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存档 1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的康莱特抗癌注射液为什么2002年 ...
查看: 1727|回复: 2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的康莱特抗癌注射液为什么2002年在美国自费试了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
发表于 2007-7-30 04:39



  王澄医生 2007年7月25日

  引言
  2007年5月27日一位署名Pbj11的人在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网站上
cancercompass写下了短短的几句话:“我注意到康莱特的(美国)临床一期实
验已经完成,2003年批准了临床二期实验。然后,康莱特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谁
能告诉我这个中国草药的消息?它是不是还在美国实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
(研究)题目。

  Subject: RE: kanglaite
  Date: 05/27/2007
  I noticed that Phase I trials for this drug were completed and
Phase II were approved in 2003, but then it seems to fall off the face
of the earth. Does anyone have current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hinese
herbal drug and it's testing in the U.S. Interesting topic.

  Pbj11
  www.cancercompass.com

  一. 康莱特抗癌注射液没有在美国作过临床二期实验
  我用英,中两种文字进行的文献检索,都无法找到有关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
美国临床二期实验的任何消息。我很容易地找到的美国临床一期实验的招募病人
公告。可是我无法找到临床二期实验的招募病人公告。结论是:1。所有的人都
说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美国的临床二期实验获得批准。2。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
美国的临床二期实验没有进行或没有完成。3。甚至找不到美国临床二期实验开
始的文件或文章。

  下面是康莱特公司网页的英文幻灯片文字:
  1. 康来特在美国临床一期实验。在美国John Hopkins University 的基础
实验。
  2. 康来特在俄国临床二期实验。
  3. 按美国临床二期实验规定作的初步实验。(不是在美国作的。)
  4. 康来特在中国临床三期实验。

  1. Phase I clinical trial in the us and basic studies of KLT i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2. Phase II clinical study in Russia.
  3. Preliminary trial based on US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protocol.
  4. China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二.美国John Hopkins University 大学的基础实验
  2007年7月20日上午10点55分,我从纽约市打电话给John Hopkins
University大学的病理和肿瘤科Edward Gabrielson医生,他告诉我说他做的有
关康莱特的基础研究是分子水平的研究。

  三.新药研制的过程
  我必须在这里把药物研究的过程先说一遍,不然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一个
新药在某一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和最后上市的关系有多大。在西方,一个新药先要
进行实验室实验,“试管”实验。当发现了新药有某种抗癌作用(阳性结果)的
时候,一般需要国际同行的参与,重复实验文章达到100多篇,这个新发现的作
用才被认为是真的,不是实验中的错误造成的。医学基础研究就是属于这个阶段。
中国人千万不要以为,分子水平的研究表示“高级研究”。事实恰恰相反,1。
当下所有的医学研究都是分子水平的研究,分子水平是普通技术水平。2。当新
药进入人体之后,分子水平所发现的阳性结果常常被掩盖或并不出现。所以,分
子水平的阳性发现即使能被大家重复,也还是离新药的成功差得很远。分子水平
的研究是非常初级的研究,离最后上市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分子水平的研究完成了以后就是小动物研究。通过了小动物实验再进行大动
物实验。大动物的各个系统,比如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等更加接近人类。通
过了大动物实验才可以进入人体临床一,二,三期实验。三期实验成功了,新药
上市。上市后3-5年如果没有新的严重的副作用被发现,这个药才被肯定下来。
全部过程在西方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和十几亿美元。

  四.新药是怎样在研究的过程中被淘汰的?
  分子水平的研究被淘汰是因为别人重复不出来。实验室的阳性发现到了小动
物实验就不能用或无效,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小动物实验会淘汰90%以上的有苗
头的新药。淘汰的原因往往是新药有作用,但毒性太大。小动物实验无法重复出
实验室的阳性结果,是因为两者之间有区别。 实验室是“死的”,小动物是活
的;一个是简单的,一个是复杂的;一个是单系统的,一个是多系统的。小动物
实验成功后大动物实验无效,可能是大小的关系,也可能是物种的不同。大动物
实验成功后人体实验无效可能是物种的关系;动物和人的外环境不同,抵御恶劣
环境的能力和方法也不同;人类有动物所没有的“主观”表述能力和智力的控制。
临床实验成功而上市后被撤出,是因为临床实验是“整体”population的代表,
而不是真正的整体。

