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马洲草民的甘苦人生
楼主: 自然风雨

马洲草民的甘苦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21
发表于 2005-11-16 22:53

幸福的童年(7)

小时候,乡下缺衣少粮。我们平时都穿旧衣服,冬天早早就套上棉袄棉裤了。所谓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我很荣幸自己是“老大”,尽管面有菜色,好歹也有两套粗布的旧衣服穿。

我四岁那一年的冬天,天气很冷。夜里刚下过一场大学,外面白茫茫一片,而母亲还要带着我们兄弟俩去队里的猪圈喂猪。我们村上又南北两排房屋,中间的道路因为走的人多了,很是泥泞。而村子南面河那边的路,走的人不多,所以妈妈就选择了那条路。她的背上背着我那一的弟弟,用布带扎紧,一手拉着我,一手拿着一些东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走出去有几百米,忽然母亲停了下来,看到路面上雪窝里躺着半块别人掉下的面饼,很干净,她拾起来,掸掉上面的雪,掰了一点给我,剩下的给了我那一岁的弟弟。30年过去了,那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那是我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当时,我奶奶去了泰州她妹妹处做保姆。她的妹妹和妹夫都是军队转业的干部,在乡下人眼里就是“高干”了。我奶奶这一去就是三年,直到我上小学一年级才回来,不久又去了山东泰安我姑妈处帮助带小孩。

五岁开始,我就帮助妈妈做一点烧火煮猪食的活计。当时记得是先用稻草点着,然后将枯棉枝放在膝盖上折断,塞进灶堂,然后火就越来越大,通过不断加柴,将满满一大锅水烧开,再到地里喊妈妈回来加入麦麸、糠皮和山芋藤等搅拌成猪食。有时,枯棉枝受潮,或者稻草烧得不旺,火就熄了,只好喊妈妈回来。有时找不到妈妈,就站在猪圈门口呜呜地哭。隔壁的黄家大妈听见了,问清了什么事,就帮助我把火引着。

童年的光阴,在不经意间就流走了。我小时候的勤劳,是整个村上有口皆碑的。很多人家骂自己的小孩:就你没出息!直知道玩!你看人家**还知道帮妈妈做事!但是,有优点的人也有常人所共有的缺点。小时候,因为几乎没什么东西吃,所以特嘴馋。六岁那年的一天,我的弟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块糖(当时一分钱一粒),当着我的面剥去糖纸塞紧嘴里,还对我说:哥哥,我有糖吃,就不给你吃。这下闯了祸。我去找妈妈要糖吃,妈妈哪里有糖呢?而我整天辛辛苦苦帮助做事情反而没有糖吃,弟弟却不劳而获。于是,我吵吵嚷嚷,不依不饶。正在忙碌的妈妈一时性起,痛打了我一顿。事情并没有完。回到家里,我又翻开抽屉,试图找到一块糖,但一无所获,越想越觉得怨气难平,正好看到抽屉里有一张妈妈的一寸黑白照片,就抓起来撕了。还告诉妈妈:叫你打我!我撕了你的照片!那时候,乡下人几年才拍一张黑白照片,视作珍宝,况且撕大人的照片加以威胁,这还了得?于是,我又遭到了母亲的一顿痛打。当时,我的父亲在前面村子的村口、高桥对面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店卖羊肉汤。于是,我就延着村子西头的公路边,跑去找父亲告状。慢慢地跑了有一里路,到了父亲的店里,父亲问了情况,什么也没说,给我煮了一碗羊肉汤吃,后来将我送回了家。后来,母亲告诉我,她是一直看着我延着公路边走的,生怕我不小心被车碰了。

这件事在30年后母亲还提起过。而我一样也记得很清楚。现在,想起当年事,也只有愧疚了。为父母的艰辛,如此可见一斑。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22
发表于 2005-11-18 00:01

幸福的童年(8)

