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写给母亲
查看: 718|回复: 9

写给母亲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1
发表于 2007-5-13 14:47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可是昨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晚上老爸点打电话过来我才想起,真恨自己怎么这个都没有记起.

妈和老爸一样是54年的马,今天53岁了.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发觉他们老得特别快.一直想静下来写一下我的母亲,可是每次都是提笔却不知道如何写起,母亲对我的爱太多太多,光用笔是无法记录下的.

小的时候也就5\6岁光景吧,妈妈和爸爸经常吵架,也许是因为哪个时候穷,日子过得不顺心,有时候是为与祖辈的关系\有时候是为了其他事情,加上年纪轻,因此时常听到他们的吵架声.有时候母亲失声痛哭,说真想离开这个家,到福建广东,80年代中期四川农村的非常流行跑福建,经常有人贩子拐卖妇女到福建贩卖,因此那个时候的小孩如果不听母亲的话母亲就用跑福建吓唬小孩. 记得有一次母亲与把吵架甚至打架后,把只有4岁的我拉到身边哭着对我说,要不是看我小,真想离开这个家. 记忆中这种吵架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知道我爷爷去世,也许父母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为了祖辈吧.记忆中最厉害的是母亲喝了农药,被拉到医院洗胃,当时我也只有4\5 岁的样子,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子插到妈妈的喉管里面,直到胃中,母亲不断地干呕\可是被爸及其他人按着不得乱动弹,当时看着母亲真的是受了很大的罪.母亲倔强的性格让她在年轻的时候受了不少气,吃了不少的苦.

我觉得母亲最最大的磨难是在我6岁的时候,是失去了大我6岁的姐姐.姐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芳,20年过去了,现在我还想得起她的样子,记得当时我还小,经常和姐姐一起玩,姐姐也非常地照顾我,当时我小,有时候母亲经常干农活没有时间照顾我,都是姐姐陪着我.还记得我小时候非常的粘她,她要去上学,3岁的时候都屁颠跟在她后面进了学校。不过小时候我不懂事,经常在父母面前告姐姐的状,每次姐姐受了责备都会打我的小手或是屁股。一晃姐姐离开我都20年了,如果她现在还在我们一定非常非常得友好,妈妈有一定会非常幸福。那段日子家里面非常穷,可是有了2个孩子的欢笑,家里还是充满了幸福和欢乐。可是就在1987年开学的日子,91,姐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记得当时非常热,正当水稻收割的日子,姐姐去帮外婆和3姨家收割谷子。第二天回来却发了高烧,母亲那几天也是由于炎热人也不太舒服。下午,妈妈代姐姐到镇上的卫生院去看病,我当时也一起去的,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因为明天都要开学了,姐姐昨天刚报了名,她都读6年级了,我也想我当时能不能报上1年级,当时读书要有计划,必须7岁才发蒙读1年级,我跟在姐姐后面都读了3年的幼儿园了。到了医院,医生给姐姐量了体温说要输点液会好得快点,当时也许是图快,孩子要读书,妈妈就同意输液,当时就我们3人去的,爸爸还在帮外婆家收谷子没有回来,当时交通也不怎么发达,没有多少汽车,也就没有去城里面的医院。记得下午去的我还陪姐姐输了一会液,晚上天黑了我被镇上的姑婆领回家了,妈妈在卫生院陪姐姐输液。记得晚上睡到半夜,被吵闹声惊醒,起来看到爸爸在70多岁的祖祖(父亲的奶奶)的床前哽咽,爷爷、奶奶、姑姑屋子里面围了一大圈。都忧伤得很,我知道出了大事情,后来姑姑对我说姐姐在卫生院死了。当时我不太明白死的概念,但是看到他们都流泪,我也哭了。从母亲口中得知当时姐姐输了3大瓶液,待快输完时,姐姐突然口、鼻全部出血,还没有来得及抢救姐姐就离开了。…………我苦命的姐姐……

第二天看着母亲回家了,整个人好象没了魂一样木勒了,面无血色,无表情,眼泪流干了,偶尔说句话声音沙沙的。一个晚上不见,仿佛目前一下子老了10岁。现在想来母亲当时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她那段时间是如何挺过来的。