  所以,一个新药上市后三到五年没有被否定,才能说成功了。才可以庆祝。
在这之前,从研究的第一天到上市的十年研究过程中,没有一个阶段值得一个民
族为之欢欣鼓舞,因为随时都会被否定。

  五.中医高兴的太早
  回头看看中国对康莱特的报道,1993年6月18日,《我国抗癌基础研究取得
新突破——中药制剂“康莱特注射液”通过科研鉴定》,和1998年5月9日,“我
国中药抗癌研究获重大突破,向世界宣布,在直接抑杀癌细胞的同时又整体性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了中药治癌只有辅助用药的传统观点,改写了抗癌中药只
能口服的历史,标志着中药创新迈上新台阶。 ”

  “振奋人心”,“再传捷报”,“学术构思新颖,目的明确,设计严密合理,
试验方法先进,内容丰富全面,工作量及难度大,资料数据完整可靠,分析论证
合乎逻辑,结论恰当。该项成果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科学化丰富了新工艺和新
剂型,为发掘提高我国中医药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
技成果”,“发明奖”,殊荣等等。

  进而《人民日报》称“民族医药的脊梁”,见2002年6月25日于长洪,丁伟
报道。

  当年为国家作康莱特鉴定的吴阶平,吴孟超,董建华,顾学裘,陈可骥诸院
士们,请问90年代的你们到底懂不懂新药的研究过程呵?你们为什么不懂装懂,
误导这个国家?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会不服气,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中国上市已经10年
了,那么应该被肯定了。李大鹏请你记住,没有任何一个新药是只属于中国人自
己的药。每一个有用的新药都是全人类全世界的药。如果中国的一个新药不被国
际上的科学家和医学家感兴趣,只能在中国自己窝里用,它一定不是药。这就是
你李大鹏为什么要到美国去作实验的原因,不是吗?

  六.为什么会有临床三,二,一期实验这样的顺序?
  康来特临床一期实验在美国。临床二期实验在俄国。临床三期实验在中国。
一蟹不如一蟹,水平一步一步往下降。实验完成的时间更是荒唐可笑。康来特临
床一期实验在美国计划2001年6月到2002年6月完成。临床二期实验在俄国从2001
年开始作(附录1)。临床三期实验在中国1995年到1997年。时光倒流了。世界
上所有的人做事都是一,二,三。只有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的康莱特抗癌注
射液作临床实验是三,二,一的顺序。完全是拼凑。

  很明显,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的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因为无法在美国完成
临床二期实验,所以他才会编故事,凑成一,二,三这样的数字。骗一骗国家领
导人和老百姓。

  普通人都不想不明白,为什么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美国完成了16人的临床一
期实验,然后(据说)美国又批准了临床二期实验,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为什么
李大鹏会放弃美国二期实验而“临阵逃跑“了呢?

  在网上找到了李大鹏的一个解释,但内容被抹去了。(深圳市科技兴贸信息
网- 据来自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总值为7.
12亿美元, ... 在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花去了李大鹏700万美元,粗略计算一下,
对康莱特注射液的 ...)

  为什么二期临床实验要改在俄罗斯作,又把以前在中国作的临床实验说成临
床三期实验来凑数呢?李大鹏为什么一个地方只打一枪就跑呵?原因是康莱特抗
癌注射液没有效,没用抗癌症的效果。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抗癌新药美国临床一
期实验和二期实验的区别,你就明白了。

  七.抗癌新药的临床一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指所有的抗癌新药)

  对于抗癌药,美国一期临床实验就是测量“治疗本身不带来伤害”no harm
原则。
  目的是检查建议的剂量,疗程,和药理学特点。主要是观察毒副作用。但是,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在临床一期实验中观测分子水平效果。

