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计算机专家拆除语言国界藩篱“互联语”筑起人际自由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liver411    时间: 2011-10-30 07:14     标题: 计算机专家拆除语言国界藩篱“互联语”筑起人际自由交流


计算机专家拆除语言国界藩篱“互联语”筑起人际自由交流的通天塔


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地球人口将在2011年中后期某一时刻达到70亿。地球上所有人分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2500多个民族组成,彼此间操着约5000-7000种语言;而妨碍不同国家、民族间自如交往的最大障碍是语言不通。尽管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高度重视国际语言互通,数十年从多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但迄今未能提供一个整体性解决方案。

拜国际互联网应用所赐,一个老科技专家,在他退休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明出一套简单易学、依托互联网并建立于多学科基础的“互联语”(Interlanguage IL)体系。

重建让人类自由沟通的巴别塔

按《圣经》的说法,全世界不同地区人操不一样的语言是上帝的旨意。《圣经》创世纪第 11章第一段这样说:

“那时,全世界人使用一样的语言和词汇。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让我们制作砖,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直通上天,以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被驱散到天涯海角。’
上帝耶和华降临,看到世人正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说,‘看啊,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走,让我们下到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于是,耶和华把他们从那里驱散到地球各个角落。他们就只好停工,也不能造那城了。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把众人驱散到四面八方,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基督教义从人类赎罪理念出发,把各民族操不同语言看做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但有意思的是,虔诚的基督使徒走遍海角天涯传播天国福音,却需要将不同地方语言用翻译这一工具加以沟通,以使那不同种族和肤色的人听懂神的声音并皈依上帝。传播福音的强烈需要再加上人际间世俗交往,遂有了精通多样语种的语言学家,出现了翻译这一职业,更产生了借助母语外他种语言,对其他族群进行思想和行为方式研究的专业人士,人类学者、民俗研究家、东西方哲学家们,离开了不同语言的互译,便无法成就事业。

看来,上帝虽搞乱了不同民族间语言,但却并不一概反对人类交流,只是交流被不同语种固化了差异,一个会说中国话并且精通日本语的人,可能完全无法和一个操德语或法语的人沟通;即使在文明发育成熟的威尔士公国,也不难找到只懂本地方言,却无法与操标准英格兰语同胞沟通的个案。这世界能通晓多种类语言的人并不算多,而能够走遍天下依然沟通无障碍的天才,除了上帝之子耶稣之外,恐还未降生。

让人们回到原初,重建把人类相互联系起来的通天塔无关违背上帝旨意,它是人世间交往的基本需要,更是在地球已缩小为一个村庄的当今时代,能够让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必须。


低调发布互联语V1.1版本

二O一一年八月六日,对林勋准和他创立的互联语来说应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场在深圳举行的“互联网创新暨互联语信息布发会”活动,宣告了被命名为互联语V1.1版本,包括互联语概念及其两个应用载体——“国际聊天室(360ichat.com)”和“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IL phone)”在内的IL体系正式问世。这一场活动以深圳市创新互联语研究中心及深圳市企业信息化协会共同主办,深圳市依格欣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其阵容谈不上巨大;所吸引到的深圳本地媒体报道,则无论在篇幅还是评价上都不算高调,严格来说,活动的预期社会反响并不算大。

据记者事后了解,八月六日的信息发布之所以未能引起足够轰动,从基本上说是受到经费局限。活动未能如时下流行的商业运作或政府行为,有足够多资金进行事前事后的精细“炒作”;从另一方面看,活动带有很大的学术研讨味,其互联语理念所依托的多学科特性尚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人们未必对其意义能理解到位。相较于有政府或大商业机构背景、“重点工程”而言,这一信息发布的民间性和小资本性质明显。

林勋准是我国著名信息技术专家,是中国第一代自行设计制造的微型计算机(050、051)学术带头人,1987年起先后任深圳市信息中心主任、市政府信息菅理办公室主任、市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市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顾问、市信息行业协会会長、市企业信息化协会会長。