“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十加八等于十八……八加八等于十六”。我七岁那年,村里同龄的小伙伴已经开始上学,一路走来,背诵着刚学到的数学题。我也跟着念,大致知道了“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口诀。但是,接下来,我和小伙伴的观点不一致了。我认为,八加八等于十八。伙伴们都说我是错的。于是一起去问大人,大人们也说我是错的。我争辩,“为什么十加八等于十八,八加八就不等于十八?”小伙伴说:“是老师说的。”我从小就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八加八”为什么不和“十加八”一样等于十八?我后来上了学就知道了。不就因为八比十少二嘛。

上学前,我的胆大和调皮胆大也是很有名的。有一次,邻居李伯家清裁缝做衣服,我捡了点碎布条,就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用火柴点着了玩,谁知布条引着了大树旁边的草堆,顿时大火冲天而起。我吓得拔腿就跑。幸好大人们发现,立即用水桶到河里提水救火,好歹扑灭了大火。那天,满以为要被痛打一顿,谁知母亲回来居然没再问起。可怜那颗大树有一半都被烧焦了,一直到10年之后疤痕还在,但大树终究没有死,在九十年代初得时候被砍伐了。

还有一次,妈妈托人将我带到外婆家玩。傍晚时分,到了外婆家所在小村的田里,外婆和乡亲们正在忙活,见到我很高兴,让我在田边等一下,一会儿一起回家。当时,正从河里往田里打水。水打够了,水泵的电闸被电工叔叔关了。这边他刚关,我就偷偷地到河边又将电闸合拢,已经准备回家的大叔大妈们毫不提防,哗哗的水溅了他们一身。

还有一段时间,爸爸带我到大队部去玩。大队部的围墙边种了很多黄瓜、丝瓜、豇豆、辣椒及一些菜蔬,经常有麻雀光临。一些黄嘴的小鹊经常来不及逃跑,就被我抓住了。于是找一根绳子,拴住麻雀的腿,一边跑,一边让麻雀飞。可惜小麻雀经不起折腾,不久就死了。有一天,我爸爸外出有事,将我关锁在二楼的会议室。最爱捣蛋的电工老王叔叔便偷偷在门外教我如何拧开锁。经他点拨,居然真把门打开了,于是满世界疯玩。父亲回来,见门大开,人不见了,吓得脸都变了色。后来总算得知事情原委,也没再追究。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8960 元 
精华
41 
帖子
5837 
注册时间
2003-11-17 
最后登录
2018-11-8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携手同心

23
发表于 2005-11-18 01:03

很喜欢草根文化。有小河的欢唱,泥土的芬芳。

也喜欢帖名。纪实而朴素,给人想进来看看的冲动。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4253 元 
精华
28 
帖子
18161 
注册时间
2005-4-28 
最后登录
2017-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旺旺勋章 如鱼得水 美食大使 幸福风车

24
发表于 2005-11-18 06:15

草根文化?这词儿让人听着舒服~~~

自然GG小时候的调皮事,一萝筐一萝筐的,能装满一本书了。

Rank: 4

现金
2350 元 
精华
帖子
357 
注册时间
2003-3-7 
最后登录
2006-7-17 
25
发表于 2005-11-18 07:34

今天路过,明天来看!下班先!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26
发表于 2005-11-19 05:38

幸福的童年 (9)

小时候,就在我快上学的时候,家中有了一件喜事——我的弟弟找到了干爸干妈。

乡下曾经有个习俗。父母帮孩子算命后,不知因为命中缺了点啥,要找个干爸干妈,否则怕孩子长不大。我的弟弟就需要找干爸干妈,本来是找夏家的,夏丰和樊英夫妇是最好的人选。夏家住在本村的“圆沟”馁,所谓“圆沟”,其实是归属本村的一个小组,四面环水,小河环绕,因此得名。因为夏丰是本地小学的副校长,门第较高。而当时我家贫寒,所以夏家找个理由就拒绝了。于是,我家弟弟只能过继给“桥”,也就是当时九圩港上夏家旁边的水泥桥,至今该桥尚在。

