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系列
查看: 1115|回复: 18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系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1
发表于 2006-8-21 10:12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系列
前言:

央视的《百家讲坛》推出已经有好几年了,最近才开始关注,才发现真的不错。名人名家的讲座,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喜欢历史、文学、文化、生活等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了。于是我费心整理了几个系列,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今天推出汉代风云人物系列。

目录:

《汉代风云人物—袁盎与士》
《汉代风云人物—窦婴与外戚》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下)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被杀之谜》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身世之谜》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功过之谜》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待续)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易 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2
发表于 2006-8-21 10:12
《汉代风云人物—袁盎与士》

  内容简介:

  历史的记载,用事实告诉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袁盎,他不避亲疏,正直无私,而且斋心仁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忠臣。但为什么他被称为汉代的“无双国士”?“士”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袁盎因为提议杀晁错,而晁错是忠 臣,所以后世某些人就称袁盎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君子,认为他的言行举止,是汉代国士的风范。那么,他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是奸臣还是忠臣,是非曲直,历史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袁盎呢?

  一个朝代的风云跌宕,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多少名臣将相沉浮其中,演绎出令人叹息、令人称颂、或悲壮、或激昂的风云故事。汉朝的大臣袁盎就是其中之一。他正直无私,却因为一件事而被称为小人。他忠心耿耿,却依然逃不脱横遭惨死的命运。他侠肝义胆,是汉 代典型的“士”,那么,袁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士”又是怎么回事?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解读《袁盎与士》。

  (全文)

  汉、尤其是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武帝刘彻,这个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风流人物辈出的时代,而这些人物都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局和下场。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昨天讲的晁错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今 天要讲的袁盎也是其中之一。

  袁盎和晁错是搞不来的,他们两个势不两立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袁盎在,晁错就不坐下。晁错坐在那儿,袁盎就不进来。两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吃饭,不能在一个地方说话,可谓势不两立。我们昨天已经讲过,晁错是对大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那么 袁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晁错的死与袁盎是有关系的,是袁盎首先向汉景帝建议杀掉晁错的,所以历史上往往把晁错之死归罪于袁盎,其实这个是有点冤枉的,因为第一:首先是晁错提出来要杀袁盎,袁盎才向汉景帝提出来杀晁错的,用现在的话说,袁盎这可以算是正当 防卫,顶多也就是防卫过当。第二:袁盎向汉景帝提出的建议,是一个个人建议。因为这个时候的袁盎是一个已经被罢了官的,贬为庶民的,这样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完全是一项私人建议,而真正最后决定杀晁错,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报告,汉景帝做了批示,才把晁错杀掉 的。第三点:晁错被杀以后,吴楚没有退兵,但是政治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观望的,中立的国家,就觉得吴楚两国师出无名了,对于后来平定吴楚之乱,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种二元两分的方法,斗争 的双方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一定是奸臣。既然历史上肯定了晁错,就要否定袁盎,晁错是忠臣,袁盎就是奸臣,晁错是君子,袁盎就是小人,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用这样的小人,奸臣之类的词来称呼袁盎。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袁盎不是小人,也 不是奸臣。

  袁盎是一个很正直,很正派的人。我们都知道,西汉初年有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吕氏之乱”,就是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吕后专政,吕后去世以后,汉廷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平定诸吕。而平定诸吕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就是当时的太尉周勃,也就是后来平定吴 楚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平定了吕氏之乱,安定了刘家的江山,当然是大大的功臣。所以汉文帝继位以后,对于周勃是非常地尊敬,周勃在上朝的时候也是得意洋洋,退了朝以后,我们看很多电视连续剧,看历史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宣布退朝的时候, 是大臣们跪下来,说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皇帝先走。这是一般的礼仪,但是周勃上朝的时候,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这是很高的礼遇。有一次刚好袁盎就在旁边,袁盎就问汉文帝,说陛下觉得周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说“社稷臣也”,就是社稷之臣,什么叫社 稷之臣呢?就是能够和国家、和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这样的一种大臣,就叫做社稷臣,袁盎说,不对,周勃是功臣,不是社稷臣,汉文帝问他为什么?袁盎说你想想看,当年吕后专政的时候,周勃就是太尉,手上掌握着全国的军权,太尉是全国最高 的军事长官,三军总司令,他手上是有军权的,他为什么不动作?那个时候刘家的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勃为什么纹丝不动呢,而后来吕后死了,所有的大臣都起来说,现在我们要平定诸吕,要把吕家封的王,都把他灭掉,去找周勃,周勃这 个时候才出来,他不过是顺应了形势,顶多就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怎么能算是社稷之臣呢,所以只能算是功臣。那么袁盎说了这些话之后,汉文帝从此对周勃的态度就变了,汉文帝就庄重起来,或者说就把皇帝架子端起来了,周勃也就开始害怕了,诚惶诚恐了,周勃出 去以后,就跟袁盎说,你小子混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袁盎不做任何回答,后来没有多久,周勃的丞相职务就被罢免了,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的人一看周勃失势,丞相不当了,那些人就落井下石,就诬告周勃造反、谋反。汉文帝就把周 勃抓到了监狱里面,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惟独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周勃辩诬,这个人就是袁盎。而且袁盎上下四方奔走,把周勃从监狱里营救了出来。从此周勃和袁盎也成了铁哥们儿,请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正直正派的人能是小人吗?

  第二个例子,袁盎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袁盎当吴国的丞相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人和他的婢女,就是他的丫鬟私通,按过去的说法就是私通,现在我们的说法就是相爱,但是在过去这个是不行的。袁盎知道了以后装糊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照旧信任他的这个下属 ,后来有人就给他的下属说,说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爷已经知道了,于是这个下属就畏罪潜逃,袁盎听说以后骑上马,把这个下属追了回来,说你不要走,我把这个婢女,把这个丫鬟赐给你,你们两个正式结合吧。所以这个人是非常地感激袁盎,后来袁盎出使吴国的时 候,被吴王刘濞扣在军营里面,准备杀头,看守袁盎的军官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晚上跑到关押袁盎的地方,把周围的士兵用酒都灌醉了,然后对袁盎说,大人,你是我的恩人,现在跟我走吧。这个情节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真实的表现了这个细节,所以袁盎这个人, 他不可能是一个小人。

  实际上,袁盎在朝廷当中,和在江湖当中,都有崇高的威望。汉文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大法官叫张释之,张释之判决所有的案子,是依法办事的,就是按照当时的律条,规定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为了这个事多次顶撞汉文帝,有名的大法官, 这个人是谁发现的?袁盎。是袁盎发现以后,推荐给汉文帝的。汉武帝时代也有一个有名的清官,一个很正派的官员,叫汲黯,汲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汲黯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他在皇帝面前从来就是说实话的,他曾经非常直言不讳地批评汉武帝,那话说得非常重,他 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说你这个人内心深处是很多很多的欲望,说的好听叫做雄才大略,说的不好听就叫好大喜功,说的再难听一点就是贪得无厌,你是这样一个人,可是外面还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你能做尧舜之君吗?这个话说得非常重的,另外他还有一个话也 说得非常直,因为汉武帝他是这样,他登基以后,亲政以后他要提拔自己的人,赞成他的治国理念的,赞成他的政治路线的这些人,他从基层迅速地提拔起来,把这些老人逐渐地排挤出去,所以很多出身很低很差的人青云直上,坐直升机似的、坐电梯似的往上升。汲黯又去 跟汉武帝说了,说陛下用人怎么跟堆柴火似的,堆柴火就是后面来的就放在上面,“后来居上”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汲黯是这么一个耿直的人,汉武帝这样一个皇帝,对于汲黯是非常地敬重,我们知道,汉武帝的亲信大司马卫青是地位非常之高的,卫青到宫里见汉武帝,汉武帝坐在马桶上接见他。卫青如果求见的时候,汉武帝正在上厕所,那来来来,坐在马桶上就跟他谈话。丞相公 孙弘,这是总理了,政府总理了,职位很高的了,如果求见汉武帝,还要问一问是什么事儿,如果没有什么事,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汉武帝衣冠不整,就接见了。如果手下说汲黯求见陛下,他说要等一会儿,我把衣服穿好,一定要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衣冠楚楚, 才跟汲黯谈话。就是给汲黯最高的礼遇。汲黯是这么一个人,而汲黯最佩服的人是谁?袁盎,汲黯最敬佩的就是袁盎的为人,我们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汲黯这样的人最敬佩袁盎,袁盎会是小人吗?所以袁盎不是小人。

  袁盎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真正的“士”,堪称无双国士。那么“士”又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叫做“士”呢?我这里给大家看的,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一个“士”字,就是“士”这个字,战士的“士”这个字,最早就是这个字形,从这个字形看,很清楚的是什么 呢?是一个人,他的头发梳起来,上面用一根棍,把这个头发串起来,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成年男子,古人一个男子成年的标志就是这个。就是把头发梳起来,然后插上一根棍。因为我们知道,在清代以前,我们民族是留全发的,人的 一生只剪一次头发,就是出生三个月以后,大概基本上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个吉日,三个月以后的吉日,剪一次头发,就是把胎毛剪掉。这一天母亲就抱着孩子来到父亲面前,由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给他起一个名,这个仪式叫做命名礼,就是从此这个小孩有 名了,表示承认他来到了人间,加入了我们家族。然后这个小孩子头发就继续长,长长以后不再剪了,从当中齐眉毛往两边分,这个叫做“两髦”,所以这个小孩子也叫“童髦”,这头发再长长以后,就开始往两边盘,男孩子盘在两边,要盘成一个兽角的形象,野兽的两只 角,这个叫做“总角”,所以儿童时代也叫“总角之时”。女孩子呢,也往两边盘,盘到最后这个形状像什么呢?像一个树桠,所以小女孩叫“丫头”。

  那么男孩子长到20岁,女孩子长到15岁,就不能再总角、再是丫头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头发往当中梳,当中盘起来,给他戴上一个帽子,再插上一根杆,这个男孩子的礼仪就叫做“冠礼”,女孩子不戴冠,插一根簪子,叫“笄礼”,这个时候,表示你加入社会,表 示成人了,正式加入社会,可以有社交活动了。但是在周代,秦代,汉代,它有一个等级,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孩子才能够行冠礼,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头巾,只能把头发盘起来,弄一个头巾把它盖在上面,把它一捆,你没有资 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随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资格的。

  这样一来“士”我们就明白了,它就是贵族的成年男子。贵族分四个等级,最高一级就是王,就是天子,第二级就是诸侯,第三级是大夫,第四级是士。那么前三级贵族和“士”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天子、诸侯、大夫除了可以加冠以外,还可以加冕,冕是什么呢 ,就是皇上上朝的时候戴的那个礼帽。冕,它的上部有一块板,这块板叫延,延的前后要垂着珠串,用珍珠一串一串地串起来垂在前面后面,这个东西叫旒,但是我们可能有一个细节不一定有,就是除了前后要垂旒以外,在这个地方,也要垂两颗玉,在耳朵旁边也要垂两颗 玉,这两颗玉叫做充耳,它的意思说,正确的话你就听,不正确的话你就不要听,什么谗言,恶语,污秽之言,不要听,叫做“充耳不闻”,“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么前面的这个旒是什么意思呢,视而不见,就是不该看的你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你不要听 ,这是冕的作用。如果又有冠又有冕,那就叫做“冠冕堂皇”。天子、诸侯、大夫都有资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所以天子、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士是无冕之王,“王”字,来看一下,“王”字实际上是“士”这个字上面再加一个冕,就是王了。

  但是不管你哪一级的贵族,都是加冠的,加冠呢一共三次,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可以看到这个镜头,这个汉武帝15岁的时候,还是太子,汉景帝来给他加冠,举行冠礼,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缁冠,缁冠就是一个黑的帽子,加了缁冠意味着什么呢?意 味着有治权,就是有统治权,第二次加的叫皮弁,皮弁是什么呢,皮弁是军帽,也是猎装,加了皮弁以后呢,意味着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所以我们去看《汉武大帝》的电视连续剧,你会发现那些皇帝一天到晚剑不离身,走到哪儿都是把剑带着的,因为剑是 当时贵族男子的特权,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你必须有一把剑配在这里。第三次加的呢,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庙之冠,就是有祭祀权,就是有资格参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动,我们知道当时国家大事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争,“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那么一个贵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缁冠,有了统治权,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军事权,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权,那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所以对贵族的男子来说,到死这个冠,都是不能脱下来的,所以有一次内乱的时候,孔子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在 战斗中用被敌人用戈把系冠的这个带子砍断了,子路马上放下武器,说“君子死不免冠”。作为一个君子我死了以后,这个冠都不能没有的,于是他就去系带子,不打仗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拥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酱,孔子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吩咐厨房,把已经做好 的肉酱倒掉,从此不吃肉酱了,吃肉酱他就想起他的学生子路来,他很伤心。

  所以加冠不是一件小事情,所以我们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我们看到,汉景帝那时候已经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但是挣扎着也要起来给他的儿子刘彻加冠,而且不到年龄,男子是20岁才加冠,他知道他不久人世,国家要交给这个太子,让他立即成人,就强行 地给他加冠。

  所以当时的“士”,他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那就是绅士风度和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士人,如果他是绅士的话,他有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侠士的话,他会有绅士风度。

  袁盎就是一个兼有侠肝义胆和绅士风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欢结交江湖豪杰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也进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隐士、做侠士,做游士,袁盎一视同仁,都皆为朋友。其中有一个大侠,江湖大侠,叫做剧孟,剧孟的镜头也曾电 视剧《汉武大帝》里面出现,就是当时剧里面是讲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有人报告说有人求见,周亚夫说谁都不见,报告的说,这个人说他来这里你一定见,周亚夫说谁啊,说剧孟,啊剧孟,剧孟见。有那么一个镜头,周亚夫一看到,说吴王如果还没有把剧孟网罗在自己的 账下,吴国这一次叛乱是肯定要失败了,这就是剧孟。

