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三十以后 存档 1 我养你到18岁,你养我到多少岁?
查看: 307|回复: 2

我养你到18岁,你养我到多少岁? [复制链接]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1
发表于 2003-11-27 18:38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原创,但是是针对另外一篇报刊文章的评论,所以那篇文章放在前面,我的文章放在后面
  
  原文:
  我只养你到18岁
  
  “作为父亲,我愿意对孩子负起有限责任,但担负不起无限责任,成才的路要靠他自己走,我只能为他提供教育机会。”
  
  
  虽然在同一座城市,周建湘已有大半年没见到儿子小轩了。儿子18岁生日那天,老周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我只养你到18岁,从明天起,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吧。”
  
  儿子13岁那年,老周做出了一个全家人都反对的决定———让儿子退学。他对儿子说:“回去吧,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让儿子退学的直接原因是,他常常被儿子的老师传唤到学校去接受他不该接受的教育,内容无非是孩子调皮,上课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老周很难堪,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认为自己的个人生活受到了不应当受到的骚扰。每次接受“教育”回来,恼羞成怒的发泄物自然是儿子的屁股。那天,老周又被请到了学校,老师背着手满脸不耐烦地看着他,不远处是低垂着头罚站的小轩。谈话不欢而散。临走时,老周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您听说过一句教育名言吗?“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谁说的?”老师有些激动。“这是一位教育家的话,他的名字叫苏霍姆林斯基。”说罢,老周拉起孩子的手就走,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头。
  
  
  老周的学历是教育学硕士,当时是海南某大学教师。老周说让孩子退学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对孩子当时进入的发展轨道以及预定的前程早已彻底地绝望了。老周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愚笨之人,不然,儿子小学毕业时不可能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高考升学率很高的重点中学。一个聪明的孩子变得不愿听课了,变得调皮捣蛋了,难道老师不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吗?
  
  
  做出了退学的决定后,周建湘和儿子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谈话。他说:我希望你早日成为一条汉子,成才的路要靠你自己走,我只能为你提供教育机会,但你要记住,18岁之前,我会尽量给你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会养活你,但是18岁之后,你得自己靠自己。那时候,小轩喜欢打乒乓球,老周专门请了一位教练教他,自己有空儿也会陪儿子去练球。后来老周认识了武汉体院一位有名的教练,老周决定将儿子送到教练那儿练球去。为了孩子退学的事,妻子本来就对老周有一肚子埋怨,这时候就更反对了。可老周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干哪一行都行。老周给儿子买好了飞机票,让他一个人去。儿子问:“体校在哪儿?”老周说:“鼻子底下有张嘴,你不会自己问吗?”13岁的小轩背着旅行包只身登上飞机,自己去了几千里外的武汉。虽然每年要两三万元的训练费和生活费,老周却无一句怨言,要想让小鸟自己找食吃,先得让它练习着飞起来。
  
  
  小轩跟着教练训练了两年后不想打球了,因为老当板凳队员,他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小轩回来后,本来就反对孩子打球的妻子理由更充足了,她去找教育专家做了咨询,并对小轩的教育进行了专门设计。她对老周说:“儿子的事你不要管,我要送他上学。”小轩在母亲为他挑选的一所私立学校只上了一个学期就上不下去了,毕竟他已“出队”了两年。小轩又从学校退学了。
  
  
  老周决定专门请老师在家辅导他,虽然辅导费不菲,老周咬咬牙,还是大把大把从兜里往外掏钱。他认为不上学不等于不要知识。
  
  
  1999年初,北京的朋友邀请周建湘去一家企业任职,老周辞掉教职带着儿子来到了北京。老周又将儿子拜托给一位多年前的棋友、如今已卓有成就的量子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一不要钱二不图报,每周给小轩上两次数学课。为小轩补习数学是老周的主意,他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能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轩对这种“思维的体操”似乎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最想去的地方是网吧。他在网吧玩一种叫MUD的网络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他和在线的玩家已经幻化成虚拟世界里的角色,按游戏规则兑现着生活中得不到的光荣与梦想。有一次他居然玩了48个小时没下线。这个网络游戏玩家后来玩起平面设计如鱼得水。这是后话。
  
