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心灵港湾 存档 1 [转帖]60、70、80年代人的生活与观点
查看: 183|回复: 1

[转帖]60、70、80年代人的生活与观点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现金
3191 元 
精华
帖子
2015 
注册时间
2004-4-5 
最后登录
2009-2-6 
1
发表于 2004-7-8 07:33
生于60年代人的观点


  关于“代沟”问题,
我一直很糊涂,有时候觉得有,有时又似乎看不到它的存在。照理说,在时间上相距越遥远的人应该是隔膜的,有着很深的“代沟”,但,其实也未必,

  对于古人,我就觉得很亲近,亲近得如同生活于同一时代,《三国演义》中的社交与斗争实在与现在的办公室政治相似得可以,几乎没什么“代沟”,倒是我儿子(他应算是80年代后)的言语与行为我真的有点解读不了,双方陌生得很,常常感觉是两个星球的人在自说自话,“代沟”深得很哪!所以,我就想,“代沟”可能与视觉透视相似,远处的东西模糊一片,难分彼此,近处的沟沟坎坎一目了然,界限分明。我们同古人真的是很难辨出“代沟”,现代人之间“沟”的问题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严重。这里还有个“社会布景”换得快慢的问题,社会变动缓,“代沟”就不明显,如今,社会瞬息万变,代的替换也在瞬息之间。过去是30年算一代,后来20年、10年,啊呀,10年还是太笼统,10年中间还有沟壑,所以,就有了70年代后、80年代后,而60年代出生的人无异是该进博物馆陈列了。

  我正在写字,所以就说书写的“代沟”。书写的不同,反映也影响着人的观念不同。比较在60年代人与70年代和80年代人之间进行,有一位80年代人曾说,这是“新新人类”与类人猿的比较。笔者不可选择又非常不幸地属于60年代人范畴,被人贬为“类人猿”总是很委屈沮丧,但,我又不能不艳羡70年代80年代人,“新新人类”确实要比“类人猿”进化许多。先说书写工具,60年代人用笔墨(真的很惭愧,笔者现在还跟老农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纸上耕种),而70年代80年代人则用电脑,一个笨拙,一个快捷,差之千里;再谈发表问题,新娘培养出来了,总是想找个婆家的,60年代人的苦恼就在此,婆家难找,写了东西不能发表老死闺中是常有的事,偶或发了篇豆腐干文章也是欣喜若狂如登榜眼,现在就不同了,婆家有的是,丑女亦不愁嫁。即便没正经婆家,还有网络,照样能够风流一时。60年代人是饥渴的一代,因为饥渴而大惊小怪,偶尔吃到点好东西,接触了某种新的思潮,便要兴奋,要呐喊,要大肆申张;现在则不同,如今天天都是过年,入口的菜肴丰盛,思想菜肴也富足,所以,70年代与80年代人看什么都有些不以为然,他们很高傲,他们有强烈的“代”的优越感。

  “代”的优越存在于历史的每个时期,每个时代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代,其实呢,其实未必如此,翻翻历史就可以知道,许多自视甚高的人物到最后也不过如此,每一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重要性,都只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 

生于70年代人的观点

  文/伊安  

  生于60年代外加热血青年

  整个上世纪80年代,好像就是个读书比吃饭还重要的年代,好歹“饥渴”了那么多年,自然个个如海绵吸水。60年代出生的那拨人,算是赶上了好时代,整个知识大爆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好传统被重新恢复。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比喻考大学,便是那时传下来的“恐怖传说”。

  那时候也没啥物质消费,书价也便宜。现在一本书能卖个几万册已值得弹冠相庆,若搁在那时,只能算是“另类小众读物”。于是,人人都不遗余力地把自己造就成文艺青年、哲学青年、摇滚青年,外加热血青年。不要说是大学生,即便是高中文化程度,哪个家里没有一套“拿来丛书”或是若干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西方文学经典,“五角丛书”更是居家必备。那个才叫最具影响力的时尚运动。

  60年代出生的人读那么多书,虽然未见得样样精,却真正称得上“淹通书史”。讲起这个流派,那个作家,简直如数家珍,仿似自家亲眷。所以和这拨人聊天最有趣,随便把犄角旮旯里读到的野史什么的演绎成一惊一乍的段子,最是下饭。