谁知数年后,我家由于父母起早贪黑,勤劳苦干,家道渐渐有了起色,不仅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略有存款。1978年,夏家正好建房需要借一笔钱,尽管只需几百元,但在当时的农村,已经属于大数字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夏家终于同意我家弟弟过继给他家,同时提出借钱建房。于是,两家的问题均得到解决,皆大欢喜。从此,我和弟弟对夏丰夫妇,都是“亲爹爹、亲妈妈”的叫着。夏家祭祖,我和弟弟都去拜祭。这样的友好关系,至少维持了四年。

两家就这样交往下去,本来是很好的事情,这也是当初两家的初衷。但分歧就在1982年春节的时候发生了。这年的大年初一,母亲带着弟弟去夏家拜年,夏家姊妹和她们的母亲出去了,只有“干爸”一人在家和村里人搓麻将。正在兴头上,见来了客人,说了一声“坐吧”,就继续紧张战斗。而母亲和弟弟见无人答理,很没趣,认为夏家看不起人,此后就赌气一直没再上门。其实,打牌赌博的人,怎么可能停下来招呼客人呢?是误会罢了。

夏家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后来成为校长的夏丰的权威,而是夏家的漂亮二姊妹。阿燕和阿云,绝对是村里的姊妹花。小时候,也只能痴痴地朦胧地想,将来二姊妹能够嫁给我们二兄弟。姊妹花和我又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同学。但是,不知为什么二人后来居然留级,掉了我二级,以至于我初三参加中考时,阿燕和阿云才上初一,这就错过了一起学习的机会。再后来,我去离家25公里的季市读书,接触更少了。

还记得小时候,我和干爸夏丰在一起吃饭时,他老讲了一句话,“将来两个丫头要嫁远一点,好走走亲戚。”当时我有点生气,这不是明摆着不肯嫁给我们兄弟嘛。但后来,二姊妹只上完初中毕业就辍学了,阿燕在其叔叔的帮助下到县城的新华书店工作,阿云在其父亲的帮助下当了小学代课教师。阿燕招了女婿在家,却是一波三折,曾想到叫我的堂兄小根入赘,但被小根的哥哥小彬拒绝了。我一直想着阿燕,却错过相互沟通的机会,令人伤感不已。阿云后来也没嫁给我家弟弟,因为有了更好的归属吧。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4253 元 
精华
28 
帖子
18161 
注册时间
2005-4-28 
最后登录
2017-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一品御批懒惰勋章 旺旺勋章 如鱼得水 美食大使 幸福风车

27
发表于 2005-11-19 05:54
英雄难过美人关,呵!楼主的“小时候”再次验证了我句古话。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28
发表于 2005-11-22 05:13

幸福的童年 (10)

小时候,乡下的娱乐活动很少。七十年代中后期,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国">国ersonName>君大伯(已过世)家有一台14寸的小黑白电视机,是全村唯一的一台,于是村里的小伙伴都搬张小凳子去看电视。看了哪些具体的东西,已经记不清了。

还有,就是乡下的露天电影,特别吸引人。当时,大队部、学校或有的村子经常放映露天电影。我们那时很小,跟在父母或十来岁的大孩子后面去看。放什么电影不重要,主要是图个热闹。记得好几次,跟在大人后面跑很远的路赶到放电影的地方,却靠在父母怀里歪着身子睡着了,结果除了几个零星的画面,什么也没看到。上了小学以后,终于改变了这个状况。记得有一次,不知谁打听到八圩港西面有一个村子放电影了,于是很多大孩子都嚷着要去看。当时,八圩港上的老高桥还是木桥,摇摇欲坠,破旧不堪,好几块木板都已经掉进了港里,不知漂到何处去了,白天过桥尚且要胆大心细。晚上如果想去看电影,这座破桥又是必经之地。晚上,我跟着几个大孩子,居然真的摸黑过了那座破木桥看到了电影,这次也没睡着,电影有两部,一部是“抓特务”的,另一部好像是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看完电影已经是晚上10点多,居然又摸黑过了那座破桥赶回家。当然,也有上当的时候,邻居阿芳不知从哪里听说后面村子放电影呢,叫上我们六、七个人一起赶了去,结果白费力气跑到那里,什么也没看到。