  剧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后来罢官,在家里面待着,斗鸡走狗,游山玩水,和剧孟是好朋友,当时就有人劝他袁大人啊,剧孟是一个赌徒,剧孟好赌博啊,非常喜欢赌博,赌博是一个很坏的事情,赌博是很害人的,赌博的人你不要和他来往,袁盎说,剧孟是个好赌博 的人,没错,但是你知不知道,剧孟的母亲死的时候,前来送葬的车子有上千辆,他说这个人如果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缘,他说我看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了灾难,上门求救,能够不以父母在家为托辞的,也不装作自己不在家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 两个人,一个是季心,一个是剧孟。

  季心是什么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这哥俩都是大侠,但是特点不一样,季布的特点是重然诺,季布只要答应你一件什么事,绝对是要做到的。所以当时有一句话说,千金不如季布一诺,你有一千斤黄金都不如季布说一个“诺”,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里面, 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人本来,应该按我们说“是”的,他们都说“诺”,还有观众提出来说,那听起来像NO,汉代的时候,是、承认、就是“诺”,诺言。诺言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诺”是什么意思呢?是,对,承认,认账、埋单,都是“诺”,季布是很重然诺 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就是他们两个都是闻名的大侠。而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谁呢?袁盎。那我们现在知道了,剧孟一个,季心一个,这些人都是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袁盎这个人是有侠肝义胆的。

  那么袁盎既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又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这就是他最后死于非命的原因,因为他太关心国家大事,他坚决反对立梁王为储,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定了一条制度,就叫做父死子继,就解决皇位继承这样一个问题。皇位的继承 问题在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是一个麻烦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秦始皇开创新的帝国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封建时代的世袭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个就是皇位世袭,官员再不世袭了,秦以前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个官是世袭的,你的爸爸是 大夫,你就是大夫,将来你的儿子也是大夫,从天子到诸侯到大夫都是世袭的,秦以后呢,官们都不能世袭了,惟独皇帝是世袭的,所以留下了一个皇位继承的问题。

  这个皇位继承在殷商时期它有两种方式,一个叫父死子继,一个叫做兄终弟及,就是一种是儿子接老子的班,还有一种是弟弟接哥哥的班,从周以后,就不能再兄终弟及了,因为弟弟接班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由于窦太后很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多次提出 来要汉景帝立梁王为储,就是汉景帝如果死了以后,就让他弟弟刘武来接班,窦太后这样考虑,一个是出于她喜欢小儿子了,做父母的总归是有些偏心,有些小女儿、小儿子总是占便宜的了,再一个就是窦太后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而她的儿子景帝身体不好,她想再有一个儿 子当皇帝,她继续做太后,这个是不符合制度的,不合规矩的,是非对不对,这个我们是说不清楚,你说是刘武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还是刘彻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这个是已经说不清楚的问题了,但是从当时的制度来讲,肯定是不对的。袁盎反对,而袁盎这个时候是犯 不着来反对的,因为袁盎这个时候已经退休了,你都已经退休了,在家里闲居,你管这闲事干什么?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忠心耿耿,为国家考虑,惹起梁王刘武的仇恨,派刺客把袁盎杀了。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很重要的,就是第一个来杀袁盎的刺客没有杀袁盎,这个刺客来了以后,到处打听。逮住一个人就问,你看袁盎这个人怎么样?他说好人啊!你看袁盎怎么样?君子啊!请问你觉得袁盎怎么样?侠义啊!这个刺客问了一圈以后,回来以后他下不了手, 于是他跟袁盎说,我是梁王派来的,梁王派我就是来杀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杀你,还有得是人来杀你,你还是躲起来吧,袁盎没有躲,终于被梁王派来的刺客杀了,所以袁盎也是死于非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盎也是死于国难。

  和袁盎一样反对立梁王为储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窦婴和袁盎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和晁错都搞不来,最后,袁盎死于非命,窦婴也死于非命,窦婴的死是怎么回事呢?窦婴又是什么样一个人呢?我们明天再讲。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3
发表于 2006-8-21 10:13
《汉代风云人物—窦婴与外戚》

  内容简介: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武帝的辉煌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人物。 他是外戚,曾经权倾朝野,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窦婴之死成为武帝时期的一大疑案。窦婴之死起因于灌夫在丞相田蚡婚宴上的一次闹酒,之后以伪造先帝遗诏定罪。而制造这个冤案的背后操纵者就是丞相田蚡。作为外戚集团势力的新兴代表,丞相田蚡早把没落外戚 窦婴看做是眼中钉。面对这两大外戚集团你死我活的斗争,汉武帝是如何协调这些外戚的关系呢?

  据《史记》上的记载,汉景帝临死时候留给窦婴一份遗诏,告诉他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上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而被斩首,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份遗诏呢?厦门大学 中文系的易中天教授将为您揭开这个历史尘封久远的谜团。

  (全文)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个大案,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起因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闹酒,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蚡的婚宴上要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具体地说,就是田蚡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 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他是坐在地上的,席地而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叫做席地而坐,所以,你要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 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来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要避席,避席就是离开这个席位,避席,要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这个叫做避席。那么在田蚡的婚宴上,田蚡来 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不敢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而窦婴他的资格是比田蚡老,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蚡是什么?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了,现 在田蚡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是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和程不识将军在说悄悄话。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 夫来跟你敬酒,你像个女人一样的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你现在跟他说什么悄悄话。田蚡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田蚡就说灌夫了,你这话什么意思?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卫尉,你这样说程不识将军,把李广 将军的面子往哪儿放,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们什么姓程的姓李的,就闹起来了,闹起来就把灌夫抓起来了,因为田蚡的婚姻是太后懿旨要田蚡办的,那么你不给田蚡面子便是不给太后面子,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论罪的,把灌夫抓起来了。灌夫抓起来以后,窦 婴想灌夫为什么闹酒呢,是为了给我面子,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窦婴就出来救灌夫,就把窦婴也抓起来了,窦婴抓起来一看急了,马上托人给皇帝说,我有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上已经说了,我窦婴可以怎么怎样。

  汉武帝接到报告看,说有先帝遗诏,我们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书那儿查,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书在汉代是保存国家的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兼国家档案馆,兼国家机要局。派人到尚书一查,没有。没有存档。于是,给窦婴定了 个罪名,矫诏,伪造先帝遗诏,这是很大的罪过,就把窦婴给杀了。所以窦婴这个案子的疑点就在于所谓先帝遗诏,这是本案的一个疑点。

  那么史书上的记载只是这样记载,说窦婴说有先帝遗诏,档案馆里没有先帝遗诏,这就有好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窦婴矫诏,伪造了一个诏书,第二是没有存档,第三种可能是存档的诏书被毁掉了。那么没有存档,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景帝忘了存档,第二种是景 帝故意不存档;被毁掉也有两种可能,是王太后和田蚡把遗诏毁了,或者是汉武帝把遗照给毁了,五种可能。

  现在我们在电视连续剧里面看到的是选择的太后、田蚡毁诏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太可能,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窦婴的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窦婴如果遇到了什么麻 烦,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你怎么说都行。也就是这么九个字,这九个字不是很严重啊,不是像我们电视剧里面说的,说窦婴手上有一份先帝遗诏,根据这个遗诏窦婴可以做周勃,就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周勃,拥有这个权力,可以废掉太后,可以平定王氏田氏 ,根据“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看不具备这样一个性质,就是并没有授权窦婴可以做周勃。而且根据汉景帝对窦婴的看法,也不大可能留下一份遗诏说窦婴你做周勃,看到出问题以后就把王太后废掉了,不大可能,因为汉景帝对窦婴评价不是很高,窦太后曾经建 议汉景帝让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了这样的话,说魏其,窦婴是封了魏其侯了,说魏其“沾沾自喜,多易,难以为相持重。”什么叫沾沾自喜呢,沾沾就是洋洋得意,洋洋得意就是沾沾。自喜,就是自恋、自爱,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多易就是草率轻浮。持重,担当重任。就是窦婴这个人自鸣得意,自视甚高,草率轻浮,很难承担丞相的重任,他怎么会让他做周勃呢?

  当然了,哪怕只有这九个字,王太后和田蚡也不会高兴,也会紧张,汉武帝可能也不会高兴,他们也可能想把这个遗诏给毁掉,但是毁诏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宫廷里的存档应该有两份,就是既存件,又存目,现在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的是装遗诏的盒子没有了,这个 盒子和遗诏是可以拿去烧的,但是还有一个登记册啊,还要登记啊,某年某月某日,上赐魏其侯,诏书一份,存在第几行,第几格,哪个柜子,得有这个东西啊,这个目录你删不掉啊,那么你怎么毁得掉呢?甚至也可能只有一个目录,只是登记了一笔,没有什么副件,我们 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副件,有副本,但是即便没有副本,但是登记的这么一行字是有的,这个东西是毁不掉的,所以毁诏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矫诏的可能性也不大,窦婴没有那么大胆子,伪造一份先帝遗诏,他哪有那么大胆子。而且根据司马迁的记录看,当时的人都相信窦婴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遗诏的,上面就是这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景帝给了窦婴一份诏书, 那不是写几个字就行了,要加印,加玺。你这几个字你能够伪造,玺印你能伪造?汉代是个非常重视印信的朝代。我们看电视剧已经看到了,拿着皇帝的节杖和诏书没有虎符不能调兵啊。这个是汉代的一个特点,它是认图章不认人的,认证件不认人的,我是谁你还不认识吗 ?不行,拿证件来,拿虎符,拿印章来,没这个我不认识你。那窦婴怎么去伪造这个玺印呢?也不大可能。

  那么就只剩下两种可能了,一种是汉景帝给了窦婴一份密诏,忘了存档,如果汉景帝他做周勃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存档呢?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故意不存档,故意不存档就是坑他啊,我给你一份密诏,我又不存档,只要你一拿出来你就完蛋,这个 汉景帝好像对窦婴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吧,要设这么个计策来陷害他吧。最后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就是汉景帝当时也就打了一个白条,随手写了张便条,也没有盖章,也没有用印,这种可能性问题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觉得先帝遗诏是个谜。

  什么是外戚呢?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所谓母族就是母亲家的人,妻族就是妻子家的人,当然皇帝的妻族范围比民间的范围大一点。民间是妻和妾分得很清楚,妻的家里的人算婚姻关系,妻家和夫家是婚姻关系,夫家和妾家没有关系,不算婚姻关系,这是在民间 。但是皇帝特殊一点,有时皇帝妾家的人也可以算妻族里面的,这个是一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家族,再加上自己一族──父族,合为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叫三族,但是这三族性质不同,分量也不同。父族是什么关系呢?是血统关系,同姓的,父系的,这个叫血统 关系;母族是血缘关系;妻族是姻缘关系。就是妻族和自己一点血的关系都没有了,就是他们分量是不一样的。对于皇族来说,父族就是皇族,也叫宗室。当然,在西汉的时候,这个母族和妻族也可以算宗室,到了清代的时候,规定只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从塔克世算 起,直系才能算宗室,所以各个朝代的宗室的算法也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算起来这个可以算宗室,这个叫做凤子龙孙。母族和妻族不同姓,他是外姓人,这个叫外戚也叫做皇亲国戚。宗室就是同姓的凤子龙孙是可以封王的,外戚,也就是异姓的母族和妻族只能封侯,这个 是政治待遇不同,但是待遇不同不等于关系,待遇高的不一定关系好,为什么呢?同姓的这些宗室有威胁,他也有皇位的继承权,一旦在位的皇帝死了,没有儿子,那就要到同姓的宗室里面去找一个人,汉文帝就是这样嘛,汉高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汉惠帝继位,汉惠帝死 了以后,惠帝没有儿子,只好把他的兄弟汉文帝从藩王的位置上请进京城来,请他做皇帝,所以这些藩王们都有一点点当皇帝的意思,至少是,总觉得自己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你姓刘我也姓刘,你是高祖的子孙,我难道不是高祖的子孙吗?凭什么你当我不能当,所以刘濞想 造反嘛,刘安想造反嘛,他就因为他姓刘啊。那么你不姓刘的,姓窦的,姓田的,姓卫的,你本来就是没有资格做皇帝,你要做皇帝的话,那就是谋反,大逆不道,他反而对皇帝来说,相对安全。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在政治上会倾向于外戚而不是宗室。所以汉代外戚在政 治舞台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汉王朝一开始就是夫妻店,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她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娇小姐,也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嗲太太,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女强人,她是和汉高祖刘邦一起打江山的,打天下的,还做过项羽的俘虏。当时项羽杀过来以后,把刘邦的爸爸和刘 邦的老婆就是吕雉都俘虏了,楚汉两军交战的时候,项羽就在军前架起一口大锅,锅里面烧着油,然后把吕后刘邦的父亲太公都绑过来,然后喊话,刘邦,现在你老爸和你老婆都在我这儿了,你要是不投降的话,我现在就把他们下了油锅。刘邦说,嗨,项羽呀,别忘了咱俩 结拜是兄弟啊。咱俩是兄弟啊,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把咱爸烹了呢,别忘了给我分一碗肉汤啊。这个是大英雄就是大流氓,我跟你说就是一回事。所以吕后她是出生入死,同甘苦、共患难,这么当的一个皇后和太后。刚好刘邦去世以后,吕后的儿子惠帝,汉惠帝很懦弱, 就是说得不好听就是懦弱,说得好听就是仁慈。对于很多事情是下不了手的,吕后把她的情敌砍去手脚,装在坛子里面,那种事情,他儿子看了以后就痛哭流涕,说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我还怎么做皇帝呢?所以一直是吕后专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后干政的传统。

  第三个原因是汉代号称孝治天下,就是他们治国的理念就是一个字“孝”。皇帝要带头孝,皇帝带头孝以后,下面的子民也都孝。为什么要提倡孝治呢?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原理,在家是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因为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君父,你在家里面孝顺你的父亲,你出 去做官的话,当然忠于国家的父亲──皇帝嘛,所以他提倡孝治天下,所以你看汉代的皇帝的谥号,就是皇帝死了以后要上一个尊号,一个谥号,统统前面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汉高祖,高皇帝,还有一个世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叫光武皇帝。其他的 皇帝前面都有一个孝字,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你孝治天下你当然要尊敬太后嘛。太后就可以干政,所以外戚的这个力量在两汉一直是很强很强的,所以我们看历史也好,看电视剧也好,我们看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主持朝政的人是窦太 后,是窦太后管事的,重大的,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都必须通过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可惜窦太后也不能万寿无疆啊,她也是要死的,她死了以后就是王太后了,就是汉武帝的母亲。窦太后那个时候已经是太皇太后,王太后也想学窦太后,继续管她这个儿子。谁知道汉武帝不是一个那么,像汉景帝那样好控制的人。汉武帝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起了心思, 就是必须把母族的外戚要把他剪除掉,不能够让她们再在自己的头上指手画脚。而这个时候呢,由于窦太后的去世,窦家这个外戚集团它就失势了。王家田家,就是王太后的这个集团,这个家族势力开始上升,所以田蚡就一路青云直上。