  当然硕果犹存,到现在还保持“愤青”本色的60年代生人者已不多了。如今,他们绝大多数是中流砥柱,虽然大把赚着钞票,却还保留着些许心底的理想主义。当他们在面试诸多70年代生,或者80年代生的小孩时,若偶尔遇见一个口若悬河大谈诗歌、艺术、哲学的应征者时,尽管此人百无一用,却也不舍得将他拒之门外。关起门来,在公司里和自己搭档一下做做小友也是好的。

  但也有个把继续成为“老文青”,誓将自己的青春期一直保持到更年期。仿似外界汹涌澎湃的物质生活与自己绝缘,新鲜事物统统看不惯。他们若是用电脑、PDA把自己武装起来,那几乎可堪“母猪上树”。

生于70年代7分力气10分结果

  7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则脚踏实地得多。尽管允许自己内心仍有理想主义的一片天地,却始终敌不过物质时代的诱惑。青春期时,眼见身边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沛,实在不甘寂寞做灯下的书蠹。虽然个把人还梦想拥有一位“精神导师”,却难敌“财富人生”来得实惠。再加上职业生涯伊始时,正赶上股票疯长、IT新贵纷纷出炉,一转眼穷小子变富翁的神话一直对他们有影响。于是,勤耕细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总而言之,坚决要把自己变成有产者,哪怕只是很虚幻地过一种有产有闲者的生活也好。

  上世纪90年代是他们的青年时期,一切都开始越来越市场化,知识不再爆炸,反倒速食的信息开始大爆炸。有用没用成了他们判断的基本标准,决不把时间浪费在“形而上”上。即便是写作,也追求“出名要趁早”,以话题搏出位。他们与社会的相处,越来越有技巧性,他们比自己的前辈更懂得公关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只是靠自身的实力。他们追求花7分力,取得10分的结果。

  当然,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坐在家中世界潮流皆掌握,仿似站在世界中心。国际大公司的纷至沓来,也把他们培养成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实力的职业经理人。然而伴随着财富的到来,他们也坚决地成为了西式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上咖啡馆、玩DV、健身……他们是上海时尚最主流的倡导者。他们成了最会玩的一群人,尽管玩得并无创意,却依样画瓢,有模有样。

  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黑格尔是谁没关系,不知道路易·威登是什么才算得上大大的错误。

我们生于70年代:露天电影的回忆

  仅仅隔了几年,80年代和70年代却有那么大的差别。就像对于梁朝伟,在我们眼里他是《花样年华》里条纹西装和忧郁眼神,而在70年代的哥哥那里,他却是韦小宝式的顽皮搞笑和无厘头。

  60年代生人沉迷于文学,80年代新新人类在影视和网络中泡大,而70年代生人,是他们开动了中国人对流行文化的触角。也许只有在卡拉OK的时候,70年代们和60年代们的差距才真正拉开了---因为他们哼不出样板戏中的任何一句。但是不要紧,2002年的罗大佑演唱会,生于70年代的哥哥乘飞机去听,门票多贵也在所不惜,他说,演唱会上的观众大半和他年龄相仿,几乎每一首歌他们都可以跟着唱下来,每一句歌词他们都铭记在心底。还有齐秦,还有崔健……“我们生于70年代”!哥哥很自豪地这样说。他们可以不要有线电视,可以不要宽带网络,但他们不能没有音乐,老歌、老电影、老动画片,他们都乐于重新翻出来回味。露天电影对于他们就像是“欢乐总动员”,观看露天电影时的沸腾气息,70年代生人们记忆犹新,那份喜悦和迫切的心情,是70年代生人最早的对于大众娱乐的记忆。哥哥说他印象最深的一部是《大西洋底来的人》---这也许可以算做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片了吧,哥哥说,当年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当然没有一个人能用这种泳姿游出20米。 

生于80年代人的观点

  文/张靖华

  “60年代生人”、“我们生于70年代”、“80年代下的蛋”。三个年代,三代不一样的人。有人说,只有没有自信的人,才总会将人划成一个个小圈子,自己再钻进去,希望在圈子内获得支持。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同样出生于70年代,偏远山沟的农民可能从没欣赏过邓丽君,贫困灾区的人们也没心情沉溺于汪国真的诗。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但是,生在同一个时代,毕竟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同一个年纪里有着相同的政治、文化的经历。