  1993年NIH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指导文件《抗癌新药的临
床二期实验》中说:临床一期实验第一次将新药用于人体。在临床一期实验中要
观察新药的药理,毒理,和生物学效果。新药通过了一期实验就可以进入二期实
验。二期实验专门观察新药的抗肿瘤效果。如果发现了新药对特别的肿瘤(点)
有效,那么下一步可以再作一个二期实验,看看新药单独是否有效,还是合并使
用有效。也可以进入更大规模的三期实验。

  八.康莱特在美国临床一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政府网站《临床实验》clinicaltrials.gov的公告说:(附录2 公告全
文)2001年6月,在美国尤他州盐湖城的Huntsman肿瘤研究所(医院)开始康莱
特抗癌注射液在美国的临床一期实验。这次实验的目的有三个:1。在难治性实
体肿瘤病人身上检测康莱特抗癌注射液最大耐受剂量和安全性(指毒副作用)。
2。在难治性实体肿瘤病人身上检测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内容。3。观
测(可能出现的)初步的疗效。实验方法是“开标”,循序,和注射药量递增。
  In June of 2001, the Phase I study of KLT commenced at the
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 in Salt Lake City, Utah, with the objectives
of 1)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and the safety
profile of KLT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 2) To
determin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KLT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 and 3) To gather preliminary efficacy data. The method
of testing is open-label, sequential cohort, dose-escalation study.


  九.康莱特美国临床一期实验结束后的报告
  维勒医生等在2003年作的有关康莱特临床一期实验的报告(摘要):(王澄
给该医院打了电话,Richard H Wheeler维勒医生已经不在那儿了。)

  Phase I study of kanglaite (KLT) a botanical product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b-category: Other Novel Agents
  Categor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 Therapeutics
  Meeting: 2003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No: 990 摘要编号990
  Citation: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2: 2003 (abstr 990) 美国临床肿瘤
学会杂志2003年22卷
  Author(s): R. H. Wheeler, L. Busby, W. Samlowski, R. Gerard, H.
Farling; Huntsman Cancer Inst, Salt Lake City, UT; Huntsman Cancer Inst,
Salt Lake City, UT, Albania; Kanglaite USA, Salt Lake City, UT 作者:
维勒医生等

  摘要:康莱特是薏苡芢提取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批准用作肺癌和肝癌的
治疗。在中国的标准剂量为每天静脉用2万毫克,可用20天到21天。我们已经完
成了临床一期实验以及这个实验附带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给难治性实体肿瘤病人
每天静脉用康莱特连续用21天,每4周用药一次。我们从一天1万毫克开始,剂量
增加的速度为每天加1万。分为4组,每组3人,每组剂量不同。有4个病人接受了
每天3万毫克的治疗。药物点滴速度为1小时1万毫克。16个病人中12男4女,年龄
中位数67岁,距离41岁到80岁。中位PS70%(60-90)。所有病人用来作药物毒
性实验。他们的肿瘤原发灶为:肺癌3人,食道癌3人,前列腺癌2人,间皮瘤2人,
大肠癌2人,类癌1人,胰腺癌1人,甲状腺癌1人,和脂肪肉瘤1人。实验证明所
有病人对康莱特耐受很好。没有发生2级或更大的血液学或症状性毒性。在第一
个疗程中,把康莱特加大到每天5万毫克也没有看到剂量限制的毒性反应。因此,
没有确定最大耐受剂量。一个病人在第二个疗程用到每天3万毫克时出现了可逆
性的3级咖玛gultamyl转移酶升高,和2级碱性磷酸酶升高。但没有临床症状。三
个病人治疗两个疗程后停止了治疗。一个病人在第一个疗程中停止了治疗。原因
都是本人没时间。16个病人中15人可以用来作药物反应评估。其中5人疾病进展,
10人的在至少2个疗程中病情稳定,这10人中有4人病情稳定超过6个月。针对靶
向脂肪酸的药代分析显示与AUC,Cmax有剂量依赖性升高,与T1/2, Vdss有剂量依
赖性降低关系。有关药代学细节另文报告。我们建议下一步康莱特的临床实验中
可以把剂量提高到每天5万毫克。
  Abstract: KLT, an acetone extract of the coix seed (Coicis Semen
Yokuinin), is approv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for
treatment of lung and hepatic cancers. The standard dose in the PRC is
20,000 mg/day intravenously (iv) for 20-21 days. We have completed a
phase I trial with pharmacokinetic (PK) analysis of KLT given iv daily
for 21 consecutive days every 4 weeks in adults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 From an initial dose level of 10,000 mg/day, the dose was
increased by 10,000 mg per day in each of four subsequent levels all
infused at a rate of 10,000 mg/hr. Each dose level entered 3 patients
(pts) (4 pts received 30,000 mg/day). 16 pts (12M/4F; median age 67
yrs.(41-80) median PS 70% (60-90) were entered. All are evaluable for
toxicity. Primary sites were lung (3 pts), esophagus (3), prostate (2),
mesothelioma (2), colon (2), carcinoid, pancreas, thyroid, and
liposarcoma. KLT has been well tolerated with no Grade 2 or greater
hematologic or symptomatic toxicities. No dose limiting toxicit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irst cycle up to the maximum dose of 50,000
mg/day. A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could not be defined. One pt at
the 30,000-mg/day dose level experienced reversable, asymptomatic
grade III elevation of 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 and grade II
elevati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during a second cycle. Three pts
stopped treatment after two cycles and one during the first cycle due
to the time commitment required. Of 15 pts evaluable for response, 5
had progressive disease, and 10 had stable disease for at least 2
cycles with 4 pts stable for over six months. PK analysis of the
target fatty acids in KLT showed a dose dependent increase in AUC, and
Cmax, with a decrease in T1/2 and Vdss. Full PK studies will be
presented. The dos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studies is 50,000 mg/day.