1967年,林勋准自主创造了一套算法化逻辑设计方法并独立设计了几台军用计算机,其中包括全国集成电路大会战“696工程”的整机设计。他的逻辑设计方法使计算机逻辑设计过程算法化,显著提高了计算机性能并有效减少了集成器件制造工艺的困难。1974至1976年,他构想、设计并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PC,DJS-050),其集成电路、软件和外围设备的全部国产化设计和制造。此项研究成果促成了电子部和中国科学院1977年4月在合肥召开全国第一次微型计算机工作会议并对050机进行鉴定,开启了我国微型计算机事业的历史。1995至1996年,他构思和主持的“深圳市信息化建设规划”,成为中国第一个城市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政府规划。该项规划及其政府管理系统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两大信息系统的实施,促成了国务院在1997年,于深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这一规划也成了全国各地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参照本。

互联语V1.1版本作为一个完全在他退休后独立研发的成果,在相当程度上驳斥了所谓退休人员知识老化,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陈词滥调。确实,他以其雄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淀,在信息行业这个被公认为高速运转、尤如逆水行舟的领域,仍能在基本没有研发经费的条件下,于退休后取得重大突破,充分证明了老科技工作者是财富,他们的经验结晶和智慧不容低估。


从符号学研究起步的语言互通协议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不依赖于人工翻译的机器翻译成为可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继1954年通过决定支持推广“世界语(Esperanto)”以后,1996年又组织了多个国家联合开发机器翻译系统(UNL),但结果都不理想。

机器翻译并非如有人所想象般,拿着一个如手机样翻译器对它讲话,然后母语可即时变成对话人语言;换言之,机器翻译技术还远未到让翻译人员失业的地步。现时的机器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输入终端设备后的自动翻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机器翻译使用人群必然越来越多,但其翻译准确度难以满足面对面的沟通,问题仍长期存在。

作为信息技术专家的林勋准了解机器翻译的不足,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或通过人—机—人的转换,便捷地实现语义表达的通畅。

触发他灵感的起步点,源于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后他的一次西班牙之旅。该次奥运会成功地大量使用图形符号。林勋准体会到,要解决国际间语言互通,需要定制一种易于全球共识且能人机共识的简单语言。他最终研究出一套可借助纸和笔,用包括图形、文字、编码等语素,以表格式句型组成的书写语言进行互动交谈的IL符号语言。这种符号语言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符号通讯系统,是人类最易共识、最小化且结构完整的语义表达书写语言系统。2007年,林勋准出版了他的专著《国际旅行符号语言Icon Language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根据记者采访中林勋准现场所作的演示,他这套系统不仅好学易记,而且能够描述从一般会话到商务洽谈、情感及其强烈程度的表达,甚至思想观点交流这种纯粹抽象化、哲理化的内容。显然,正如同聋哑人之间使用手语交往和在军队中采用旗语一样,符号语言系统的好处正在于可避免对科技的过分依赖,它符合于后现代社会中人类对本体价值的反思和技术异化倾向的担忧。

他的符号语言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在不依赖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条件下的人际沟通,而且启发了他所提出的语言互通协议(Interlanguage Protocol, ILP)的概念,它为互联网的人机共识提供了一个标准框架。


互联语体系的应用工具

林勋准全部发明的基础在于建立了便于全球共识的语言协议和互联语载体-全球通网络系统。

外在地看,互联语体系包括互联语协议、互联语国际聊天室和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三部分。互联语又包括语义逻辑表达式、概念词典和公共符号词典三个部分,相当于各种语言有了公共语法和词典。

如果说林勋准的符号语言系统相对侧重于人际全球共识方面的话,那他所发明的国际聊天室和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则显然偏重于应对网络条件下的人机共识。

国际聊天室是建立于网上的一个跨国界虚拟交往社区。使用者经注册登录后可用本人熟悉的母语文字与任一地的朋友进行网聊,而对方看到的将会是自己熟悉的文字;反过来倘若对方和别人进行网聊时,也只须使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国际聊天室由于突破了语言使用的跨国界障碍,因此可以让操不同语言的人群共在一个聊天室内自由交流。

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只需在一方持有的普通智能手机中,通过互联网下载互联语的翻译软件。当持有翻译手机的甲遇到语言不通但却要交流的乙时,甲只需让对方在自己手机上指定国旗图标以确定对方语种为何,然后甲可用手机输入母语句子发短信给乙,乙这时看到的就是自己选定的语种句子;如乙需与甲交谈,也只要用自己熟悉的某一语种编写短信发甲,甲看到的将一定是用自己母语显示的内容。