童年的娱乐,还有抛铜板、抛硬币、打弹子、踢毽子,以及玩香烟壳、火柴壳、纸折的“豆腐干”,等等。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小孩子整天整天地玩,心里哪里还有什么功课?过了正月初十,没有做完寒假作业的,赶紧找出《寒假作业》本本,奋笔涂鸦,草草了事。

小时候尽管顽皮,却也很善良,做过一些好事。记得有一个冬天,一位40多岁的外乡妇女来本村乞讨,从我们村子西面一路走来,基本上没有讨到什么东西。因为我家大人不在家,就没有停留,直往东走去。我都是正在外面玩,看到要饭的,赶紧回家用大碗盛了大半碗米,一边喊一边追,追了有几十米才追上,那位大妈喜出望外,忙张开布袋装下来那碗米。邻居奶奶看见了,说我真傻,哪有送那么多米的?抓一把米意思意思不就得了?

比我更善良的是我的母亲。那年冬天,有外省的一个乞讨团队来到本村,大约20多人,没地方住,我母亲就将猪圈隔壁的两间房让出来给他们住,还到家找了很多旧衣服送给他们穿。乞讨的队伍中有几个小孩,冻得瑟瑟发抖,母亲将我的一些旧棉衣也送给了他们。过了春节,乞讨大部队走的时候,对我母亲千恩万谢,表示日后一定要登门报答。尽管后来再没见到那支队伍,心里仍很高兴,毕竟是助人为乐。另外,他们不出来乞讨了,生活应该越来越好了吧。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29
发表于 2005-11-23 06:29

我的小学(1)

村子中部,从田里往南延伸,有一条纵向的路。这一条路到前面的村子后,一分为二,在“中心河”的两边。本村(八组)与南村(九组)交界处有两条河,呈倒“T”字型,一条河横贯东西,是比较大的一个鱼塘;一条往南延伸到最南面靠近长江边的那个村子,村里人称其为“中心河”。

1979年春,我不再当“火头军”了,光荣地成为“新民小学”的一员。因为新民小学办了首届幼儿园,所以我是从幼儿园开始上学的。每天早晨,和村里的伙伴们一起,背着家里自制的布包,走村子中部的大路去上学。新民小学位于新民村六组,是刚建没几年的新校舍。老校舍在西面不远处的新民村五组,几年前就倒塌了。幼儿园的老师是本村的海海大姐,教的是汉语拼音和数字、加减法等,实际是原来小学一年级的部分课程。

半年的幼儿园,几乎是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游戏中很快过去了。不过,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学会了宽容和妥协。那是初夏的一天晚上,一直对我漠不关心的父亲突然问我拿了他的钱没有?我说没有。回到家,我还向母亲提起这事,问母亲拿了没有,母亲说没拿。谁知,父亲晚上回到家,一口咬定,不是你拿还有谁拿?快说,拿给谁了?于是,父母愣是教我跪下,轮流审问我,将我一顿狠揍,要我交待偷给谁了才肯罢休。当时,很多大叔大婶来我家看热闹,实在是因为我没有拿,交待不出来,遭了一顿狠揍。后来,学校的老师出面,从本村的秀明(当时上三年级)突然大手大脚花钱的迹象入手,突击询问,终于查出来是秀明偷了。这小子真黑呀,一下子偷了5元钱和50斤粮票,当时够买几十斤大米啊!秀明偷的钱,除了已经挥霍的,其余全部追回给了我父亲。有一个赃物是铁皮文具盒,给了我,这是我唯一的收获,也使我高兴得在村里又蹦又跳老半天。

