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查看: 263|回复: 3

文摘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2350 元 
精华
帖子
357 
注册时间
2003-3-7 
最后登录
2006-7-17 
1
发表于 2005-3-14 00:35

这些天打开了以前的电脑日记,突的也一惊,几年垃圾般的生活,也留下了些东西。烧不毁,啃不烂的,就让我把它们分开来撒了去,就像在旷野里撒下了枯去的花瓣。

自从读了本文学概论以后,才知道书分了很多种,后来也觉得看书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看到这个题目后,才仔细想到这个问题,我喜欢的书,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呢?对,我就是这么个看到了,或心血来潮才会去思索的人。

从发现这个图书馆开始,就感叹:世上竟有这么多的书。叫我如何看的完呀。于是据杂志、报纸、电视等等外界的推荐,看名著,看流行小说,看网络灌水,看看也看不懂的《源氏物语》、《房龙地理》,看的我是一塌糊涂;随着时间,随着环境的改变,我以为我有了文人的气质——附庸风雅,孤芳自赏;我以为自己可以带着超凡脱俗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就这样,我走着自己的路。

“毛姆,英国著名作家,著有……,其作品有**之称”,这句话使我找到了《人生的枷锁》,我一页一页的翻,翻到最后,那一夜大概没有睡安稳吧。因为以后我总是问自己那一天同样的问题:人活着是为什么?我活着又是为什么呢?我真的有活着的意义吗?

那本书宛在眼前。当菲利普对着那张波斯地毯冥思苦想的时候,我也在想,这有意义吗,能从这么张破地毯找出什么人生大理来吗?作者也太会比喻了吧。迷底揭开了,菲利普大彻大悟,而我却被震住了——人生毫无意义,就像这地毯,织的绚丽也好,织的朴素也好,不过是历史中的装饰品,个人的存在毫无意义……。“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我想我害怕了,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那个时代确实要想到“毫无意义”四个字,菲利普年少轻狂,不断探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却被“生活”这个枷锁纠住。多么消极呀,在昏黄的灯光下满屋的白烟搅绕,没有窗子,没有门,空无一物,只有呼吸代表活着。 他看到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希望,没有路可走。“而菲利普看来,驱使他们向前的力量是一股追求享受的冲动,他们不顾一切地想逃避这个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他们好似被生活吓破了胆,连他们的发言权也被剥夺了,所以他们内心的呼声到喉咙口又被咽了回去……”,但菲利普他至少还有信念,有志向。

这个新时代,我会得出什么样的答案呢?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们直立行走,因为本该如此;记得每个朋友的生日和电话,因为我们有电脑;我们懂得让位给老人,因为我们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懂得不公平,上电视通过媒体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这是个法制社会。那我害怕什么,什么让我如此害怕?这样,我们就没有人生的枷锁——生活了吗?那为什么我会害怕?

还书后,我以为这也只不过像以前的书一样,让我发会呆,就过去了。然而那个问题像影子一样跟着我,能告诉我答案吗?

千古不变的冷漠!热情背后千年的冰雪。

我独自坐在黑暗中,不知道几点了。

没有人知道这儿会有人的,脚步声是另外一个世界的。

月光很美,只是它不知道云层的背面是我的泪。

我没有翅膀,只有这个屋子,没有家具,只有一面镜子。

“出来吧,与我共舞吧。”

镜子中,是你吗?

我想我是跑题了,上次去图书馆,看到了征文启示,于是心血来潮想写一写,没想到是这种结果,天马行空的胡想。其实我喜欢童话,安徒生的童话,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了他的作品,我都会放下已选好的,把它拿起来的。我不喜欢这种沉重的话题,虽然那种害怕确确实实的存在,毕竟我活着,活着就是一种累,还要考虑这么多干什么呢。安徒生的童话就不一样了。童话就是童话,它永远是以一种纯洁的爱去写这个世界的。安徒生的童话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宁,一种回归的安宁,虽然他也有写他那个时代的苦难,但每个时代都会有的,那只不过是个引子,最终是爱。

开始看外国文学史,看着课本一点点对几百个世纪以来不朽作品的简介,我看过的或浏览过的算什么?——杯水车薪。谈什么“最喜爱的”,给自己一个定位罢了……

什么是爱呢?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这样的我会以什么姿态死去呢?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找答案,太可悲的方式。我在不断对比着我周围出现的人群,我的妈妈、将活百年的老人、内心充满嫉妒不甘心的30岁的出纳、近50对美丽容貌追忆的曹“大姐”、快60一生为儿女操劳却一直放不下被儿女赶出家门激励自己想开点的龚“大姐”、养尊处优始终像小姐的会计、浓妆艳抹有华贵气质的罗经理,还有一直是尽着居委会主任义务的陆阿姨,她们是否有想会想起一个“爱”字,也许生活不需要爱,只需要责任,只需要在平静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我的独身主义会变成真?不希望。这个爱毕竟是两个人写与感受的。这社会女性的所及的范围仍然在我的面前展现的那么小?2004-8-30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Rank: 4