  当田蚡和窦婴发生冲突的时候,武帝这个时候没有办法,碍不过王太后的情面,武帝退朝以后去看他的妈妈,王太后是绝食 ,说老娘还活着,他们就敢这样欺负我的弟弟,老娘要死了,我们田家人,我们王家人还不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鱼肉了?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窦婴下狱。

  《史记》说窦婴这个人的性格是“任侠,自喜”,《汉书》说他的性格是“侠,喜士”。什么意思呢?“任侠”就是以侠义自任,就认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担当就是行侠仗义,这叫“任侠”。“自喜”就是自视甚高,自鸣得意。“喜士”就是喜欢结交江湖上的人。这是窦 婴的特点。

  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个个性,所以才跟灌夫成了好朋友。窦婴和灌夫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什么时候成为好朋友的?是窦婴失势之后,窦婴因为窦太后去世,窦家的势力就下落了,窦婴自己也被罢了官,门庭冷落车马稀,窦婴手下的门客都慢慢离开他了,这个时候灌夫来 了,灌夫也是做过官的人,这个时候也被罢官了 两个下了台的官员同病相怜,而且惺惺相惜,两个人结为生死之交,所以灌夫被捕入狱以后,《史记》上说的说法是“魏其锐身为救灌夫”窦婴要挺身而出救灌夫。窦夫人就劝窦婴说,你看啊,灌夫得罪的是谁?是当今太后啊,是当今丞相啊,你救得了他吗?窦婴怎么说呢 ,“侯我自得之我自失之”,我不就是个侯爵吗,这个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我自己把它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能够说我眼睁睁看着灌夫死了,我窦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那是不可以的。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哥们儿义气,江湖义气。

  然而灌夫这个人是有问题的。灌夫是个什么人呢?用现在的话说黑社会老大,灌夫也曾做过将军,出生入死,在平叛吴楚之乱的时候,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九死一生,但是为非作歹,至少是他的家人、他的门客为非作歹。灌夫的财产是非常之多,富甲一方,他是颖川 人,和晁错是老乡,他在颖川势力非常大,财产非常多,每天家里开流水席,白吃白喝的百十号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江湖上那些人。说得好听是些侠客,说得不好听,是些流氓,是些土匪,是些地痞,是些恶霸,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什么英雄豪杰,江湖好汉、流氓地 痞,黑社会老大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太多区别,那是混为一谈的。这些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霸占田亩,垄断水利,所以当时他们家乡有一首歌,这个歌在电视连续剧里面田蚡出来告状的时候还唱了,说“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 河水难道会总是清的吗?只要有一天我们颖川混浊了,你们灌夫一家就全完蛋了,可见当时民众对他们是恨之入骨,更重要的是作为汉武帝这样的一个皇帝不能容忍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

  汉武帝终其一生,其实他最要做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中央集权,而且是集权于皇帝。他实际上一生做的就是这件事情。加强皇权,首先是加强中央的权力。在中央的权力当中又要加强皇帝的权力,所以他做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比如设内朝和外朝,就是为了从宰相 那里夺权,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里面一笔带过,就是任命卫青为大司马,作为内朝的领袖,什么叫内朝,就是搞两个政府,一个政府由宰相领导,叫外朝,一个政府由皇帝领导,叫内朝,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个是他发明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一步一步从宰相那里把权力 夺回来。另外汉初规定宰相权力是相权,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宰相在处理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个宰相在处理,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的,这个从夺相权为 皇权。另外一个夺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他不可能容忍地方有一个非政府的,非官方的这样一个豪强势力存在,对于这个豪强他是一定要打击的。窦婴和田蚡实际是两个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物呢他们的关系不能从私人关系去看,要看到他代表的两个利益集团, 当然就个人而言,窦婴应该说更有人格魅力,而田蚡呢应该说是猥琐小人,是一个贪官,贪得无厌,田蚡做了宰相以后,基本上把官员的任免权都拿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汉武帝可能更讨厌田蚡,因为田蚡太腐败,太跋扈,太霸道,太嚣张。田蚡和窦婴不是有一个廷辨嘛,在 东宫辩论,窦婴就揭发田蚡贪污腐化,买官、卖官这些事情,田蚡说是呀,我田蚡就是一个贪官,我是贪得无厌,我是腐化堕落,我喜欢女人,喜欢狗,喜欢金银财宝,喜欢好吃的东西,喜欢漂亮衣服,那不就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嘛。天下太平我又是皇亲国戚,我享受一点 怎么了,我怎么着了,可是你窦婴在干什么呢?你和灌夫两个人整天躲在家里面鬼鬼祟祟地勾结一些地方豪强,江湖好汉,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日议朝政,夜观星象,一天到晚是不是想着我们圣上怎么样了你们好怎么样啊?这句话很厉害,这句话实际上打动了汉武帝 ,那么他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就不能容忍地方豪强,他要加强皇帝自己的权力,他就不能容忍外戚集团的权力过大,势力过大,如果你外戚集团居然和地方豪强勾结起来,那就非打击不可,所以他尽管更讨厌从内心深处,从心理上更讨厌田蚡,但是更不能容忍窦婴和灌 夫。我认为这才是灌夫和窦婴之死的真实的原因。当然这场斗争的结果汉武帝是渔翁得利,窦氏集团,田氏集团都垮掉了。
<-- / message -->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4
发表于 2006-8-21 10:15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下)

  内容简介: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重蹈秦朝覆辙,便大封同姓诸侯,立为藩王。可刘邦没有预料到,同姓王势力强大后,同样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晁错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家。他少习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景帝前元三年, 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晁错的悲剧是源于他的性格所致。他是一个善于为人 谋,不善于为己谋的人,他锋芒太露,不知迂回,触人太多,不知多结善缘。而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之状却浑然不觉,只依仗皇上的宠信,便以为天下事不可为。像这样一个谙于国政却疏于世故的忠臣,在朝廷大臣中就会不得人心。晁错一心为汉室尽忠,极力主张“削 藩”,但是到头来却成为平息叛乱的牺牲品。自古以来作为一个政治家应该忠须有道,“削藩”是一件有关大汉的江山社稷,千秋大业的大事,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像晁错这样一个书生意气的政治家来主持削藩是完全不对的?所以当“七国”叛乱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 汉景帝方寸大乱。这时当他需要晁错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他解围时,这个书生意气十足的政治家,不但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反倒不知所措,性情之下竟然向汉景帝出了两个馊主意,正是这两个馊主意,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全文)

  首先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什么叫“刑名之学”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说晁错是政法学院或者政法系毕业的。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当上了太常掌故。我们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讲究判 决书的起草,要求判决书写得很有文采,晁错很有文采,所以选他做太常掌故。

  晁错时来运转是什么时候呢?是被太常选拔去读《尚书》。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传人一代一代地没有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懂得《尚书》的只剩下一个人,叫做济南伏生,但是等汉文帝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 九十多岁了,不可能把他请到朝廷来,怎么办?所以只好下命令说: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吗?选拔一个可造之材,到济南伏生家里去学。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就是晁错。晁错在济南伏生家,跟着济南伏生学了《尚书》,这就是儒家的学说,他原来学的是法家的东西,现在 又学了儒家的东西,这叫做学贯儒法,学问大长,名声也大长,回到朝廷以后,说起话来是头头是道。汉文帝说这是个人才啊,这个人才不能浪费了啊,那就去辅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于是就任命晁错做了太子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 ,太子家令是个什么级别呢?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晁错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他进了太子府以后,太子嘛,他是储君,就是他等着做皇帝,他平时不管事儿,他没什么事儿做,晁错又一肚子学问,就天天跟太子谈学问,谈得太子对他有点崇拜,经常和他坐而论道。太子的家人也对他有点崇拜, 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智囊”。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虽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或者还只是做一个门大夫等等,官职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 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这篇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后来被命名为《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 他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还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我们看《史记·晁错列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袁盎及诸大功臣都不喜欢晁错,很不喜欢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里面不过做个舍人,门大夫,家令,并不是什么职权很大的 ,很重要的官员,只不过喜欢发发议论而已,大家都不喜欢他,一旦他进入中枢,担任重要职务的时候,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以后就重用晁错。因为汉景帝觉得晁错是一个“智囊”,所以汉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是个 什么官呢?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 ,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场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而汉代的政治在汉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国理念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主张以柔克刚。总而言之是不喜欢折腾,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 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找了个什么岔子呢?晁错不是当内史吗?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长,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他就南边开一个 门,南边是什么?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南边开一个门就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申屠嘉想,好家伙,太上皇头上动土啊,大不敬。于是商量说,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弹劾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就把情况都说了, 汉景帝说: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这个事提出来,汉景帝说:哎呀!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那是外墙。那我们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宫、太庙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墙,他开的是最外面 的那个,没戳到里面去,外面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就是晁错一上台就气死一个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啊?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 的功臣啊,这样的人都搞不定晁错,还谁能摆平他?晁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这个申屠嘉,他不是小人。我们去看《史书》对申屠嘉的评价,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什么叫“门不受私谒”?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员你不要到我家里来谈事,有事咱们上朝,到办公室去 谈。袁盎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袁公有什么事吗?公事明天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如果是私事,本丞相无私事,清官嘛,所以这件事情申屠嘉在这个朝廷当中威望是很高的。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说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欧,什么 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说了,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个原则,就是他拿了这个判决来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发现如果这个案子有疑点,比方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对,发回去重审,如果交上来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确实是证据确凿, 这个人也确实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能赦免他,他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流着眼泪,一边哭,一边读,说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弄点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是这么一个人,你想这样一个人都主张杀晁错,你说晁错得罪人得罪 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想而知了。

  那么晁错为什么不得人心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政见不和,他主张削藩,其他人主张不动,“道不同,不相与谋”。第二个原因,性格不好,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峭,什么意思呢?严厉;直,什么意思呢?刚直;刻, 什么意思呢?苛刻;深,什么意思呢?心狠。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不讨人喜欢。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谁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呢?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而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这就是晁错性格 上的原因。

  晁错的这个性格,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也看到有表现。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就千里迢迢从颖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那么这个情节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按 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 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好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国情。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具体的人 民构成的,人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够没有人之常情,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的人,也不会把别 人的生命当回事儿,你既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话,你怎么为民众谋福利呢?一个连自己都保卫不了的人,你能够保卫国家吗?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奋不顾身,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承认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会以自己来划线了,他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 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嘛。那么你要兼听的话,你就不能说我是一心为公的,你们是一心为私的。晁错就是这样,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他那个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我们以前也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品德,当然我们某些时候是需要一往无前,需要奋不顾身的,也需要执着,需要认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儿,什么情况,比方说你做学问,执着是好的,为什么呢?追求真理,一个学者 ,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执着,一定要认死理,我认准了这个,我就这条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墙,我绝不回头,也许就在我探索过程中,我还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 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而且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该不该做,而且还要考虑能不能做,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他得看三步。而晁错是执着,坚持,认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对的,就是要做,能 不能做,他不考虑,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也不考虑。

  而汉文帝是考虑的,所以他一再向汉文帝上书,汉文帝不采纳,后来晁错给汉文帝上书的时候写了这样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就是说我是一个很狂妄的人,我说了一些狂话,请英明的皇上来做出决策。汉文帝批示是什么呢?汉文帝批示说:“言者不狂, 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就是一个国家最糟糕的是什么?是提意见的人其实并不狂,但是做决策的人他糊涂,这就糟糕了。所以汉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建议没有狂不狂的问题,什么建议你都可以提,但是决策有英明 不英明的问题,决策不能不英明,这个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结果是什么呢?采纳晁错的削藩策,而且让晁错自己来主持这项工作,这一下子麻烦就大了。

  为什么说晁错来主持削藩是不对的呢?削藩不是他的政治主张吗?他提出这个政治主张就让他来推行不是很合适吗?我们要看削藩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

  对于这件事情,宋代的苏轼,也就是苏东坡,有一篇文章叫《晁错论》,《晁错论》一开始,苏东坡就提出一个观点来,他说一个国家最困难的事情,最难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埋藏着隐患,这个事情是最难办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 要怎么办呢?只有那些特别的、杰出的、优秀的那样一些人才可以担当这样一个重任,而晁错不是这样一个人。也就是说削藩其事是其事,晁错其人非其人,削藩这件事情做是该做的,让晁错来做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苏东坡的观点,做这件事情要有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 ,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第一个条件,知其当然,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厉害关系,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我如果要做的话应该怎么样,全部都把它想清楚了。晁错想清楚了没有呢?没有想清楚。我们看到他提出的就是一个口 号:“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可行性研究,有没有看见他提出可操作方案,他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没有了,所以不具备第一个条件。

  因此他也就不具备第三个条件:“徐为之图”,“徐为之图”就是到了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处理问题,他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重要的呢?他也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你做的事情,讲清楚你做 的事情是非常难做的,是大家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都不能同意的事情,你硬着头皮硬要做,你这叫“冒天下之大不韪”,你应该预计到,你一旦发动以后会引起强烈的反弹。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神闲气定,然后 “徐为之图”,没有。

  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自己也蒙了,可以说是景帝、君臣都蒙了,虽然他们有一点思想准备,讨论过这个问题,说削藩以后,他们会不会反呢?晁错说:不管他的了,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的,管他呢?汉景帝说:是啊,是要反的,我们就搞他一下,两 个人说,真反啊,他们还真反啊,没有主张了,完全没有主张。