  十.抗癌新药的美国临床二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指所有的抗癌新药)
  除了上面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指导文件中指出的:二期实
验专门观察新药的抗肿瘤效果。我还找到两篇文章。让大家读完了以后头脑中有
一个清楚的概念。
  (一)题目:抗癌新药的临床二期实验的评估的新倾向。(原文是法文)
  New trends in assessment in anticancer treatments by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Article in French]
  Medioni JR, Rycke YD, Asselain B.
  Unité de biostatistique, Institut Curie, 26, rue d'Ulm, 75248
Paris Cedex 05.

  肿瘤学的临床二期实验是评估新的治疗有没有足够(明显)的抗肿瘤效果。
以此来决定下一步实验。临床二期实验对于一个新的抗癌治疗的发展是关键的一
步。它的目的是介绍疗程,方法,观察终极指标,最近的方法和肿瘤反应评估的
新消息。通常主要的观察终极指标是肿瘤变小。有些研究人员观察次级终极指标,
比如像存活的时间或治疗的毒性。
  The aim of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 is to judge if a
new treatment have a sufficient antitumor activity to justify further
studies. They represent a crucial step in a new anticancer therapy
development. The aim is to present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plan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s, end points, recent methods
and news in tumor response assessment. Changes of the place of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in a new treatm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finally shown. Non randomized trials planification methods (unique
analysis, Gehan's method, Simon's procedure, Fleming's multi-stages
procedure, triangular test) are described. Usual primary end point is
tumor size diminution. Some studies are interested in secondary end
points like survival data or treatment toxicity.


  (二)1998年的一篇文章。题目:抗癌新药的临床一期和二期实验的评估:
终极指标,有效性和真实存在性。
  Ann Oncol. 1998 Oct;9(10):1047-52.
  Phase I and II trials of novel anti-cancer agents: endpoints,
efficacy and existentialism. The Michel Clavel Lecture, held at the
10th NCI-EORTC Conference on New Drugs in Cancer Therapy, Amsterdam,
16-19 June 1998.

