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干扰素单药治疗组患者病毒下降的不同模式 zt ...
查看: 4678|回复: 38

干扰素单药治疗组患者病毒下降的不同模式 zt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398 元 
精华
帖子
123 
注册时间
2007-10-11 
最后登录
2008-6-4 
1
发表于 2008-5-15 16:16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偏低的——具体多少?如果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的9次方/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高于0.75×10的9次方/L,并不影响继续使用干扰素。

荷兰分析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组患者病毒下降的不同模式,有123例患者可评估病毒下降的模式。根据以往的病毒动力学早期研究,采用治疗4周作为病毒早期下降的判定点。有5种不同的病毒下降模式:

1、早期下降:在治疗0~4周期间,HBV-DNA下降大于10的1次方(23例,占18.7%)。

2、延迟下降:未达到早期下降,但在治疗4~32周期间,与治疗前相比HBV-DNA下降至少10的2次方(32例,占26.0%)。

3、晚期下降:未达到上述下降模式,但在治疗32~52周期间,与治疗前相比HBV-DNA下降至少10的2次方(13例,占10.7%)。

4、治疗后下降:未达到上述下降模式,但在治疗5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BV-DNA下降10的2次方(11例,占8.9%)。

5、无明显下降:在任何时间点无明显下降(44例,占35.8%)。

随访终点为HBeAg消失(应答)和HBsAg消失的百分率。早期下降患者应答率为52%,延迟下降患者为63%,晚期下降患者为38%,治疗后下降患者为27%,无明显下降患者为11%。早期或延迟下降模式的患者HBeAg消失率与晚期、治疗后下降或无明显下降模式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因此,不应该过早使用替比夫定,也不应该过早停用干扰素,毕竟对于年轻未婚或未育者,干扰素是首选。

Rank: 5Rank: 5

现金
336 元 
精华
帖子
339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21-10-1 
2
发表于 2008-5-15 19:50
好文章!
不知道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结论是否也使用于普通干扰素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3
发表于 2008-5-15 21:19
这些研究走火入魔了。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4

现金
398 元 
精华
帖子
123 
注册时间
2007-10-11 
最后登录
2008-6-4 
4
发表于 2008-5-16 11:18
你是医学研究者吗?Forrestfu?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5
发表于 2008-5-16 12:07
原帖由 宁静温泉 于 2008-5-15 19:50 发表
好文章!

这恐怕是最迂腐最不开窍的文章之一了。

血清HBVDNA在不同阶段的意义非常复杂,用它来评价干扰素的疗效,几乎就象用天气情况来预测股市行情。

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在干扰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的存在(持续测得)其实有益的。随着抗原的消失,血清HBVDNA自然会降至最低(测不出),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5Rank: 5

现金
336 元 
精华
帖子
339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21-10-1 
6
发表于 2008-5-16 12:29
受教
但是“早期或延迟下降模式的患者HBeAg消失率与晚期、治疗后下降或无明显下降模式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这样的结论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吧?

[ 本帖最后由 宁静温泉 于 2008-5-16 12:41 编辑 ]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7
发表于 2008-5-16 15:35
原帖由 宁静温泉 于 2008-5-16 12:29 发表
但是“早期或延迟下降模式的患者HBeAg消失率与晚期、治疗后下降或无明显下降模式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这样的结论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吧? ...


没有任何意义。多此一举。就象猪八戒和沙僧转到一个所在,老实人沙僧猛地爬到地上,把头靠在地面费劲地听了一会,然后大声报警,说“有埋伏!”。相比之下,八戒务实多了,在肉眼就能看到对面敌人的情况下,他是不会用“爬到地上听”这个笨办法的。

既然能十分方面地随时监控定量抗原,为何舍近求远要跟HBVDNA过不去?

这还是涉及评判标准的问题。干扰素的试药(甚至闻玉梅等疫苗也是如此),除了德国,直到目前为止的几乎所有试药,都是沿用这样一套考核标准:试药前后的定性两对半、血清HBVDNA、ALT。外加B超、肝穿等。观念的清除需要时间,估计明后年,新的试药方案会向德国人学习。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6Rank: 6

现金
3016 元 
精华
帖子
2326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17-7-28 
8
发表于 2008-5-16 22:08
原帖由 FORRESTFU 于 2008-5-16 12:07 发表

这恐怕是最迂腐最不开窍的文章之一了。

血清HBVDNA在不同阶段的意义非常复杂,用它来评价干扰素的疗效,几乎就象用天气情况来预测股市行情。

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在干扰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的存在(持续测得)其实有益 ...


888888888888888888888
不敢苟同,所谓表面抗原定量测量法,又不是刚刚发明的技术,难道只有你懂其中的意义?
你的理解和想法,证据在哪里呢?
loser...............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6115 元 
精华
帖子
3925 
注册时间
2001-12-21 
最后登录
2019-5-28 

荣誉之星

9
发表于 2008-5-16 22:52
原帖由 三抗阳 于 2008-5-16 22:08 发表


888888888888888888888
不敢苟同,所谓表面抗原定量测量法,又不是刚刚发明的技术,难道只有你懂其中的意义?
你的理解和想法,证据在哪里呢?


抗原的定量检测的确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且其检测难度还略低于HBVDNA,即,它比血清HBVDNA更容易检测,所以有那么一阵子我自己也有些迷惑,搞不懂医学界的那帮哥们为何要兜个大圈子,对HBVDNA穷追不舍,却把定量抗原时间曲线这么有用的东西置于一边。直到我后来陆续看到一些德国医生的一些建议,心里才踏实下来。

现在国内也陆续有这样的文章了。你可查看一下瑞金陆志朦的一个PPT,上面有一些图表,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是希尔瑞斯。

Rank: 5Rank: 5

现金
336 元 
精华
帖子
339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21-10-1 
10
发表于 2008-5-16 22:55
我也一直疑惑,抗原定量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被忽视?
如果抗原定量确实应该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的话,那么这么长时间被忽视,很有可能是在拉米刚上市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追求DNA转阴而造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4-30 23:44 , Processed in 0.01528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