  晁错的两个馊主意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杀袁盎,为什么要杀袁盎呢?因为袁盎原来是吴国的丞相,袁盎到吴国去的时候,他就不想去,他觉得吴王这个人很恐怖,摸不清楚他是什么意思,而是他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大功臣,国家又强大,我去做一个丞相,如果中央政 府和吴国他们两个有矛盾,我夹在当中,我不是风箱里的耗子啊?他不想去。有人就跟他出一个主意,说你反正会喝酒,你去吴国以后就做一件事情,喝酒。如果这个中央派使节来问吴国怎么样?你就报告说吴王不造反,吴王没有造反的意思,袁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 被晁错找了个岔子罢了官,现在是一介草民。这个时候吴国一造反,晁错就把他的御史府的人召集起来开会,说你看看,我主张把袁盎杀了,因为袁盎接受吴王的贿赂,老是来报告说吴国不造反,现在吴国造反了嘛,我们现在只要把袁盎一杀,我们就知道,他们两个搞了什 么鬼名堂了。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说这个部长啊,这个吴国要是没造反,你把袁盎杀了,说不定还有用,你把袁盎抓起来看吴国有什么反应,现在吴国反都反了,兵都打过来了,你把袁盎杀了有什么用呢?再说袁盎也是我们朝廷的大臣嘛,不是吴国的大臣嘛,他怎么会 有阴谋诡计呢,就不同意杀。不同意杀。晁错就在那里犹犹豫豫举棋不定,消息就传出去了,袁盎得到消息就出去找窦婴,因为袁盎现在已经是一介草民,罢了官了,没有资格见皇帝,窦婴就赶快去找汉景帝,说你应该把袁盎找来问一问,因为袁盎是吴国的丞相,他熟悉吴 国情况,我们现在既然要对付吴国造反,我们应该请袁盎来讨论一下。

  汉景帝觉得有道理,就召见袁盎,召见袁盎的时候,晁错在旁边,汉景帝就说:袁盎,你曾经是吴国的丞相,你熟悉吴国的情况,你觉得吴国的造反能成还是不能成气候啊,袁盎说:不能成气候。汉景帝说:怎么可能不成气候呢?你想想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 那么有钱,一大把白头发,他还造反,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会反吗?袁盎说:吴国有钱不假,有人也不假,但是吴王招募的是一些亡命之徒,都是一些黑社会,这些人是没有义的,不忠不义的人,不忠不义的人怎么能打得过我们正义之师呢?肯定不能成气候。汉景帝一听, 这个人不错,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说说,袁盎说:臣有一个主意,但是只能单独和陛下汇报。景帝说:好好,走开,晁错还站那儿,袁盎说:“国家机密,人臣不得与闻”,景帝只好跟晁错说:你也,晁错就只好走掉了。袁盎说了一句话:“今计独斩错”,现在我的一个锦囊 妙计就是马上把晁错杀了,因为古人打仗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你如果没有名义去打仗是打不赢的,那叫做不义之师。现在吴楚两国的旗号是什么呢?他不是造反,因为吴楚两国一再说,我们不是造反,我们是“清君侧”,我们是帮助皇帝,我们是巩固大汉江山,那么最好的 办法,不管他是借口也好,是旗号也好,是真实原因也好,最好的办法是把他这张嘴堵起来,堵他这张嘴的办法是杀晁错,杀了晁错,它就没有起兵的理由了,它就不战而退。“兵不血刃”,即可平定叛乱。景帝就说,我想想吧,如果真的能起作用呢,我也不在乎一、两个 人的,这一、两条人命又算什么呢?这是晁错的第一个错误,他不该提出杀袁盎,他不提出杀袁盎,袁盎也不会杀他。

  第二个馊主意更糟糕,他提出什么?他提出请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苏东坡说:谁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谁都知道的。你怎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你怎么能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这是没有任何人会同 意的,所以苏东坡说:这才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线,你自己躲在家里面,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当皇帝?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苏东坡说,这个时候,没有袁盎,晁错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如果晁错这时候 提出:削藩是我提出来的,这个祸是我闯的,我负责任,请皇上任命我大将军,我带兵去打,然后我冲上前线,我身先士卒,让皇帝觉得很安全,他会杀你吗?他只会派军队,给钱,给粮,给草,支援你去打。你打败了,死掉了,你是烈士,打胜了,打赢了,你是功臣,你 怎么会想出这个馊主意来?

  当然了,晁错最大的错误那是太相信皇帝了,他认为他忠心耿耿,他认为他一心为公,他认为他一往无前,他认为他奋不顾身,他认为他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会保他,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同样是要杀人的。这就是晁错之错, 他太急于成功了,他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需要有后援的,要有后盾的。而他这种孤军奋战,是既无后援,就是朝廷的大臣不帮他,也无后盾, 就是最后皇帝也不帮他,皇帝也舍弃他。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5
发表于 2006-8-21 10:16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被杀之谜》

  内容简介: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双方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作为刘邦麾下的一代名将,韩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败20万赵军。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计策, 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


  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马上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项羽一死,刘邦马上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在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韩信被抓时,仰天长叹: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但是刘邦此时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在公元前196 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是韩信在当齐王的时候,可以与刘邦、项羽鼎足而居,表现出对刘邦的忠贞不贰,没有谋反。当时他的谋士那蒯通一心为其着想,劝他及早独立。蒯通是如何劝韩信的呢?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在陷入政治决策的漩涡时,他是如何权衡其利弊 的呢?


  韩信在最能谋反的时候却没有谋反,而在没有兵权的时候,却谋反了。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有专家据此认为有勇有谋的韩信不会出此昏招,因此谋反并不可能,还有人认为韩信是被逼上梁山。韩信到底反没反,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讲述汉代风云人物韩信---被杀之谜。


  (全文)


  我们今天继续讲汉代风云人物。说起汉代风云人物,不能不说到韩信,因为韩信在西汉初年至少有两个第一,第一个第一韩信是西汉第一功臣,当时就有人这样评价韩信,功高无二,略无世出,什么叫略无世出呢?就是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韩信了。他的功劳也没有 人可以跟他媲比了。第二个第一,他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西汉还有一些被杀的功臣,但是韩信是第一。韩信的死使我们想起耳熟能详的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但是这个话韩信说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不是韩信,是谁呢?是越王勾践手下的大夫范蠡,越王勾践 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卧薪尝胆,那么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的主要两个人一个是大夫范蠡,还有一个是大夫文种。越国灭掉吴国以后,范蠡大夫就对文种大夫说,咱们走吧,咱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越王勾践这个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你要记住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出处,这里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就是跑得飞快的狗,后来走狗这个名词就从这儿出来的。范蠡大夫就走了,他干嘛去了?下海经商,据说还携带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 泛舟西湖,下海经商,成了一个大富翁,叫做陶朱公。文种大夫不走,文种说你看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现在是摘桃子的时候我干嘛要走啊?他不走,结果越王勾践送给他一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勾践说,先生交给寡人七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 了,还剩下四种没有地方用啊,是不是就在先生身上试一试呢?那文种一听就明白了,自杀了。这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来历。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事情,就是在汉10年,也就是刘邦当了汉王以后10年,当了皇帝以后5年,这个时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叫陈豨的造反,自称代王,不是代替的代,是代国之王,代在什么地方呢? 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陈豨当时有很多军队和人马,而且陈豨是养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这个人是很厉害的,他走到哪儿跟随他的随从的车辆上千辆,很多人拥护他,陈豨就在岱国造反了。陈豨反了以后,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豨,这时候, 韩信与陈豨有书信来往,韩信就写信给陈豨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而且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了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当时看守京城的人是吕后,说把吕后抓起来,杀了。这个事情被人告发了,告发的原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 误,韩信把他关起来了,准备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祝贺。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通信是不发达,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 ,那么萧何出来说,韩信就相信了,但是韩信不去,韩信说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为前一段时候韩信闹情绪,一直在装病不上朝,我不上朝的人,怎么能去呢?萧何说,虽疾强入贺,你虽然有病,但是你还是勉为其难吧,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贺,你不祝贺不好嘛。韩 信觉得这个实在是推托不过,勉勉强强就进攻了,就来到长乐宫。当时汉王朝的宫殿两座,一个叫未央宫,就是皇帝住的,一个是长乐宫,就是皇后住的,因为是吕后在主政,所以来到长乐宫。一进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很多的壮士一拥而上,把韩信捆起来了,吕后也 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也来不及,当机立断,先斩后奏,把韩信杀了,斩之于长乐钟室,就是长乐宫里面有一个放编钟,古代奏乐是要有钟的,放编钟的房子里面,就把他立马杀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韩信的家人,遗幸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部杀光。


  这个时候临死之前,韩信是仰天长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为天灾。这句话什么意思?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被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蒯通这个人《史记》上的说法叫范阳辩士,范阳在河北省,现在河北城的一个地方大概祖上是范阳人,但《史记》也把这个蒯通称为齐之辩士,可见他活跃的地区是齐国,就是现在山东这个地方。什么叫做辩士呢?辩士就是谋士,就是靠辩论、说服、出谋划策来谋生的 士,所以也叫说客,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甚至到秦汉之交,社会上有一个阶层叫士,士是什么呢?就是低级贵族,贵族一共有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士和前三种贵族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天子、诸侯、大夫都是有地盘的,有领地、有封地、有封国、封邑,而士是 没有的,就是士是没有家产的,用现在的话说士是没有不动产的。士有什么呢?他第一个有一个贵族身份,第二一般说,士都有一技之长,比如说他有武艺,武功好,这个叫做武士,比如他有文才,文笔好,这个叫做文士,如果说他计谋好,那他就叫做谋士,如果他口才好 那他就叫做辩士。这样一些人就是靠出谋划策、耍嘴皮子、游走于诸侯权贵之间,今天给你出个主意,明天给他出个主意,他们没有什么立场的,这些人没有什么是非的,他反正就是给你出主意,如果你采纳我的注意,我被你雇佣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 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就像现在的什么策划大师,什么点子公司,就是这个,也算是一种智力劳动吧。蒯通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且非常有名,天下有名的辩士,曾经到处游说,那么蒯通什么时候给韩信出主意呢?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双方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韩信的军事天才被刘邦誉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而刘邦带军确是屡战屡败。在公元203年,刘邦怕韩信有 变,就封他为齐王,而此时的韩信,已经是声威远震。


  对于韩信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造反机会,因为现在刘邦也好,项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韩信啊,那些这些谋士,这些辩士是何许人也,机灵鬼啊,他还能看不清这个,于是呼呼啦啦地都跑去找韩信,第一个来的叫做武涉,武涉是什么人呢?武涉是项羽手下的人, 项羽把武涉派去就是想稳住韩信,让韩信守中立,但是武涉是项羽的人他说服力是很有限的。第二个自动跳出来劝说韩信的就是蒯通。蒯通这个时候本来就是韩信身边的谋士,而且韩信齐国的72座城市全部打下来就是蒯通的主意,所以蒯通的说服力比较强,说话分量比较 重的。而且蒯通是这样去说服韩信的,他说我这个人会看相。韩信说你会看相吗?他说是啊。你给我看看。那这个东西天机不可泄露。韩信说好好,左右的人你们都出去。然后蒯通就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而且会有危险,看你的脸是一个侯爵这个水平,而且有风险。相军 之背贵不可言。看你背,背长得好,贵不可言,这样来说服韩信。


  武涉和蒯通来游说韩信,他们俩的意思差不多,主要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说什么呢?说韩信你现在的形势非常之好在楚汉相争的这个战争中,你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这样一种角色,这样一个分量。武涉是这么说的,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左投则汉王胜,右投则楚王胜。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权就是权重,不是权利。什么叫做权呢?权就是秤砣,秤砣就叫做权。那个秤杆叫衡,把秤拎起来,怎么的情况全靠秤砣在移动,所以这个叫做权,权的分量就叫做权重。你现在这个秤砣你往左边移移刘邦就赢了,你这的秤砣往右边移移,项羽 就赢了,所以叫权在足下。什么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对朋友辈的一种尊称,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四种称呼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见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脸,我只敢看你的单陛之下,你知道我们皇 帝的龙椅,那个宝座是有一个台,台上面有台阶,那个台阶叫单陛,我只敢看你的单陛之下。见到太子、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看你的宫殿之下;见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楼阁之下;见到尊贵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脚下,就 是低头的意思。足下,权在足下。就看足下的这个足往哪边走,这叫做举足轻重,就是你这一抬脚就有分量。这个蒯通也有这样的意思,蒯通怎么说呢?


