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情缘带来爱滋恶梦
2004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田幸(化名)找了一份美术设计工作.工作之余他喜欢上网聊天,并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王倩的女孩.那时的田幸已经有了女朋友,但他还是和王倩见了面.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和那女孩在一起.
和王倩在一起大约3个月之后,王倩突然失踪.田幸几乎找遍他们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但是仍然没有王倩的身影.就在田幸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在王倩家里看过某公司的信封.电话打到那家公司,得到的消息让田幸惊呆了--王倩在前几天刚刚因爱滋病去世.
震惊的同时,田幸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他知道爱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吸毒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血液交叉感染是它传播的主要途径.他回想起两人在一起时,每次都没有任何保护.
田幸认为自己肯定也会感染爱滋病.他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现实.除了他自己,田幸最担心的是,他的女朋友也极有可能遭受同样的厄运.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如何向自己女友和家人说起这件事.在痛苦中,田幸苦苦思索了一个多月,去年底的一天,他终于走近了广州暨南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检测结果令人称奇
在向医生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后,田幸做了爱滋病检测.在接到田幸的血样后,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爱滋病检测中心的几位专家立即对血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田幸的血样成阴性,也就是说田幸并没有感染爱滋病.面对这个检测结果,专家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田幸长期与爱滋病人进行没有任何防护的亲密接触却没有感染上爱滋病呢?检测中心把田幸病例的详细材料交到了正在广州进行研究工作的美国爱滋病研究专家朱托夫手中.
朱托夫是美籍华人学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爱滋病分子病毒学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爱滋病研究,并在2000年被任命为联合国爱滋病防治专署专员.从2001年开始,他一直在中国对与爱滋病人经常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研究.
据专家解释,与爱滋病人接触的人并不见得都会感染上爱滋病.因为爱滋病主要通过体液传播,比如血液,精液等.但是要想真正感染上爱滋病病毒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高频度的没有任何保护的接触.比如性接触,专家们解释说,如果双方性器官都没有伤口的话,感染爱滋病的几率是1/300.这也就是说即使是高危人群,也不见得一定会得上爱滋病.但是当朱托夫了解到田幸的情况后却极为重视.
有人天生不会感染爱滋病
朱托夫在美国领导的实验室10多年来追踪了1万多名同性恋者,结果发现100人虽然和爱滋病人长期保持无安全措施的性关系,但始终没有感染爱滋病,这一特殊人群被定义为"长期暴露不感染者".去年9月15日他们在美国<传染病学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们在论文解释说,这些人的19号染色体都发生了变异,由这种变异的基因--"抗爱滋病基因"制造出来的细胞的表面分子与普通人不同,无法与爱滋病病毒结合,避免了感染爱滋病."这种表面分子就好象是一个细胞上长的手,专门用来抓爱滋病病毒,成为爱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载体.但是变异的表面分子就好象手断了,抓不了病毒,也就无法将它带到人体里面."朱托夫解释说.在朱托夫长期跟踪的100名"长期暴露不感染者"中,3%的人具有"绝对抗爱滋病基因",他们终身不会感染爱滋病,30%的人具有"相对抗爱滋病基因",这些人感染爱滋病的几率为一般人群的1/19.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中确实存在对爱滋病天生免疫的幸运儿.但是之前,只是在欧美的白种人当中发现了3例,如今朱托夫关心的是,在黄种人或者说中国人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幸运儿?
从2001年开始,朱托夫与广州暨南大学,广州传染病医院,深圳传染病医院一起寻找与爱滋病有关的高危人群.但是在中国,爱滋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人们往往把它当作不可告人的丑事,很少向人透露,所以几年来,朱托夫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寻找高危人群的工作十分艰难.然而田幸的出现却使他们的研究闪现一丝曙光.
朱托夫等专家再次对田幸的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证实确实没有感染爱滋病病毒.于是他们开始用血样提取DNA进行了基因检测.令他们欣喜的是,他们寻找多年的黄种人的抗爱滋病基因真的从田幸身上找到了.这是在中国人身上的第一次发现.
爱滋病防治有了新思路
专家们介绍说,发现变异基因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找到了一个治疗,预防爱滋病的途径 .专家们的想法是,利用爱滋病基因的原理,研制出具有阻断爱滋病进入人体功能的药物,然后放置在阴道,直肠等爱滋病常见入口处,即使在进行高危行为时,爱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但是由于药物的阻断,爱滋病病毒不能进入免疫细胞,从而无法在人体中生存繁殖.
原本等待"死刑宣判的田幸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后来他的女友 也去进行了爱滋病检测,也没有发现有爱滋病感染.然而令专家们更加惊讶的是,经过更深入的研究,田幸身上的变异基因,与在美国发现的抗爱滋病基因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不仅不会抓获病毒,而且不会抓获细菌,所以可能具有抗SARS,乙肝病毒,结核病细菌等的作用.如果这项研究被证实的话,那么田幸真的称得上"百毒不侵"了.
央视 <走近科学>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21:59: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