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心灵港湾 存档 1 (推荐)婚姻的质量
查看: 451|回复: 2

(推荐)婚姻的质量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1363 元 
精华
帖子
685 
注册时间
2003-11-7 
最后登录
2006-11-3 
1
发表于 2004-1-7 12:28
婚姻的质量

——杨以仁牧师

  传道者说:空虚,空虚,人生空虚,一切都是空虚。人在太阳底下终生操作劳碌,究竟有什么益处?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世界老是一样。太阳上升,太阳下沈,匆匆地赶回原处,再从那里出来。风向南吹,又转向北,不断地旋转,循环不已。江河流入大海,海却不满不溢;水归回发源之处,又川流不息。万事令人厌倦,无法尽述。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发生过的是还要发生;做过的事还要再做。太阳底下一件新事都没有。有哪一件事人能说:“看吧,这是新的?”不可能!在我们出生以前早已经有了。往昔的事没有人追念;今后发生的事也没有人记住。(传道书1:2-11)

一、后现代婚姻制度的解体

  传道书的作者所罗门王,在拥有一切人生的荣华富贵后,他说:“万事令人厌倦,无法尽述。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为什么我们人会厌倦?为什么人对人会厌倦?为什么人对事会厌倦?为什么人对物厌倦?因为许多人事物是不断地着复、不断地旋转、不断地循环;做的老是一样、看的老是一样、听的老是一样,就会产生厌倦感。

  “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所有的人都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人事物,没有人一陈不变永远守住一个人,没有人一陈不变永远守住一件事,没有人一陈不变永远守住一个东西。

  连我们敬拜上帝的赞美诗歌,同样曲子只要连续唱一个月,就有人会向牧师抗议,为何不换歌!他说他已经唱得很没有味道啦!试问,敬拜神的一首歌,都会令人厌倦,你说爱一个人永远不会厌倦?

  有人说,一百年前中国把“婚姻制度”,从“多妻制”改变成“一妻制”以后,“厌倦感”就成为中国人婚姻的头号杀手;“一夫一妻”就成为不合人性、惨无人道的制度。

  他们说,“一夫一妻制”可以说是完全违反“生物本能”和“传宗接代”的旨意。你可以注意观察那些哺乳类的动物,哪一种动物不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要不然就是多妻多夫;快乐得不得了!

  偏偏人类的文明在婚姻的制度上,愈走愈倒退,从创世纪的“多妻制”,走到提摩太前后书的“一妻制”,到现代的“无妻制”,甚至不要“婚姻制”;从过去许多女人到一个女人,到现今不需要女人,只要同性也可以。

  我们常说原始民族的多妻制是野蛮文化的产物;因此当代文明的国家只要占聊慊个未开发的殖民地时,就会推行他们夸耀的“一妻制”,来同化当地的土着,美其名是“文明的象征”,直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连女人都可以不再是最主要的婚姻对象,“单身贵族”“同性同居”成为最流行的文明思潮;“婚姻制度”到今天简直是完全解体!彻底被“模糊化”!

  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不再是一个或多个,不再是建立两性关系的“正当轨道”,现代人已打破了传统的婚姻界限,甚至“男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也可以建立“同性的婚姻关系”。

  为什么两性关系,会造成如此“混乱的趋势”?因为每个人都“厌倦”跟另一个人过一辈子!你想想看,要让两个人一起过一辈子,而且是7-Eleven的24小时,全年无休,怎么会不厌倦吗?就算你很喜欢吃“巧克力”,如果早餐吃、午餐吃、晚餐吃、天天吃,一个星期之后,我请问你,你看到“巧克力”难道不想吐吗?

  吃“巧克力”时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品牌、不同口味、不同包装、不同造型;但是你另一半的那张“脸孔”,你却要看一辈子,而且不能“变脸”!难道你不厌倦吗?

二、陈年无变化的婚姻生活

  难怪许多夫妻到后来根本就不看对方的脸孔!老婆变了发型、擦了不同颜色的口红、老公换了不同的领带、对方完全视而不见。

  你若有机会看那些“老夫老妻”、他们的眼睛在彼此说话的时候,不是向着对方的脸看,而是直着眼睛向电视看,谈话的内容就是“嗯嗯!哦哦!”。每张脸都像一副“死人样”!又臭又老又难看的火鸡皮!你说他们是相见还是不如不见,简直是痛苦的老僵尸啊!