  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也是这个意思,举足轻重,所以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韩信你在这个关键时刻可得站稳了立场,你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这个政治斗争当中,站队是非常重要的,站队站对了,青云直上,富贵荣华。站错了,身败名裂,没有翻身的余地。所以你要想好了 ,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他们都说,你不能帮刘邦,为什么呢?因为刘邦的野心是很大的,他要兼并天下,之所以他重用你韩信,是因为楚王项羽还在,他的头号敌人是项羽,他要用你来对付项羽,一旦项羽被他灭了,下一个轮到的就是你韩信。因此韩信的命运和项羽的命运连在 了一起,这是第二层意思。


  由前面两个前提逻辑地得出第三个结论,那就是你韩信既不要帮刘邦,也不要帮项羽。不能帮刘邦的道理很清楚,你帮了刘邦,把项羽灭了以后,下一个灭的就是你了,那么同样的道理,你帮了项羽,那么刘邦灭了以后,也轮到你,所以最佳选择是什么呢?三分天下而 王之,王就是王,就是称王的意思,干脆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谁也不吃掉谁,大家都安全,天下也和平。这个建议如果被采纳了,中国的历史重写了,重写了。这是武涉和蒯通共同的意见。但是由于武涉他是项羽派来的说客,他的说服力不强,所以韩信很简单地就把武涉 给打发了。


  韩信怎么说呢?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韩信说,你武涉先生是从项羽那儿来的,我韩信也原来在项羽麾下当差,项羽对我怎么样呢?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郎中就是警卫员,或者说侍卫官,整天拿着一个戟在他门口站岗,我出的主意他不听,我做的策划他不用,所以我才离开项王的。我来到汉王这边, 汉王对我怎么样呢?授我上将军印,封我做三军总司令,给我那么多的人马,让我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我才有了韩信我今天,何况汉王对我是多么的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让出自己的饭菜给我吃,一个人对我这么好,这么亲这么爱,我如果背 叛他,那是不吉利的,背之不吉,虽死不义,那么我宁肯死我也不会改变我对汉王的一片忠心。对不起得很,武先生,请你代替我韩信谢谢项王。那么蒯通呢?蒯通是韩信自己的谋士,蒯通的说话的分量就要重得多了,蒯通一共三此劝说韩信,那么第一次劝说韩信的这个意 思和武涉是一样的,韩信的这个回答也是一样的,韩信这么说,他说


  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汉王把他的车子给我坐,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菜给我吃,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我怎么能够背叛他呢?那么蒯通就说了,你觉得汉王对你很好吗?恩重如山,你觉得你们俩亲如兄弟?唇齿相依?心心相印,休戚与共,不对吧,蒯通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 ,比方说,越王勾践和他的大臣大夫范蠡,大夫文种关系好不好,铁不铁?文种大夫和范蠡大夫为越王勾践立下的功劳大不大,后来怎么样呢?野兽已尽而猎狗烹,野兽都打完了以后,猎狗还要它干什么,猎狗就煮着吃了,后来他们不就落得这个下场吗?难道说你今天和汉 王的关系就好得过越王勾践和文种大夫的关系吗?你靠得住吗?韩信说,哎,这个事你让我想想好吧,你让我想想。蒯通第三次去说服韩信,说足下不可以再忧郁了,他说猛虎犹豫不如蜜蜂一蜇。老虎厉害不厉害?他说如果老虎在那儿犹犹豫豫的话,还不如一只蜜蜂,蜜蜂 当机立断,就是刺你一下,刺了算了。你不能这样犹豫,这是上天给你一个极好的机会,是你成就大业的机会。你如果三分天下而王之,至少此刻你首先可以保平安,将来条件成熟了以后,你可以得天下,你进退自如,你为什么一条道走到黑呢?蒯通就说了这样的话,他说 ,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就是上天给你的你不拿,那你是要带来灾难的,时机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带来灾殃的,你不能犹豫。


  他说,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功就是功名,功业,事业,一个人的功业、事业很难成功,但是要失败很容易。通常老百姓说的这个事咱做不好还不能往坏里做,失败是很容易的事情。时是什么?时是时机,机遇,时机和机遇这个东西很难得到,但是很容易丢掉。我们讲机遇、机遇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机遇,是不是?那么你一旦机遇来了,你应该紧紧地抓住,你一不抓住,它马上就没有了,转眼即逝,所以蒯通说,


  时乎时不再来。


  机遇啊机遇啊,它是不会再来的,天底下哪儿有这种事,老天爷给你一次机遇你错过了,再给你一次再错过,再给你一次,就瞅着你给了,不可能的,愿足下详查之。


  韩信在当时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理由是什么?那就是他对蒯通说的那段话,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这个回答比他回答武涉的那个说法高了一个层次,更为深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坐了人家的车子,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难也背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他已经用他的车子背过我了,穿了人家的衣服,那就要把人家的忧虑也当做自己的忧虑,放在自己的心怀里面,怀人之忧, 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用生命去报答,宁肯死也要完成人家的事情,死人之事,这是一个很高很高的要求,那已经不简单的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问题,甚至要用生命去报答。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文化有一个这么一个观念,食物是生命之源,谁给我们东西 吃,谁就给了我们生命。谁给我们生命,母亲给我们生命,而母亲给我们生命当然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是生育了我们,但是你要想一个小孩子,一个婴儿,他能知道他是谁生的吗?他不可能知道,他知道什么呢?他只知道谁给他吃的。而一般地说,孩子都是母亲用母乳来哺育 ,谁给他奶吃,他就认谁做母亲,这就叫有奶便是娘,实际上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和奶妈亲,包括历史上一些皇帝,他都是跟奶妈亲,因为他吃奶妈的奶长大的。而且我们中国很多地区就把这个奶叫做妈妈,吃奶就叫做吃妈妈,那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凡是给了我们生命源泉, 包括我们肉体的生命,包括我们精神的生命,我们都称之为母亲,比如母亲河,母校,祖国母亲,都是生命的赋予者。同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共衣是一种很重很重的情分,因为中国人有一个观念,自己的衣服是不能随便给人穿的,尤其是女人。一个女人是不能把自己 的衣服随随便便给别人穿的,为什么呢?因为衣服是最贴身的衣服,它已经构成我们文化人身体的一部分,因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不能赤身裸体的,必须要穿衣服,因为它代表我的身份,代表着我的甚至代表我的性格,我的心理,它是我身体的代表。如果我把我的衣服给 人穿这叫做以身相许。《诗经》里面有一首诗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跟你共一件战袍。同袍就是同胞啊,我们说骨肉同胞,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那胞是什么?胞就是衣,胞衣,就是小孩子生下来的那个外面那个胞衣。所以同袍就是同胞,同衣就是同依,就是依靠的依。我们看《红楼梦》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晴 雯因为王夫人讨厌她,说她长得像狐狸精,狐媚,肯定是勾引我们家哥儿了,撵出去,撵回家去,又穷又苦又生病,不久人世,奄奄一息。宝玉偷偷地去看她,两个人泪流满面。最后晴雯已经是到生命最后的时刻了,挣扎着在被子里面把自己贴身的内衣脱下来交给宝玉,宝 玉接过来以后,立即明白了晴雯的心思,把自己的外衣也脱了,把晴雯的内衣紧紧地穿在自己身上。晴雯说这样一来我就死可瞑目了,要不然我真是枉担了一个罪名。所以枉担的罪名什么意思呢是王夫人怀疑她跟宝玉两个人那个了,其实晴雯是清白的,她和宝玉两个没那个 ,跟宝玉那个的是袭人。但是,这样一来,我晴雯的内衣宝玉穿过了,就等于我晴雯和宝玉两个的身体已经贴在一起过了,那么我背这个罪名我也不冤枉了。你说共一件衣服是多么重的情分啊?那么刘邦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韩信穿,韩信感恩戴德,永志不忘,不能背 叛。这当然是中国文化中国的心理的通则,但是对于韩信来说,他还有一层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韩信早年时是挨过饿,挨过冻,是曾经没饭吃没衣服穿的人,遇到一个诸侯王,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饭给他吃,他这份感激简直是难以言表。于是我 们发现,要解答韩信这个不肯背叛而终于背叛这个谜团,我们还必须弄清楚韩信的身世,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后来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走上一条成功的人生道路呢?请看下集,汉代风云人物韩信之身世之谜。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6
发表于 2006-8-21 10:17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身世之谜》

  内容简介: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出身呢?《史记》为韩信做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说明韩信曾经是布衣,最贫 穷的时候,他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还曾受过胯下之辱。司马迁告诉我们,韩信这个人虽然有着贵族身份,还有一把剑,我猜测可能是祖传的,他肯定买不起,祖上传的一把剑在身上,但是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什么本事,史书上说法叫做“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就是他没 有什么良好的表现。


  因此这个地方上招募低级公务员,这个叫“吏”,招募低级公务员的时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后又不能“治生商贾”,什么叫商贾呢?商就是流动着的、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卖东西的人,叫做行商坐贾。韩信他也没有这个本事,也不会做生意,既不能做行 商,也不能做坐贾,那怎么吃饭呢?“从人寄食”,就是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就是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他是个不讨人喜欢人。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等待实际,最终他遇到了一个 时势,也遇到了一个伯乐,就是萧何。在萧何的推荐下,他被刘邦重用。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精彩讲述《韩信身世之谜》。


  (全文)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出身呢?《史记》为韩信做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信息,第 一:韩信曾经是布衣,什么叫布衣呢?就是没有官职的人,有官职的人可以穿锦,而没有官职的人只能穿布,但是请大家注意,可不是现在的纯棉,因为那个时候咱们中国还没棉花,这个布是麻布,第二:没有钱,贫,古代的贫是没有钱财的意思,穷,是没有官职的意思, 在上古的时候贫穷两个字是两个概念,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韩信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官职,所以可以说他是贫穷。第三:好带刀剑,那么我们现在要问,他是带刀呢还是带剑呢?我的结论是带剑,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古汉语它为了好听,它往往要用两个字,第一个字往往是虚 的,比方说缓急,没有缓,只有急,所以刀剑我认为没有刀只有剑,而且后面司马迁还写到,项梁项羽起义以后,韩信“仗剑从之”,拎着一把剑就参军了,可见韩信平时是带剑的。那么这个信息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韩信有贵族身份。因为在那个时候,有贵族身份 的人才有资格带剑。当时冶金技术并不高,铸一把剑很不容易。我们去看一些古代的文献或者看一些古代的故事,往往说铸剑铸剑,一把宝剑铸不出来之后,一个人跳进去,跳到炉子里面去,这时候一把剑出来了,就是这个宝剑,所以剑是很高贵的。我们看武侠小说,大侠 用剑,你看有没有一个大侠用斧头的,或用两把铁锤?不成体统,只有一身长衫,手上拿一卷书。这儿配一把剑,风流潇洒,剑很高贵的。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来,韩信可能是个破落贵族。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破落贵族,韩信的少年时代是怎么样度过的,他又有一 些什么遭遇呢?


  司马迁告诉我们,韩信这个人虽然有着贵族身份,还有一把剑,我猜测可能是祖传的,他肯定买不起,祖上传的一把剑在身上,但是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什么本事,史书上说法叫做“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就是他没有什么良好的表现,因此这个地方上招募低级公务 员,这个叫“吏”,招募低级公务员的时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后又不能“治生商贾”,什么叫商贾呢?商就是流动着的、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卖东西的人,叫做行商坐贾。韩信他也没有这个本事,也不会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贾,那怎么吃饭呢 ?“从人寄食”,就是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就是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这个人讨人喜欢吗?


  他经常去混饭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长,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当时的制度叫做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就是十个村子合起来叫做一亭,十个亭合起来叫做一乡,那么亭长可以推测他比乡长低半级,比村长高半级,是这么个职务,这个亭叫南昌亭,不是我们现在江 西省的南昌市,两个概念。这个亭长大概多少有点钱,韩信就老到他这个家里去混饭吃,天天去吃,吃得这个南昌亭长老婆一肚子气,最后他老婆就想了一个办法,天不亮半夜起来做饭,天亮之前把饭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韩信早上起了早床,摇摇荡荡来吃饭,一看饭吃 完了,韩信当然明白了,人家讨厌他,一赌气,和南昌亭长绝交,我不跟你玩儿了,他脾气还大得很,然后跑去干什么?跑到河边去钓鱼,你想想他这种没本事的人,我估计那鱼大概也是钓不上来的,正好,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就是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 到河里面洗一洗,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自己带饭,其中有一个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每天分饭给他吃,一直到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 ,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


  所以韩信在这个时候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他不讨人喜欢,大家就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会来羞辱他,于是淮阴市上就有一个地痞无赖,市井无赖。有一天就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也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你是个 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上一大群人都来看热闹,这个家伙就说,你不是有刀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刀吗?不敢?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大家都看着韩信。杀啊?还是爬啊?韩信怎么样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来描写,“ 孰视之”,这个“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它是通用的,“孰视之”就是盯着他看,看了一阵,把头一低,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去了,然后趴在地上,一市人皆笑,整个的街上都笑,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奇耻大辱啊,而我们前面讲过韩信是一个破落的贵族,是一个士,而谁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他还是不是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


  柏阳先生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猛然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碰,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你才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 如果是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韩信肯定不是螃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引用苏东坡一篇文章的观点来说明,苏东坡有一篇幅文章叫《留侯论》论的是谁呢?张良,不是韩信,但是《留侯论》开头的这段话我觉得可以用在韩 信身上,它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它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匹夫见辱,拔 剑而起”,这就是普通人,那些小人物,他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拔刀子或者掏拳头,这个,我说这不算勇敢,这叫什么,这叫鲁莽,这叫盲动,真正的大智大勇,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 。并不惊惶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为什么呢?“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就是这样的人,他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为眼前的这一点小是小非、小恩小怨鲁莽地盲动 ,所以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信这个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杀了这个家伙要么爬过去。杀了这家伙的结果是什么?你也被杀头,将来远大的理想还能不能够实现呢?不能实现,所以一个怀着远大理想的人他是能够忍受的,司马迁就是,遭到宫刑,这也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一个男人不 能够接受的东西,他还不是忍下来了,为什么要忍下来,他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韩信同样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他盯着那个无赖看了很久,思想斗争很厉害,最后为了自己远大理想,牺牲眼前的荣辱,我想韩信当时心里面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对 他说,韩信啊韩信,心字头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这就叫做忍辱负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韩信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志向的这样一个英雄,那么这样的一个英雄,绝不会满足于那样的生活,他一定是要有所作为,那么韩信又有着怎样的作为呢?他又怎样走上 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呢?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代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 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 ,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 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 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 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 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他的推荐者,他的恩人就是萧何。萧何也是刘邦的故旧,跟刘邦一起起义的,而且一直管着刘邦的所有的杂事。实际上是刘邦的大管家,丞相。这个时候刘邦的情况并不好,屡战屡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因此刘邦手下的人就逐步地都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投奔 项羽,或者自立山头,手下的将军跑了很多,韩信想,哎!我这个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项梁没什么出息,投奔项羽没什么出息,投奔刘邦我还是没什么出息,现在那些官职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这儿待着干嘛啊?而且我的想法,我已经拜托萧何,多次向刘邦提出来, 都没有人理睬我,我在这儿待着干什么啊?他也走了,他一走萧何就着急了,甚至来不及向刘邦报告,马上自己就追了过去,连夜追过去,去追韩信,这个时候手下人就去报告刘邦,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刘邦当时大惊失色,萧何怎么能跑了,萧何是他的大管家,所有事 情都是萧何管着的,别人跑了就算了,萧何跑了,刘邦简直是在家里团团转,过了两天以后萧何回来了,刘邦一看萧何,浑身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他妈跑哪儿去了,干嘛去了,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没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你追谁去了?韩信,扯淡,那么 多将军跑了你不追,一个韩什么信的,有什么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谎,萧何说不对,其他的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把,哪儿都能找得到,有什么好追的,韩信可不一样,萧何用了四个字来评价韩信,叫做“国士无双”。