现金
2350 元 
精华
帖子
357 
注册时间
2003-3-7 
最后登录
2006-7-17 
2
发表于 2005-3-14 00:37

摘自《瓦尔登湖》

但当我们局限在书本里,虽然那是最精选的,是古典作品,而且只限于读一种特殊的语文,它们本身只是口语和方言,那时我们就有危险,要忘记掉另一种语文了,那是一切事物不用譬喻地直说出来的文字,唯有它最丰富,也最标准。出版物很多,把这印出来的很少。从百叶窗缝隙中流进来的光线,在百叶窗完全打开以后,便被记得了。没有一种方法,也没有一种训练可以代替永远保持警觉的必要性。能够看见的,要常常去看;这样一个规律,怎能是一门历史或哲学,或不管选得多么精的诗歌所能比得上的呢?怎能是最好的社会,或最可羡慕的生活规律所比得上的呢?你愿意仅仅做一个读者,一个学生呢,还是愿意做一个预见者?读一读你自己的命运,看一看就在你眼睛面前的一切,再向未来走过去吧。

……我明白了东方人的所谓沉思以及抛开工作的意思了。大体上,虚度岁月,我不在乎。白昼在前进,仿佛只是为了照亮我的某种工作;可是刚才还是黎明,你瞧,现在已经是晚上,我并没有完成什么值得纪念的工作。我也没有象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是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正像那麻雀,蹲在我门前的山核桃树上,啁啾地叫着,我也窃窃笑着,或抑制了我的啁啾之声,怕它也许从我的巢中听到了。我的一天并不是一个个星期中的一天,它没有用任何异教的神祇来命名,也没有被切碎为小时的细末子,也没有因滴答的钟声而不安;因为我喜欢印度的普里人,据说对于他们,“代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是同个字,而在表示不同的意义时,他们一面说这个字一面做手势,手指后面的算昨天,手指算明天,手指头顶的便是今天。”在我的市民同胞们眼中,这无疑是懒惰;可是,如果用飞鸟和繁星的标准来审判我的话,我想是毫无缺点的。人必须从其自身中间找原由,这话极对。自然的日子很宁静,它也不责备他懒惰。

……

有了思想,我们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欢喜若狂。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象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并不完全是纠缠不清在大自然之内。我可以是急流中一片浮木,也可以是从空中望着下面的因陀罗。看戏很可能感动了我;而另一方面,和我生命更加攸关的事件却可能不感动我。我只知道我自己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可以说我是反映我思想感情的一个舞台面,我多少有着双重人格,因此我能够远远地看自己犹如看别人一样。不论我有如何强烈的经验,我总能意识到我的一部分在从旁批评我,好像它不是我的一部分,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分担我的经验,而是注意到它:正如他并不是你,他也不能是我。等到人生的戏演完,很可能是出悲剧,观众就各自走了。关于这第二重人格,这自然是虚构的,只是想象力的创造。但有时这双重人格很容易使别人难于和我们邻居,交朋友了。

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到国外去侧身于人群之中,大概比独处室内,格外寂寞。一个在思想着在工作着的人总是单独的,让他爱在哪 儿就在哪儿吧,寂寞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真正勤学的学生,在剑桥大学最拥挤的峰房内,寂寞得象沙漠上的一个托钵僧一样。农夫可以一整天,独个儿地在田地上,在森林中工作,耕地或砍伐,却不觉得寂寞,因为他有工作;可是到晚上,他回到家里,却不能独自在室内沉思,而必须到“看得见他的家里人”的地方去消遣一下,照他的想法,是用以补偿他一天的寂寞;因此他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们能整日整夜坐在室内不觉得无聊与“忧郁”;可是他不明白虽然学生在室内,却在他的田地上工作,在他的森林中采伐,象农夫在田地或森林中一样,过后学生也要找消遣,也要社交,尽管那形式可能更加凝炼些。

社交往往廉价。相聚的时间之短促,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每日三餐的时间里想见,大家重新尝尝我们这种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都必须同意若干条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节和礼貌,使得这种经常的聚首能相安无事,避免公开争吵,以至面红耳赤。我们相会于邮局,于社交场所,每晚在炉火边;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因此我们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

