗前不能确定,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后,应再延长治疗6个月或12个月(最好12个月)后停药。

    2. 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long-term treatment):

    对于HBeAg阴性患者、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的HBeAg阳性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 包括已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肝硬化患者),应进行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疗效与疗程成正比。

    对治疗的预测

    1. 预测的重要性: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长期治疗,因此对疗效的预测尤为重要。通过预测可实现个体化治疗,即个体化首选治疗药物及决定疗程。

    此外,个体化治疗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节约费用。

    2. 治疗前预测:

    关于治疗前的预测,主要依据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而基因型仅适用于干扰素治疗的预测。

    3. 治疗中预测:

    在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即HBV DNA下降的速度和幅度、HBeAg定量和HBsAg定量对疗效进行预测。HBsAg定量既可预测HBeAg的血清学转换,还可以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和复发。


   责任编辑 孙晓庆

消化·肝病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3836 元 
精华
帖子
8702 
注册时间
2008-10-6 
最后登录
2017-7-29 

电脑大牛 有声有色

19
发表于 2009-6-21 16:05 |只看该作者
留下脚印以后慢慢看。。。。。。。。。。。

Rank: 2

现金
43 元 
精华
帖子
14 
注册时间
2009-8-12 
最后登录
2009-10-11 
20
发表于 2009-8-16 12:56 |只看该作者

求国家不要抛弃我们

日子过的没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有人来救我们这些乙肝患者 国家能不能快点重视起我们 加大力度 把科研水平搞上去 能早日研发出特效药 把我们这些苦命人救上去看看太阳是什么样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2-1 13:07 , Processed in 0.01519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