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请尚勇副部长做个简单的实验
查看: 1520|回复: 4

请尚勇副部长做个简单的实验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
发表于 2007-10-20 03:26


请尚勇副部长做个简单的实验

  作者:最恨骗子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通知在中欧中医药打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口出惊人直言,
“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男女”。新语丝对此已
经有所讨论。比如何祚庥就发出公开信,质疑尚勇副部长,中医号脉判断胎儿的
性别的原理是什么,有没有实验支持,有没有对照组等等。Mito写了一篇小讽刺
文,参见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8/zhongyi1132.txt。
提出中医性别判断准确率位50%。这个说法有点模糊。自然,尚勇副部长是无法
估计我们这等小民的疑问,也无法对此做出回答。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首先,50%是机遇群体还是个人?如果基于个人的话,
我想新语丝的读者都知道,如果中医真是凭空猜测,那么正确错误的可能性各占
50%,毫无疑问。

  如果是群体的准确率,问题来了。笔者就以最基础的概率统计知识让大家有
个概念。在此,笔者假定,中医号脉毫无根据,凭空猜测。正确错误的概率各占
50%(针对个体而言)。

  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二项分布。Matlab计算结果如下:假设有10个孕妇,
中医准确性(也就是随便乱猜的准确性)大于50%的概率是37.7%.大于80%的概率
是1.07%。如果有100个孕妇,中医准确性(也就是随便乱猜的准确性)大于50%
的概率是46%,大于80%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有1000个孕妇,中医准确性(也就
是随便乱猜的准确性)大于50%的概率是48.7%,大于80%的概率是几乎为零。从
以上简单的计算来看,即使随便猜测,比如扔硬币,正面是男,反面是女,那么
准确性大于50%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实验样本很大的时候。但是随着实验
样本的增多,准确性大于80%的概率越来越低,接近于零,统计上认为几乎不可
能发生。要验证这个推断很简单,有100个孕妇样本就够了。为了公正起见,建
议选择独立的机构进行,最好是国外的机构。中医方面可以遍请国内著名中医高
手,多高水平的都可以。请中医高手对一百个孕妇号脉,记下结果。再跟仪器检
测的结果相对照以确定正确率。为了不违反中国的政策,所有孕妇可以以匿名
(隐身)方式参与。因为准确性大于80%的概率是如此的低,简单的讲,如果准
确性真能大于80%,笔者可以承认中医号码的确能判断胎儿性别。如果尚勇副部
长非要较真,统计里面有很现成的方法检测结果是否大于偶然。

  这个实验的成本如此的低(中医号脉天然纯绿色,无毒无副作用),实验时
间如此的短(两三个医院,几天时间),而实验结果(如果真能肯定中医的话)
又如此意义重大(树立中医国际地位,借此很多中医牛人可以继续名正言顺的花
纳税人的钱钻研中医号脉的原理,说不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想尚勇副
部长应该没什么理由拒绝支持这个实验吧。

  如果需要什么实验设计或者统计方法的支持,笔者到很乐于提供。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2
发表于 2007-10-20 03:27
走出中西医结合新路的空军总医院冯天有副院长

  Wade Cheung

  昨天,偶然转到中央台新闻频道,看到“新闻会客厅”栏目,正在访谈一位
中医大师冯天有教授。今天上网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下面的帖子。帖中基本内容
与访谈差不多。都讲了冯教授的“新医正骨疗法”,谈到了他提出的“脊柱旋转
复位法”;他于69年西医毕业后,师从于一位北京双桥老太太,通过8个月学习
中医正骨,并且此后融会贯通的神奇经历。

  其他的故事两个地方说得都一样。电视中,还有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继承人
露了面。

  感想与疑问:整个采访过程给人的印象(至少是给我的印象)是,这位专家
好像确实做出了中西医结合创新性的理论。当然,他所谓的创新似乎指的是利用
西医的先进检测手段,结合中医的摸骨矫正方法。

