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
- 2295 元
- 精华
- 3
- 帖子
- 2440
- 注册时间
- 2002-8-12
- 最后登录
- 2013-12-8
|
1楼
发表于 2008-7-11 09:20
优化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刘平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治疗; 医学,中国传统; 医学,草药
Stratigies for treating liver fibrosis and liver cirrhosis LIU Ping.
【Key words】 Liver fibrosis; Liver cirrhosis; Therap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erbal
【First 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Email: [email protected]
肝纤维化主要是一种病理学概念,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汇管区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肝纤维化的治疗涉及祛除病因、调整免疫、抑制肝脏炎症性损伤、防止肝细胞坏死或凋亡、阻抑ECM增生与沉积、促进ECM降解、改善微循环及代谢障碍、减少并发症等多种环节。进入21世纪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思维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2006年美国肝病学会第三次肝纤维化会议提出了“联合”的新口号[1],不仅是“诊断标志物、治疗方法与终点指标”三者结合,治法上也可借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鸡尾酒疗法”。指出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入“整体创伤愈合反应”的新时代。显示出医学研究更加注重临床实际,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需要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建立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肝纤维化可逆转概念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发现了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如抑制病毒复制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近半数患者治疗无效的问题,无抗病毒治疗适应证患者肝脏纤维化仍在进展,以及周围血中病毒检测长期阴性者最终仍会发展为肝硬化等问题,都提示我们既要注重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更要考虑如何采取积极的治疗策略,抑制或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阻止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一、发挥中西医的优势, 走出“整合创新”之路
生物医学与中医学是两个不同思维方法论的医学体系,两种医学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区别。现代疾病的分类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它致力于解明疾病产生的关键物质基础,期望能够发现疾病和确诊疾病,并致力于直接对抗性地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中医的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及其证候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科学特征之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患病人体表观(自身感受与机体的外在表现)信息的分析提取,侧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反应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是对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综合反应状态整体性病理特征的概括性描述,以“证候病机”为主要表述形式,根据证候病机设立治法,选方用药。可见,针对临床患者整体病理状态的治疗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特征。其性质是生物-心理-社会内外环境的综合病态反映[2]。辨证论治的目标是改善或消除患病人体的整体异常反应状态,可认为是一病态治疗学。病证结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两种思维方法碰撞与结合的“交汇点”,这是以疾病为基础、凸现不同患病人群的临床表型分类的新模式,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整体论的研究必须充分引入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同样是在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的,也正是在中医这一临床思维方式的引导下,推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深入发展。
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其作用具有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效应,这也是其对肝纤维化复杂病理具有较好疗效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凸现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学优势,促进了对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理论认识。
二、中医辨证论治在抗肝纤维化综合治疗策略中的意义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整体、复杂的基本特点,采用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即“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在前瞻性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动态采集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临床表征信息以及相关实验室资料,应用现代数理分析、综合建模的方法,获取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证据。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将肝炎后肝硬化的症状和体征信息分为疾病的病(共性特征信息)、证(证候特征信息)病机两大类。前者反映疾病所具有的中医基本病机(病机),即气虚血瘀,这是扶正化瘀抗肝纤维化取效的基础;后者反映疾病不同的个体病理状态、即证候构成的复杂性、多态性。由疾病临床表征信息构建的证候判别方程式较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科学基础[3]。进一步以证候因子为应变量,以包括年龄、体质指数、病程;Child-Pugh计分以及临床实验室数据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选择有统计意义的信息指标进入多变量分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影响证候主要因素,显示肝硬化中医证候病机可以通过疾病病理生物学指标变化的综合分析而获得“病-证相关”病理状态的部分还原;提示肝实质细胞合成功能减退、慢性炎症的肝实质损伤可能分别是肝硬化正气虚损、湿热内蕴证候病机的病态生物学基础[4]。迄今为止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中药复方亦多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中医基本病机、结合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优势、是注重疾病病理变化共性的综合治疗策略。如强肝软坚汤,由黄芪、白术、茯苓、生地、当归、白芍、丹参、郁金、丹皮、栀子、鳖甲、茵陈等组成;复方861合剂,由黄芪、丹参、鸡血藤等10味药物组成;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赤芍、三七及冬虫夏草等11味中药组成;扶正化瘀胶囊,由虫草菌丝、桃仁、丹参及七叶胆等组成等。而这些有效方剂正是针对肝纤维化、肝硬化“气虚血瘀”的中医基本病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这一基本治法进行药物组方的[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