  小题目:抗癌新药的临床一期结束后就开始查有效性。
  临床二期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新药的潜在的治疗癌症的效果。传统的方
法是用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测量方法来量肿瘤的缩小。在这里要提及的重
要的一点是,对药物的反应本身并不意味着有效。但是,有效意味着增加治愈率,
存活,或生活质量。实体肿瘤的缩小作为二期实验的终极指标被证明是非常有用
的。实体肿瘤的缩小的事实可以帮我们选择药物和疗程,接下来观测该药延长生
命的效果。
  After phase I: Screening for efficacy
  The goal of phase II trials is to screen agents for their
potential for efficacy. Traditionally this has been measured by
objective tumor regression described using standard criteria (e.g.,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response
per se is not synonymous with efficacy; rather, efficacy means
improved cure rates, survival or quality of life. Tumor shrinkage has
proved to be useful as a phase II endpoint because it has allowed us
to select drugs or regimens which have subsequently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by prolonging survival.


  十一.谁能找到康莱特“直接抑杀癌细胞”的证据?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都明白了一件事,原来美国临床一期实验是测新药的毒
副作用,通过了一期实验就达到了“窝窝头”水平。吃多少都不会死。而美国临
床二期实验要来真格的了。你的新药能减小肿瘤的体积吗?窝窝头过不了二期实
验。因为它治癌症无效。

  尽管中国的科学大老们曾信誓旦旦地说:“康莱特直接抑杀癌细胞”,我们
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任何一个实验证实康莱特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好像全世界只有
李大鹏一个人说康莱特能让肿瘤缩小。我们希望李大鹏能够公布俄国人的原始报
告。本文后附录5到34有没有一个研究提供肿瘤体积缩小的证据?如果有,能被
别人重复出来吗?中国60万人次作为一个整体用了康莱特,如果有十分之一的6
万人出现明显肿瘤体积缩小,那么,这个显著性差异就像平地起高楼。拿旁边的
平地作对照,就是一千度的近视眼也能看到这个楼,何苦要做美国临床一期实验
16个病人。这么少的病人数用统计学作放大镜就是看出来了有治疗作用也有很大
的误差。所以,有一定医学研究训练的人看看本文附录的从5到34的题目和结论,
就判定了康莱特无效。整体都作完了,李大鹏你还要研究什么?难道李大鹏怀疑
附录5到34的作者们没有发现肿瘤体积缩小的能力吗?我和李大鹏想的恰恰相反,
我认为附录5到34 的作者们说“改善生存质量”已经是很主观,很帮李大鹏的忙
了。时间会证明康莱特能“改善生存质量”的说法根本就不真实,已经“拔高”
了。

  十二。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李大鹏的骗局
  美国临床一期实验的结果和一期实验的目的完全吻合。疑点是1。没有人读
过李大鹏定义的俄国临床“二期”实验的用俄文或英文写的原始报告。这是非常
可怕的事。2。李大鹏先在中国1995年到1997年作完所谓的临床“三期”实验。
2001年可能是同时在俄国开始“二期”实验和在美国开始一期实验。这样一来,
李大鹏的康莱特上美国一期的时候并不是在未知的情况下,而是在已知的情况下
开展的。李大鹏知道美国一期实验要求的剂量和疗程康莱特能通过。因为当时中
国的20万人次和“三期”实验已经证明了康莱特没有剧毒。同理,李大鹏在美国
批准了临床二期实验的情况下,临阵逃走也是在已知的情况下逃走的。因为康莱
特不能减小实体肿瘤的体积李大鹏早都知道。康莱特到目前为止是个“窝窝头”,
5万毫克以内不能毒死人,但是没有《人民日报》说的“直接抑杀癌细胞”的作
用。

  十三.“增强免疫功能”是中药的通病
  年轻人向异性介绍自己的时候总要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我年轻那会
儿总是听到周围的人说自己“爱好文学”,实际上他或她只看过几本小说。今天
的中医真是“爱好文学”,差不多所有的中药都“增强免疫功能”。至于《人民
日报》说的“整体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绝不是康莱特的“特长”。
2003年非典时用的板蓝根,给癌症病人和艾滋病人用的中草药等等都说是增强免
疫功能。统统都是放狗屁。

  十四。“增加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意义?
  为什么所有的中药治疗癌症都是中晚期的病人?为什么单独用总是无效,和
化疗放疗以及其它治疗合用就有效?这就是中医家传的忽悠手段。用病人的濒死,
用疑难,用混乱,用说不清楚来遮盖中药的无效。当中医听说国际标准中有《1。
减小肿瘤体积,2。有效意味着增加治愈率,存活,或生活质量》的时候,对
“增加生活质量”就可以看作有效,中医如获至宝,奔走相告。以为国际上都承
认,只要病人说好点儿了就算是有疗效。“国际上”怎么会和中医一样愚蠢?

