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为什么中医应当抛弃“阴阳五行”?
查看: 974|回复: 4

为什么中医应当抛弃“阴阳五行”?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现金
215 元 
精华
帖子
41 
注册时间
2003-12-3 
最后登录
2010-7-16 
1
发表于 2007-7-5 19:58



  飞蠓
  (http://blog.xinhuanet.com/u/memphis)

  先从一个笑话讲起。话说大比之年,有三个书生结伴赴京赶考,有一天在路
边一个寺院投宿,第二天临出发前,这三个哥们儿就问寺院的主持,您看我们哥
仨能考中几个?主持沉吟片刻,伸出一个指头。三人感恩戴德而去,小沙弥在一
旁就问主持:师父,你怎么知道他们只有一人考中?万一考中二人,又该如何?
主持笑了笑,说:那就是一人未中。小沙弥又问,那要是三人全中,又该如何?
主持大笑,傻孩子,那就是一起得中喽。

  主持的“伸一根指头”可以做多种解释,到底哪种对,事先并不知道,只有
事后才能“恍然大悟”。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能起到的
作用,就类似于老主持的这根指头。通过哲学思辨,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事物发展
的一般规律,从这些一般规律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种种推论(或者说可能性),
但是究竟哪种可能性是符合客观实在或者客观规律的,我们只能通过科学研究才
能知道。人们往往容易惊叹于哲学预言之准(很多哲学家都能做出天才的预言,
如恩格斯预言人工合成生命),但这个“准”其实是打了折扣的;它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远不如科学预言。所以,古代社会技术傍哲学,发展缓慢;近代以来傍科
学就得到飞速发展,原因盖系于此。

  中国传统医学就是建立在传统自然哲学基础之上,整合中国历代医家几千年
行医经验的这样一门技术体系,它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就是我前面所指出的。
据目前的考证,用阴阳五行等自然哲学概念打造中医理论基础的行动,大致发生
在汉代。我们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谁第一个想到这个念头的,但无疑这个人的大
胆行为并没有被同时代医者的医疗活动证伪。原因很简单,传统自然哲学发展到
汉代,已经较为精致了,在“圆谎”方面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想想汉初董仲舒
之流的神秘主义倾向),所以在逃避证伪方面经验丰富。但是,中医在傍上自然
哲学之后并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理论与实践在事实上的脱节,从而导致中医
理论在几千年的风雨中进步不大,即便有若干相当实用的治疗技术(如人痘术),
也被“阴阳五行”的体系所桎梏。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是现代人是不能重犯古人的错误的。技术的发展必须
置于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这是几千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所能得出结论。所
以,中医要生存,要发展,就只能走现代化道路,走科学化道路,就是说,用现
代科学理论取代传统自然哲学,用医学实验的手段来检验中医中药的疗效,从而
使中国传统医学以全面融入现代医学的方式获得再生。换句话说,无论如何,中
医都不可能再以目前的样子生存下去,要么融入现代医学,要么被抛入历史的大
河,这么说虽然严酷,但却是现实。

Rank: 3Rank: 3

现金
215 元 
精华
帖子
41 
注册时间
2003-12-3 
最后登录
2010-7-16 
2
发表于 2007-7-5 19:59
  中医博物馆就能发展壮大了中医?

  作者:老方老方

  看环球时报时,一则《国民需要博物滋养》的文章吸引了我,文中谈到了国
内博物馆建设“重建筑、轻功能,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管理”等弊蹩,
俺到是深有赞同,功利社会,博物馆这样的东东,难。

  可说博物馆时,徐先生还扯上了中医做了个比方,说“堂堂一个中医大国,
迄今没有一家像样的中医药博物馆,所以中医被一些著名的‘中医无知者’羞辱
欺凌,说实在的也怪不得别人”。

  在这里,我要对徐先生表示强烈的支持了,说到中医博物,那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裹脚布”,“破凉席”、“门上灰”等等,建馆指南可参考《本草纲目》。
再加上一些越老越香的老中医在那里望闻问切,虚虚实实,一片神奇的景象。有
了博物馆,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就在眼前,中医扬名天下近在咫尺。

  可先生也是受过教育之人,周游列国时,可曾见哪国、哪个行业是靠博物馆
起家,又靠博物馆发展壮大?先生从事的媒体行业如此乎?

  最后,还是要对先生发点牢骚,别老是主观臆断,什么叫做“中医无知者”?
从先生这么称呼别人,能看出,先生就是中医无知者。理由很简单,没见先生拿
出什么理由论据,就说别人无知,不是无知者是什么。

  旅欧随笔之十一:国民需要博物滋养--徐迅雷的博客
  http://blog.zjol.com.cn/user1/82/archives/2007/128957.shtml

Rank: 3Rank: 3

现金
215 元 
精华
帖子
41 
注册时间
2003-12-3 
最后登录
2010-7-16 
3
发表于 2007-7-5 20:00
质问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号脉能够判断胎儿性别?