……而在这艳阳天的下午,夜鹰在我头顶的上空盘旋,——我有时整天地工作,——它好象是我眼睛里的一粒沙,或者说落在天空的眼睛里的一粒沙,它时而侧翼下降,大叫一声,天空便好像给划破了,最后似裂成破布一样,但苍穹依然是一条细缝也没;空中飞着不少小小的精灵,在地上、黄沙或岩石上、山顶上下了许多蛋,很少有人看到过;它们美丽而细长,象湖水卷起的涟漪,又象给风吹到空中升腾的树叶;在大自然里有的时这样声气相投的因缘。鹰是波浪的空中兄弟,它在波浪之上飞视察,在空中扑击的完美的鹰翅,如在酬答海洋那元素的没有羽毛的翅膀。

……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

白湖和瓦尔登尔湖是大地表面上的两块巨大的水晶,它们是光耀的湖,如果它们是永远地冻结了的,而且又小又玲珑,可以拿取的,也许它们已经给奴隶们拿了去,象宝石一样,点缀在国王的王冠上了;可是,它是液体,也很广大,所以永远保留给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了,我们却抛弃了它们,去追求可希诺大钻石了,它们真太纯洁,不能有市场价格,它们没被污染。它们比起我们的生命来,不知美了多少,比起我们的性格来,不知透明了多少!我们从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瑕疵。和农家门前,鸭子游泳的池塘一比较,它们又不知秀丽了多少!清洁的野鸭到了这里来。在大自然界里,还没有一个人间居民能够欣赏她。鸟儿连同它们的羽毛和乐音,是和花朵谐和的,可是哪个少年或少女,是同大自然的粗犷华丽的美协调的呢?大自然极其寂寞地繁茂着,远离着他们居住的乡镇。说甚天堂!你侮辱大地。

……

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就在最沉的沉睡中,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的。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的。能画出某一张画,雕塑出某一个肖像,美化某几个对象,是很了不起的;但更加荣耀的事是能够塑或画出那种氛围与媒介来,从中能使我们发现,而且能使我们正当地有所为。能影响当代的本质的,是最高的艺术。每人都应该把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也配得上。如果我们拒绝了,或者说虚耗了我们得到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思想,神示自会清清楚楚地把如何做到这点告诉我们的。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马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做出一个真实的报道。……

然而我们依然生活卑微,象蚂蚁;虽然神话告诉我们说,我们早已经变成人了;象小人国里的人,我们和长脖子仙鹤作战;这真是错误之上加错误,脏抹布之上更抹脏;我们最优美的德性在这里成了多余的本可避免的劫数。我们的生活在琐碎之中消耗掉了。一个老实的人除十指之外,便用不着更大的数字了,在特殊情况下也顶多加上十个足趾,其余不妨笼而统之。简单,简单,简单啊!我说,最好你的事只两件或三件,不要一百件或一千件;不必计算一百万,半打不是够计算了吗,总之,账目可以记在大拇指甲上就好了。在这浪涛滔天的文明生活的海洋中,一个人要生活,得经历这样的风云和流沙和一千零一种事变,除非他纵身一跃,直下海底,不要作船位推算去安抵目的港了,那些事业人,真是伟大的计算家啊。简单化,简单化!……

……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咱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这需要一种训练,象竞技家必须经受的一样,要不变初衷,终身努力。书本是谨慎地,含蓄地写作的,也应该谨慎地,含蓄地阅读。本书所著写的好一国的文字,就算你能说它,也还是不够的,因为口语与文学有着值得注意的不同,一种是听的文字,另一种是阅读的文字。一种通常是变化多端的,声音或舌音,只是一种土话,几乎可以说是很野蛮的,我们可以象野蛮人一样从母亲那里不知不觉地学会的。另一种却是前一种的成熟形态与经验的凝集;如果前一种母亲的舌音,这一种便是我们父亲的舌音,是一些经过洗炼的表达方式,它的意义不是耳朵所能听到的,我们必须重新诞生一次,才能学会说它。

……

如果一个人听从了他的天性的虽然最微弱,却又最持久的建议——那建议当然是正确的——那他也不会知道这建议将要把他引导到什么极端去,甚至也会引导到疯狂中去;可是当他变得更坚决更有信心时,前面就是他的一条正路。一个健康的人内心最微弱的肯定的反对,都能战胜人间的种种雄辩和习俗。人们却很少听从自己的天性,偏偏在它带他走入歧途时,却又听从起来。结果不免是肉体的衰退,然而也许没有人会引以为憾。因为这些生活是遵循了更高的规律的。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象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如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整个自然界都庆贺你,你暂时也有理由祝福你自己。最大的益处和价值往往都受不到人们的赞赏。我们很容易怀疑它们是否存在。我们很快把它们忘记了。它们是最高的现实。也许好些最惊人、最真空的事实从没有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实收获,也仿佛朝暮霭那样地不可捉摸,不可言传。我得到的只是一点儿尘埃,我抓住的只是一段彩虹而已。