  什么叫做国士呢?就是一国当中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加上无双呢,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人才。萧何说,这个事儿看大王你怎么考虑,你如果打算一辈子就待在汉中这个地方当个汉中王,这个韩信是没什么用的用不着的,韩信是干什么的呢?韩信是打天下的,是得 到整个中国的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那个想法的话,非韩信不可。刘邦说,我当然也想出去,哪个愿意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萧何说是这样吗?那你就一定要用韩信,刘邦说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不行让他当将军他还是要走的,刘邦说当将军还要 走,那当大将军,萧何说那就太好了,“幸甚”。大将军是什么?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统帅。我估计刘邦当时是脱口而出,当个将军都不行,那当大将军,谁知道萧何说那太好了,刘邦也没有办法,刘邦说,那好好好,你去把那个韩韩什么信的,给我把他叫来,寡人就让 他当个大将军,萧何说不行,刘邦说怎么不行,萧何说你这个人啊,就是这个毛病,没礼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个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要任命这么一个职务,你像叫阿猫阿狗一样的,呼来唤去的,成何体统,所以韩信这样的人,不愿意在你手下干,刘邦说,那 你说要怎么办,四个条件,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具礼,你要把所有的礼仪都准备好。香汤沐浴,换一身干净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将军,刘 邦说,好吧,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粗鲁,爱骂人,自己也没什么本事,但是他确实有一条优点,听得进意见,你给他提个什么意见,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他一定采纳。所以萧何提出这些条件虽然对刘邦来说,觉得是一个很不能让他接受的条件,他也照办了,于是 刘邦就择吉、斋戒、筑坛、具礼,香汤沐浴,恭恭敬敬地拜大将军,这个时候,全军哗然,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这些将军,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这个职务也一直空着,只看见刘邦在那个地方筑坛、竖旗子,摆香案,杀猪宰羊地不知道要干什么,都以为自己可以 当,等到一正式宣布任命书,哎,名不见经传的韩什么信,哪儿冒出来这么一个臭小子?所以大家都不以为然,都大惊失色,嘟嘟囔囔。


  那么这个事情说起来它也是奇怪,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他并不认识韩信,他甚至也没有说把韩信找来谈一谈,谈谈话,考察考察,看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这么重要一个职务,你不得来点干部考察吗?没有。仅仅是萧何一番话,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重大的决 策,靠得住吗?所以拜完将以后,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话。刘邦坐下来以后,就问韩信,这个萧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寡人推荐将军,那么请问将军准备有点什么东西来教导教导寡人呢?韩信说,先谢谢大王对韩信的信任,韩信想问问大王,当今和大王争夺天下的是不 是就是项王呢?刘邦说是的,好,韩信说,请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个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团的力量和势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项王吗?开始就问这么一个问题,单刀直入,刘邦就一下子答不上来,司马迁写到,说汉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最 后说了三个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于是,韩信站起来,跪下去拜了一下,说恭喜大王,大王说得非常对,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你比不上项王,无论就个人能力、魅力而言,还是就我们整个集团的实力而言,都比不上,他为什么要“贺曰”呢?为什么要祝贺他呢? 因为他发现刘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个说实话的人,这个人就好打交道,我们为领导服务的最怕领导他不听真话,他专门想听假话,喜欢你吹捧他,那这个事情就搞不了,刘邦这点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认我不如他,那么这个话就好说了。韩信往下说,虽然如此 ,但是韩信我认为,项王并非不可战胜,他说自己曾经在项王手下当差,对项王这个人是很了解的,请大王允许我韩信,为您分析项王的为人,项王的为人是什么样的呢?有两个看起来是优点,其实是缺点的特点,第一个条是什么呢?是项羽这个人非常地英雄,身材高大, 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鼎,能扛起来,而且每次战争项羽是身先士卒,他打冲锋,一旦冲进敌营,怒吼一声,上千人都鸦雀无声,噤若寒蝉,被他吓破了胆,这个汉王你比不上,但是项羽却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贤良的人 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使,他只懂得自己一个人冲锋陷阵,他是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勇敢叫什么?韩信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匹夫之勇”。这是小人物的勇敢,没出息人的勇敢。


  第二点,项羽这个人对人非常有礼貌,心肠也很软,恭敬仁慈,可是项羽小气,他手下的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建功立业,你应该封官赐爵啊?封赏他们啊?项王怎么做呢?他封也封,给你铸一个印,印铸好了以后,项羽捏到手上,他舍不得给,在手上磨过来磨过 去,磨过来磨过去,最后磨得这一个方印都磨成圆的了,他都不给人,这叫什么?这叫妇人之仁。仁爱吗?小恩小惠,流着眼泪送饭,可是要封官,不给。所以两个特点,看起来是优点,实际上是缺点。另外他还有一些错误,比方说他分封诸侯的时候不论功行赏,谁跟自己 关系好他就封个大的,谁跟自己关系不好,他封个小的,大失人心,另外他一路烧杀掠抢,他怎么能够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您汉王,进了关中以后,所做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着您汉王去到秦地去当王。所以,韩信最后说了一句话,三秦 可传檄而定也。就是你要发一个战书过去,三秦地区马上就是你的。刘邦一听,我打仗这么多年来,没听到哪一个人有这样的清晰的对整个局势的分析,这个分析实在是太透彻了,于是对韩信说,哎呀,寡人真是相见恨晚啊!


  可见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不失为一个正确的决策,但是这里面有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确定地说,韩信就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有此政治分析,这确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但是,战争是一种需要实际操作的事情。是要实践 来检验来证明的,那么韩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这还需要考验。因此我们也需要弄清楚,韩信究竟有没有军事天才,他指挥了一些什么样的战斗,这些战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这些战争当中,韩信为刘邦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又犯了哪些错 误,有哪些过失呢?请看下集,汉代风云人物韩信之功过之谜。谢谢!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7
发表于 2006-8-21 10:18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功过之谜》

  内容简介:


  韩信出身贫穷,但是胸怀大志。他等到了一个时机,就是秦末的乱世。他也等到了一个伯乐,就是萧何,在萧何的推荐下,他被刘邦重用,他和刘邦有一次谈话,对时势有出色的分析,这确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但是,战争是一种需要实际操 作的事情,是要实践来检验来证明的。那么韩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这还需要考验。因此我们也需要弄清楚,韩信究竟有没有军事天才?他指挥了一些什么样的战斗?这些战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自己的军事天才,可以说是一路凯歌。最精彩的一仗是汉、赵之战,就是和赵国的一场战争。我们知道,汉当时是在西边,赵就是河北邯郸这一带地方,刘邦平定三秦、魏这样一些地方以后,就命令韩信出兵去攻打赵国,走 什么地方呢?走太行山,从太行山的一个关隘出兵,这个关口叫做井陘口,非常险要,路很窄,韩信带着兵从这个关口出去攻打赵国,赵国当时的国王叫赵歇,他的统帅叫做陈馀,陈馀手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叫做李左车,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所以韩信打 这一仗风险是非常之大的,第一:赵国是主场,韩信是客队,就像咱们打球一样,你在哪个地方赛球,当地的球队总是要占点儿便宜的。第二:赵国当时的军队号称20万,韩信的军队号称1万多,这是敌众我寡,第三:赵国是在自己的国家迎战,韩信是千里奔袭。所以这 个情况对于韩信来说非常地不妙,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大获全胜。在楚汉战争中,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又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过失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讲述《韩信功过之谜》。


  (全文)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自己的军事天才,可以说是一路凯歌。最精彩的一仗是汉、赵之战,就是和赵国的一场战争。我们知道,汉当时是在西边,赵就是河北邯郸这一带地方,刘邦平定三秦、魏这样一些地方以后,就命令韩信出兵去攻打赵国,走 什么地方呢?走太行山,从太行山的一个关隘出兵,这个关口叫做井陘口,非常险要,路很窄,韩信带着兵从这个关口出去攻打赵国,赵国当时的国王叫赵歇,他的统帅叫做陈馀,陈馀手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叫做李左车,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所以韩信打 这一仗风险是非常之大的,第一:赵国是主场,韩信是客队,就像咱们打球一样,你在哪个地方赛球,当地的球队总是要占点儿便宜的。第二:赵国当时的军队号称20万,韩信的军队号称1万多,这是敌众我寡,第三:赵国是在自己的国家迎战,韩信是千里奔袭。所以这 个情况对于韩信来说非常地不妙,但是尽管如此,李左车还是很谨慎,李左车就跟陈馀说,说这种战争是明摆着对韩信不利的,他居然敢来打,千里奔袭,必有准备,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请元帅给我两万人马,两万精兵,抄小路,绕到韩信军队的后方,断其粮草,然后汉 军来我赵地以后,请元帅坚壁勿战,就是不跟他打,然后我那边把粮草断掉,你这边不跟他打,他不战而败,可是赵国这个元帅陈馀他是个书呆子,书生气十足,他怎么说呢?哎呀!我已经弄清楚了,韩信的军队号称1万,不过数千。那现在我们就是数十倍于汉军,它有什 么了不起?何况我们堂堂正义之师,怎么可以用你那种阴谋诡计?什么断其粮草,抄其后路,哎呀!这个不光明正大了,我们要打就是摆开阵势堂堂正正跟这个小子打它一仗,让天下人不敢小看我赵国,不听。韩信有情报啊,一听说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韩信就喜出 望外,这就太好了。发令,出兵,过井陘口,只管走。走到赵国边境,安营扎寨,到了半夜,韩信传令,说各部队给将士们发点小点心,垫一垫,等明天早上我们灭了赵国,大家来会餐。


  大家一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千里奔袭,人家人多势众,能不能打这一仗都是个问题,你还说我们明天早上把它灭了以后来吃早饭,大会餐,这不是吹牛吗?但是韩信是大将军,是元帅,大家也不敢顶嘴,都说“诺”,回去准备。到了天亮的时候韩信下令,出发 ,然后就向前进,开始布阵。当时战场上有一条河,这边是赵军的军营,韩信把这个军队调过河来布阵,布在这儿。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阵法,所以他这个阵一布过去以后赵军大笑,哎呀!来了一个傻子,背水布阵,等着看他热闹吧。这边汉军也是提心吊胆,说这个事情是 怎么弄的,韩信说传令,举大将军旗,擂鼓,进军,什么意思?就是把他汉、大将军、韩,旗帜打出来,然后敲着鼓,大吹大擂,进军了。这一进军,赵军一看,这个不是送死的来了吗?赵军就拿着武器从军营冲出来了,就打。两军交战,打了好长一阵子,韩信下令,撤, 把大将军的旗子,次将军的旗子,小将军的旗子,中将军的旗子都给我扔地上,把那个鼓啊,锣啊都给我扔地上,把武器甚至也都扔地上,咱们跑吧,调头跑,走水上军,就是水上面还有一个军营。往后撤,全部撤到水上的军营里面去,水上的军营马上把门打开,把汉军放 进来,然后准备战斗,赵军一过来一看,汉军败得一塌糊涂,大家都去捡那些旗子,为什么捡啊?因为你捡到将军的旗子拿回去可以领赏的,古代打仗这个旗子是很重要的,你把这个将旗拿到手上,重赏。都不打仗了,赵军都不打仗,都去捡这个旗子,这个时候,韩信早就 派了两千精兵,轻骑兵早就已经绕道埋伏在赵营的旁边了,一看赵兵全部倾巢出来抢这个旗子的时候,这两千轻骑兵一拥而进,冲进赵国的军营里面,把赵国的旗子都拔掉,把随身带的汉军的红旗子都插上,然后就喊,这个地方是汉朝的了,汉国的了,赵军在那边打,冲过 去,这边韩信的军队,在水上的军队,它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已经退到水上去了吗?没有退路了,殊死作战,拼死战,赵军打不过,然后回头一看自己的大本营丢了,军心大乱,赵军说这仗不能打了,咱逃命吧,作鸟兽散,一哄而散,赵将拿起刀杀了一些逃兵,都杀不过 来,这个时候,占领了赵营的两千轻骑兵和水上的汉军夹击赵军,结果把赵军的元帅陈馀斩于军中,活捉了赵王赵歇,大获全胜。


  这一仗是打得是非常之精彩。打完仗以后,所有的部下都到韩信的军帐中来对元帅表示祝贺,元帅领导我们打的这一仗,确实打得很漂亮,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想通这个事儿,兵法上是这么教我们的,“右倍山陵,左前水泽”,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安营扎寨,布阵, 我们的后面应该是山,因为后面是山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敌人要从后面的山上翻过来偷袭我们是很困难,前面应该是水,因为敌人要过水来打我们也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营寨才是安全的,可是元帅您完全相反,哎呀,臣等左思右想还是不得其解,韩信就笑了一笑,说这个 道理兵书也说了,可惜各位平时没有留意,兵书上怎么说的呢?“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像我们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一定要把我方放在死地,才有战斗力。何况诸位想想,我们这支军队是支什么样的军队,散兵游勇,乌合之众,都是没有经过训 练的军队,临时纠集起来的,这叫做“驱市人以战”,赶着街上的人去打仗,等于街上临时吆喝一帮人,也没有经过军训就让他们去打仗了,他能打仗吗,惟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置于死地,让他每个人都感到生命的危险然后殊死作战。为自己的生命而作战。大家恍然大悟,哦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我们是不如你,服了,他服了韩信了。


  韩信同时又下了一道命令,说谁要是看到了李左车,谁都不准伤害他,一定要活着把他给我带来,一定要把一个活着的李左车给本将军带来,后来果然就找到了李左车了,把李左车送到了韩信的军营,韩信一见李左车马上说松绑,赶快松绑,然后说,幸会幸会,请。然 后请李左车到自己的帐下坐下,然后非常客气地说,说韩信非常荣幸能在今天见到李将军,现在韩信有一件事情向将军请教,韩信想再接再厉去打燕国和齐国,请将军告诉我,怎样才能成功呢?李左车这个时候才说,那好吧,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这十六个字词可就是史记这段的原文,就是李左车说的话,原话。那我也就贡献一点意见吧。出兵作战,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披靡这是将军您的长处,但是您的士兵已经很疲劳了,国力也消耗了很多,这是将军您的短处。如果将军您现在再接再厉在平定了赵国以后又 要去攻打齐国和燕国,请问您是打齐呢?还是打燕呢?齐国强大,燕国弱小,您可能去攻打燕国,可是您的军队已经疲劳到这个程度了,攻打燕国有把握吗?如果燕国攻打不下来,齐国将来还会臣服于你吗?不可能的。今天我李左车为韩将军您设计,我觉得您最好的办法, 休兵。不要打了。您可以写一封信给燕国,炫耀你的军威和武力,吓唬吓唬他们,燕国很弱小啊,看见您在赵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和胜利,不战而降,那么燕国投降以后,您可以再写一封信给齐国,告诉他们,燕国他们已经投降了,那么齐国会怎么样呢?齐国跟着投降。兵 不血刃,不战而胜,这是上上策,韩信说好,我韩信就按将军您的意思做。


