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常肝脏声像图及正常值
1.1 肝脏被膜 整齐光滑,呈线状纤细的强回声,与腹膜线状回声之间有微小的间隙。肝左叶边缘锐利,左外缘角<45°,右下缘角稍圆钝,正常在80°以内。
1.2 肝实质 光点微细、分布均匀;肝内管道系统走行正常,纹理清楚、透声良好。正常左半肝(LL)长度(上下径)不超过8-10 cm,厚度(前后径)不超过5-6cm。肝右叶最大斜径(RL)不超过12-14cm,肝右叶前后径约8-10cm。
1.3 肝血管 肝动脉偶尔在门静脉与胆总管间显示一横断面,通常不做测量;肝静脉分为肝左、肝中、肝右三支,在第二肝门处呈放射状扇形分布,进入下腔静脉,是肝血流的流出道,其壁薄、柔软、回声弱;门静脉(PV)走行与之相反,是肝血流的流入道,其壁回声强,且有特定的形态,容易分辨,门静脉主干直径PV通常0.9-1.3cm,门脉左支呈“工”字形。
1.4肝脏胆管 在肝内与门静脉系统走行基本一致,管腔细小,约为其后方门静脉内径的1/3左右,正常胆总管(CBD)直径多<0.6-0.8cm,肝内胆管直径多 <0.3-0.5cm。
2.正常脾脏声像图及正常值
脾脏实质呈轮廓清晰、均匀一致的点状回声,被膜表现为高回声线。内部回声强度比正常肝实质回声稍低,比肾实质稍强。正常脾厚度(SP)<4cm,长径<8-12cm;脾静脉(Spv)直径<0.4-0.6cm。
超声对脾肿大程度的估测:
1.1 轻度肿大 厚度>4cm,但仰卧位深吸气时,脾下极不超过肋弓下缘3cm 。
1.2 中度肿大 明显增大,但下极在脐水平线内。
1.3 重度肿大 下极超出脐水平线以下。
3. 慢性肝炎超声图像特征
① 肝缘变钝最常见,约占45%;左外缘角>45°,右下缘角圆钝。
② 肝被膜不整不光滑,活动期可呈波浪状。
③ 轻度脾肿大非活动期者半数以上看不到脾肿大,而活动期患者脾肿大比例明显增高。
④ 肝肿大肝右叶肿大多见。
⑤ 肝静脉显示不清。
4. 肝硬化超声图像特征
肝脏改变 ①肝形态失常。早期为肝脏肿大;进展期可见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肿大;重症者左、右两叶均萎缩。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②肝表面:肝被膜不光滑、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状。③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重者可见肝内密布短小粗线状增强回声,或不规则的条索、斑片、网状增强回声,甚至可见肝硬化结节,表现为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低回声区,需要与小肝癌及血管瘤等鉴别。
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图改变 ①门静脉扩张:门静脉主干、左支矢状部及右支均可增粗,管壁回声增强,主干(PV)直径多>1.4cm,严重者PV可达2.0cm以上。②脾肿大:脾厚度及长度明显增加,脾静脉增粗,Spv >0.7cm,有时也可见增粗的脾动脉。③腹水:肝前区(肝肋下间隙)、腹部两侧和盆腔等处均可见大片无回声区。④侧枝循环:主要表现为脐静脉重新开放、胃冠状静脉曲张、脾门部血管扩张,可见扩张的静脉迂曲成团,甚至呈蜂窝状。
其它改变 胆囊壁水肿增厚,或呈双层,此称“胆囊继发性改变”。
5.脂肪肝超声图像特征
① 肝肿大:轻度或中度增大,肝右斜径(RL)多> 14cm ,肝被膜整齐平滑,边缘处较圆钝。
② 肝内回声细密,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甚至不能显示。局灶性脂肪肝时,可出现相对回声增强区,边缘清晰;或常在左半肝深部或尾状叶内呈现低回声区。
③ 肝内血管明显减少,管道走行不清晰,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
肝穿刺活检 B超和/或CT已成为诊断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它可基本判断肝内脂肪分布,作出弥漫性及局灶性脂肪肝的诊断;结合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在排除其它原因所致慢性肝炎后,可明确脂肪性肝炎的有无及其病因和伴随疾病状态。肝活检主要用于脂肪肝伴正常肝岛难以与恶性肿瘤鉴别,需在B超引导下进行目的性经皮肝穿刺;或探明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Wilson氏病等少见脂肪性肝疾患。可疑的无症状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活检是唯一确诊手段。此外,部分酒精性肝炎因伴有严重脂肪浸润或阻塞性终末肝小静脉病变,可出现腹水及门静脉高压,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肝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根据肝活检组织HE染色光镜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度,即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2/3的肝细胞脂肪变;中度,即2/3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重度,即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少数肝细胞内虽有脂滴沉积,但未达脂肪肝诊断标准者,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囊肿、脂肪性肉芽肿及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常继发于中重度大泡性脂肪肝。根据肝组织内炎症、坏死的有无及纤维化的程度,可将脂肪性肝疾患分为三期,即:单纯性脂肪肝,仅见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脂肪变的基础上伴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并可有Mallory小体和中央静脉周围及肝细胞周围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为继发于脂肪肝的重度纤维组织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改进、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
