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位来自俄罗斯的男歌手,有人说这位男歌手连男人看了都会心动,20出头的大男孩,演唱时可能在白皙脸蛋上已经显得红唇的瓣上再抹上红艳的色泽,然后露出洁白牙齿的笑容。
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要让人在舞台上认识他。 ——谢尔盖·布多夫金
Vitas自己在访谈中说的那句“想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听我的歌看我的MV就行了”
哲学的思考
这是所有的专辑中最早的一张,从时间上来推断,很多作品写成于Vitas只有十几岁的时候。透过各种音符曲调,不难勾勒出一个聪慧、敏感、灵气迫人的少年。
这时的Vitas,不可思议的音域是他最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歌剧2》即是这张专辑的第3首歌,几年来,先后有多少人为歌曲中魅惑高音而绝倒,难以计数。而在专辑里,以华丽的曲调营造唯美意境的作品,还不止这一首:《幻想》、《7个元素》、《序曲》、《卡尔松》、《歌剧1》、《我的死亡生日》等,无不有令人惊诧莫名的声音,更难得的是,在不同的曲目里,他的音调也风格各异,变幻多端,显示出卓绝的声乐才华。
微笑
第一眼看去,这张专辑的突出特点是歌曲收录最多。其它专辑都只有11-13首歌,《微笑》却收录了16首。听起来,曲调不像上一张那样变化多端,但曲与曲之间的差异却更大,说彼此间“判若两人”并不夸张。
如果单从音色角度看,《微笑》、《白俄罗斯》里标志性的高音、《圣徒》里深沉的低音、《幸福》里轻巧的跳音、《蜡像馆》里的“器乐”,《万福玛丽亚》中如同女中音一样的假声吟唱以及最后摇滚式嘶吼,还有《菊花谢了》等歌曲中带有一丝沙哑的声音,无不是声乐技巧的彰显。
再者,专辑里依然有关于“哲理”、“宗教”等题材的作品,这种兴趣在《哲学的思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在此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妈妈
首先,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令人拍案惊奇的音色退至二线,卓越的声乐技巧完全为营造音乐意境而存在。在此之前,欣赏Vitas的音乐,只用耳朵也可以,但是从这张专辑开始,他的作品对听众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耳朵之外,听众还需要相应的音乐知识、人文修养,以及由此而来的悟性。 从这张专辑中可以清晰地感到一气呵成的流畅。即如前文所言,Vitas的专辑中,总是兼有他自己与其他作者的作品,作者既然不同,彼此间有风格差异也很正常,而在这里,曲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浓郁的抒情曲调中,Vitas将诚挚的柔情眷恋和盘托出,没有隐瞒,也没有矫饰。在圣洁的真情流露面前,除非铁石心肠,很难不动容。
依照曲目的编排顺序看,在以“献给母亲”的主题下,音乐意象是从“追寻”始,以“追寻”终——专辑的第一首歌,《星星》中的歌词:“不要燃尽自己,我的星星,请等我”,与最后一首,《稍候》:“稍候,我会找到办法,我要像以前那样和你在一起;稍候,我会找到办法,将我们的灵魂融为一体。”前后呼应,奠定总体基调。
我母亲的歌
这张专辑的最大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全是老歌翻唱。因此曲风曲调听来别有特色。也因为都是以前定型的歌曲,Vitas的嗓音显得中规中矩,除了《幸福鸟》开头与间奏中偶尔飚出的高音,以及《木兰花盛开的边疆》的长音结束等处,并没有多少地方炫耀他神奇的音色。
但从音乐表现来看,Vitas自己的创作多半偏向抒情感怀,而这张专辑里的作品铺叙、描述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的整首歌曲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具有强烈的文学特征。因此,歌词中透出的思想,或许是鉴赏时应该注意的重点——即如前文所说,能将如此歌词的意境表现得传神动人,歌手自己一定要领悟辞章的意蕴。那么,经过如此过程之后,歌曲的内涵也会影响到歌唱者的思想。尤其是,Vitas在这里挑选作品的标准是“妈妈曾经喜欢”,那么,显而易见,这张专辑颇能说明他母亲的音乐取向,而儿子受到母亲的熏陶,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选曲与演唱的过程中,这种影响力又进一步得到加强,所以,在推行之后很长时间里,不时还能从Vitas新的创作与演绎中看到这种影响。
所有曲目听下来,可以发现整张专辑营造出的氛围以理性、乐观为特色。大约只有在《微笑》专辑中出现过的《菊花谢了》属于纯粹的悲调,但也比前一次演绎明亮了许多。
永恒的吻
所有曲目听下来,除了个别的一两首,每首歌都是一部爱情小品。其中既有宏观的歌咏,有缠绵的吟诵,也有带着玩世不恭的游戏腔调,对“爱情”带来的酸甜苦涩都有表现。总体上保持热情而又理性的特色,既不是情窦未开的懵懂无知,也不是爱得晕头转向,全无理智。
能够如此驾驭爱情题材,可见在《哲学的思考》专辑中体现出来的那个灵气十足的少年已经长大,歌声中尽显成熟风采,当然,成熟不等于衰老,恋人间特有的柔情蜜意与任性赌气也有所展现,描画出年轻人特有的俏丽妩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