  
  “思维的体操”只训练了一个月就停了,小轩不愿学的理由是自己不是那块料。老周后来说,小轩没上学并不等于他这一段的生活是空白,与同龄人相比,他也许失去了不少,但也得到了许多,比如说泡网吧,至少他比他的老师先进入网络数字化时代,至少他在BBS上发表“大作”比学校里的作文训练瞪着眼睛说瞎话说假话要强。虽然老周老早就告诉儿子,成人之后自食其力。但小轩一直认为父亲只是吓唬吓唬他,并没往心里去。1999年11月8日,是小轩18岁生日,老周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我只养你到18岁,从明天起,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吧。”父亲不但要他另立门户,而且一个子儿也不给。
  
  
  这让小轩恐慌和措手不及。小轩极不情愿地从父亲那里搬出来,在外面租了间小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外出找工作,没想到处处碰壁。老周没有去看过儿子,连电话也没给他打过,儿子过得怎样,他似乎不闻不问。
  
  
  老周说他之所以对儿子如此冷酷无情,是受了老狐狸的启发。那是日本人拍的一部电影,名字叫《狐狸的故事》,里面有一个场景一直令他难忘: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刚学会走路和觅食的小狐狸被父母赶到洞外,小狐狸站在风雪中凄厉地哀鸣着,一次又一次试图回到洞里,可是每一次都被堵在洞口的老狐狸咬回去了。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得自己讨生活去。老周感叹地说:“我们中国的父母不但对孩子大包大揽地承担起无限责任,而且没完没了地尽义务,最后不是帮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吃了半个月方便面,实在挺不下去了,小轩跑到山东烟台找奶奶求助。他说他想上学,奶奶满口答应。听说了小轩的窘况,他母亲也从兰州赶来了,于是,奶奶、母亲、姑姑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致愿意赞助小轩上学。她们花钱将小轩送进烟台一所高校自费学外语。老周终于知道了这件事,他又急又气给母亲打去电话怪罪母亲。
  
  
  没过多久就是春节,周建湘趁休假赶回烟台,他对小轩说:“我不反对你上学,但是如果靠快80岁的奶奶供养你,这是你的耻辱,你想上学可以,但必须是自己挣钱去上学,如果你觉得办不到,那你先跟我回北京打工去。”老周的不近人情遭到家人的反对。春节后,小轩跟着老周又回到北京。老周将他介绍到一家平面设计公司拜师学艺,学徒期间公司不支付工资。老周对儿子说:“在你没拿工资前,我每个月借给你1000元,这钱是你欠我的,我永远保留向你索要的权力。”
  
  
  小轩在平面设计公司学艺进步很快,也许这是当年玩网络游戏的意外收获。只要一坐到电脑前,他就有许多奇思妙想,带他的老师说他很有灵感。只学了半年,小轩就能独立干活了。小轩准备从公司出来自己干,他向父亲借钱买了一台电脑。没文凭,没资历,没名气,小轩的路走得很艰难。有一段时间,他一直揽不到活干,没钱吃饭,没钱交房租。但这一次,他没有逃跑,也没去向父亲借钱,他到一家礼品店打工,活儿很累,一个月才挣600元,但他毕竟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了。
  
  
  小轩对父亲的积怨终于在去年他20岁生日那天爆发了。开始,父子俩还能说到一块儿,后来气氛就渐渐紧张起来,小轩说如果当年没退学,说不定他今天也和同龄人一样念大学了,话中有埋怨父亲的意思。这话老周不爱听,当初退学是你自己同意的,退学后我给你提供了那么多次学习机会,你自己没学出来怪谁……暴跳如雷的老周将儿子赶走了。后来,小轩曾给老周来过一份邮件,说他恨过父亲。从那以后,小轩再也没有与父亲联系。但老周知道他在北京,知道他在努力地工作。在某网站的“老周论坛”里,周建湘以“退学”为题将父子间的这段恩怨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清理,并道出了自己对儿子“冷酷无情”的理由。他说,我相信儿子将来会理解我的这番苦心。在“退学”的结尾处,老周写着:小轩,你小子想坏就抓紧坏,没路可走了该干啥干啥去,想学真本事了手放下,老爸支你两招:第一,站直了,别趴下。第二,找高手练,“打他的下巴”。不知经常呆在网上的小轩是否看到了父亲给他支的招。
  
  以下为原报评论
  
  孩子长到18岁便脱离父母自谋生路,在国外已是挺流行的做法;在中国,18岁自立的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真正在家庭中实行这一做法,却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周建湘咬着牙坚持这么做了,并因此和儿子小轩闹得很僵,在家庭中也引起了不小的矛盾。中国的孩子18岁究竟能不能自立,怎样才能一步步培养他们自立?也许在我们周围,有不少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并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我们希望有过类似经历的父母和儿女,讲讲发生在你们家中的有关儿女自立的故事和感受,也欢迎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就这个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吴雯 信息日报)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1

现金
222032 元 
精华
285 
帖子
67620 
注册时间
2001-11-10 
最后登录
2023-5-7 

元帅勋章 功勋会员 小花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勤于助新 龙的传人 大财主勋章 白衣天使 旺旺勋章 心爱宝宝 携手同心 驴版 有声有色 东北版 美食大使 幸福四叶草 翡翠丝带 健康之翼 幸福风车 恭喜发财 人中之龙

2
发表于 2003-11-27 18:39
我的评论文章,请各位多多批评哦
  
  我只养你到18岁,你养我到多少岁?
  