随后姐姐的遗体也被用板板车运到了家门口,虽说是以外去世,按照农村的风俗还是得为姐姐安葬。当时父亲是忍住了悲痛,还要抄辞姐姐的丧事,忙里忙外,那两天人一下子也老了很多。第二天又是报名的日子,当时记得是姑姑带我去报名,报1年级,老师不给报名,说是我岁数小了一岁,后来母亲强忍悲痛,又带我亲自去报名,下午其他学生都上课了,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把我领到1年级教室的门口,说我已经读了3个幼儿园,学的知识也足够上一年纪了,但是当时上课的老师就是不让我进,母亲一下子哭了,老师讲家里发生了变故,就可怜我收下我读1年级,以后好早点工作等等,母亲失声裂肺的倾诉,当时那位老师也许动了恻隐之心,让我坐了进去,母亲离开后我又被那位老师带进了学前班的教室。直到今天我还对那位姓陈的老师怀恨在心。姐姐是第三天后下的葬,本来家里的人还要去调查死因,后来由于卫生院承认赔偿,加上卫生院的负责人是我们村上的,当时善良的父亲母亲就这样认了。记得当时只赔偿了5000元。我可怜的姐姐就这样走了。姐姐出殡的那阵,天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母亲没有去送姐姐,我也没有去,就在门口望着出殡的队伍,就那样望着,我看到妈妈流了一脸的眼泪,一直流到嘴里,都没有去插。姐姐安葬在一个背弯里面,离家有1公里左右,以后很少有人再提姐姐,也不再纪念她。当她就从来没有在这个家里面来过。我想,是母亲不愿意再提起伤心的往事,就这样麻痹自己吧。后来父母吵架少了许多,偶尔的吵闹父亲会提起姐姐说是母亲的过错没有带姐姐到城里面的医院看,或当时应该早拔液,剩下的药水不该输下去是妈妈说医生开的药液不输完浪费可惜。每当父亲一说,母亲就很少回应父亲,在心中,母亲将姐姐的去世责任大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可想而制,我可怜的母亲。

 

 

 

后来为了彻底地摆脱阴影,我们在500远的地方建了新房。

日子还得继续,母亲渐渐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后来母亲和父亲做起了小生意,贩卖东西,记忆中卖过土豆、辣椒 、柑橘等,干得最长的还是卖米,一直到我大学毕业。我的学费都是母亲用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0:52:28编辑过]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6903 元 
精华
帖子
6721 
注册时间
2006-9-20 
最后登录
2011-6-7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2
发表于 2007-5-13 23:49

生活总是很艰难。生命有无法承受之轻。命运,如同一股巨大的无法预知的力量,裹挟着我们奔向不知名的远方,有痛苦,有磨难,有惆怅,有感伤……

顺其自然

Rank: 4

现金
933 元 
精华
帖子
247 
注册时间
2004-10-4 
最后登录
2011-12-29 
3
发表于 2007-5-15 12:48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祝福我们的父母 也祝福那些没有儿女的老人
http://bbs.hbvhbv.com/dispbbs.asp?boardID=17&ID=496352&page=9

Rank: 4

现金
448 元 
精华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07-5-7 
最后登录
2009-4-13 
4
发表于 2007-5-16 05:59

天下,母亲最伟大,她们是最可爱的人!!!!!!!!!1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5
发表于 2007-5-16 13:55

谢谢关注

[em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0:56:39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6
发表于 2007-5-16 13:55
 (续)

后来为了彻底地摆脱阴影,我们在500远的地方建了新房。

日子还得继续,母亲渐渐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后来母亲和父亲做起了小生意,贩卖东西,记忆中卖过土豆、辣椒 、柑橘等,干得最长的还是买米,一直到我大学毕业。我的学费都是母亲用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

所谓卖米就是到乡镇小场去买米,然后将买到的米拿到县城的市场上去卖,赚一个差价。乡镇一般都很远,离家有40多公里,要起特别早才能赶上89点钟的正当红火的正场。因此母亲一般是早上5点多就起来,然后赶路或者坐车到乡镇场上去,买到米后还要将米运回县城,为了节约点人力费,一般都是母亲和父亲自己搬运上车,一袋米用一个大口袋装着,有150来斤重,母亲年轻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自己扛上车。记得有一个叫“清河”的乡场,场镇在一个低洼地带,离主公路有20多步的阶梯,汽车开不下去,只有靠人力搬运到主公路上面,有次周末我也去赶场,看到母亲和父亲将45袋米抬着,象挑山夫般的将米抬上车,上车完毕,豆大的汗珠从母亲的额头冒出,样子非常的辛苦。看了我都有些不忍,想去帮母亲一把,母亲说你还小,去那边看着口袋不要被人偷了,以后个人好好读书,不要象妈这样下苦力。

