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迹:多尔滚》[转贴]
--------------------------------------------------------------------------------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的皇帝都比较勤奋能干,从努尔哈赤一直到光绪,没有一个皇帝是严格意义上的“昏君”。政治学家将国家领袖分为“英雄型领袖”与“官僚型领袖”,前者以超凡的人格魅力成为领袖,后者则依靠谙熟官僚体制爬上最高的宝座。清王朝的皇帝,大都属于后者,勤奋而精明而缺乏个性,最典型的就是雍正,被当时的西方传教士称为“没有任何个人生活的皇帝”。清代唯一的一个富有鲜明个性的“英雄型”领袖,就是这位不是皇帝的皇帝——多尔衮。
多尔衮称为“熊”,来自于他的长相。多尔衮身强力壮,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这样的人似乎多是方头大脸,多尔衮却是个长脸,的确有几分像熊。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满人有大排行的习惯,按大排行,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9岁时,与弟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晋贝勒。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三年,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地区)。次年,再败明军。五年,多尔衮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六年,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七年,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次年,纵掠山西等地。九年,与贝勒岳托、萨哈璘、豪格等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6000余人,俘获甚众。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二年,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国王李倧请降。
清崇德三年,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道,乘虚略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昇部。继破济南,略天津等地,凡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俘掠人口25万余。五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六年,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七年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13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7000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时年31岁。
八年,皇太极驾崩。皇太极的死,也是清代历史上颇为神秘的一件事情。野史传闻,多尔衮与皇太极宠爱的福晋博尔济锦氏,乳名大玉儿,即孝庄皇后私通,被皇太极发觉后,多尔衮先下手为强,杀死皇太极。这些稗闻野史,早已无从考证——清王朝定鼎中原后,满洲贵族为了塑造自己儒家门徒的形象,销毁了不少早期的档案。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觊觎皇位,与皇太极长子豪格明争暗斗。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多尔衮出于劣势。豪格一方的拥护者有努尔哈赤时代的“四大贝勒”之首,英勇善战的大贝勒代善以及正、镶两黄旗将领和名将济尔哈朗,共五旗兵力。多尔衮的支持者仅有阿济格、多铎、硕托、阿达礼等,兵马只有多尔衮手下的两白旗。在兵力占劣势的情况下,多尔衮做出了除人意料的决策:联合孝庄皇后,策动代善,拥立福临,即顺治帝,后排挤豪格势力,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放弃了皇帝的名分而掌握了皇帝的权力,由此不难看出多尔衮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
执掌大权后,多尔衮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生涯。顺治元年(1644)四月,李自成攻入北京,灭亡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清室“借兵”。32岁的多尔衮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入关,在吴三桂,李自成激战一天,形势危急之时,成功逼降吴三桂,合兵山海关,在一片石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进京后力排众议,否定了阿济格等主张的劫掠北京重返辽东的计划,确定迁都于北京,决心武力统一全国,并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战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弟弟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顺治二年初,多尔衮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制造了著名的“扬州十日”惨剧,五日内屠杀平民80万。今日谓“扬州十日”,实际上屠杀集中在前五天,后五天洪承畴接替多铎,恢复了秩序,屠杀得到了遏制。明人王楚秀有《扬州十日亲历记》,记载了这一悲剧。