  国际标准的四个词汇中,减小肿瘤体积是一级指标,也叫“硬指标”hard
data。增加治愈率,存活,或生活质量是二级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算是“软指
标”soft data。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会同时观测这四个指标的,特别要留
心在硬指标上。这样全面观察才合逻辑,就是不读书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比说去评论一个姑娘长的漂亮,中医说只要姑娘的眼睛漂亮就算长的漂亮。可是
这个姑娘个头只有一米四零高,能去选美吗?

  十五。中医拿中国人盲目作中药实验何时才能停止
  对于癌症病人,从美国到中国都有死马当活马医的倾向,只是程度和方法有
很大不同。美国严格把守对病人无毒的原则,所以当中国在政府的批准下20万人
次用了康莱特,美国才会同意在美国的临床一期实验作18个病人。美国认为在中
国政府的监管下20万人次用了没有因毒副作用停下来,说明康莱特没有剧毒。美
国人显然是在用中国的20万人作“抵押”才同意开始作美国的第一个病人。(这
是美国人一贯的做法。比如注入膝关节的药hyalgan先在欧洲临床用了5-6年后美
国才用。美国从医生到普通工人都知道,“让他们先用”。)那么,请问,中国
大规模给中国人注射康莱特的时候是拿什么做的“抵押”?李大鹏不敢作美国临
床二期实验,却敢在中国用康莱特到60万人次。这又说明了什么?到底是中国人
的性命重要,还是中药一定要拿人试出奇迹重要?请中国政府给老百姓一句话,
到底谁重要?

  十六。今后请中医报道时好坏都要说
  中医说全世界都推崇中医中药。我看到的是海外越来越多的人对中药的研究
感兴趣。我专门询问了我的一个在美国大药厂Merck做研究的华人朋友。他说自
然界如植物存在的化合物比人工能合成的多多了。因此,中草药也理当是一个被
研究的对象,一个寻找新化合物的来源。关键是,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在中
国热卖的中药或中药注射剂被国际上研究出来。一个也没有。这说明两个问题,
1。像我前面说得那样,研究药物很难。常常是“十年磨一剑”。2。作为寻找新
药的对象和来源,中草药并不比“草”的成功几率高。所以,我们大家往后看,
今后10年,20年,30年,中医越是宣传国际研究中药的广泛性,时间过得越长,
国际越是出不来最终成果(不是阶段成果),中药就越没用。最后的结论,中草
药和草是一样的。

  我最看不起中医的就是说谎。中医说国外谁谁开始研究中药,为什么不作1
年,2年,3年的追踪报道?1年,2年,3年研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不说?愿
意研究中药并不等于有了最终好结果,之间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常人都知道研究
只是开始 ,出了结果才能算数。 中医在宣传的时候为什么把“愿意研究中药”
故意误导成“海外都相信中药的作用”?手法十分卑劣。

  今天我们就将中医一军,2007年7月24日《健康报网》报道了《扶正化瘀胶
囊在美进入二期临床》,将于2009年完成 。(请注意,中国已经作了5万人。)
如果2009年二期临床实验失败了,《健康报网》报道不报道?无论成功与否,
2009年我一定会报道。