6.肝囊肿超声图像特征
① 肝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孤立存在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大小不等,一般为0.5-20cm ,可分布于肝的左、右叶。囊肿较大时可使肝脏局部增大,周围血管等组织受压。
② 囊壁菲薄,边缘光滑整齐,包膜完整,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
③ 囊肿内部呈无回声区。如合并出血、感染时,囊腔内可见细小点状回声漂浮。
④ 囊肿后方回声明显增强,称“后壁增强效应”。两侧壁可出现回声失落现象,称“侧壁声影”。
7.多囊肝超声图像特征
① 肝脏形态失常,呈明显的不规则增大,被膜回声凹凸不平。
② 肝内布满无数紧密相连、大小不一的液性暗区,常有共同囊壁,有的似相互沟通。肝实质受压,管道结构不清,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③ 常伴有多囊肾。
8.肝脓肿超声图像特征
肝脏肿大 以局限性为多见,可致肝脏变形,膈肌运动受限,有的可并发右侧胸腔积液。
肝实质: ①脓肿前期(早期)可见局限性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楚;或可见局部回声增强,呈密集粗大的光点或光团,边界模糊不清,其中心部回声减弱,呈点状、斑片状。②脓肿形成期可见病灶呈无回声液性暗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欠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如脓肿液化不全,脓腔可呈蜂窝状,脓液粘稠时,呈不规则的透声区,无回声区内见杂乱强回声。脓液均质浓稠时,呈均匀一致的低回声,须与肝癌等鉴别。③脓肿恢复期:无回声区病灶逐渐缩小,最后消失,残留增强的中小光点或纤维条索。
肝穿活检出现脓液或涂片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可确诊。
9. 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
9.1 肝毛细血管瘤 肝脏形态、轮廓常无明显改变,肝实质(多靠近肝脏边缘或邻近肝脏血管处)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的实质性回声光团,直径多在1-3cm,边缘清晰,可有凹入性缺损,称为“豁口征”。血管瘤须与肝癌相鉴别。
肝毛细血管瘤的回声可呈多样:①强回声型:多见。呈现为一强回声团,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针尖状或细小管状无回声区,形成筛网状结构,“豁口征”(+)。②低回声型:病变处呈一实质性低回声光团,内部回声均匀,其内或瘤体周边有不规则小等号样血管断面回声,形成豁口征③边缘高回声型:病变处边缘呈光滑线状高回声,内部回声可等于或低于正常肝组织。
9.2 肝海绵状血管瘤 ①肝脏局限性增大,形态欠规则; ②病灶呈椭圆形、分叶型或不规则型,直径多>3-5cm; ③病灶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呈条索状或蜂窝状,并有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如有钙化灶可见强回声伴声影; ④无后壁增强效应。
10.原发性肝癌超声图像特征
肝脏肿大,形态失常,被膜不规则,病灶位于肝脏边缘者,被膜可局限性突出呈“驼峰征”;部分肿瘤周围环以几毫米宽的无回声区,称为“声晕征”。
肝癌回声可呈现多种多样:①低回声型:癌肿回声低于周围肝组织,且内部回声欠均匀。提示癌肿血供丰富,生长旺盛,无肿瘤坏死。②强回声型:癌肿回声高于周围肝组织,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少量低回声。提示癌细胞有脂肪变性、坏死等倾向。③等回声型:难以辨别,须仔细观察,如发现“声晕征”,则有助于诊断。④弥漫型:肝内回声粗糙,分布不均,结构紊乱,有的呈不规则的斑块状分布,须与肝硬化鉴别。⑤混合型:癌肿回声强弱不等,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提示有局部坏死或液化。
癌肿周围血管受压中断、移位或绕行,胆管远端可见扩张。
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
11.转移性肝癌超声图像特征
肝实质内见多个大小、形态相似的孤立性病灶,直径约1-3cm,界限清楚。可伴有肝门区、下腔静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性肿大。
转移性肝癌回声可呈现多种多样:①高回声型:最多见。肿瘤呈均匀、致密的强回声,可出现同心环样分层现象,周围伴有低回声晕环,形成“靶环征”“牛眼征”。多见于消化系及泌尿系肿瘤转移而来。②低回声型:多见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和黑色素瘤的肝转移灶,直径较小。③液化坏死型:转移癌为较大肿块时,其中心易坏死液化。可见强回声肿块中心有无回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