  
  
  看了吴碧雯的《我只养你到18岁》一文,我很有感触:既佩服文中老周的“逼铁成钢”的精神,又为这篇文章中反映出来的思维误区感觉担心。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抛砖引玉。
  
  孩子:谁为你作主?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在我们中国,从来,家长从来就“天生”是自己的孩子的“主人”。所以孩子将来走什么路,基本是由自己的父母“包办”了。原因很简单:这孩子是我生的。其实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初生的孩子都一样,哇哇哭,找奶吃。可是,父母的条件却有各个层面的参差:所接受的教育不相同、装钞票的口袋大小不同。等等,这就是说:孩子面临的家庭环境不一样。炼钢的温度有差异。要想从这样不同的炉内炼成一样的钢,难矣。虽然如此,可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却一样,也就是说:父母们的期望值是基本相同的。这从对老周的描述中及我们做了父母的人来说,对此可以达成一致的看法。于是,老周的很多行为都说明:他在为“为人父”这样的责任而奋斗。他花了不少钱,采取了很多措施,朝着自己的目标在努力。他的方法可能成问题,甚至很成问题,当然这话是就他孩子的目前的状态来说的,这是后话。但是,孩子的未来只能是由“他”作主,这就是游戏规则。养不教、父之过!千古遗训!为了这个游戏规则的继续,他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孩子上学与否,他可以“决定”自己花多少钱送孩子学什么或者不学什么。这个决定即使是错误的,但决定的权力只能是在“老周”的手上而不是在别人手上,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孩子:父亲给你作主!这就是游戏规则。可惜,作为教育学的研究生,他可能忘记了自己一句:自己是否违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学校:学什么?
  
  学校的教育是“基本相同”的。虽然严格地说,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城市的9年义务教育却是基本面对所有的学龄阶段的孩子的。可惜:孩子的资质不同。孩子的资质、能力可以在很多的方面表现出来,却不一定都能在“学习”这一个层面被表现出来。我一个同学,有个漂亮的女儿,他在她身上寄予了厚望。后来,自己调侃到:原来是准备将她往总理方向培养的,现在看来只能降低一点标准:往总理夫人方向培养了。他比较理性地调整了自己的“期望值”。当然,孩子会不会读书,与孩子的资质与能力有关,也与教师的资质与能力有关。从原文中我们发现:老周的孩子小周就是初中阶段不适应自己原学校的教育方式,或者准确地说:是不适应原老师的教学方式而由自己的父亲作主,离开了“学校”的正统教育的。离开的对不对,我们如果只是从结果来判断对错,则有轻率之嫌,就象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一样。学校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能够将绝大多数的人训练成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人才的。这里其实有两个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家长的期望值。有的时候,这两者是能够相互吻合的,有的时候这两者却是有冲突和矛盾的。但是老周遇到的问题却不是这个问题。他的培养自己的孩子的方向和学校的目标并不是有什么明显的冲突。而是他对学校的培养方法——具体地说,他对“老师”的培养方法产生了怀疑。的确,不是好学校里的每个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是适应所有的学生的。在这里,他选择了“走人”的方法来否定小周的老师的教学方法。但是,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他自己的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原文中介绍了他的两次努力:花大价钱让孩子学球、让孩子跟自己的好友:卓有成绩的物理学家学数学。可惜,他实际是好心办了坏事:孩子没有学好球、没有学好数学,而是学了上网,学了网络游戏。按照世俗的观点:这真有点叛逆!其实他注重的不是孩子学什么课程,而是学“自立”精神。我认为:这个初衷没有错,但是,学校的教育为什么就缺失了这么重要的一块呢?
  
  自立:怎么立?
  
