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青蒿琥酯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查看: 1340|回复: 9

青蒿琥酯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1
发表于 2007-8-6 20:42

杨联萍 马力 张淑莲 张亚红 孔祥平

作者单位:1 广州解放军第458医院传染病中心分子生物学科 510602

                2 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防疫队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6月 第4卷 第12期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青蒿琥酯抗乙型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青蒿琥酯作用于HBV 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从而评价青蒿琥酯抗乙肝病毒的效果并探讨其药理机理。结果 青蒿琥酯对2.2.15细胞株的半抑制活性浓度(即毒性浓度)T C 50 =2.9166,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IC 50 =0.39、IC 50 =0.803,治疗指数(TI=T C 50 /IC 50 )分别为7.478、3.63均>2。结论 青蒿琥酯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且有量效关系。 

关键词 青蒿琥酯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实验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2-1795-02

Inhibitory effect of artesunate on HBV in vitro 

Yan Lianping,Ma Li,Zhang Shulian,et al. 

Cen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No.458Hospital of PLA,Guangzhou 510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anbti-HBV effect of Artesunate.Methods Using the Artesunate to treat2215cell in vitro,observing the activity of the cell with MTT,examining the variety of HBsAg or HBeAg by ELISA.Results TC 50 =2.9166,IC 50 =0.39with of HBsAg,IC 50 =0.803with of HBeAg.Therapeutic Index(TI)>2.Conclusion Artesunate i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HBV replication in vitro. 

Key words artesunate HBV in vitro

青蒿琥酯是为克服青蒿素治疗剂量大、复发率高、水油中溶解度小等缺点,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后的水溶性青蒿素类抗疟药,它也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病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以及与氯喹无交叉抗疟疾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1世纪替代奎宁的最有效的抗疟疾药。2.2.15细胞株是体外筛选抗乙肝病毒良好的细胞模型,Sells等人1987年用共转染法将HBV DNA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实现了HBV在体外的成功表达并能分泌完整的HBV颗粒 [1] 。笔者以2.2.15细胞株为模型,对青蒿琥酯的体外抗HBV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青蒿琥酯注射液 60mg/瓶,附溶剂碳酸氢钠注射液1ml/支,广西桂林第二制药厂;培养液MEM(含200μg/ml G418),2,3-二苯基溴化四唑(MTT)均由美国Sigma公司出品;1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出品);2.2.15细胞株(北大医院病毒室);HBsAg、HBeAg检测试剂盒(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ELx800全自动酶标仪(产地美国)。

1.2 2.2.15分泌动力学的测定 将2.2.15细胞按4×10 4 个/ml浓度接种于96孔板,0.1ml/孔,5%CO 2 、37℃培养,每隔2天收集一次培养上清,-20℃贮存,总共收集到14天。统一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显色反应完成后用自动酶标仪读取OD值,结果以P/N值表示,见图1。

1.3 药物体外抗-HBV病毒活性的测定及MTT法对2.2.15细胞活力的测定 [2] 将2.2.15细胞按4×10 4 个/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0.1ml/孔,5%CO 2 、37℃培 养至第3天,弃去培养液,换以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培养基,每个浓度4孔,共设4个浓度,另设不加药物的细胞组作对照。药物作用第4天(培养6天)换以相同浓度的药液,继续培养,第4天(培养9天),收取培养上清(-20℃储存,统一用ELISA法测HBsAg、HBeAg);加入MTT0.15mg/ml,100μl/孔,培养4h后,弃上清液,加二甲亚砜(DMSO)100μl/孔,振荡器混匀,酶标仪读取OD值,检测波长570nm,参考波长630nm。细胞抑制率=[(对照组OD-实验组OD)/对照组OD]×100%。

1.4 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测定 均采用ELISA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显色反应完成后用自动酶标仪读取OD值,测定波长450nm,参考波长630nm。P/N=实验孔OD/阴性对照OD,P/N≥2.1为阳性;抑制率=[(对照P/N-实验P/N)/(对照P/N-2.1)]×100% [2] 。

2 结果

2.1 2.2.15细胞的HBsAg、HBeAg分泌动力学 2.2.15细胞于第2天开始有HBsAg、HBeAg分泌,以后逐渐增加,第8天分泌值最高,可持续检测至14天。见图1。

图1 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动力学略

2.2 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采用统计学直线回归方程,y=a+bx换算得半抑制(毒性)浓度(TC 50 )=2.9166,r=0.996,且有量效关系。见表1。

2.3 青蒿琥酯体外抗病毒作用 采用统计学直线回归方程y=a+bx换算得HBsAg、HBeAg的抑制浓度分别是IC 50 =0.39、0.803,治疗指数(TI=TC 50 /IC 50 )分别是TI=7.478,3.63均>2,见表2。 

表1 青蒿琥酯对2.2.15细胞毒性(抑制)的影响略

表2 青蒿琥酯抑制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略

3 讨论

2.2.15细胞在含G418的培养条件下,能长期稳定地分泌HBsAg、HBeAg和HBV颗粒,笔者先检测了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生长规律,为本实验选择药物作用时间奠定了基础。