这本书是一位网友推荐的,还真想问他,是否也希望有这么一次旅行,想来答案是肯定的,城市呆久了的,都向往大自然。我该怎样去理解这本书呢?自己看的书很杂,但不外乎是小说之类,在情节中冥想,随情节而动,常设想自己就是主人公,相应的情节自己又会干些什么,所以常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是本无味的小说,作为主人公的我,只在书的空白多填了些省略号,也或许,这本小说里,就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公,只是省略号罢了。对于具体的事,我都确定不下来,那对于思想,我就更不确定的,它来自何处?把这漂渺的不确定的东西凝于文字,它就确定了?所以关于思考的满篇文字的书,我看来很头痛。它们总是很使我混乱,某种想法该对应那件事呢?它们是针对世界来说的吗?它包括了世界,还是世界含了它呢?

我并不知道该怎样记下自己的感想,这很困难,因为它们仿佛一瞬而过,断断续续的。

这本书虽说不是我读来唯一的一本关于思考的书,却算是自己读得比较完整的。没找到它之前,我在网站上搜到关于这本书的简介——“关于寂寞的书”,也就记下了这么个印象。寂寞是什么?一个人?安静到面对镜子?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多么狭獈,而且是那么可怜的狭獈!

他的寂寞其实就是他的思考,他用两年的时间在瓦尔登湖畔身体历行的验证自己关于人的生存思考。用我关于寂寞的理解去衡量这本书的寂寞简直不值一提!书里面就有专门一章作者关于寂寞的理解。如果要引用,我会把它全抄下来的。还是用作者自己引的一句咱孔子的一句“德不孤,必有邻。”

简介说的对,作者并不是因为逃避现实而过隐居的生活,在我看来作者是以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诠释当时社会的可笑,今天看来又何尝不一样呢?作者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他自然反对落后的国家体制,(伟大的作家都是时代的先驱者,对于落后的事物总是一律反对的,而我至今不明白“国家制度”对我何意,所以我并不理解所有关于国家、税制等的思考。)在我们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里,是否真的可以忽视作者关于国家的思考呢?不得而知。

我想我还是没有理解作者的意图,因为我竟写不出任何我觉得领悟的话语,只记得自己喜欢他对瓦尔登湖四季的描写,喜欢他对邻居的介绍,还有他对大自然伙伴的照看。是呀,我又要想象如若是自己,自己会有这样的境遇吗?自己有这样的勇气面对自己吗?面对最原始的自然吗?

几个“自己”突然让我感到,作者是需要多大的勇气走进那湖畔的森林!是的,我所思考的只是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都是情感,都是需要与其他人分享的。作者在高于这一切的情感外去体悟历史、宗教、文化、人的意义……。只有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自然结合,让人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体味这一切。所以,我这个没有太多的空间的人,是体会不到作者的孤独与寂寞的。我也再次认识到自己是个社会之人,没有勇气就不可能逃离它给我带来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亲情责任和诱惑。自己是做不到真正的孤独与寂寞的!

这些天又在网上碰到这位网友,他为自己的小羊担心,如果我处于自己的位子看他,他是多么幸运,聪明的头脑、良好的教育、温温而雅的脾气和完整的家庭,当然还有清晰明朗的路途。这本书他早该忘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3 10:39:10编辑过]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Rank: 6Rank: 6

现金
4754 元 
精华
帖子
1770 
注册时间
2005-1-1 
最后登录
2007-7-17 
3
发表于 2005-3-15 08:59
看完这个还真有点难度。。我虽然是 灌水的人。。但是一般都是看完了在灌。。。一会想好了再来回贴。。
一个浅浅的笑容 一句简单的问候 可以温暖一颗沮丧 孤寂的心 虽然天气有点冷 但愿你依然能够感受到我给你的温暖祝福 要幸福哟 QQ:330660943

Rank: 4

现金
2350 元 
精华
帖子
357 
注册时间
2003-3-7 
最后登录
2006-7-17 
4
发表于 2005-3-16 09:39

人真是个矛盾的东西,不,应该是我,我真是个矛盾的东西。说是把它们撒了去,却在深层希望有人与之分享某种感受吧。呵呵。。。。。。可笑!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6 09:34 , Processed in 0.01712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