  十七。《人民日报》该纠正错误的时候就没有了脊梁
  1958年批判马寅初的时候《人民日报》很积极。2003年8月1日《人民日报》
赞扬马寅初的文章中就把自己当年批判的内容给抹掉了。好像没有发生过对马寅
初的批判。《人民日报》为什么不对马寅初的英灵道歉?请问《人民日报》,当
我们今天质疑李大鹏的康莱特的时候,当今后康莱特被证明治癌无效的时候,能
不能让中国人民看到你的脊梁?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9043 元 
精华
帖子
4485 
注册时间
2004-7-18 
最后登录
2018-8-18 
2
发表于 2007-7-31 04:21

李大鹏,将传统抗癌中药打入国际市场
转自:浙江都市网 2005年11月3日14:5
 
  中新浙江网11月2日电 美国盐湖城犹他洲大学的汉兹门肿瘤研究所(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终于接受了来自中国的抗肿瘤中药康莱特注射液的I期临床试验。“可是,没有病人愿意接受我们的药物实验,”康莱特制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李大鹏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大鹏不得不冒险,同意让一位74岁高龄的胰腺癌晚期自愿者病人充当首位试验者。“(汉兹门)研究所的肿瘤专家一致判定他只有2个月的活期,”李大鹏回忆说,“这样的样本没有多少人敢用。”
  I期临床试验主要是做毒性测试。40天以后,患者的用药计量从刚开始的每天100毫升增加到500毫升,结果毒性没有出来,病人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这位被判定为只有2个月活期的胰腺癌患者在生活了14个月后仍然健在。2003年8月,历经了2年多的实验后,康莱特注射液顺利地结束了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I期临床试验。
  “拿到美国FDA的药物批准,也就相当于拿到了康莱特注射液的全球通行证,”李大鹏说,但得到这张“通行证”至少需要5-10年。在美国试验期间,李大鹏也在积极争取进入俄罗斯市场。今年7月,康莱特注射液获得俄罗斯联邦政府卫生部批准,作为治疗癌症的处方药在俄全面进入临床应用。这是产自中国的中草药首次作为处方药进入欧美市场。身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李大鹏,准备亲自上阵,开辟新市场。2003年,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实现国内销售收入3.5亿元,利润2,800万,在中国国内中药抗癌药销售中名列前茅。
  康莱特注射液是以传统中草药薏苡仁为原料,从中提取甘油三酯化合物等的活性部位,制成供动、静脉注射的新一代双相广谱抗癌注射液。注射液中的活性微粒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有丝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期)时相细胞,减少进入G1(DNA合成前期)时相细胞,并导致S期(DNA合成期)细胞百分比下降,从而减少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对于肺癌、肝癌、恶性淋巴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具有直接杀死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
  薏苡仁属禾本科植物,是中国东南地区人们日常食用的一种食品,在中药史上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流行病学家们一直认为东南地区癌症低发病率与薏苡仁有关。1975年,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李大鹏开始对薏苡仁抗癌成分的提取和疗效进行实验研究。1997年,康莱特注射液获得中国卫生部批准生产和临床应用。此后,康莱特分别在俄罗斯、美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欧盟取得专利。“至今,已有30多万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过临床治疗,”李大鹏介绍说。
  一般来说,化学合成的抗癌药毒副作用比较大,进入人体后,往往无论是肿瘤细胞,还是健康细胞,都一并杀死。”李大鹏解释道,“与化学合成药不同,植物药不仅能够神奇地抑制、杀伤癌细胞,而且还能显著地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康莱特活性微粒直接进入癌细胞,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后,出现溶解死亡,细胞碎片堆积,“而健康的细胞却丝毫没有受到损害,”李大鹏说。
  植物药的这种神奇功效一直得到药理研究机构的关注,但对于康莱特的药物机理,“我们至今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李大鹏坦然地说,“可能跟(薏苡仁中含有的)某种酶有关。”而据李大鹏介绍,通常化学合成药物的分子结构都已经在说明书中得很明确了。
  据来自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总值为7.12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和提取物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84.26%;中成药出口额仅为1.12亿美元。“2003年,全球中药贸易总额约为300多亿美元,中国仅占1/300,”李大鹏说,“而同年中成药的进口额却达到了6.5亿美元。”李大鹏说。日本和韩国因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握原料、生产、检测等各个环节,因而成为世界中药出口的主力军,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
