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肝硬化论坛 吃阿德福韦的肝硬化患者
楼主: 452794043
go

吃阿德福韦的肝硬化患者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258 元 
精华
帖子
191 
注册时间
2008-9-16 
最后登录
2012-5-12 
31
发表于 2009-6-3 18:3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02512265 于 2009-6-3 08:39 发表
老师。吃百赛诺可以吗/我看说明书说肝硬话慎用。谢谢。


吃过阿德加百赛诺,肝功正常后百赛诺就停用了.

Rank: 6Rank: 6

现金
2488 元 
精华
帖子
1164 
注册时间
2008-11-2 
最后登录
2024-5-30 

大财主勋章 色狼勋章

32
发表于 2009-6-3 19:18 |只看该作者
我的:
DNA<100 IU/ml               (参考值<100)
肝功:DBIL 7.5 umol/l    (参考值0-6.8)
          TBIL 24.7 umol/l   (参考值3.4-20.5)
          其他均正常
B超:有节结<1cm
两对半:1,5阳
现吃药:阿德福韦脂2年,复方鳖甲,藏茵陈胶囊。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8878 元 
精华
帖子
4159 
注册时间
2007-3-26 
最后登录
2017-11-18 
33
发表于 2009-6-4 11:4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色风叶 于 2009-6-2 11:20 发表
阿德福韦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要突然停药,病毒量易反弹...昨天我看那位病人的HBV-DNA就是这样的例子.应要联合用药..

阿德福韦容易产生耐药性???大哥,你到底懂不懂?阿德福韦两年才2%,拉米是两年28%

再说HBV--DNA偶尔一次升高不能说明是产生耐药的,
快乐不是因为获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少。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珍惜拥有。...............

Rank: 4

现金
755 元 
精华
帖子
333 
注册时间
2009-2-2 
最后登录
2010-8-20 
34
发表于 2009-6-4 12:04 |只看该作者
(阿德福韦容易产生耐药性???大哥,你到底懂不懂?阿德福韦两年才2%,拉米是两年28%

再说HBV--DNA偶尔一次升高不能说明是产生耐药的)上一年她六月分开起服用,今年的三月定检,小于HBV_DNA<1.00E+03>到五月二十五号HBV-DNA为2.21E+04...她一直没停过药..(阿德福韦)..难到存在个体差异..?呵!不用钱的..可能吃到死..

Rank: 3Rank: 3

现金
163 元 
精华
帖子
34 
注册时间
2004-7-23 
最后登录
2011-10-31 
35
发表于 2009-6-4 12:4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旺 于 2009-6-3 15:55 发表
抗病毒治疗是个长期工程。要有耐心。绝大多数慢乙肝的所谓的肝区隐痛感都是心理作用。阿德福韦对于肝硬化的病人绝多数有效。对于高HBVDNA载量的慢乙肝有效率低一些。 ...


好久没有看到大旺班主了。嘿嘿。

Rank: 3Rank: 3

现金
163 元 
精华
帖子
34 
注册时间
2004-7-23 
最后登录
2011-10-31 
36
发表于 2009-6-4 12:49 |只看该作者

从百赛诺看国内的乙肝药物研究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72239



--------------------------------------------------------------------------------

http://www.hbver.com  2002年8月17日23:47  来源:本站   作者:小山  阅读4607次
   
  国产乙肝药物百赛诺(即双环醇片)于2001年底推出,号称“国家一类新药”、获得15个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委“1035”工程创新药物产业重大项目、列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的重大成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996年即开始临床研究。其说明书中的有效率数据为:

  ALT:百赛诺用药6个月,ALT复常率为53.5%;停药3个月后,ALT复常率40.2%,70%以上的ALT恢复正常的病人ALT保持稳定。 AST:百赛诺用药6个月,AST复常率为48.7%;停药3个月后,AST复常率48.7%,全部AST恢复正常的病人AST保持稳定。用药6个月 HBV-DNA 转阴率为39.0%,停药3个月后为45.7%;用药6个月血清转换率(HBeAg 转阴同时HBeAb转阳)为15.6%,停药3个月后为20.8%;

  而其三期试验结果公布的数据为:

  治疗6个月后,患者ALT恢复正常率为55.4%,AST恢复正常率42.4%;e抗原的转阴率为20.8%,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为41.4%。与其它治疗肝炎药物不同的是,百赛诺停药随访3个月后不出现反跳复发。患者停药3个月后e抗原的转阴率增高至30.8%,乙肝病毒DNA转阴率增高至 49.4%,70%以上的病人停药3个月后转氨酶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对其价格,媒体报道为:单价在15元/片,半年一个疗程,费用在3000元以下。低于贺普丁。

  笔者不禁要问,该药真的是价格又低、治疗效果又好吗?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贺普丁(拉米夫定)也该退出中国市场了!因为其疗效数据比贺普丁还要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呢,贺普丁仍然在国内畅销,百赛诺上市以来却反应平平,甚至遭到众多用户和医生的质疑。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从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百赛诺主要成分实际上就是联苯双酯的衍生物,由联苯双酯和其他化学药物混合而成,有人将其戏称为“联苯双脂2代”。而联苯双酯是什么呢?原来不过是由中药五味子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现在是人工合成的五味子丙素中间产物,只能降低ALT(实际上是使血液中的谷丙氨基酸转移酶ALT灭活,即“中和 ”ALT),对谷草转氨酶(AST)无作用。该药对肝炎无任何治疗作用,只能造成肝功正常的假象,如果肝炎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ALT正常、AST异常现象,实际上此时ALT也升高了,只是因为被“中和”而看起来正常。所谓停药反跳,是因为减小剂量的联苯双脂不足以“中和”ALT所致。其降酶速度快、幅度大,但反跳率达42%-47%,停药后1年内的总反跳率可达62%。至于抗病毒、使HBVDNA和E抗原转阴的功能,从未见过临床结果表明联苯双酯有此作用,专业论述中一般均把该药列为降酶药物(连保肝都谈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包装为“百赛诺”,就成了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了,从4.5元/瓶的联苯双酯变成了98元/瓶的百赛诺,也真够黑的!乙肝患者的钱也真好赚!

  我们来看看该药的实际应用效果吧:有医生透露其所在医院500多人服用此药,没有1例显示其有抗病毒疗效!

  从以前公开发表的文章知道,对联苯双酯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很多医生不推荐使用此药,该药不具有保肝作用,即使作为降酶药物也存在问题,“近年来发现,一些保肝药物、降酶药物和治疗肝病的中草药也可引起肝损害。例如联苯双酯,过去多用联苯双酯治疗药物性肝损害,近来发现,联苯双酯仅能够降低ALT,而不能使原有肝损害的病理改变得到改善,反而可加重肝损害,引起AST升高及黄疸。”①另外,还有多例报道联苯双酯引起肝损害加重。②

  就是这样一种药物,被媒体和网站大肆宣传,蒙蔽了众多乙肝患者(也包括笔者在内,一直关注着该药的进展),而且有一些肝病专家大腕为其推波助澜,包括有教授、院士等等。一个“国家级新药”况且如此,更不要说诸如双虎清肝颗粒(因严重夸大疗效被国家药监局曝光)、速立特(目前还在中央台大肆作广告)、蒂达和众多号称“大小三阳一疗程转阴”的医院所开具的三教九流的药物了,这些药物经不起严格的“双盲试验”这一试金石,临床数据、理论也不知是如何杜撰而来。也难怪有人把该药与双虎清肝颗粒、速立特等并列为“国家级假药”了!只不过比那些“大小三阳一疗程转阴”之类的医院(往往还打着各级中医研究院或其专家的旗号)更具有欺骗性罢了。

  从百赛诺的真相我们看不到国内乙肝新药研制有什么希望,一些专家要么用中药排列组合出一个“国家级新药”,要么就靠介绍国外的新药研制情况、引用国外的研究论文过日子(不过这点还是值得感谢的,至少起到翻译的桥梁作用),就像有位医生给我的信中所说:“作为医生,我了解目前我国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就是‘名医抄袭外国人的观点,大医院的大医生抄袭名医的论文,小医院的小医生抄袭大医生的结果’,水分非常大,结果不可靠,观点有时...”。能够戒掉浮躁、埋头研制药物的人很少,缺乏创新的动力。即使像治疗性疫苗这个众多乙肝患者寄予厚望的药物(实际上国外早就在做这方面研究),从最近的情况看,也是宣传攻势多于实际疗效,有消息说临床试验结果不太理想。苦参素(博尔泰力)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其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也是有限的,也仅有30-40%的病人有效。对于垂直传播及感染时间较长的患者几无疗效,也同样存在病例选择的问题。”③,而在中国,绝大部分患者都是母婴垂直传播或者发现时感染时间已久,苦参素对此类患者几乎没有疗效。苦参素宣传的一个卖点是价廉物美,公开报道说价格只及干扰素1/10,但实际使用中知道,每天的费用与300单位干扰素一样,接近500单位干扰素的批发价。

