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精确杀灭癌细胞 ...
楼主: MP4
go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精确杀灭癌细胞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11
发表于 2014-10-20 21:46 |只看该作者
非常利好的消息,希望试验成功尽快投入临床,要知道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达到30万人啊,快救命啊。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12
发表于 2014-10-20 22:02 |只看该作者
建议MP4将后面的帖子复制到肝癌版相应的帖子上,对癌症患者是一剂良好的宽慰剂,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14967 元 
精华
帖子
8594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24-11-3 
13
发表于 2014-10-20 22:08 |只看该作者
疯一点好 发表于 2014-10-20 22:02
建议MP4将后面的帖子复制到肝癌版相应的帖子上,对癌症患者是一剂良好的宽慰剂,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

已经有很多病人发EMAIL给颜教授了,但是这么没办法,上面已经写了,完成临床前试验最快也要2-3年之后。

肝癌治疗目前要考虑别的办法,学术版之前也有说过一些
欢迎收看肝胆卫士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乙肝勿扰》,我们的目标是:普度众友,收获幸福。
我是忠肝义胆MP4。忠肝义胆-战友的天地
QQ群搜"忠肝义胆孰能群"加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7064 元 
精华
12 
帖子
9399 
注册时间
2007-6-26 
最后登录
2017-11-25 

风雨同舟

14
发表于 2014-10-20 23:03 |只看该作者
马克
日行一善(百善孝为先)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15
发表于 2014-10-20 23:33 |只看该作者
   医学论坛有报道     “逆天病毒”,离临床有多远?

        颜光美团队在三种体系上进行的实验,都表明M1病毒具有抑制肿瘤的潜力。不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则过于夸张、缺乏严谨:“M1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整体动物模型证明, M1病毒‘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找到肿瘤组织并将其杀灭’,正常器官则不受影响。除细胞水平及动物实验之外,课题组还使用大量临床标本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新型溶瘤病毒的有效性和特异性。”

        其实,这里的“癌细胞”是指体外培养的细胞系,与人体内的癌细胞相差甚远;在癌细胞系里M1病毒会使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并非完全“杀死”;而在小鼠的肿瘤模型里,M1病毒也并未将肿瘤组织“杀灭”,而只是减缓了里肿瘤体积的增长速度。这些结果表明,M1病毒在体外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上的确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但要证明其对人体内的肿瘤有效,以及改造病毒使其对肿瘤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些报道中所谓的“使用大量临床标本”,其实是研究人员检查了506例病人的癌症组织里ZAP的表达情况,并未对人体直接进行M1病毒相关操作,也就无从谈“证实了上述新型溶瘤病毒的有效性和特异性”。M1病毒也不是对所有类型的癌症都起作用:研究者在文章里很清楚地表明,只有低表达ZAP基因的细胞才能被M1病毒抑制,研究人员检查了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组织,发现多数ZAP基因低表达,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癌症组织里该基因未表现出低表达,更别提研究人员尚未检查过的其他种类的癌症了。鉴于现在的研究结果,这些媒体用“专杀癌细胞” 、“癌症克星”来形容M1,不免过分乐观和夸大。

        不可否认的是,M1病毒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曙光。不过该研究尚处于基础科研阶段,转化到临床应用的道路艰辛漫长。在申请临床实验之前,还要完成大量临床前研究,例如对人体的安全性、改造病毒以及药物联用来增强溶瘤效应等。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颜光美教授的团队会关注通过病毒改造以及药物联用的方式增强溶瘤效应,从而降低用药剂量,最大限度减少潜在的风险并降低用药成本。同时,他们也会加强选择性的机制研究,为未来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但目前,媒体的高度关注已影响到研究人员的正常科研秩序。面对公众过高的期望,“一是部分公众觉得‘溶瘤病毒’的概念闻所未闻,二是某些新媒体的夸张和断章取义的做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者说,“我们所能保证的,是实验数据的真实和科研论文的严谨。但毕竟公众可能看不懂专业论文,科普的重任还有赖果壳网等科普网站。”媒体应该客观冷静地报导事实。

        对于媒体上断章取义的报道,我们要甄别思考,不要盲信,就如研究者所说,“我们要有希望,但不可浮躁。所以恳请大家务必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一发现,不要捧杀了一个有前景的课题和团队。”(编辑:Calo)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16
发表于 2014-10-20 23:34 |只看该作者
还是客观对待吧