也许是听进了母亲的话、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是有姐姐的在天保佑,我在小学的成绩非常好,经常是班上的前2名。在读完小学4年级的时候,我考进了尖子班。这个班专门是为备考重点中学县一中专门开设的,会聚了我们全乡各学校的尖子生。那个时候作为农村的学校要想考县一中非常的难,因为这个县一中正式录取的农村籍的初中生只有40个,其他的都是县城当中的城市孩子。而据老师说农村的小学毕业生每年在我们这个小县有6000多人。县一中的升大学的比例很高,当时号称只要考上县一中,就等于是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槛。基本上每个乡区考进去的每年就12个,有些区甚至一个都考不进去。当时92年我才11岁,就开始住校,当时为了考学都是早上上早自习,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虽然我家离学校只有1公里的路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在学校住。为了节约伙食,3餐就利用休息时间回家吃。当时农村学校的条件真的很苦,我们当时住校的时候学校连床都没有,只有打地铺,记得住了2个月的地铺,学校才买了木架子床。班里45个同学,都11岁左右,住得远的只有1周回去一次。我还算比较幸运的,家离学校比较近,伙食不用另外算钱。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早上自习完到正式上课只有30分钟的时间,我得飞快地跑回家吃饭,然后再飞快地跑回学校上课。当时我试了一下时间,以我当时最快的速度跑回去要6分多钟。为了我不这么辛苦,母亲就选择了给我送饭,因此,在那2年的时间里,在上学的乡间小路上会看到一位身材中等、微微发胖、穿着朴素的母亲每天早上端着一个大大的饭缸往学校里赶,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只要上学的日子每天早上我手中都会捧着热腾腾的饭菜。一般是7点半左右,有时候母亲赶场走得早,她就会很早就把饭送到学校,放在教室外面的窗台上面,下了自习我再去端。在56年级的2年中我的早餐都是母亲这样给我送来的。有时候在教室端起饭缸看着母亲又往家赶的背影我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为了孩子读书,为了节余伙食、为了让我吃到母亲亲自做的更有营养的饭菜,母亲天天就这样每天跑好几公路。天下父母心!

我还算争气,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当时我们班级45个学生考上了3个,还算比较多的一年,有2个同学差0.5分,非常的可惜,记得当时有2个线,一个是正取线、一个是有资格交纳“利费”的线。他们要读就要选择交纳“利费”。当时94年就是3500元起步价,每差一分200元。当时我们县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就400元的样子,可见是多大的一笔费用。记得发榜的那天母亲特别高兴,见着村里的人都说我细娃考起城里的学校了,考起了。很久没有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高兴了。确实是一件大事,记得当时我们考起的3个学生还到市里的电视台为老师点了3首歌,请老师到县城的酒店花300多元吃了一顿饭。最有意思的就是点歌台要放歌的那几天,母亲早早就将乘凉的晒坝冲洗干净,然后将家里面的12寸熊猫黑白电视放在正屋门口,电视节目开着,边做饭边等我们点的那个歌出现。当时我们那个歌出现了,在歌曲下方显字幕,“某某为了考上什么什么学校,特为老师某某点歌,祝福老师什么什么的”当看到我的名字是时候,母亲大声对父亲喊,快看,你细娃的名字上电视了,然后还将屏幕上的字一字不落的念出来。母亲脸上洋溢的满是幸福,笑得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爽朗,那么欣慰。

 

 

中学开学报名那天是母亲亲自送我到县城的学校的,记得当时农活忙,父亲把我送到马路上就回家了。

县城离我家不太远,有15公里的路程。农村考进去的如果没有亲戚在县城或者没有在县城陪读的话就只有住校了。记得当时母亲让我把家里最好的一床棉被带到学校去,我不肯,说这床被子这么大,我就要那床小点的,“小点的旧了,你一个人盖着不热和,自己到县城自己要照顾自己,要舍得吃,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要饿坏了身体。”一路母亲都是在叮嘱我。

 

 

报完了名母亲亲自把从家里面背来的席子、被子铺好。

然后再将把报名后剩下来的50元钱塞给我,做一周的生活费。我说要不了那么多,她说拿着,该吃的就吃,不要省,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各人要争口起。周末早点回来。

就这样,母亲把我送进了县一中,我也开始了我的中学生涯。当时我13岁。

就象所有住校生一样,我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每周回家一次,我的成绩在县中属偏上那种,全级400多学生我一般排名60名左右。有几次是还考入了前20

一切都那么平静,我在学校认真地读书、母亲和父亲平时在家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就做卖米的小生意,攒点钱。我在学校用得还比较节省,一周要用30  块钱。 

很快初中快毕业了,当时为我上中专还是高中的事情,母亲和父亲也吵过几次,父亲坚持让我上中专,出来得早,好早点减轻家里面的负担,母亲却说我成绩还行,考大学很有希望,当妈的再多苦几年也要把孩子给供出来。后来我还是两样都报了名考了,中专也考上了,但是录取的专业是畜牧兽医专业,我选择了读高中,母亲不顾父亲的反对,也坚决支持我的选择。

我得以继续留在一中上高中。

一直在为高考打拼。我梦想考一所军校,免费读大学,而且当兵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的眼睛也保护得好,没带近视眼镜。