  全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国内能够真正研制出一个好药,这个市场该有多大呀!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就不能斥以巨资用于乙肝新药研究?只要有成果,这个投资是绝对收得回来的。试想目前有的研究人员连乙肝转基因鼠就购不起,怎么能研制新药出来!?笔者建议,当前有限的研究资金,应当采用招标方式用于有前途的药物研究上,不要再投在没有希望的中成药市场,中药或许在抗纤维化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但抗病毒作用是绝不可能有的,希望那些“中医专家”不要在这方面再做空头文章了,很多中药还有副作用,可能对肝脏有损害。在此援引一下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的话:“目前国际国内医学界都还没有发现可以证明中药能有效治疗乙肝的证据。”④

  乙肝患者为了治病,绝不会吝惜自己的金钱,但很多人却在这个乙肝假药充斥的国家落得“家财散去病依旧”的结果!乙肝假药公开泛滥已经多年了,为什么还在横行市场?有百赛诺这样的药物也不难想象假药为何那么盛行,有关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已令人无法容忍!

  看来如今之计,还是寄希望国外能够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根治性药物了。国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目前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我们找不到以上的那些药物在其中的位置。有希望的新药,包括阿地福韦、恩替卡韦、FTC、LDT等都是国外研制的新药,国内的作用最多配合做做临床试验、发点论文而已。(当然并不否认这些临床试验的重要性,至少可以让这些国外新药尽快在国内上市,让国内乙肝患者尽早用到这些新药。)



骗子!

你真的想吃/敢吃/情愿吃?嘿嘿。

[ 本帖最后由 赤脚医生 于 2009-6-4 12:51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8878 元 
精华
帖子
4159 
注册时间
2007-3-26 
最后登录
2017-11-18 
37
发表于 2009-6-4 22:0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色风叶 于 2009-6-4 12:04 发表
(阿德福韦容易产生耐药性???大哥,你到底懂不懂?阿德福韦两年才2%,拉米是两年28%

再说HBV--DNA偶尔一次升高不能说明是产生耐药的)上一年她六月分开起服用,今年的三月定检,小于HBV_DNA到五月二十五号HBV-DNA为2.21E+04... ...

这种情况我有过,阿德本来就活性低,抑制不住病毒到3次以下是有的,你让他检查个耐药程序,基本上在阿德点位没变,而且我也看到过其它人有这种情况,不代表阿德变异了
快乐不是因为获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少。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珍惜拥有。...............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8878 元 
精华
帖子
4159 
注册时间
2007-3-26 
最后登录
2017-11-18 
38
发表于 2009-6-4 22:09 |只看该作者
应该就是一个次最佳效应,正确的处理应该是或换恩替或联拉米
快乐不是因为获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少。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珍惜拥有。...............

Rank: 1

现金
28 元 
精华
帖子
2 
注册时间
2009-5-30 
最后登录
2009-6-25 
39
发表于 2009-6-4 23:13 |只看该作者
我爸肝纤.也吃的阿德,也在吃藏茵陈胶囊。可是吃了大概半个月了.肝功更不正常了.而且今天医生还说他黄疸也高了.晚上也是睡不好.还头昏头痛,恶心,发吐.真不知道为什么啊!看到他一天比一天瘦,难过啊!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40
发表于 2009-6-5 05:3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xi123 于 2009-6-4 23:13 发表
我爸肝纤.也吃的阿德,也在吃藏茵陈胶囊。可是吃了大概半个月了.肝功更不正常了.而且今天医生还说他黄疸也高了.晚上也是睡不好.还头昏头痛,恶心,发吐.真不知道为什么啊!看到他一天比一天瘦,难过啊! ...


从病因,年龄...等等考虑,应该好好检查排除肿瘤先!是否有定期随访影像,AFP等?是否有结石肝胆系统问题...? 病毒量是否下降,是否有阿德副作用...? 都要好好评估。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8 05:31 , Processed in 0.01506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