Rank: 8Rank: 8

现金
2711 元 
精华
帖子
1561 
注册时间
2009-1-4 
最后登录
2024-9-3 
17
发表于 2015-3-18 13:16 |只看该作者
颜光美:溶瘤病毒M1——迈出抗癌长征第一步
作者:小蓟·夏静好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日期:2015-03-17
导读
         颜光美简介:药理学家,中山大学副校长,曾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印第安纳大学药理与毒理系进行博士后学习和客座研究工作。1996年回国,后担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1998年,他兼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院长期间实行医疗设备采购的公开招标,比常规采购节约资金20%以上,这件事,成为当时著名的阳光事件。       
        2014年10月,颜所在的实验室在PNAS上发表论文,报告了他们发现的一种能够杀灭某些肿瘤细胞的天然病毒M1,从而再次成为新闻热点,部分媒体将这次发现报道为“攻克癌症”,甚至有患者不顾该疗法尚无人体实验数据,强行要求使用该病毒制剂。本文作者,科学松鼠会会员小蓟因此次发现,来到了颜的实验室,本文为针对研究的解析,并附上采访实录。
        “癌症这件事情非常复杂,复杂性超出我们(人类)的预期。”提到自己的研究,颜光美先做了这样的背景介绍。这位湖南口音的广州人具有把一项科学研究讲得曲折跌宕又峰回路转的天分。他的一个学生说,“你真该去听听颜老师讲课”,数个分别拥有生物学、病毒学、临床医学学习背景的学生都是听过他课后来到了中山大学医学院校区里的那间实验室。
        实验室所在的大楼离动物房大约10分钟路程,根据大学官网上的介绍,这间实验室主要“从事神经科学的研究”,“同时,也从事脑瘤治疗新方法的研究”。实验室里,这位药理学教授继续讲:癌症的复杂性在于,“表面上看上去实体瘤就是体内长了个包块,但实际上,目前发现,组成这个包块的细胞有很多差异性,针对某一种细胞杀灭时,其他未被杀灭的种类仍会继续增殖,又变成肿瘤中的主流”,目前的癌症治疗中,最困难的抗药性和复发问题因此而来。
        今年,这里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名字拗口的论文让他成了新闻人物。那是关于一种新的抗癌方法——溶瘤病毒M1,而与之相关报道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效果。论文9月10日被接受,10月6日刊出,之后,自10月中旬开始,好几个晚上,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颜光美需要回复280-300封左右的患者来信,“还有很多患者要跑到我的办公室来”,这使得这位药理学家很无奈,“现在还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
        这一切,需要追溯到关于他们溶瘤病毒研究的报道,部分报道中,中国科学家“找到癌细胞天敌”,甚至,“消灭癌症”之说随处可见,那些报道中的癌症,仿若只是屠刀下的一头柔弱的羔羊。问颜光美怎么看这些报道,他低头沉思后陈述了自己接受采访的始末,然后,很委婉地表示,“参与报道的记者……写作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使用不同的比喻,我觉得,大概是这些会给公众造成一些不准确的理解。”对报道的事情阐述差不多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表达了小小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写准确,不能写过头。在药物研发,癌症,生命攸关的这类问题上,一句话写过头,整个报道就不真实了。”
        于是,先从癌症谈起。
        化疗、靶点药、病毒
        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源于我们体内某些细胞不正确地增殖,出于某些我们目前尚不完全明白的原因,“坏”细胞脱离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成为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最初,人们对付这类细胞的办法是切除,显然,这是个好主意,但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进行手术切除。上世纪的上半叶,人们终于找到了多种化学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它们或剥夺细胞分裂所需的某种重要营养,或阻挠细胞分裂所需的构架,从而开启了“化疗时代”。从原理上来讲,这些化学药物针对的主要是癌细胞增殖快的特点——如若阻碍细胞分裂,受影响最大的是癌细胞而非正常细胞。然而,生长是癌症的标志,同样也是生命的标志,一种针对细胞生长的毒素,最终会攻击正常的细胞生长,同时,人体中生长最快的细胞会从一开始就像癌细胞一样承受化疗药物的攻击,结果造成患者头发脱落、皮肤干燥、口腔溃疡……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尼克松政府曾有两个计划,一个是登月,一个是攻克癌症,当时的人们认为,攻克癌症比上月球容易得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时间流逝,化疗的局限性和缺陷日渐显现。比如,颜向我们提供的另外两种化疗的局限:某些癌细胞通过休眠躲过了专门针对“快速分裂特性”的打击,所以,停药后癌症复发;肿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释放一种提醒其他癌细胞不要生长太快的信号,把长得最快的细胞干掉后,没人释放信号,原本被抑制的癌细胞觉醒了……