MTT比色法主要原理在于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的活力,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的MTT还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3]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细胞的生存活力。以此数据换算所得的TC 50 比传统方法肉眼镜下观察、判断细胞破坏程度的浓度,更客观、可信。

表1、表2显示,青蒿琥酯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IC 50 =0.39、IC 50 =0.803、对2215细胞株的半抑制活性浓度(即毒性浓度)TC 50 =2.9166,治疗指数(TI=TC 50 /IC 50 )均>2。提示,青蒿琥酯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且有量效关系。

几千年前我国就将提炼青蒿素的艾蒿作为抗疟疾药使用。青蒿素之所以能控制疟疾,是因为它能够与疟疾原虫内部的高浓度铁发生反应。铁是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必须的辅助因子,HBV感染细胞后就可能利用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机制及有代谢活性的细胞铁进行病毒复制 [4] 。有研究表明 [5] 血清铁或铁蛋白升高更易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者,由此推测,青蒿琥酯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理是否类似于抗疟疾,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而青蒿琥酯作为老药新用,即拓展了该药的市场,更是乙肝患者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赵建勤,杨明,赵连三,等.扯根菜及其提取物抗乙型肝病毒体外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1):26-27.

2 孟忠吉,张全荣,杨丽华,等.核酶在2.2.15细胞内抗乙肝病毒作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221-224.

3 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6,186.

4 李晓东.夏瑾瑜,陈盛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锌铁水平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2(1):17-20.

5 Antonino N,Idier H,Nicole H,et al.Left Ventricular Fibrosis in Renoˉ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Hypertension,1995,26:101.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6Rank: 6

现金
3020 元 
精华
帖子
1132 
注册时间
2006-4-12 
最后登录
2017-7-29 
2
发表于 2007-8-7 03:42

又一例抗寄生虫药物治疗乙肝有效,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现金
1056 元 
精华
帖子
225 
注册时间
2004-2-6 
最后登录
2017-12-18 
3
发表于 2007-8-7 1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6Rank: 6

现金
3020 元 
精华
帖子
1132 
注册时间
2006-4-12 
最后登录
2017-7-29 
4
发表于 2007-8-7 20:05
以下是引用wiseer在2007-8-6 21:19:00的发言:

又是骗人的狗屁,体外试验,我放点酱油在病毒上也有杀灭效果,真有效要做对照试验,看看是不是比放酱油效果好,而这个和体内试验还差的远

抬杠了吧,药物试验哪个不是先体外后体内分步骤进行的?你怎么知道以后不会搞体内试验?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5
发表于 2007-8-7 22:37
但是体外试验的时候也需要有对照。好好看看本版一个谈论对照的帖子。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6
发表于 2007-8-8 04:09

没有做对照吗?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7
发表于 2007-8-8 05:20
以下是引用goldtiel在2007-8-6 14:42:00的发言:

又一例抗寄生虫药物治疗乙肝有效,好。

左旋咪唑?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6Rank: 6

现金
3020 元 
精华
帖子
1132 
注册时间
2006-4-12 
最后登录
2017-7-29 
8
发表于 2007-8-8 23:38
以下是引用liver411在2007-8-7 9:37:00的发言:
但是体外试验的时候也需要有对照。好好看看本版一个谈论对照的帖子。

请版主大人仔细看看,论文所指的体外实验难道没有对照么?

Rank: 4

现金
1067 元 
精华
帖子
430 
注册时间
2007-1-8 
最后登录
2011-8-15 
9
发表于 2007-8-9 00:29
不会等这个药品真的证实对乙肝有很好的疗效之后价格也疯长吧!
万花丛中过 片叶不沾身

Rank: 3Rank: 3

现金
286 元 
精华
帖子
23 
注册时间
2007-4-8 
最后登录
2010-8-28 
10
发表于 2007-8-9 04:30
一些证明中药的抗癌、抗病毒、抗菌等作用的中文论文,发现果然都是把中药加到细胞培养液中杀死癌细胞、细菌、病毒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并不去看看正常人体细胞是否也会
被杀死。体外细胞培养需要很苛刻的条件,要杀死它们实在是太容易了。比如,往培养液中加入酒精,也能杀死癌细胞,难道就
能说明喝酒能够抗癌?不过还真有人用类似的方法证明喝某种名牌酒不仅不会导致肝硬化,反而能够抑制肝硬化,证据就是它
在体外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用类似的实验,我们也可以证明食盐、食糖、洗衣粉、泥浆等等无数日常东西都能抗癌、抑制
肝硬化,甚至包治百病。

如果做一个对照实验,发现某种药物在体外对正常细胞无影响,但能杀死病变细胞,这才算有点说服力,但是仍然不能证明
该药物就真的有效。药物对体外细胞有作用,不等于它在体内也会有相同的作用——它可能到达不了病变部位,可能会在体内被
代谢成性质完全不同的别的化合物,或者体内的其他物质会抑制了它的作用,等等。所以还需要用它做临床试验,证明它的确对
人体也会起作用。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6 17:50 , Processed in 0.01897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