顺治二年五月,多铎攻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随后,多尔衮采取以武逼降、收买内奸的政策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六月,多尔衮颁布“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多尔衮派兵镇压,清兵在江南,制造了“嘉定三屠”等一系列惨案。清兵镇压不断,老百姓反抗不绝,多尔衮只得令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
“剃发令”是多尔衮一生政治上最大的失误。清兵入关后,纪律严明,民族政策宽松,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江南地区名分属于南明,实际上则由高杰、黄得功、李成栋等军阀把持。南明军队战斗力奇差,根本无法与清军抗衡,屠杀老百姓到很有一手。因此,清兵南下时,除史可法在扬州抵抗较强烈外,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清军比较拥护。平定南方后,洪承畴在江南经营得不错,民心思安。但是,多尔衮的剃发令,要求所有百姓“留法不留头”,完全忽视了老百姓的民族感情,毫无意义的激发了强烈的反抗,投降的军阀也相继反叛,如果不是洪承畴的雄才大略,江南地方的反抗演变成为全国性的抵抗,中国的历史,很可能改写。明末的大动荡,很可能要持续更多的时间。
顺治三年,多尔衮任命政敌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张献忠部队。同时,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
顺治四年,多尔衮主持修成《大清律》,颁行全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王朝的法典,也是规模最庞大的一部。七月,多尔衮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顺治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逼死豪格。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瓖,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
多尔衮死后,清人感其功,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是清代皇帝——以实际而论,多尔衮的权力甚至超过了清代大多数的皇帝——中最富有个性的一个。少年得志,一帆风顺,使得多尔衮在生活上表现得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历史留下了这个伟大人物的许多有趣记录。
清王朝入关前,就是一个民族高度融合的政权,清人的饮食习惯,入关前就与中原内地差别不大。一片石之战前一夜,清兵吃的就是白菜馅的包子。多尔衮在饮食上却是一个异数。他从不吃蔬菜,最爱吃用牛油煎熟的大块牛肉。这在现在看来颇有点小资情调,在当时却是野蛮粗鲁的象征。据《东华录》记载,一次,洪承畴入见多尔衮,正赶上多尔衮大块朵颐吃着生煎牛肉。洪承畴是福建人,被一股牛油味儿熏得倒退了好几步。多尔衮见状大笑:“南蛮子,不识此美味尔!”
牛肉之外,史载多尔衮“好茶、好烟、好色”好茶无可考。好烟则确实。清代皇帝大多喜好烟,不过都是鼻烟,多尔衮则喜欢叶烟,有一杆据说四尺多长的大烟锅,据说一次能装二两烟叶,“须臾不可离也”。清将龙骨也曾对朝鲜使节言“九王爷喜南烟”,可见朝鲜记录。
好烟之外,多尔衮还好色。据说,生物学家认为,优秀的人物,其雄性激素分泌较常人强很多,因此,杰出的人物大多好色,军事家尤其如此,拿破仑就是个有名的情种。多尔衮一生征服蒙古、征服朝鲜,一统天下,论武功远远超过了拿破仑,论好色更不是拿破仑可比拟。多尔衮娶孝庄皇后大玉儿的事情,真伪众说不一,但纳豪格福晋博尔济锦氏则确凿。多尔衮25岁时征服了朝鲜,喜欢朝鲜的美女,多次派使节向朝鲜李氏王室索要公主,以至于李氏王朝的不少公主不及长大便被送入多尔衮帐中。这些公主的命运很悲惨:满人骨子里非常崇拜中原汉地的文化,对汉人很推崇;蒙古人最早被满洲人所征服,早就被视为自己人。但满洲人对于朝鲜人非常歧视,多尔衮尤其如此。他非常害怕这些朝鲜的公主会搞乱自家血统,让自己的后代有朝鲜人的血脉。当其时又没有任何的避孕措施,因此,这些朝鲜公主每每同多尔衮同房后,都要被强制用水冲洗下身,防止怀孕。多尔衮似乎,这些公主被清政府没收为官奴,赠给有功劳的军人。
多尔衮是清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是继努尔哈赤、皇太极后又一位伟大的政治、军事天才。他的政治才能超过了努尔哈赤,军事才能超过了皇太极。武功赫赫,有清一代无人能及。他知人善任,兼听多明,能重用汉族谋臣和明朝降将;他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吴三桂为明朝大将,为了拉拢他,多尔衮赐给了吴三桂与自己平等的待遇,后吴三桂挥师西南,追杀永历,在清朝的统一战争中功劳第一。在战场上,多尔衮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多尔衮最大的缺点在于他的残暴好杀,江南地区的一系列血腥的大屠杀,多尔衮难辞其咎,特别是“剃发令”以及“逃人法”,带有很强的民族歧视色彩,破坏了民族团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他被称为“熊”,与他的残暴也有很大关系。多尔衮之后的清代统治者吸取了多尔衮的教训,民族政策较为平等宽松。此外,杀死功臣豪格,排挤正直有名望的忠臣代善,也是多尔衮受人非议之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9 0:21: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