  韩信果然就这样做了,可是刘邦不愿意。刘邦说你这个韩信怎么能够按兵不动呢?得让他动起来,那么刘邦是怎么做的呢?刘邦先是开始调动了一下韩信的军队,因为当时和韩信一起打仗的还有一个人叫张耳,刘邦自己就来到张耳的军中,跟张耳的军队行动,而且刘邦 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随从,这个随从就是他的太仆,夏侯婴,是刘邦的御用车夫。在某一天的清晨,两个人驾着车马,自称是汉国的使臣,就是汉王派来送信的人,在天不亮的时候冲进了韩信的军营,进入了韩信的军营,这时韩信还在睡觉,刘邦和夏侯婴两个人悄悄地走 进韩信的大帐,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拿到了手上,史书上说“夺其印符”,印就是官印,符就是兵符。在那个时代,像韩信这样带兵的将军,他一定要有两样东西,一个就是他的大将军印,还有一个就是兵符,兵符是一个雕刻成老虎或者其他野兽形状的东西,一只老虎,然 后当中一剖两半,然后带兵的人拿一半,做决策、做指挥的人拿另一半,要调兵的时候就拿着这一半去到军中,把那一半拿过来对一下,这个东西就叫做符,这两片符如果对上了,就叫什么呢?就叫做符合,所以我们现在符合这个词就是这个来的。刘邦悄悄的到韩信军营里 就把官印和兵符都拿到手上,然后出来调兵,把兵全部重新调动一遍,等刘邦把兵都调完了,韩信才醒来,张耳也才醒来,出去一看说汉王来了,而且把兵都调完了,大惊失色,也没有办法,这时刘邦说,韩信,出兵打齐国去吧,于是韩信也就只好出兵打齐国去了。


  韩信攻打齐国又大获全胜,也就是说在整个刘邦和项羽进行战斗夺取天下的过程当中,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韩信和刘邦的君臣际遇也历来被视为一段佳话,那么他们后来怎么会翻脸呢?韩信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又犯了什么错误呢?


  韩信犯错误就从攻打齐国开始。在这个过程中,韩信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不听指挥。当时刘邦把韩信的印符拿过来以后重新调兵以后就命令韩信率兵去攻打齐国,韩信当然也就去了,他走到齐国边境的时候传来一个消息,说齐国已经降汉,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刘邦同时还派了一个人到齐国去,这个人的名字叫郦食其,这个“食其”两个字它的文字是写成“食其”,“食”是饮食的“食”,其他的“其”,但是要念做“异基”,这个郦食其也是个说客,一个辩士,靠出谋划策,耍嘴皮子过日子的人。这个家伙三寸不烂之舌, 他跑到齐国以后做齐王的思想工作,做通了,齐王同意降汉,归顺汉王刘邦,于是就谈好了投降的条件了,郦食其也派人送信送给了刘邦,说齐国这块地方已经搞掂了,用不着打仗了,齐王也留着郦食其在那儿喝酒了,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还在往前开,路上得到了这个消息 ,韩信想,不能打了,投降了怎么还打呢?这个时候范阳辩士蒯通,就给韩信出主意了,蒯通说,将军,汉王命令您去攻打齐国,对吧,韩信说是,有这个命令,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吗?韩信说这个命令倒是还没有接到,他说对了,你没有接到让你停止进军的命令你干嘛要停 ,请将军想一想,将军作战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五十多座,这个郦食其一根舌头说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请将军想想,我们前方将士奋不顾身英勇作战,打了几年还不如郦食其一句话了?这个功劳可怎么算啊?韩信说对,这话可怎么说,不管 他,打。继续去打。继续一进军的话,齐王就恼火了,不是说得好好的嘛,我都归顺了嘛,条件都谈好了吗,怎么搞的又派兵打呢,你这是诈我啊,齐王马上反应过来说,你郦食其是一个骗子,是使的阴谋诡计,让我解除武装,因为现在整个齐国七十二座城池,他已经不设 防了,他想着和汉王是一家人他设什么防啊?突然韩信的军队就来了。“烹之”,就是把郦食其扔到油锅里去了,这个韩信实在是破坏了刘邦的整个战略部署,而且本来是,如果是和和平平的就能把齐国问题解决,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这个韩信应该说是不顾全大局,为了 自己个人的功劳,不服气那个和平使节,就让这么多人流血牺牲,而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的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是不希望旁边有什么事情,不希望节外生枝的,最好齐国没事了,韩信的军队回来,回到荥阳。但是韩信这样做肯定是打乱了他的整个战略部署,这是第一个错 误。


  第二个错误,在韩信打下齐国之后,他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给刘邦,说齐国这个地方很麻烦,反复无常,你看它一会儿是站在我们汉这边,一会儿它又站在楚一边,一会儿它又站在汉一边,一会儿站在楚一边,是反复之国,齐国是反复之国,靠不住,不能再让齐国人在这 里做国王了,因此我韩信想请大王封我韩信做一个假齐王,代理齐王。让我代理一下齐王把这个地方镇住,这封信送到刘邦那里,刘邦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刘邦当时被项羽的军队团团围住在荥阳,就是河南荥阳,围在那个地方,急等着韩信派兵来救他。可是收到的信却 是韩信说我要当一个假齐王,要当一个代理齐王,所以刘邦看到这封信以后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桌子一拍说混蛋,这时他旁边有两个人,一个张良,一个陈平,就用脚去踢他,踢完刘邦以后两个人说,大王,这个时候不能得罪韩信啊,你想想看,我们现在被围在这个地方 ,他要在那个地方称王我们管得着吗?对呀,这个时候不能骂他,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经骂过了,继续骂,混蛋,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大王要当真的,你干嘛要当假的呢?没出息,是不是?混蛋。于是派张良,赶快拿着齐王的王印送到齐国去,让他当真齐王。


  这个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的应变能力是极强的,马上就反应过来,而且他变得很自然,混蛋,很自然。而且他能忍,虽然这个时候是一肚子气,他把这个气吞下去,很自然就转变过态度了,这是刘邦的过人之处。这个和当年韩信忍胯下之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 是有一点我们肯定,虽然书上没写,我们猜也猜得出,刘邦心里面对韩信此刻是恨之入骨,你小子敲我竹杠,你勒索我。你想想,一个帝王,一个做皇帝的人,哪个愿意被敲诈被勒索啊?有吗?哪个不记这个仇啊,哪个能不记这个恨,现在他是没有办法,不但答应他当齐王 ,还从假的升成真的了,给他加码,但心里面肯定恨得咬牙切齿,一旦我有了机会,我是绝不会放过你,你等着我翻身以后再来收拾你,秋后咱们再算账。


  所以韩信虽然用这种办法弄到了一个齐王的头衔,但也在他和刘邦两个人关系的之中种下了祸根,这个祸根有朝一日会变成恶果的。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刘邦封韩信做了真齐王,封完了以后,韩信还是不动,这个时候刘邦被项羽围得简直是焦头烂额,发出去很多的命 令,要各路诸侯前来救驾,是谁都不来,坐山观虎斗,作壁上观,刘邦没办法,又去问张良,怎么办啊?刘邦没办法只好问张良,说事怎么办?张良说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打仗的,他们都想做诸侯王,都想多得到一些土地,多得到一些封赏,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 财不富,你不给他们吃点胡萝卜,这些马都不往前走,你现在的办法是给他们许愿,说打下项羽以后,平定天下以后,分什么地方给他们。刘邦说好好好。马上就给这些人封官许愿了,说只要我们灭了项羽,这块地方给韩信,这块地方给你张耳,还有那一块地方给谁谁谁, 这块地方给谁谁谁,我们都这样约定了,请你们赶快派兵来,这样说了以后,各路诸侯才纠集起部队,开将过来。与项羽会战于垓下,这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仗。在这一仗当中,刘邦又用了张良的一个计,让军队在四面八方唱起楚国的歌来,四面楚歌,终于瓦解了项羽的军 心,打败了项羽,项羽自己也自刎于乌江之岸。


  楚汉战争结束了。这个时候天下基本上都归于汉王刘邦了。但是有一个国家不肯投降,这个国家就是鲁国,鲁国继续忠于项羽,还要为项羽而战斗,于是刘邦最后只好又自己带着军队,拿着项羽的头,去平定鲁国,最后是把这个项羽的人头给鲁国人看了以后,让大家确 信项羽已经死了,这才放下武器,投降汉王。在这个过程当中,刘邦又做了一件事情,刘邦故伎重演,带着几个随从,飞快地打马冲进齐王韩信的军营,又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又把它拿走了,又拿到手上,夺取了齐王韩信的军权,所以现在这个齐王韩信就成了一个光棍国王 了,光棍司令了,没有兵权了,还有一个齐王头衔,就这个头衔刘邦也不打算给他了,汉五年二月,刘邦正式登基继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刘邦继位以后,分封群臣,重新论功行赏,一路封下来,封韩信什么呢?楚王,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 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


  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还是怎么样,他没有这样做,第一还让他当了王,应该说待遇等级还是一样的。第二他也没有像项羽当年对待他那样对待韩信,项羽当年对刘邦是很不好 的,刘邦是灭秦的第一功臣,项羽要他当什么?当汉中王,汉王刘邦是楚人,南方人,你把他弄到陕西汉中那个地方,他整个军队的军心都不稳,人人思归故乡,郁郁不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郁闷,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 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君臣二人本该相安无事,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就不会有我们讲座开头说到的那一幕悲剧了,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样的好日子为什么 没有过下去?刘邦和韩信最后为什么会闹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请看下一集,汉代风云人物韩信之成败之谜。谢谢!

Rank: 7Rank: 7Rank: 7

现金
6983 元 
精华
帖子
4194 
注册时间
2006-7-12 
最后登录
2015-1-20 
8
发表于 2006-8-21 10:19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内容简介:


  汉初元年,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韩信的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了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也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刘邦封为齐王,后被封为楚王。由齐王变成了楚王,韩信也算是衣锦还乡,韩信带 着赫赫战功,衣锦还乡来到了楚国,他找到了当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无赖,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当年的耻辱。


  但是韩信不杀这个市井无赖,不等于刘邦不杀韩信。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南巡的机会开始对韩信实施秘密逮捕。刘邦之所以要 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骤然杀了韩信,也许会引起兵变。所以刘邦对于自己能不能战胜韩信没有一定的把握。


  然而,就在这时,韩信自己却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他把钟离眜的人头献给了刘邦。但是韩信并没有因为出卖朋友,而保全自己,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此时的韩信,其实已经是刘邦手里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杀要剐任有刘邦处置。但此时的刘邦不但没有处置他 ,还封他为淮阴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韩信最后走上了绝路呢?


  (全文)


  汉初元年,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韩信的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了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也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刘邦封为齐王,后被封为楚王。由齐王变成了楚王,韩信也算是衣锦还乡,但是就 在韩信春风得意之时,刘邦却不断地挤兑、打压韩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面对刘邦的软硬兼施,韩信是步步败退,最终落了个“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这又是为了什么?


  韩信由齐王变成了楚王,衣锦还乡,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找到了当年给他饭吃的那个漂母,那个拍絮的大娘,送给她千金。也找到了他曾经混饭吃的那个南昌亭长,给他一百钱,说你老人家是个小人啊,好事没有做到底。第三件事情,就是找到了当年羞辱 他的市井无赖,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个流氓地痞,这小子这会儿趴在地上是吓得浑身发抖,因为韩信此刻是楚王了,要他的小命那跟捏死一个蚂蚁没有什么两样,大家也等着看韩信怎么处分这个人。韩信封他为中尉,中尉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是负责国都治安的,也就是 楚国的公安部长,大出人的意料之外。于是韩信就解释说,这是一个壮士,当年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可以,但杀之无名,他当时没有什么罪,我不能杀他,所以忍到现在。


  韩信这一招非常高明。因为这个时候韩信和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那个人是个市井无赖,韩信是个破落贵族,是个游民,是个布衣,地位基本上是相等的。那个时候韩信如果是奋起抗争,去杀他也好,打他也好,大家会同情韩信,因为韩信是 被欺辱的,被羞辱的,是受欺负的人。要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同情弱者,所以韩信那个时候杀他,是获得同情的。现在韩信身为楚王如果来杀他,大家就不同情他,大家会同情那个人,说韩信就是以强凌弱,你是仗势欺人,所以韩信很聪明的,没有杀他。韩信还让 他做中尉,这也是很高明的。因为这样一来,这个人会感恩戴德,这个人他能够死里逃生,他已经是阿弥陀佛了,现在不但死里逃生,还做了楚国的公安部长,那叫做喜出望外,别说他这辈子,他下辈子,他下下辈子都忘不掉,他一定会到处说,韩信这个人太好了,天底下 最好的人就是韩信,他会到处跟你做广告,这不是可以收买很多人心嘛?