  采访中,专家的言谈除了自述的看病人不问病史,而是通过诊断和病人印证
病因,显得有些夸张和神化外,其它问题上的描述和评价似乎都还很客观。如,
他叙述那位双桥老太时说的经历。(医学界认为老太是巫医,老百姓认为老太是
神医。冯教授认为两种都对。他给出的解释是:老太关于骨头的结构组成、正位
判断都是错误的,但是治疗后能明显使人好转,疗法技术一流。医院方面呢,可
以准确判断骨头损伤情况,但治疗上却不行。还有一个就是说的总理委托开学习
班上发生的故事。)

  但是他得出的中医好于西医的结论(例如说西医不会辩证,因此不如中医高
明等等),却好像有些牵强。俺觉得,即便冯教授真的这么厉害,那是好事走出
了一条互相结合的好路。但是,从他老人家的经历,最多只能得出中西医应该取
长补短的结论,而不是一家比另一家好啊。

  总之,我认为冯教授要不就是正骨泰斗,那将给我们中国老百姓带来福音,
享受到少受苦(不用打钢钉、做牵引了),看好病的好处;要不冯教授就是忽悠
高手,连我这个受XYS教育3年多的工科博士,都难辨真伪。

  另外说一句,虽然我并不觉得这个正骨疗法的贡献有多么大。但是,如果中
医中真有这种学习过西医,并能客观认识探索创新的专家,对中医现代化(也就
是我们所反对的中医固步自封,拒不接受现代医学检验的情况),对普罗大众都
是有益的。

  请XYSers关注。

  附:
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2/09/24/20020924001020_army.html