  那么,让自信的人继续孤独地自信去吧,我们还是要钻进这些没有自信的圈子里去——60、70、80,至少,我们可以一起怀念过去,憧憬未来……

60年代生人:激情年代的理想主义者

  父辈们生于60年代,在他们的回忆里,饥饿、下放、文革、插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爸爸是右派的儿子,初中没有念完就带着半包老咸菜,走进了“广阔天地”。从我记事起,“冬天里卷起裤腿下水田劳动”这些爸爸的光辉历史就成了我革命传统教育的课程。但是渐渐的,爸爸叙述过去时的说教口吻没有了,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成了爸爸自言自语式的夸耀———也许,在60年代生人的心里,那人生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本来就是想让自己来慢慢咀嚼的。在经历过众多的徘徊与磨砺之后,60年代生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支柱和脊梁。工作室里、生意场上、谈判桌前,以前的农场里的拖拉机手们游刃有余、指点江山、风采绝伦。

  但现在这些掌握着“绝对权利”的人们,在内心世界里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细腻与柔和,对于他们来说,爱是一种宗教,并且是惟一的宗教。他们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润物细无声”。彼此尊重、相濡以沫的他们无法理解现在的“一夜情”和“婚外恋”。看看父母结婚20周年时补拍的结婚照,他们笑得依然幸福、甜美。

生于80年代不按常理出牌

  有30出头的人用“斗智斗勇”来描写他与80年代出生的孩子之间的关系。80年代生的小孩统统是独生子女,父母亲联合祖父母把他们捧在手上怕碎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加上父母开始逐渐殷实了起来。80年代生的小孩个个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物质对他们来说压根不需要靠奋斗便可获得,好似天生伴随着他们降临人世。所以,他们身上没有物欲,全然跟着感觉走,一个“爽”字对他们很重要。

  如今刚刚出道的80年代年轻人藐视一切权威,几乎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随时随地以自我为中心。70年代生人者,为了达到目的甘愿承受“忍”字头上的那把“刀”,而80年代生人却“忍无可忍”,一有不顺心便撂摊子走人。他们都是性情中人,随便惯了,看着都可爱非常。爽的时候就高声喊出来,不爽的时候也绝不掖着藏着。倒颇有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可本质上是“懒”字作怪,活多了怕累,嫌钱少,收入高的工作,他们却胜任不了。频频跳槽是他们的本色,为的便是追求一个“爽”。

  当然,网络的发达使他们价值观不再向70年代生人那样趋同,总能找到一个小圈子,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部分人的偶像。无视规则,不按常理出牌,更全不把职场规则当回事,叫人哭笑不得,怪不得要与80年代生“斗智斗勇”。智者,需春风化雨,叫浪子回头;勇者,需无畏青春的霸气,与他们斡旋到底。

80年代下的蛋:我们活得好辛苦

  我们活得好辛苦!不是我们怕吃苦,也不是我们对现在的幸福生活认识不够,而是---我们的压力太大。我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严加看管”下长大成人,却不幸落下了“小皇帝”的名声;我们成长在“科教兴国”的年代,老师们眼巴巴地盼望我们门门满分,仿佛“赶超英美”的重任全部压在我们的肩头;好不容易考进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却迎来“就业高峰”,薄薄的一张毕业证书换不来自己理想的工作;更让人担心的是,“80年代下的蛋”还没有完全孵化,90年代的新新人类已经开始“抢班夺权”……

  60、70年代生人还掌握着各个要害部门,90年代的弟弟妹妹已经开始在我们面前“暴走”,夹缝中的“80年代下的蛋”们——看《恐龙特级克塞号》,玩宠物蛋的80一代——能否在压力下完全孵化?
很多时候人只能看清自己
想飞的心有绳索牵绊
天使冲着我发笑
一山过后又一山
山外还是青山
翅膀难以支撑坚强
我是累了后的清醒
我是深思后的无奈
我是醉过之后又醉

Rank: 4

现金
820 元 
精华
帖子
619 
注册时间
2004-3-29 
最后登录
2006-3-6 
2
发表于 2004-7-8 07:39
赞同70年代人的观点
怀念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踏歌而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10 03:22 , Processed in 0.0138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