直到高考前的体检………………

清楚的记得那是199912月份,离高考还有6个月的时间,学校不知道怎么搞的,突然想起体检查血,以前从来没有检查过。可能是考大学前的特殊检查吧。还记得抽血的那天,全班同学都有些害怕,我是第2个走上讲台主动抽的,我对自己的 健康很有信心。

然而结果出来了,全班60多个同学有6名同学查出有乙肝,学校再次叫我们6个学生重新做了一次检查,还是那样。我比较严重,是大三。当时一下子蒙了,我怎么会得这个病??那段时间真的是不知所措。

(待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02:27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7
发表于 2007-5-16 13:55

多发了

 

[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0:59:36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8
发表于 2007-5-16 13:55
 

[em0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00:35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9
发表于 2007-5-16 13:55
 

[em0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01:11编辑过]

Rank: 4

现金
1053 元 
精华
帖子
126 
注册时间
2003-12-6 
最后登录
2017-11-27 
10
发表于 2007-5-16 14:03

记得我是在一个县城赶场日告诉母亲我的体检结果的,那天母亲到县城来卖米,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去找母亲。那天天气有些冷,远远地就看见了人群中的母亲。由于天气冷,母亲正将手揣在口袋里面站在市场的一角,跺着脚。她面前摆了45个口袋,有大米、胡豆、绿豆等其他好几种杂粮。中午买米的人少,快散场了。还没有走到母亲面前一股辛酸的情绪就涌上我心头,但是我还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哭出来,千万不能让母亲难过。母亲好象也看到了我,“妈…………”我开口叫到,不听话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想止也止不住,“妈妈,你今天在赶场啊……”我哽咽到。母亲有些不知所措,忙问“啥子了?莫哭啊,妈在这呢,在学校受欺负了吗?”我想忍住,可是越忍泪水越往下淌,从知道这个消息起已经有4天了,我从来没有哭过,只是有点紧张,有些烦恼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病。而现在的我就象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终于看到了母亲、看到了我的支柱一样,几天来的压抑、委屈终于释放了出来一样,我哽咽得厉害,鼻涕也流出来了。母亲递过一小叠有些皱的纸巾。“妈,他们说我得了乙肝…………”他们很显然是指医生。这时父亲也走过来了,他也在赶场。母亲也不太懂这个病到底有多么严重,但是看我哭得这么厉害,眼睛也有点红,但是她还是安慰道“得了病就看就是了,还有妈老汉呢,莫哭了,莫着急,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肯定可以看好的,**(父亲的名字),把米这些看好,我带细娃去医院看……莫哭了,我们去看就是了,妈有钱……”妈说着,我这个时候也冷静了下来。妈马上要带我去医院,说着母亲就拎起卖米的背篼和口袋往县城最大的医院——人民医院赶,第一次坐上了县城的人力三轮车。路上母亲帮我抹掉泪横,象小孩一样,再次对我说你这个细娃不要着急嘛,有什么病不要着急,我们治疗就是。“终于到了医院,挂了号,母亲带着我来到了医生面前,询问了医生我的病到底严重不,医生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治疗这个病,只有抗病毒治疗,当时那个医生给我开的是“阿西罗为”一种抗病毒的药,很贵,花了300多元。拿了药,母亲把我送回了学校上课。

接下来的日子里,母亲就到处打听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好,对我的病情有好处,有好几次是中午把我喊出去为我看病。吃那种很苦很苦的中药,但是没有多大效果。病还在看,但是复习不能放松,那段日子,母亲一下子老了很多,但是在我的面前还是装着什么事情也没有,她也是担心我,担心我的身体。

直到考试前我还是天天在喝中药,想在正式体检前将身体治疗好。但是一切努力都是白费,还是那样,大三。

复习效果不怎么好,加上考试没有发挥,我只考上了一般本科。学费每年有4000多。

 

接下来是读大学,大学的时候也是母亲亲自将我送进大学校园。

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将病看得平淡了,认真地学习,每年能得到500元奖学金,加上课余的打工,大学期间也还算过得充实。

毕业前特别担心因为工作难找,不过还算顺利,没有体检进了一家公司。一直工作到现在。

 

工作快3年了,家里面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由于在外地工作,只能每年过年放假才能回去一趟看望母亲和父亲。每周抽空打个电话回家问问家里面的情况,象以前母亲叮嘱我一般我给母亲讲我寄回去的钱要用,不要存起来,该吃的就吃,不要舍不得。母亲的回答是晓得晓得,还反复叮嘱我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工作不要太累。

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更加努力地挣钱,取一位孝顺的妻子,好好孝顺孝顺我亲爱的母亲。母亲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笨拙的笔触写不完母亲的爱,只有在最后祝福我的母亲身体健康,永远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

 (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2-2 03:09 , Processed in 0.02523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