  你会发现,夫妻在一起,每天上演的节目,都是同样的“剧情”,三年前的生活和现在没有什么两样。你去看电影连续看三遍你都会感到厌倦,何况“夫妻的连续剧”!傍你着拨三次你就开始倒胃口。

  婚姻生活,就像传道书第一章所说的,“千篇一律”“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世界老是这样”。即使夫妻想要求变化,也不敢有太大冒险的行动,总是会说:“啊呀很烦呢!”,到最后讲话次数就愈来愈少,直到最后变成“嗯嗯!哦哦!”非常有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反正没有什么好讲,都是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情节、一样的月光。

  也许你会说,哪里有这么悲观,我们现在谈恋爱,不是天天谈,从早谈到晚,哪里厌倦过?这不是废话嘛!哪一个婚前的情侣不是“情话绵绵”?奇怪的是,婚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事实上夫妻谈来谈去还不是谈那几件事,“食衣住行育乐”。夫妻最大的痛苦就是无话可说;如果你有机会去餐厅吃饭,看到男女从头到尾相对无言、默默进食,你可以大胆地猜测,他们一定是夫妻;不然就是“恋爱谈完了”开始频繁做爱的老情人。

  同样的话题面对不同的人,你可以说几千遍几万遍也不觉得累!而且还认为自己很会瞎掰!但是面对同一个人,你不能说好几遍;除非你患了老人疑呆症,不断放那张旧唱片,不然你就得想出不同的话题,这可蛮困难的。

  而且许多夫妻是你说了上一句,下面那一句要讲什么,差不多皆猜得到;这样一来还有什么好说的?即使最亲密地做爱,同一个姿势用久了,就像“行礼如仪”一样,“例行公事”,这不是很凄惨吗?许多夫妻刚开始时,总觉得飘飘欲仙,搞久了就提不起劲,连翻一个身,都觉得很累!

  许多夫妻到最后根本就变成“无性夫妻”,而不是“两性夫妻”,永远生活在乾燥的沙漠、不举的树荫下过活。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姿势、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反应,都是那么熟悉,皆在预料之中,当然就变成愈来愈不好玩。

  “厌倦!厌倦!厌倦!万事令人厌倦!无法尽述!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三、电脑网路成为婚姻二春

  这时候,男人看老婆!就会愈看愈难看。刚开始为了刺激新鲜感,开始转移去看杂志、看录影带,但看久了也会厌倦啊,总不能一直看这些“死东西”吧!于是,就开始看老婆以外的女人,这就叫做“眼看,看不饱!”。

  而女人也是一样,女人听老公说话,刚开始愈听愈有趣,愈佩服他的知识高深,充满幽默,然而听久了就愈听愈难听!后来,连她家的录音带,CD唱片的男歌星所唱的都比她老公好听!但是,听久了也不能一直听这些“死东西”啊!所以就开始听老公以外的男人,这叫做“耳听!听不足!”。

  夫妻就在彼此厌倦、再厌倦、又再厌倦的循环中,如同在舞池中的舞伴,不断的换伴侣又不断的旋转,不是说谁会比谁先变心,或是谁对谁不满,而是“厌倦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难道说“传道书”读完,就准备去当传道人、当神父、当修女、当和尚尼姑吗?若我们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像老夫妻一样,到一种“老年疑呆”的地步,连“嗯!啊!喔!”都懒得说时,当今社会所带来人生第二春的希望,就变成每个人要开始学会上机啦!

  有人说,现代人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已被电脑解体了,而且每个人都在“外遇”“红杏出墙”,每一对情侣、每一对夫妻开始有第二个老婆、第二个老公、第二个情人,这就是“电脑网路”。

  “电脑网路”成为现代婚姻厌倦的大力丸;然而,可想而知的是,整天上机直到上瘾了,也会“厌倦”啊,因为传道书说:“还是空虚的空虚,人生空虚,一切都是空虚”,电脑网路玩久了手会酸、眼会红、脑袋也会空空的。

  但是,有人说:电脑总比人脑有反应啊!你对ICQ说话,总会有人对你说“嗨!”,而你对你身边那一个“沈默寡言”的阿娜达说话,连“嗯!啊!喔!”都懒得说,网路的爱人当然比阿娜达更好,不是吗?

  如今现代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在“电脑网路”广大无边的法力之下就这样崩盘啦!然而,我们难道要一辈子就和网路爱人,一个换一个继续打字打情骂俏下去吗?那么神造男人、造女人干什么?只要当初阅慊台电脑给亚当就好了,何必阅慊个女人夏娃给他呢?

  因此,人与人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情人与爱人之间,要克服“关系的厌倦感”,就必须成长!我们不能永远是那个样子,若十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是一样,那么你要认罪悔改!你不能什么都不增长,而只增长你肚皮上,那一圈游泳圈的肥猪肉!

  我们是否在外表的打扮上有长进呢?在谈吐上有长进呢?在修养上有长进呢?在知识上有长进呢?在艺术上有长进呢?在料理上有长进呢?在见识上有长进呢?有没有天天“心意更新而变化”呢?如果我们没有,你可不要怪对方是如此厌倦啊!

四、婚姻关系不是数量结合

  如果我们每天都有“新而又新的期待”,“新而又新的成长”,你就可以带给另一半“新鲜的话题”“新鲜的感觉”“新鲜的力量”“新鲜的刺激”“新鲜的盼望”。

  而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永远只有“你和我”,你必须扩大你的生活圈、交际圈,你要有几个好朋友、有几个好团体,激发你“能喜新又能爱旧”,而不是“喜新厌旧”“无新无旧”!乃是能“喜新又能爱旧”!

