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求助]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 有一个问题请教 ...
查看: 1120|回复: 4

[求助]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 有一个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2387 元 
精华
帖子
1342 
注册时间
2003-8-31 
最后登录
2012-7-10 

京津冀运动

1
发表于 2007-3-7 01:22

昨天晚上看成人高考语文教材,第一篇就是朱自清老人家的荷塘月色,看到文章的提示说,文中运用了“通感”,请问一下,通感作何解释?

谢谢大家了。

偶已经快10年没有学习了,都快成傻子了,呵呵。

保持年轻的心。。。
保持勇敢的心。。。
敢于面对复杂的人生。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6903 元 
精华
帖子
6721 
注册时间
2006-9-20 
最后登录
2011-6-7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2
发表于 2007-3-7 08:54
简说通感修辞

○汪茂吾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这是刘鹗《绝唱》中对黑妞说书的生动描绘。有的同学可能会问,黑妞说书的歌声,是无形无状的,怎么能有“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形象呢?的确,如果我们不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

什么是通感呢?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听听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对通感的精辟见解: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牢牢结合在一起。(《旧文四篇》)

细读钱钟书先生关于通感的论述,我们可以给通感下成这样的定义:通感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拿钱钟书先生举的两个例子来说,“光亮”是视觉所能感受的,“响亮”是听觉所感受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沟通。“热闹”中的“热”是触觉所能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所能感受的,我们常常说“这里很热闹”,就是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打通。而“冷静”中的“冷”和“静”,也是把触觉和听觉打通。这种辞格的好处是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分析本文开头给出的课文例子。黑妞说书的歌声属于听觉感受,把它比喻成“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这是把听觉感受向视觉感受的转移。

为了让同学们加深理解,再举一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话: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把荷花发出的缕缕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把嗅觉感受向听觉感受的转移,让人回味无穷。

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通感常常与比喻、夸张等辞格连用,前边说到的两个例子就是通感和比喻的连用。

(汪茂吾 《中国中学生报》1079期)
顺其自然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6903 元 
精华
帖子
6721 
注册时间
2006-9-20 
最后登录
2011-6-7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3
发表于 2007-3-7 08:56

《荷塘月色》的通感欣赏

 
  
                    四川省南充市第三中学  王碧清

     近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的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
    《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
    此外,"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本句中的"光和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文中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独处",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顺其自然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4
发表于 2007-3-7 13:02
学习~

Rank: 4

现金
843 元 
精华
帖子
157 
注册时间
2007-3-2 
最后登录
2007-10-4 
5
发表于 2007-3-8 08:33

看到自己心仪的女性,朝自己诡秘而温柔地一笑,嘴里像含了一块雅客v9,内心象被熨过一样舒服。。。

   我想这就是六神无主、感官错乱的“通感”现象。

深刻纪念永远美丽的 张纯如 女士。(90% KT)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30 03:52 , Processed in 0.01582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