一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位对我后来产生很大影响的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国芳">陈国芳ersonName>老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代课老师。当时农村小学是语文、数学一把抓,还要兼班主任。一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一般,而且经常迟到、停课。有一次,我的叔叔辈的几个大孩子乱七八糟在我的作业本赏涂鸦,把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老师画成反面典型,而且还写上“打倒……”之类得反动话。老师收到我作业本,又好气又好笑,就叫我“从实招来”。我急忙坦白,还在老师没有深追究,只是叫我记得洗脸、洗手,不要脸上、手上乌黑就来上学,而且还经常迟到。后来,我注意个人卫生后,老师还表扬了我。还有一次,在生病休息多天后去上学,正赶上一次数学测验。考卷并不难,我做得很顺利。成绩当天就出来了。我考了98分,意外地获得全班第一名,而平时一直考100分的两位班长只考了90分左右。老师生气啊,恨铁不成钢啊,叫潘班长和蒋副班长(女)站到讲台上,轮流用教棒打对方的手心。我亲眼看见,潘班长打蒋班副一下,蒋班副再打潘班长一下,轮流交换着打。接下来的事,我记得更清楚了。老师仍在生气呀,“你们怎么连阿森都不如?!”是啊,全班同学都觉得这句话很正常,居然连阿森都考得比你们好,难道你们不该打?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人权”,更不知道什么叫“歧视”。但泪水早已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凉凉的,有点咸。我在心里呼喊,“我才是最棒的,我要证明给你看!我不比你们中的任何人差!”

我非常感谢当时农村小学的以分数论英雄。那一次意外冒尖和老师的诧异,奠定了我后来13年学习成绩长盛不衰的基础。当时乡下留级的很多,有的留了又留,而我却能够一级不留地上完小学,而且成绩能够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同龄人中还是不多见的。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Rank: 4

现金
1224 元 
精华
帖子
273 
注册时间
2005-8-13 
最后登录
2010-7-28 
30
发表于 2005-11-24 06:52

我的小学(2)

新民小学的新校舍,是黄砖砌的墙,水泥浇注的横梁,屋顶呈“人字”型,下面铺的是芦苇制成的席面,没有“望板砖”,上面盖的是“大洋瓦”。近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老校舍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废弃不用,但那些老屋至今还在。

由于校舍很简陋,便成了麻雀的天下。走廊里,教室里,随处都有麻雀筑的巢。麻雀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上课时,麻雀叫两声是常有的事。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去操场上玩耍,也有胆大的男同学就沿着走廊的柱子爬上去掏鸟窝,抓麻雀,当然也有抓到鸟蛋的。麻雀的盛行,却引来了蛇。蛇以捕食麻雀为生,居然也盘上了屋顶。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隔壁的二年级突然大嚷起来,原来一条大蛇在屋顶捕麻雀时,不小心探出来身子,被一个开小差的同学看到了,于是一声惊叫。老师只好停止上课,去找了一根长竹竿去捅,蛇却早已溜走了,虚惊一场。

那时候,河里的蛇也特别多。在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伏在河里的树上盘着很长很长的水蛇,学校门前河里的蛇也多。多数时候,人和蛇相安无事,但也有调皮的孩子敢打蛇,将蛇打死在路上或扔进河里,其状惨不忍睹。

因为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小时候学习很勤奋。尤其是无意中考了个第一,老师对我也开始刮目相看。从此,我的学习成绩开始稳定下来,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而且在一年级就光荣地成为“少先队员”。那时候“三好学生”的奖品,就是一张奖状(后来改为“奖章”),几个本子,几支铅笔,或者小刀等文具。学校在放寒暑假之前都要开大会,我很光荣地上台领奖,散会后再小心地将奖品捧回家。都是,我母亲还在猪圈煮食喂猪,我只好在家门口等。等的时间长了,只好四处转悠。有的邻居既羡慕又妒忌,便悄悄地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2毛4分钱的东西嘛,神气个屁?”又被我听见了,便不予理睬。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教珠算,又教毛笔字。实事求是说,这两门课我学得都不好,珠算是一知半解,好在当时考试不考珠算;我的毛笔字更是写得差,缺乏明师,加之自己十分懒惰,没有勤学苦练,以致后来我的字写得一直很不好,像“豆芽菜“,东倒西歪。在大学里,发现字一定要写好,花了很多时间练字,却一直没有能练好。到了2000年向后,工作中有了电脑,文稿直接打印,好歹弥补了这个缺陷。

我是马洲一草民,休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17&ID=512283&page=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2-2 11:15 , Processed in 0.02526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