  而这个动力就在于打破“传统文化”的架构和迷思,你们的角色、地位、不是永远一成不变;不是永远演男主角、女主角。

  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不是把“人生的过程”当成终点来看。若你把一个人守在旁边,当“偶像膜拜”,并不能始你的“婚姻生活”、你的“两性生活”创造出美妙的奇迹。除非,我们再一次来到神的面前,经历他“丰盛的生命”。

  神的生命,不是一成不变的,神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生命;你看他所造的万物,每一个形像,每一个颜色,每一个造型,皆是千变万化。若你把“人与人的关系”停留在“永远的一对一”,这并不是神给人最终末的旨意。“夫妻关系”不是人与人关系的终结,“夫妻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你若把“过程”当成是“永远”,把“短暂”当成“永久”,你就窒息你生命的活泼。

  “关系”不是一团“死水”才叫做“永恒的爱”,若是如此,那你倒不如身上绑一个“木乃伊”,不就永远可以在一起了?“关系”是ㄧ种活泼的生命,“关系”是一种变化无穷的生命;“夫妻的关系”是如此,“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人与神的关系”更是如此。

  “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不是所谓数量的联合,一对一的关系联合;“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也不是一对多的关系联合。“教会”是“肢体与肢体的集合”,她与神的关系是“生命与生命”的联合,不是“数量与数量”的结合。

  神为什么使教会有不同的宗派、不同的特色,乃是在于“教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不是“数量上的合一”,一个个的教会联合;而是“本质上合一的教会”,是连于基督生命的教会。

  因此,我们与人的关系不是数量的一男一女、一男多女、一女多男、多男多女,也不是数量的一夫一妻、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多夫多妻,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关系,“本质”与“本质”的关系。

五、婚姻终极是神与人关系

  这个关系,才使我们完全不再“厌倦”,当有人问耶稣说:“老师,摩西为我们立法:『如果一个人死了,留下妻子,但是没有孩子,他的弟弟必须娶寡嫂为妻,替哥哥传宗接代。』从前有兄弟七人:老大结了婚,没有孩子就死了。老二就取了寡嫂,以后老三也娶了她,移植到老妻都娶过她,也都没有孩子,就死了。最后那女人也死了。请问在复活的日子,她要算是哪一个人的妻子呢?因为兄弟七人都娶过她。”耶稣回答他们说:“今世的男女有娶有嫁;但是那些配得从死里复活,并且活在来世的人,也不娶也不嫁。他们和天使一样是不会死的。他们是上帝的儿女,因为他们从死里复活。摩西已经证实有人复活这回事,他在荆棘燃烧的记载上说了:主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这意思是说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因为在上帝眼中,人都是活着的。”(路加福音二十章28-38节)。这段经文非常着要,耶稣把“人与人的关系”“一夫一妻”“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的嫁娶关系全部拆毁!使人转向“人与神的关系”。

  “婚姻”的目的,是在体验“人与神关系”的预表;爱的最高彰显,爱的最丰盛体验,乃是经历“爱的本质”“爱的本体”神自己。

  而爱的本质就是“活泼的生命”“复活的生命”,不是“死亡”“僵化”“行尸走肉”的生命。神使我们看见,任何形式的婚姻,不是神永远计划的终极关注,反而是神让我们看见,人世间美满的关系不是执着在“婚姻关系”的数量上,而是指婚姻所带出来的目的是归向那“永恒的本体”,那一位使死人复活的上帝耶稣基督身上。

  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数量的一对一、一对多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带入“死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本质的关系,“生命与生命”的关系,不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数量关系。

  当传道书的作者所罗门王,在一生当中取了六千妻子嫔妃,结束他婚姻生活时,说到“一切皆是虚空与万物皆已厌倦”,若我们没有从他得着这样的智慧去转向、敬畏那一位使人生命新而变化的神;一切皆是捕风。

  因此,婚姻的终极关注不在于“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多妻多夫”“无妻无夫”“有妻有夫”的关系,而是上帝与神的儿女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我们的生命朝向真正永远到永远,即使面临“海枯石烂”,我们与神之间的爱情,永远是充满“心意更新而变化”的恋情。

  如今,我奉主的名邀请你,你愿意与神联合,建立这样的终极关系吗?这样的关系胜过世上一切的关系!世上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体验神的过程,是一种“爱的影子”。当你拥有神的生命时,你就有那“新鲜刺激活泼新而又新的生命”,而你也拥有这样的生命和能力,去经营你在世上“人与人的关系”。

  你愿意把你最着要的婚姻,“神与人的关系”“基督与教会的关系”,献上你那永远的爱吗?这才是高品质的爱情,高质量的婚姻。


Rank: 4

现金
1620 元 
精华
帖子
596 
注册时间
2003-2-28 
最后登录
2011-8-6 
2
发表于 2004-1-8 03:44
对婚姻望而生畏~~~
dodo玩具吧,来看看,多多折扣哦http://shop33200291.taobao.com/

Rank: 5Rank: 5

现金
1891 元 
精华
帖子
1373 
注册时间
2002-9-22 
最后登录
2008-11-4 
3
发表于 2004-1-9 13:16
是在误导人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28 14:48 , Processed in 0.0172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