        化疗时代之后,“精确制导”成了癌症研究的重点。根据各种癌症各自不同的弱点,各种小分子和大分子的靶向药物开始出现……而在这所实验室,最初的想法是针对颅内肿瘤。那类肿瘤在大脑中盘根错节,很难通过手术切除。人体用来防止毒素进入大脑的进化产物——血脑屏障很好地保护了大脑里的那颗肿瘤,使得很多化疗药物无法发挥作用。“我们选择M1时,引发我们兴趣的是它的一个特性,它可以跨过血脑屏障。后来发现,这个病毒对肝癌、肠癌、膀胱癌的有效性比对脑癌还要大。”
        M1病毒的发现可以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1964年7月14日,为了研究南方的传染性疾病,一群来自北京的科学家在海南岛的保亭县抓获了50只蚊子,从这些蚊子体内,他们分离出了这种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盖他病毒,外观通常是圆形,圆形外壳里卧着一条单股正链RNA。这些科学家发现M1除了在马身上会引起非常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对人和绝大多数动物都几乎没有致病性,不会引起什么症状。它可以伤害体重低于12克的小鼠,但如果小鼠再长大一点,M1对它便全无作用了。于是,以致病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那批科学家对M1丧失了兴趣,命名后,病毒被封藏。几十年后,这种从未感染过人的病毒吸引了颜光美他们的注意,这不仅因为非致病病毒的安全性较高,而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不认识M1,这避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惨结局,为它争取到到达病灶的宝贵时间。
        M1的发现过程是一系列逻辑清晰的实验设计。最初,文章的另一位通讯作者,现在已经是副教授的胡骏在当时刚入实验室,尝试过一系列非致病病毒后,他们发现M1病毒可以杀死大鼠的脑癌细胞。5年后,到2009年,在《细胞周期》(Cell Cycle)上,颜光美与胡骏就发表论文报告了他们在M1病毒身上的新发现——这种病毒在体外试验中能够杀灭癌细胞。
        之后,经验证M1不仅杀死脑癌细胞,而且可杀死多种人类癌细胞,并且不伤害正常细胞。再之后的难点是“找到病毒的选择性机制”。6个人,花了5年的时间,筛选出50多个基因,最终,找到了一个叫做ZAP的基因。
        ZAP表达的一种锌指蛋白可以抑制M1病毒的复制,在ZAP高表达的细胞中,M1不起作用,而在ZAP低表达的细胞中,M1就成了一种强大的病毒,造成细胞凋亡。妙处在于,正常细胞都是ZAP高表达的细胞,而69%的肝癌,52%的结肠癌,61%的膀胱癌的癌组织中,ZAP的表达都低于癌旁组织。这也就为M1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提供了便利。
        “找到机制才算把研究做完,而且找到了机制有利于之后给药时进行个体化施治”,个体化医疗是医学界近几年的热门概念,在这里,个体化施治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检测病人癌细胞是否ZAP低表达,来判断M1对他们身上的癌症是否有效,进而决定是使用M1,还是仍使用常规疗法。
        病毒抗癌,这听上去新鲜而令人振奋,不过,在医学界,溶瘤病毒却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那篇刚刚发表的论文前言中,几位作者就曾回顾了这世上的那些成功的溶瘤病毒们,那些溶瘤病毒大多由腺病毒进行基因改造而来,而M1是一种天然的非致病病毒,一种人体从未见过的“新病毒”——对新病毒,人体产生抗体需要两周,这时间,足够M1到达病灶了。
        与小分子靶点药物相比,溶瘤病毒的另一个特点则是“激发免疫”。“病毒摧毁癌细胞后,肿瘤细胞的碎片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杀灭,有时,溶瘤病毒疗法会被归类到癌症的免疫疗法中。”M1是否有这类效应?“在免疫健全的小鼠上M1病毒的治疗效果比免疫缺陷的小鼠身上稍微好一些。”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从科学出发的推测,尚无人体实验的数据。”这是必须的补充。目前,实验室已经开始了在灵长类身上的预实验,而临床试验?“最快也要三年吧”。
        最满意的研究
        问颜光美,怎么看对临床医生的论文要求?他说:“你不能老要求临床医生去做那种以实验室指标为主的研究,发那种论文……这种作法,对临床医生的成长是有妨碍的。”“该另外寻找更科学、更能被临床医生接受,对社会更有促进的一种指标体系。而非现在这个基于实验室研究水平的考核体系。”