  也许是我们东方民族的特性:父爱主义特别严重。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不如有个好的父亲。当然,这里的好父亲的含义并不是指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的父亲,有20年以上的洞察力的父亲,而是有个有钱的、有权的父亲。所以,孩子自小在班级上就在比较:你的父亲在那里工作,他的父亲是不是大款。而且大多数的父亲都的确是在往“好父亲”的方向努力。到孩子结婚的时候,比较的不是自己的能力及收入有多高,而是父亲的收入有多高。女孩长大了要嫁人,也是优先考虑男友的父亲怎么怎么。而我们文中的老周就想打破这个游戏规则。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什么都可以,但重要的是自立!他的这个观点我是持赞同态度的。但是,我遗憾地发现:文中对于怎么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却没有描述令人信服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他对儿子强调自立精神的过程:从初中出来的时候,孩子18岁的前一天、将小周从奶奶付费学习外语的学校拽走的时候。最终,儿子与他闹翻了。在这里,我仍然赞同老周的观点:如果靠80岁的奶奶供养你,是你的耻辱!但是,显然:他并没有让他的孩子从第一次起就理解并配合他的“自立”学习过程。如同一个协约:一方定规则,另一方签字。可以这么说:好心要办成好事,但是关键是怎么让双方这里特别是对方——孩子理解这是件“双赢”的好事。不理解则不配合,不配合则“双亏”。
  
  凭什么“我只养你到18岁”
  
  “我只养你到18岁”,这句话即没有错也没有对。从西方国家的法律来看,18岁以后就必须自立,父母就没有义务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当然你要支付是你自己的事情,政府也不会去干涉。但是,他们能形成这样的制度,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而形成了全社会的风气。每个孩子从小就得到了各方面的信息:自己在到了18岁的时候,就“成年”了,就不得不自立了。而且,没有能力自立的人就会被看成是“另类”。同时,他们还有个我们无法比较的优势:他们的失业率比我们的低得多。所以,孩子长大以后,就业的机会比较多,他能够有自立的环境。而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正在形成中,实际失业率比统计数字高的多。孩子长大以后的就业压力比西方国家的就业压力重的多。所以,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在我国还将长时间的存在着。在这样的环境下,简单地“我只养你到18岁”做法则会激化家庭矛盾。文中的例子就很清晰地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事实。所以:简单地照搬外国的做法,而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行不通的。
  
  另外,我们国家还有条不成文的“父子契约”——养儿防老。在这里用引号,因为并没有形成法律条文,但实际上是我们的游戏规则,约定俗成,大家认可。养儿就是投资,养儿就是为了自己可以防老。所以,老周想修改的不仅仅是他与自己儿子之间的“父子契约”,同时也要修改的是民间人人认定的游戏规则。而他的儿子作为弱势一方,很自然就得到了自己的奶奶、母亲、姑姑的关爱。她们给小周的钱读书,给的是钱,传达的是对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的认可。老周之所以坚决地反对她们的做法,其实就是坚决要修改游戏规则。可以肯定地说:老周养儿并不是为了防老。他要从新拎清父子契约的规则。
  
  儿子:你养我到多老?
  
  老周说:我只养你到18岁,因为可以“认定”18岁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他已经应该可以“自立”——意味着他应该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了,但是,应该并不等于该孩子已经成熟了。而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活的非常艰难的事实就说明他对他的小周的培养并没有到位。可以说:他自己给自己定位养儿到18岁,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为依据。同时倒过来:儿子将来养他到多少岁?这个问题原文并没有涉及。但是我想: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国外的人养儿到18岁,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比较全面地覆盖到了全民的范围。而老周的做法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广泛”的意义而只具备“榜样”的意义。老周可能自己的工作能力比较强,所以他可以上养老母,下养小孩,而且还已经为自己储备了足够的养老的钞票。他可以大声地告诉儿子:我只养你到18岁。潜台词是:你以后就是不养我,我也不怕。可是:我们能都象他那样自己养自己的老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把握,劝你学他的时候还是悠着点。
  
  我们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还在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全面地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我们养儿如果只是养到18岁,那么,将来儿子养我到多少岁才比较合适呢?当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0岁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候,看看他们那稚嫩的肩膀,忧虑也悠然而生!
  
作者:侧评 提交日期:2002-10-28 [关天茶舍]
God Made Everything That Has Life. Res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Rank: 4

现金
698 元 
精华
帖子
570 
注册时间
2003-11-21 
最后登录
2005-8-27 
3
发表于 2003-11-28 00:16
我已为人父母,一个字累,儿子累,我们也累,没法子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

至于以后我与老伴商量过了,去托老所了,省得看着我们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24 01:14 , Processed in 0.0157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