  外国人不相信中国生产的中药是有原因的,”李大鹏分析道,“首先,中草药原料种植管理不过关;其次,生产过程管理不严谨,不少中草药的生产仍然停留在作坊式的原料加工上;再次,药物检测不过关,根本谈不上运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控制药物提取质量;另外,对药物的药理研究不透彻也成为国内中成药跨不出国门的主要障碍。”
  为了使康莱特注射液顺利走向国际市场,李大鹏颇费心机。他把康莱特原料薏苡仁的生产选择在了浙江省山区的一个GAP基地,并把它建成为中国现有的7个中药原材料示范管理点之一。2001年,康莱特集团又投资2.5亿元从德国、美国和奥地利进口了全部乳剂生产和检测设备,并通过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局的GMP认证。2003年9月,在美国FDA“中药开发和质量管理规范化”专项研讨会上,FDA首次对中药进口做出口头让步:只要国产中药的生产加工过程符合GAP、GLP、GMP的规范,运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控制其质量,就能够得到认可。参加研讨会的中国医科大学博士曾令杰说:“证明中药是安全、有效的,质量是可控、稳定的,就可以通过FDA的认可。”
  目前,美国FDA建议康莱特注射液跨越II期试验,直接进入III期临床关于药物疗效的试验。“美方官员同意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将临床病人中的30%放在俄罗斯,40%放在美国,其余的30%可以放在中国,”李大鹏说,“与I期试验全部在美国进行相比,我们的试验成本会大大降低。”
  在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花去了李大鹏700万美元,“粗略计算一下,对康莱特注射液的累计研发费用已达1,700万美元,这是国内一般中药企业难以想像的。”李大鹏说,“不过,资金问题仍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所以(FDA)III期试验迟迟尚未启动。”李大鹏显然有些焦虑。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康莱特公司自行研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分离薏苡仁抗癌有效成分工艺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据李大鹏介绍,“传统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一直以来是以水或乙醇作为溶媒,而中药中的脂类成分则以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提取100毫升甘油三酯化合物,需要20公斤薏苡仁和双倍的有机溶剂。”
  而现在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由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具有类似气体的较强穿透力和类似于液体的较大密度和溶解度,具有良好的溶剂特性,可以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薏苡仁中的甘油三酯化合物。李大鹏表示,该项技术投入生产后,将使康莱特公司节约上千吨高纯度的丙酮和石油醚,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了产品成分的纯度,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在国内市场上,每瓶康莱特注射液的价格大约为人民币250元,受国内消费水平的限制,“我们长期把利润率控制在4%到11%之间。虽然现在原料价格涨了,我们也坚持没涨价。”对于康莱特的前景,李大鹏似乎并不担心,“我们已经初步进入了国际市场,在俄罗斯的定价是每瓶78美元,这个价格在当地并不算高。如果局面打开,获得较高利润不成问题。”
  从研究康莱特注射液的第一天开始,李大鹏就把目光牢牢地锁定国际市场,“试验要求、生产流程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的,”他说,“将来康莱特的主要市场也应该在国际市场。”在一次做试验的意外事故中,由于实验室着火,李大鹏全身80%的面积被烧伤,但仍然没有放弃。“再给我3年,我一定能打开美国市场,”李大鹏自信地说。
  然而,中国药学会名誉会长周海钧认为,“(中药)在目前阶段,即使有的品种进入了美国市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不同,也不一定有很好的市场。”让外国人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中药,可能是李大鹏面临的更大挑战。

www.sinopharm.com/2005-11-3/2005113140515.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0 15:23:00编辑过]

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3
发表于 2007-8-1 22:28

这种鬼话能骗谁?只有1个人试过,FDA就能通过2期临床试验?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康莱特活性微粒直接进入癌细胞,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后,出现溶解死亡,细胞碎片堆积,“而健康的细胞却丝毫没有受到损害,”李大鹏说。
这种骗子话也能说出来???高倍显微镜能看见活性分子微粒???这种院士???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6 18:00 , Processed in 0.02267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