  旁观者

  2007年6月28日的《科学日报》报道了中国科学技术部尚勇副部长在罗马
召开的“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中,宣布了中医所获得的一项爆炸
性成就:“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男女”。无疑,
这是和B超一样的神奇的技术!

  由于这是一项很“不平凡”的成就,急需向全世界公示和推广,所以不得不
向尚勇副部长提出以下问题:1)这一从脉息“判断男女”的原理是什么?2)其
判断的精度有多大?3)有多少事例足以支撑这一“重大成就”?

  因为尚勇先生是代表中国科技部来参加一个严肃的国际会议,涉及的话题又
是严肃的有关中华文明的问题。所以,阁下对上述问题应该是有充分准备的。敬
请尚勇副部长公开答复!

谱写中欧中医药科技合作的绚丽篇章:在中欧中医药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2007年6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尚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城市———罗马,讨论诞生在东方并已延续
了2000多年的中医药,具有特殊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向莅临会议
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共同举办此次大会的意大利卫生部、欧盟研究总
司的远见卓识表示由衷敬意,并对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院为筹办本次大会所做出
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累,形成了独特
的、比较系统的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和疾病诊治体系,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也为世界医学科学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医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系统生物医学,以东方哲学的整体论、系统论和辩
证法为坚实基础。与西方西学主要聚焦局部病灶不同,它更注重强调身体系统与
局部病灶的联系,把人体自身的生命力与发病机制视为两个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的矛盾方面。在疾病诊断中强调从生命的系统和整体中考查局部的变化。这里仅
列举它的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中医科学重视疾病诊治与病人所处环境的结合。它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
然属性、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对待,系统思考,辨证施治,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方法。例如,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
否怀孕,而且能够判断男女。这是系统生物学最好的一种应用与实践。

  二是重视某一疾病诊治与人的整个生命系统机制的结合,把人体器官、神经、
血液、经络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从系统着手诊治疾病。

  三是注重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健康体系的建设。强调防重于治,注重养生,
形成从早期预防到中期治疗直至后期康复全方位介入,是寓防病、治病、养生于
一体的完整的医学论系。

  四是中医重视医和药的结合,强调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病人、同一病人不同
病程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用不同中药复方,较早地使用个体治疗方
法进行疾病控制与干预。

  行之有效的辩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修身养心与药物治疗相结
合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务实风格,使中医药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为中华民族5000年生息繁衍、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今天,作为
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医学的发展,其意义已超越了医学和生命科
学本身。其完整理论体系及建立这个理论体系的认知方法,是中医药对世界医学
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今世界,工业文明的
高度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但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活方式改变
带来的重大疾病威胁日益严峻。许多疾病如HIV/AIDS、禽流感等传染病,癌症、
心血管病,特别是精神类疾病,单纯依靠西医手段已无能为力。进入21世纪,人
类会更加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
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历史财富,有责任、有能力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
更大的贡献。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创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中西医结合为取得医学的突破,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展示了新的希望。我们欣慰地
看到,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注重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防
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并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这是人类应对挑战,启动自
身卫生健康事业重大变革迈出的关键而及时的一步。

  创新发展是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核心动力。传承其深厚的传统哲学和文化
理念,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医药的创新与普及需要现代科学理论
的支持,形成系统生物医药的完整科学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
生命规律、战胜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包括欧洲
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一起,共同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携手推进中医药的创新
发展,促进中医药与西方医学的紧密结合,把握人类健康的要诀。生物技术、生
命科学正在推动新的科技革命,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必将加快生命科学的研究从
局部分析向综合、整体发展的进程,引发人类医学领域的重要变革,为现代医学
的发展注入倍增式的动力。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强大动力的推动下,人类的卫生健
康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加灿烂的曙光。人类将更加健康,经济将更加繁荣、社会
将更加和谐。预祝中欧中医药大会圆满成功。

Rank: 3Rank: 3

现金
215 元 
精华
帖子
41 
注册时间
2003-12-3 
最后登录
2010-7-16 
4
发表于 2007-7-5 20:04
西医为什么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课题?

