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精华资料 存档 1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
查看: 752|回复: 0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556 元 
精华
帖子
370 
注册时间
2001-8-16 
最后登录
2003-5-5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1-10-10 07:51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4月27日26卷16期  总第710期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

早期病人有效率84.6%,中期58.7%,晚期19.0%



蒋鸿鑫摘译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LSS)  严重肝衰 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 治疗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9,14(Suppl)∶A274]载 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兰娟报告了人工肝支持系统(LSS)临床应用的现状。



    肝移植是晚期慢性肝病病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等待供肝或病情进展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LSS来维持病人的生命。肝功能非常复杂,肝脏是合成糖原、脂类和蛋白质(包括白蛋白、酶、凝血因子和微量元素载体)的工厂。肝脏还有解毒功能(包括氧化、还原和结合)。这些复杂的功能单纯用人工方法很难复制,人工LSS只具有肝脏一部分的功能。



    人工LSS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Merrill首次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肝衰病人,1956年Sorrention证明新鲜肝组织匀浆有解毒功能,并提出了“人工肝脏”理论。80年代由于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肝细胞被用于人工LSS,使生物型或混合型人工肝脏得以问世。





人工LSS种类



分型

方法 功能

Ⅰ型(非生物型)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灌流 解毒

Ⅱ型(中间型) 血浆置换 解毒、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

Ⅲ型(生物型) 交叉循环、肝灌流、体外

生物反应器、肝细胞 解毒、生物合成,移植过渡措施

Ⅳ型(混合型) Ⅲ型和Ⅰ或Ⅱ型结合 具有Ⅲ型和Ⅰ或Ⅱ型功能





    肝肾综合征病人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可清除大量氨,使血氨升高的肝昏迷病人苏醒。用聚丙烯 作半透膜,可透析出分子量<15000 D的物质,包括氨和游离脂肪酸。血液滤过膜的孔径较大,对中分子量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但也排出有用物质。联合应用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肝衰病人可提高疗效。血液灌流应用活性炭和树脂等吸附剂,治疗重症肝炎和急性中毒疗效好。活性炭灌流对大分子量物质和蛋白质清除率较大,但亦吸附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置换是去掉含有毒物质的血浆,再补充新鲜血浆、白蛋白和复合氨基酸溶液。血浆置换可改善病人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生物型人工LSS有含肝细胞的体外生物反应器,具有合成和生物转化等肝脏功能。用人肝细胞最理想,因为它可制造和表达人的蛋白质与酶。但人肝脏来源短缺,因此科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异种肝细胞系。目前已开发了多种肝细胞系,但常常缺乏重要的代谢功能,如尿素生成(HepG2)和某些P-450同工酶(C3A、HepG2)。使用来源于肝胚细胞瘤的细胞系还担心致癌作用。猪肝细胞似乎是较好的异种细胞,它们有高水平肝功能(尤其解毒和生物转化功能),和人免疫球蛋白存在免疫膈离现象,可以冷冻保存。大约有40例严重肝衰病人接受了Ⅰ期临床研究,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已有100例病人在浙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人工LSS治疗。治疗后病人症状减轻,血胆红素、ALT、AST下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恢复正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显著升高,内毒素,病毒含量降低。10例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治疗后8例(80%)生存;90例慢肝急性恶化病人治疗后,38%治愈,42.2%好转,34例死亡。早期病人有效率为84.6%,中期病人为58.7%,晚期病人为19.0%。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所以应及早应用人工LSS治疗。





和大家一起努力的药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 22:59 , Processed in 0.01360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