  创新与超越:科学发展之魂——记空军总医 院副院长冯天有

  ●许艾素 本报记者 高艾苏 赵波
  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冯天有是一种全新的骨伤疗法———“新医正骨疗法”的
创始人,至今仍担任着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主任。
  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实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有一条深切的体
会:创新与超越,是科学发展之魂。
  超越“学科的门户”
  ——用开放的目光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专家都有具体研究方向。冯天有的科研领域是常见病、多发病———“颈肩
腰腿痛”。俗话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这些“痛”病,全世界约1/7的人都
免不了。可见治疗之难之重要。
  冯天有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并有满意的疗效。
  这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科学体系。而它刚刚出现时,则是一个幽默的故事:当
年,一位飞行员腰痛住院,西医总治疗不好。他便悄悄跑到一个乡下老太太那里
,用传统推拿方法治愈了。但在西医眼里,那个老太太是“巫医”。那个飞行员
不露声色又躺了些天,才遮遮掩掩地说,是“西医治好了”。冯天有发现了这个
秘密,带着飞行员登门拜访。
  这位叫罗有名的老太太端坐炕沿,病人站过来。她手一摸,说道:“你骨尖
歪了。”遂推拿一番,病愈。
  这“绝招”引发了冯天有深刻的思考:按西医的科学理论,没有什么“骨尖
歪了”之说;但中医的推拿手法的确有客观疗效。于是,冯天有开始了一个全新
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一项项科研成果由此产生,
他用这些成果培养了600余名新医正骨专业学科带头人,为飞行员和许许多多患
者 解除痛苦。“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
等奖 。
  冯天有说:“中医西医,都是人类文明成果。学科不是围城,真理的启迪相
通。超越‘学科的门户’,才能感受更多的知识的力量,科学发展才能不断步入
新境界。”
  不设门户的科研创新,最终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同。今年8月,冯天有创建
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被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重点
学科 。
  超越“历史的光荣”
  ——用无私的选择投身人民需要的科学战场
  冯天有是年轻时就取得很大成就的专家。1978年,他就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此后,又有很多荣誉和学术“头衔”。
  但他总是说:“荣誉和学术地位,是科学的‘身影’,而不是科学本身。一
个科学家,他的关注点应该聚焦在人民需要的科学课题上。科研创新,必须超越
‘历史的光荣’。”
  超越荣誉,首先要把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得失之上。冯天有的科研成果取得成
功后,受命担负给全国办培训班的任务。一次,临床教学遇到特殊病例:一个病
人受外伤后40多天没吃饭,生命垂危。80多名专家讨论,1╱3认为是“颈椎病”
,1╱3认为是“脑外伤”,1╱3认为是“神经官能症”。在这种情况下,是“躲
”是“上”?冯天有把个人“学术风险”放一边,仔细检查、精心推敲,科学判
断为颈椎病。同时,在培训班众人面前现场治疗示教。3天,病人行动自如。
  冯天有以其科研成就,也算得上“身居高位”、“世界有名”:他是担负重
要会诊任务的专家,应邀30多次到世界各地讲学和完成医疗保健任务。但更可贵
的是,他至今仍像一名普通医生一样,在门诊一线出诊。他说:“这是人民的需
要,也是我的科研战场。”
  如今,最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有颈肩腰腿痛,都可以在空军总医院门诊挂个
“专家号”找到冯天有看病。许多新的科研选题,就是在给普通老百姓看病中产
生的。
  淡泊名利和科研创新,使冯天有永葆科学的青春。人民也不断给予他新的荣
誉。1999年,他荣膺“全国百名优秀医师”。
  超越“成功的巅峰”
  ——用辩证的思维探索新的矛盾运动规律
  应该说,冯天有在他创立的新医正骨疗法领域里,一直位于成功的巅峰。就
连医疗科研的权威部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他都是“创始人”。
  对一个专家来说,超越自己成功的巅峰,似乎比其他任何“超越”都难。冯
天有有着怎样的思考和实践呢?
  他说:“用辩证法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人
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没有穷尽的时候。善于探索新的矛盾运动规律,才能不
断超越成功的巅峰。”
  有了辩证的思维方式,冯天有总能从已经很“成熟”的诊疗方式中寻求新的
突破点。
  “脊柱”损伤的“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冯天有妙手回春的“绝活
”,治愈过无数病人。但他想:任何治疗方式,有神奇之处,就有弊端伴生。趋
利避害,永无止境。于是,他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学、人体生物力
学等科学原理重新探索规范传统的“推拿手法”,有效性和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如今,这些新手法图片,已作为新的科研成果,出现在冯天有的专著里。
  面对脊柱损伤病人,即使 X光照片显示未见明显病变,冯天有顺手一摸,也
能准确检查出损伤部位并说出受伤机理。但他不自喜于大家对“神手”的传赞,
而是想: X光拍照,为什么不能准确反映轻微病变呢?研究发现:原来,照片是
二维的、平面的,而脊柱是三维的、立体的。于是,他又创造了“四维(三维空
间加时序)观念”的诊断方法,完善了医学教科书的专业描述。
  超越成功,冯天有不断步入科学发展的新境界。他提出的各种新观点,连年
出现在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和讲座上。去年,他主编的重要科研著作《中西医结合
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出版。他本人又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中西
医结合贡献奖”。
  (解放军报 2002年09月24日 第2版)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3
发表于 2007-10-20 03:28
西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重炮猛轰中医药

  观点: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重大作用,使中华民族繁衍了13亿人,成
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群体

  其实一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要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作用,如果非要扯到中
医上,其实中华民族繁衍的13亿人口中大部分是西医的功劳,因为从49年建国以
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从5亿人口增加到13亿人口才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是
西医的功劳,结果被中医庇护者安到中医头上了,他们怎么没看到几千年来中医
历史上造成人口增长缓慢,人均寿命短,疾病流行,花了几千年时间才繁衍到5
亿人,而欧洲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就使人口增加到了几亿。所以中医对人口增长基
本上没做什么贡献,而现代西医药呵护了中华民族。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5Rank: 5

现金
2465 元 
精华
帖子
1282 
注册时间
2007-4-22 
最后登录
2009-2-28 
4
发表于 2007-10-20 22:59

难得看到xxx的资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事后诸葛亮

Rank: 4

现金
408 元 
精华
帖子
105 
注册时间
2007-6-14 
最后登录
2007-11-20 
5
发表于 2007-11-8 04:26
在谈论这干吗,其他地方不行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0 16:09 , Processed in 0.0159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