显然,国际聊天室和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是基于网络和电信基础设施的两个不同沟通平台,它很方便于现代网络化生存中人;特别是后者的应用,对于那些已习惯手机不离身的时尚人士来说,可以很方便地借此与外国人开展沟通。


IL体系应用前景预测及其意义

以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深化了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过程。作为克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机—人之间包括自然语言(人与人)和机器语言(人—机—人)交往障碍的一种新语言体系,互联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IL体系的运用首先要推广互联语网站。

只有开发互联语网站,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站运营的国际化。众所周知,一般网站仅一种语言或双语,除某些国际组织外,使用多语种的并不多见,但如使用互联语书写格式设计一个网站,就可以让使用不同语种的人通过登录该网站用本国语言来阅读和使用。

互联语网站的开通,为国际化城市搭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它可以承载多方面功能。第一,在城市功能完善和提供城市服务方面,可以将城市介绍、住宿、用餐、旅游、机票、纪念品等所有涉及城市综合服务的项目,做成特定城市的互联语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查询及预订功能和在线人工客服;各国人士均可通过电脑、智能自助查询机、手机终端三种方式进行查询和预订,从而极大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第二,电子商务网站使用互联语技术,可以让各国家的人用自己的母语参与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实现跨语种查看和搜索,让电子商务真正撤除了语言制约的藩篱。

第三,借助结构化的互联语句型结构,可有效实现计算机智能代理。智能代理被认为是解决信息爆油炸时代信息处理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人们只需把欲求解的各方面内容如文书翻译、软件设计、呼叫中心、文电处理、劳务派遣、教育培训、财务管理、猎头业务、广告行销等,用互联语上网发包,就可以自动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海量解决方案。智能代理软件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机器人顾问,主动帮助用户去搜索相关信息,筛选信息,拙合供需,把优化方案送货上门。智能代理将创造出数量巨大的跨国界业务外包机会,其所能创造出的新价值何止以万亿元计。这就是以信息内容自动处理的互联网新一代。

从宏观意义上看,互联语推广应用的意义有如下几方面归纳:

一是电子商务国际化极大地推动国际贸易往来;
二是当语言不再成为障碍时,国际旅游业将呈现空前发展之势;
三是信息智能代理给“信息爆油炸”时代的信息处理难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四是促进地球村的形成;
五是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软实力;

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最后两点,在此有必要按林勋准的释义做如下特别提示。

第五点所述之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软实力,表现于“中国主导互联网应用的新时代”(注:林勋准原话,下同)。为此他提出成立一个“全球互联语标准管理组织”的设想,此一机构类似于美国的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可能成为中国唯一主导世界事务的世界性组织”。它统一协调管理各国语言间建立的连接,以达到任意语言间互联互通为目标。未来某国如欲消除与其他语言的沟通障碍,加入这一互联语组织应成为唯一途径。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通过制定概念词典标准、统一句型结构标准、互联语网站书写格式标准、跨语种搜索标准、智能代理的格式标准等形式,主导建立起一系列的互联网应用标准。

林勋准倡导率先支持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性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支付宝则成为国际性电子商务结算平台,目标是促进全球电子商务的人民币交易清算体系形成,以此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原创性成果获多学科专家高度评价

上述大会的主席周长瑚先生在致辞时指出,“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有如凤毛麟角之少”,“我民族还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风尚”。

作为中国老一代信息技术专家的林勋准,其晚年积十余年功力取得的原创性发明成果,得到了中国科技界和语言界专家的高度认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参加了八月六日的“互联网创新暨互联语信息布发会”,在他和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授文振焜于2011年7月20日出具的《互联语(IL)的推荐意见》中,首先提出“目前人际关系和人机关系都存在着语言障碍”,称“这是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

接下来,两位计算机教授进行了对比,指出“目前V1.1版本的翻译效果已优于现有的其它机器翻译系统,说明了IL系统具有实用性。”而他们所作出的“IL是一项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互联网应用领域的空白,有可能推动互联网应用走上一个新阶段,信息自动处理有了新的思路和前景”的评价,则显然是对成果意义的高度肯定。此外,基于2011年8月12日深圳召开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他们在推荐意见中还说 “本成果(版本V1.1)也可以服务于大型国际集会(例如‘大运会’等),方便国际人群直接沟通并大量地减少翻译服务人员。”