  当然韩信也可以说不杀他,或者给他一点小钱,但是韩信高明就高明在这儿,人情做足,做人情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很多人做人情,但是很小气,结果你人情送出去了,你还不落个好,韩信就懂这个道理,我不做则已,要做得你永世难忘,何况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传统, 叫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仇不报非君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等等。


  那么韩信做的什么事情?全部是报恩,对于漂母,掷以千金是报恩。对南昌亭长给他百钱,那也是报恩。现在让这个市井无赖做了中尉,那也只能理解为报恩。既然是报恩,就说明当年这个人与韩信无仇,这个人当年与韩信无仇,就说明韩信没受侮辱,等于给自己平反 ,所以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刘邦以“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为名,把韩信打发到今江苏省邳州市做了楚王。韩信带着赫赫战功,衣锦还乡来到了楚国,他找到了当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无赖,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当年的耻辱。但是韩信不杀这个市井无赖,不等于刘 邦不杀韩信。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机会开始对韩信步步紧逼。


  那么刘邦又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就在韩信当上楚王之后的第二年,有人举报韩信谋反,这次谋反根据我的研究和分析,我认为是诬告。因为韩信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反,也没有什么条件要反,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润,日子过得很快活,回到自己家乡,他干嘛 要反。所以我估计、猜测是诬告,这种诬告的事情,历史上多得很,经常会发生的。


  刘邦拿到这份举报信以后觉得是个机会,至少是敲打敲打韩信的机会,于是他就上朝把这个举报信拿出来给大家看,有人举报韩信在楚国谋反,大家看怎么办?异口同声说,发兵,灭了他,活埋了那小子。书上说法是“击而坑之” 。刘邦并没有轻举妄动,刘邦跟陈平商量,陈平,你看这个事怎么办,陈平说:请陛下想一想,您的兵比韩信的兵精吗?刘邦说,那不如。那么请问陛下,您的将比韩信的将强吗?那不如。陈平说,那就对了,那你兵不如人家精,将不如人家强,你现在发兵去打人家,不是 逼着人家造反吗?人家可能本来不想造反,不反也得反。刘邦说,是啊,但是也不能这样不了了之。陈平说,四个字,秘密逮捕。刘邦说,怎么秘密逮捕?陈平说,我们历来有一个规矩叫天子巡狩,就是做皇帝,做天子可以到诸侯各国去巡视一下。陈平说,臣请陛下南巡。 于是陈平和刘邦就定下了南巡,定在南巡期间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


  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骤然杀了韩信,也许会引起兵变。所以刘邦对于自己能不能战胜韩信没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这时,韩信自己却犯了 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韩信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刘邦南巡当然是公开的,要发诏令的,通知全国的。韩信接到通知以后,慌了,莫名其妙地就慌了,说这个皇上突然南巡是怕冲我来的吧?那他来了以后,按制度、按规矩,我应该到国境线上去迎接,是去还是不去呢?我如果去,他把我 抓起来怎么办?我如果不去,那他肯定认为我谋反,这个事情不好办。


  这个时候有人就他出馊主意,说你可以带着一颗人头去?谁的人头?钟离眜。这个人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多次打败刘邦,刘邦对他恨之入骨。项羽兵败以后,钟离眜就逃到了韩信这里,因为他们都是楚人,是老乡,就藏在韩信家里。这个时候就有 人出馊主意了,你把钟离眜的人头带去见皇上不就没事了吗?韩信想,好像也是,于是韩信就去找钟离眜,要借他一颗人头用用。


  钟离眜这个时候非常伤心,我是觉得你韩信是朋友,是哥们儿,是靠得住的人,是一个厚道的、仁慈的、讲义气的人,我才来投奔你,没想到你要把我卖了。他叹着气说,韩信,韩信,你要想想清楚,刘邦为什么不发兵打你,是因为我钟离眜在这个地方,他知道,他一 旦发兵来打你,我会挺身而出带兵去迎战的。现在你把我的人头拿去了,下一个要取的人头就是你脖子上的。然后拿出宝剑架到脖子上说,你不是个厚道人,自杀了。


  韩信的这个决策完全错了,有什么错误呢?有三点错误。第一,卖友求荣,在道德上输了一招棋。我们要知道,韩信和刘邦这个时候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刘邦感谢他,毕竟韩信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嘛;另一方面刘邦又猜忌他,韩信毕竟是功高盖主嘛,所以刘邦才 把他齐王的军权夺掉,由齐王改为楚王,那意思也就是希望他能够就此安分守己,得到一个善终就罢了。而韩信这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刘邦对自己还算厚道,虽然齐王变成楚王了,毕竟还是衣锦还乡。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抱怨,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足够的犒赏,所以 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微妙,就刘邦而言,还是很想把这个刺头给拔了,但是下不了手。


  为什么下不了手?刘邦并不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人,他和勾贱也不一样,他也知道勾践和文种大夫的故事,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这个典故,他也不想背上这个恶名。但是现在不要紧,为什么?韩信已然由功臣变成了小人,出卖 朋友的小人,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小人,人人得而诛之,小人是可以随便杀的,杀小人在道德上是不受谴责的,韩信在道德上输了一把,这是第一。


  第二,讨好献媚,在心理上输了一招棋。韩信杀钟离眜,拿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意图很明显,就是巴结讨好刘邦嘛,因为刘邦恨钟离眜嘛。那么你去巴结他,说明你什么呢?说明你理亏呀,你如果不理亏的话,你干嘛要去巴结他,说明你自己不把你和刘邦放在平等 的地位,你自己矮了人家一头,心里犯怯,底气不足,理不直,气不壮,不坦荡,你的心理上就输了一把。这是第二。


  第三,主动投降,战术上又输了一招棋。刘邦没说要怎么样,也没有处分你,也没有派人来抓你,他只是要南巡一下嘛,他来看看你不行吗?怎么着了嘛!你怕成这个样子,你主动跪下来,仗还没有打,你就下跪了,你还打什么仗,这是不是战术上又输了一把。


  韩信就拎着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哪里会因为你送来这么一份礼物就不抓你了?来人啊,抓起来。立马就在国境线上逮捕了韩信,然后把韩信扔在自己的车上,回去了,不南巡了,回京师。于是韩信在这个时候,在车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 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忘;敌国已破,我固当烹矣”,说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狗,我这个狗也该被你煮着吃了,我活该嘛。刘邦说,少废话,你以为你谋反的证据不足吗?回去说话,带回京城。


  但是刘邦并没有杀韩信,因为韩信这个时候谋反没有证据。说韩信谋反的举报八成是诬告,这个刘邦心里也很清楚,你在建国之初没有任何证据,你就把这样一个功臣杀掉,肯定是不行的。刘邦也很聪明,先把他关着,杀杀他的威风,灭灭他的志气,然后宣布,大赦天 下。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韩信也赦免了,不过你毕竟是有问题的,楚王不能当了,降两级,淮阴侯,淮阴是韩信的家乡。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两级,留用,以观后效,但是不能“之国”。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听候差遣,厉害吧。从此韩信就 变成了淮阴侯。所以司马迁的《史记》,韩信的传叫《淮阴侯列传》。


  司马迁的《史记》,他记人物是三个等级,第一等最高的等是本记,是记帝王的。比如说秦始皇是本记,汉高祖是本记,项羽也是本记;第二等叫世家,是记诸侯的,记国王的,所以越王勾践是世家,甚至萧何、张良也记为世家;韩信是列传,第三等。


  所以自从韩信做了这么一件蠢事以后,他和刘邦之间的那个形式地位,本来是这样的,甚至韩信还略高一点的,现在变成这样了,刘邦在形式上完全超过于韩信。所以韩信出卖自己的朋友并没有落好,反而坏了自己的事。


  韩信并没有因为出卖朋友,而保全自己,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此时的韩信,其实已经是刘邦手里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杀要剐任有刘邦处置。但此时的刘邦不但没有处置他,还封他为淮阴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韩信最后走上了绝路呢?


  我们先来看看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的表现,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以后非常不痛快,称病不朝,长期请病假,当然了,这个病也有两说,病嘛,可能有一点,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风餐露宿的,还不能落点病,什么风湿关节炎之类的,什么胃溃疡之类的,估计会有一点。另 外有心病,郁闷嘛,不痛快,不高兴,生闷气,心里有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上朝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王爵,因为我们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队的,叫做列,王、公贵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将军这些是一列,韩信本来是高级 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级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飞机,本来是坐头等舱的,给降到经济舱去了,他就觉得很没面子,只是想想看那些坐经济舱的低级的行列里面都站些谁啊?羞于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骚不断。


  有一天,韩信闲着没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哙家里,樊哙也是汉初的风云人物,也是汉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哙这个人厚道,一看韩信来了以后,扑通跪下来,表示欢迎,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感到无比地荣幸,因为樊哙也是封了侯的。韩信说什么,哈 哈哈哈,哎呀呀,我没想到,我韩信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什么话嘛?樊哙是什么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当年鸿门宴上不是樊哙出来,刘邦命可能都没有了,鸿门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项羽请刘邦吃饭,说要杀刘邦的,派了一个叫项庄的人舞剑,准备一剑刺到刘邦身上 ,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壮语震住了项羽,使项羽没有了杀心,才救了刘邦的一条命,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为伍怎么就丢人了,不合适说这个话。这倒也罢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发发牢骚,大家哈哈笑 笑就算了,可是他这个时候又往绝路上走了一步。


  汉十年,陈豨拜为钜鹿守,有一个叫陈豨的人被封为钜鹿郡的太守,这个时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后来的事情,来向韩信辞行,韩信就跟他在院子里散步,韩信就拉着陈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说,陈豨,我能跟你说两句心里话吗?陈豨说,请指教。韩信说,陈豨,你知道你 现在去当郡守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吗?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个军事力量很强的地方。你去了以后一定会有人告你谋反,这个是经验之谈,韩信一当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谋反嘛,反正那个时候只要你有兵权,你又是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谋反 ,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时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时候皇上就会将信将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诉你谋反的时候,我们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带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与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划好了先反他一下子。陈豨老弟如果决计在巨鹿 造反,兄弟我为你做个内应。陈豨说,好,就这么说了。于是到了巨鹿以后果然就反了,自称大王,果然刘邦一怒之下,自己带兵去讨伐陈豨了,留下吕后、刘盈、萧何镇守京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这个系列讲座前面一开始就讲到的那一幕,就是韩信准备把监狱的人放 出来去攻打皇宫,擒拿或者谋杀吕后。这个时候吕后就采纳了萧何的建议,骗韩信说,前方传来捷报,皇上在边境大胜,群臣都要进宫去祝贺,你虽然现在是生病,但是这样的大事,你也勉勉强强地要去祝贺一下。于是韩信就去祝贺,于是就被擒拿,就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 钟室。


  一个战功显赫,为大汉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最终也没有逃脱“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公元前196年,就在汉高祖刘邦带兵讨伐巨鹿郡守陈豨时,吕后以韩信“判乱”为名,将他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当刘邦得知韩信死的消息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刘邦是如何处置曾经鼓动韩信造反的蒯通的?


  这是本案最后一个谜团。刘邦从前方回到京城以后,吕后向他报告,韩信被我杀了,刘邦的态度,司马迁用了这几个字来形容叫“且喜且怜之”,司马迁是非常地伟大,他往往几个字就传神了,又高兴,又同情,又叹息,又可惜,非常准确地说出了刘邦的矛盾心理和微 妙心理。因为韩信毕竟是刘邦的爱将,两个人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你说一点感情没有这是讲不通的。当然刘邦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推出自己的饭菜给韩信吃,这带有收买人心的成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秀,不能不承认他不是没有做秀的成分,但是老实说有时候 秀做多了,也能有点感情,日久生情的事,假戏真做,做着做着就做成真的了,何况刘邦确实赏识韩信,韩信也确实是优秀的人才,也确实是功高盖世。所以他得到韩信的死信以后,他的心情是非常地复杂,是又高兴,又觉得可惜,于是刘邦就问吕后,说韩信临死之前有什 么遗言吗?吕后说,他说了一句话,我悔不听蒯通之计。刘邦说,我知道了,这个人就是齐国的一个辩士,然后传令,给我把这个人找来。


  找来刘邦就问,蒯通,听说你鼓动韩信自立为王,是不是有这个事儿?蒯通说,是啊,那个小子不听我的,他要是听了我的,他今天会这样,你还能活着吗?刘邦说,“烹之”,给我扔油锅里去,蒯通就大喊一声,“冤枉”,刘邦说,回来,明明是你教他造反,我杀你 ,你怎么冤枉啊?蒯通说,秦王朝王纲解钮,天下大乱,所有的豪杰风起云涌,举兵灭秦,这个时候天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蒯通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就是秦王朝丢掉了自己的梅花鹿,天下的英雄都来追逐他,在这个时候谁的个子 高,腿长,跑得快,谁就抓到鹿了,这就是“逐鹿中原”的出处,所以“逐鹿中原”就是这个意思。那时候都是自由竞争,谁都有资格去竞争,谁都有可能胜利,所以谁的身边都有一帮人马帮助他们,这些人去帮助这些英雄的时候,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君主,不知道有别的君 主的,我那个时候是帮韩信,我当然只知道韩信,我不知道陛下,这叫做“各为其主”,这就是忠心耿耿,我怎么不对?再说,在那个时候,天底下磨快了刀子,想干陛下干的那些事的人还少吗?陛下难道能够把这些人都抓来杀了?刘邦说,“置之”,放了他,说得对啊, 所以刘邦不是糊涂人,刘邦是个明白人,刘邦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蒯通虽然鼓动过韩信谋反,但是蒯通说得有道理,刘邦就把他放了,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所以刘邦最后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那是有道理、有原因的。


  刘邦在楚国的边境上逮捕了韩信以后,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刘邦经常找他聊天。有一次刘邦就问韩信:说韩信,你看看我要是带兵打仗能带多少人马?韩信说十万,那要是你带兵打仗你能带多少人马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就是说我带多少人都可以带,我带的兵越多越 好。刘邦说,呵呵,奇怪了,我就只能带十万人,你是多多益善,你怎么被我抓起来了?韩信说,陛下虽不善将兵,你虽然是不善于带兵的,但是善于将将,你虽然不会带兵,你会带将啊,所以带将的才是最大的人才。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时候却涉嫌谋反。有专家据此认为,有勇有谋的韩信不会出此昏招,但也有人认为他 是被步步紧逼,无路可退,才出此下策。韩信到底是否谋反,为何而反,至今还有争论,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 久的记忆。他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Rank: 4

现金
990 元 
精华
帖子
173 
注册时间
2006-8-21 
最后登录
2009-6-1 

美女勋章

9
发表于 2006-8-22 13:48

太好了!我也很喜欢看易教授的解读呀!但是看电视太容易忘记了。

我得把这些下载了好好欣赏。谢谢!!

在别人放弃你之前,可千万不能放弃自己。世事无绝对^。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6903 元 
精华
帖子
6721 
注册时间
2006-9-20 
最后登录
2011-6-7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10
发表于 2006-8-22 23:4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旺
顺其自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7 18:35 , Processed in 0.02850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