        读书时,“觉得做医生去救人是一个一个去救的,但发明一种药,你就可以一下子拯救成千上万的人”,这位医学院的毕业生选择了做基础研究,而不是临床。1996年,颜光美放弃美国优厚的工作条件归国,之后的一年中,有12位博士生受他的感召归国,这在当时还非常罕见。1999年,担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院长的颜光美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医疗设备采购的公开招标,比常规采购节约资金20%以上,被誉为“阳光下的交易”,8天后,颜光美的院长职位被免除,其理由是:“公开招标在医疗界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没有请示上级”。这次“阳光下的事件”及隐藏在背后的中国医疗体制的顽疾,在国际国内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当时的报道中,颜被认为是一个“新理想主义者”。
        15年后,这位药理学家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做研究”。不过,令他最满意的研究却并并非M1,而是一种针对中风的神经元保护剂——“近年的《经济学人》上报道过类似的至少9个药物临床试验的失败,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来自阿斯利康公司,那个药物的失败,意味着15亿英镑付之东流”。而他的研究,目前已经耗时18年,之前的9年找到了一种化合物,却因为制造工艺太繁杂,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而放弃。利用失败的那个化合物的经验,他们又筛选发现了一种新功能的胆固醇代谢产物,大约2015年初,就要正式进行临床试验,“领先M1至少三年”。
        让颜光美更满意的是,“那个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几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包括发现了牛黄中真正的起效成分,一种起神经保护作用的小分子。在今年的8月底,相关的研究发表在了《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我在康奈尔大学的导师Steven Paul看到了这篇文章,还特意发信称赞了我们这个研究”。
        “这项研究,比M1所用的时间更长,结果也让我更吃惊,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更喜欢研究工作的一个原因。”
        回忆15年前,颜光美的回应是,“到现在都不愿意多谈”。“当时我们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的医疗领域也不太了解,当时的动机非常单纯。(现在看来)当时的整个社会也许还没有做好准备。”不过,一件幸事也许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毕竟,无论对于持什么样管理理念的管理者,科学研究工作都是比较容易获得支持的”。
        那之后,这位科学家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大学和他的实验室,作为学校的副校长,他像学生们实验室轮转一样曾经负责过学校的科研、教学,或是学生工作,繁琐的杂务之外,他最喜欢的是在实验室的时光。每周的周一周三晚上7-9点,只要不出差,他会固定地参与学生们的实验室例会,周一讨论文献,周三讨论自己实验室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进展。周六周日,如果没有其他工作,他也会出现在实验室。
        目前,除了日常和实验室的工作,他会进行电子阅读,喜欢读历史类的书。他最崇拜的人是达尔文。在达尔文那个时代,有人发明了电灯,有人发明和改良了蒸汽机,这令人类的生活变得便利,而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人变得聪明起来。”
        “我们现在应用了大量的分子手段证明的一个东西,人家只要坐着船,到各地去看一看,看看鸟的嘴巴,看看动物尾巴变长变短了,就能发现这些东西的纽带是进化。我就经常在想,这个人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东西。达尔文,把整个人类从愚昧状态下解放出来了。”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3378 元 
精华
帖子
2638 
注册时间
2007-4-5 
最后登录
2022-11-8 
18
发表于 2015-3-19 20:29 |只看该作者
用于治疗癌症的新药,只要进入临床试验,进度应该就很快了。癌症晚期在治疗用药上,是可以激进甚至冒险一些的,所谓死马当活马治。
病友交流,仅供参考.

Rank: 4

现金
66 元 
精华
帖子
58 
注册时间
2014-1-4 
最后登录
2015-7-24 
19
发表于 2015-3-20 00:06 |只看该作者
病毒本身容易变异,怎么避免它变异起到的反作用,我猜应该是一大难点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5 02:02 , Processed in 0.01402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