  东单三条

  这两年全国热议废除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般龟缩不出,王国强局长身
为中医药中各路旁门左道的带头大哥,在众多小兄弟期待的目光中坐立不安的样
子可想而知,好不容易看到林妹妹陈晓旭事件是个大好机会,觉得是带头大哥出
马的时候了,可是他刚一出嘴,颜面就丢得一干二净。真是无能得没治了,一看
他的本科出身(北京中医学院)就知道他没戏。

  评判一个人是中医还是西医,应该看他的本科毕业院校。一个西医药本科出
身的人士,一个在研究生阶段才进入中医系统的人,怎么可能接受中医药教育?
怎么可能懂得中医药?这样的人士自己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中医,况且,这样的人
士本来就不是中医。只有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接受的才是完整的中医药教育,
愚昧的中医药知识才是他们真正的“学术基础”。事实上,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
生的不学无术在国内早已臭名昭著,他们无论将来发达到何种程度,在学术上都
是打不了硬仗的孬种。华中科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沈霖,就
是范例,他是湖北中医学院本科出身,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课题的
低劣水平前些天在新语丝上连续曝光。

  中医主要的科技成就还得依靠西医来做,这是中医最清楚不过的。为了让西
医替中医出成果,中医采用模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申请人出身的手段,壮大
“中医”队伍。于是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课题中标人员中有越来越多的西
医,不过中医当××还要立牌坊的,西医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课题只须
在标书上写出“中医中药博大精深、高效低毒”等几个字,只需有这几个字的,
就给资助,吴秋玲《急性白血病干细胞横向分化为肝癌干细胞中Hiwi信号的功能
及白桦脂酸的调节作用》,江朝光《黄芪总黄酮与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心肌细
胞骨架的影响机制探讨》等就是典型的事例。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与中
药学学科总结上一年度申请存在的问题,“中医药理论指导作用不突出”和“中
医药理论学术思维不足”总是成为头版头条,可是中医科研不去依靠西医又能有
什么办法?年年的哀叹那是郁闷的发泄。

  中医既然当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诱饵,拉拢来头大的“主顾”自
然成为头等大事,也确实拉来不少“主顾”,陆付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周克元(广东医学院院长),杨宝峰(哈尔滨医科
大学校长),以及最值得中医庆幸的陈赛娟(上海交通大学,新任卫生部长陈竺
的夫人),清一色的西医大人物。

  总之,西医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课题的根本原因正是中医的无能!
我在这里给新语丝提个建议,希望新语丝能开辟专门空间,用于上传得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中医课题标书,全国科技人士都可下载阅读。把中标的垃圾课题暴露在
光天化日之下,然后再找到是那些“专家”“评审”的,老百姓的钱不能白花!
届时中医自己会明白:他们的“博大精深”,恰恰是自己的无能。

Rank: 3Rank: 3

现金
215 元 
精华
帖子
41 
注册时间
2003-12-3 
最后登录
2010-7-16 
5
发表于 2007-7-5 20:04
中药的症结

  nanfangyi11

  往往越是不治之症,我们伟大的中医总是很找到治疗方法,例如爱滋,各种
类型的肿瘤。其实看这些中医宣传的药效,往往也就是提高免疫力,但是要价漫
天飞舞,在痛苦的病人和悲痛的家属身上狠狠宰一笔不菲的钱。 最后使很多家
庭“人财两空”,这是“有意的骗子”。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国外从植物里面提取有效成分,
不像国内那样,糊里糊涂地给药,他们会从高纯度的药物分子结构与病灶部位的
作用中去分析,弄清楚药物到底是怎么样达到药理作用,医药学界都知道,这是
“钥匙与锁”的关系,只有特异性的分子结构的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
且减少毒副作用。而我们国内提取植物药有效成分,往往停留在提取出多成分,
精制不彻底(就是分离有效成分不完全,纯度不理想),从分子结构(起作用的
特异的有效成分)上去研究药理药效的基本上没有。有时候,知道有一些药物的
有效成分,有一些临床效果,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有效成分起药效作用。

  就从我个人的实践来说,要从中药中,筛选出有效成分是很难的,我们从中
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去除一些没必要的成分(比如一些纤维素,大多数糖类),
这与传统丸、丹、膏、散相比,只是仅仅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总体上还是多成
分混杂在一起,所以根本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成分起作用,同时也不知道到底
哪些成分起毒副作用,如果我们知道,完全可以提纯有效成分,限制毒副成分。
我们常常宣称的中药无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比西药低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根本
就不知道起作用的成分,反正许许多多成分在一起,总有那么一点数量有限的有
效成分和毒副成分起作用,也就是“瞎碰”。所以把中药有效成分做成口服,安
全性可能会高一点,但我从来不主张把中药有效成分做成注射给药,主要是中药
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纯度根本不可能达到标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9-28 03:26 , Processed in 0.01825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