再看另一方面,科技部权威的《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2010年第一期发表了《实现世界语言无障碍沟通——记著名信息技术专家林勋准》一文。该文的编者按与前述两位教授一样,在同样提及“实现世界语言无障碍沟通是一项全球性的重大项目,迄今未有整体的解决方案”这一现实下,指出“在既能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又能适应全球化发展原则下,深圳市林勋准先生以其多学科综合思维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解答。”

编者按把林勋准创造的语言互通协议lLP(Inter-Language Protocol)、IL符号语言,连同他开发的基于互联网和机器翻译技术的语义通讯方法和工具,总和称之为“构建了一个全人类语义互通无障碍的体系,使人类大多数能轻易(短期便可学会使用)突破国际语言障碍,直接参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生活。”编者按还指“该体系易学易用,在理论上有可能普及全世界。”

在此编者按中堪称给出最高评价的是对研发成果的“原创性、国际性、公益性”概括。指出“如能实施,可能对克服国际语言障碍、建立国际通用网络语言,实现全球语义无障碍通讯具有重大意义。”

林勋准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计算机界权威的认同,也得到了他所在专业之外的语言文字学界专家的首肯。由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符号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国内首次发行的全英文符号学期刊《中国符号学研究》,2009年第2期发表了由林勋准领衔发表的论文。在该期刊所写的论文编者按上,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他们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创造全球普遍使用的网络语言”。编者按像是呼应前者似地强调了“人类尽管作出了不少努力,但至今未找到能在全人类广泛使用的共同语言,这不能不说是全人类的一大遗憾”,指出人类过去试图建立世界语却最终失败的事实,说明了“仅使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建立国际语言是远远不够的”。编者按语的关键在肯定了林勋准“为设计全球通用的网络语言”,“应用了符号学的研究思路,使用了图象(Icon),包括符号、标志和其他图象相似物(详见他们的论文),为人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编者按语进而相信林勋准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建立真正的国际语言有潜在的意义”。


突破性的成果应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考量

林勋准创立的互联语体系,既在客观上营造了一个谋求率先占领网络制高点,顺势而下实现我国信息产业大突破的绝佳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他将多学科理论予以综合,形成的一个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综观我国一部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史,之所以我们在信息产业发展上总是表现为紧跟发达国家亦步亦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身的信息化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总体落后,缺乏具领先性意义的关键突破。

IL体系站立于当代信息科学所形成的互联网科技高度,将符号语言学、系统论、人工智能学、计算机语言等多学科原理相结合,抽取不同语言的共性,形成了人/机共识的语义逻辑表达式和概念词典,这是互联语体系形成的学科基础。当我们暂且把符号语言系统、国际聊天室和互联语国际翻译手机的工具性用途放于一边,立足于观照IL体系的本质内核,便不难发现语言互通协议(ILP)的基础性意义。只有通过建立“全球互联语标准组织”以推动ILP国际性地位的确立,才能够使概念词典标准、句型结构标准、互联语网站书写格式标准、跨语种搜索标准、智能代理格式标准等,成为由中国人确立并让世界各国跟从的唯一性标准,这将让我国得以一步到位,迅速站立于标准制定的科技竞争、研发竞争、教育竞争和产业化竞争的高端。

当然,要达到这一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之振奋的目标,无论如何又是难以由林勋准个人,甚至仅依靠一二个行业协会,或数家大型企业努力所能够推动的,它必须纳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考量,通过国家行为的政府引导、产业跟进,再辅之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协调来综合发挥作用。客观地看,在这方面可喜的是我们有成功运作以取得创新佳绩的先进经验;但可悲之处也在于,我们恐有更多将具重大潜在价值的突破弃之如敝屣,不能给之以必要尊重和公平对待的案例。在现有科技体制仍远不足以鼓励创新的当前条件下,作为林勋准这样虽曾为官,但如今早已是平头百姓身份的个人发明成果,能否引起高层决策当局的足够重视,能否被纳入引导国家实现战略性跨越的宏观考量范围,仍然是一个不敢让人释怀的心中纠结。

互联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十年努力而未实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方案。互联语从技术上为不同民族语言摆平了文化地位,为贯彻“文化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感谢主,但愿这个人类巴别塔的再造,不会违背耶和华的旨意!


国际商报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