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三十以后 存档 1 漫谈关系、面子和幽默
查看: 291|回复: 0

漫谈关系、面子和幽默 [复制链接]

Rank: 4

现金
732 元 
精华
帖子
130 
注册时间
2002-4-10 
最后登录
2008-3-24 
1
发表于 2003-9-24 01:27



关系

  中文里“关系”这两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小到“没有关系”,大到“国际关
系”乃至于难于启齿的发生那种“两性关系”,都少不了用到这个词。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网里那层意思。记得六、七十年代,“关系”的主要表现是“走后门”,不要说当兵、招工、上大学要通过父辈的老战友、老同事,就是过春节买年货最好也找当售货员的亲戚朋友,买回来的花生、瓜子个个颗粒饱满,也免得排长队。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卖花生瓜子的人和买花生瓜子的人地位换了个,“走后门”不时髦了,但“关系”当然还是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提高到“关系学”的理论高度,成为堂而皇之的“公关”。所谓“公关”即“攻关”也,就是通过关系,打通关节,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或利益。随着到中国来投资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很快就发现了“关系”的妙用。得了“关系”真传的洋人,从此再不愿意说“RELATIONSHIP”(英文“关系”)或“CONNECTIONS”(英文“联系”),而是直接说汉语“GUANXI”。如果不信,你上网使用“雅虎”(Yahoo)搜索引擎,输入“关系”的汉语拼音“GUANXI”,几秒钟之内一下子能找出近500多条包含这个词的国外网页,谈在中国拉“关系”的辛酸苦辣。连“WWW.GUANXI.COM”(包括拼写相近的“WWW.QUANXI.COM”)的万维网域名都被精明的生意人注册,在网上给外国人上“关系学”入门,开导他们“关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关系是万万不能的”。

  那次我在一家英国电力设备出口公司申请职位,公司人事主管可能受过“关系学”启蒙教育。面谈时他对我学历、经验、特长不是特别感兴趣,却一再探听我的父辈、亲戚朋友里面在中国是不是有决策权,或者至少能与有决策权的人说上话。我实话告诉他咱是普通老百姓家庭出身,上大学、出国留学都是靠苦读书和自我奋斗。听我说没有“关系”,那主管先生很快失去了谈话的兴趣,最后耸耸肩膀、两手一摊,我看出他的意思:别怪我不雇佣你,是你们中国人讲究“关系”,你又恰恰没有“关系”。事已至此,我就不软不硬地回了他一句:“中国人讲关系是不错,但也看重能力。而你们看来是只注重关系。”

  实际上,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讲究关系。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人从小学起就知道“KISSING-UP”,类似于中文的“溜须拍马”,专门用来取悦老师拉关系,以“提高”课程分数。出了大学校门,要是有关系,用不着到处发信马上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这里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当年莱温斯基小姐能进入白宫当实习生(虽然只是实习生,但进入白宫是多少年轻人求之不得的事),就是通过她母亲的朋友推荐。进得白宫以后,莱温斯基把“KISSING-UP”之术略加发挥,轻易地勾住总统大人。有了这层铁关系,从此不论是国防部,联合国还是大公司,好职位任她挑任她选。欧洲人也喜欢讲关系。法语里有一个词叫“PISTON”,原意是“活塞”,也许是由于其疏通和推动的功能,后转意为俗语的“门路”、“照顾”的意思,其实就是“关系”。我们熟知的许多法国大腕影星(如阿兰·德龙、杰拉·德帕迪约)的第二代,靠了“活塞”的作用,都能当个二、三流的演员。

  有了这些例证,我时常与西方人抬杠,你们总是说中国的“关系网”如何如何,你们自己想想,西方不是一样要有关系吗?大部分洋人听了,还都点头承认,最多加一句:“但程度不同”。只有一次,一位美籍华人试图说服我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和美国人心目中的“RELATION”还是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他举了个例子:假设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老板)介绍一个年轻人到另一家电脑公司去工作。如果这是家美国公司,那么那美国老板会想盖茨介绍来的人,素质一定不错,留下。如果这是家中国公司,中国老板会想这可是盖茨介绍来的人,我不雇佣他岂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吗?仔细琢磨一下,这位美籍华人说得也不无道理。不过,从“关系”又扯出“面子”问题,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容另文再议。

面子

  遇到不好意思和尴尬的事情,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忍不住弄出来点不雅的动静,无论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会脸红,这是个生理现象。但外国人脸红过了,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好象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但我们中国人脸红过了,马上开始在心里打小九九:刚才有没有丢了“面子”?半天缓不过劲来。这个“面子”与脸有关(所以“丢面子”也可以说“丢脸”),但又是个及其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

  在国内一家文摘报上知道台湾有一家高震东先生创立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这所学校的英文教学据说在台湾很有名。留美班英文教材第一页上印着这样一段话:

  “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为,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我们不得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学好不可,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我们学英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候外国人,去做丢尽祖宗八辈脸的事!”

  这段文字最关键、最成功也最绝妙之处是最后那句“丢尽祖宗八辈脸”。丢自己脸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不可忍受了,更何况连“祖宗八辈”的脸一起都要丢呢!有这“丢面子”的威胁,从高先生的学校出去的学生英语据说都很好。

  学会了外语到国外,你会发现外国人进出弹簧门往往要看看后面有没有跟着其他人,如果有一定要轻轻拉住门,等人家走过来再放手。同样的场合我们中国人一般目不斜视,扬长而入,管他后面有没有人。有人说中国人缺乏礼貌,也有人说这只是个习惯问题,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不过,往深里想一想,这里面还是有“面子”的因素在作崇。试想,我又不该他欠他,凭什么要给那么大面子拉住门等后面的来人呢?即使有在国外入乡随俗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中国人,回到祖国作君子状拉门等人,说不定把后面的人吓着也未可知。要知道在国内,拉门恭候来人的只有宾馆的服务员,其他人咱还是自然点吧!

  再举个例子,外国人喜欢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客人上门总是要带点什么礼物,比如鲜花、香槟酒之类,空手而来是很不礼貌的事。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大都患有乡愁症,互相之间更是少不了串门交际,但似乎除了逢年过节或有求于人一般很少带礼物上门,进门来打个哈哈就行了。不过仔细想想,我们去朋友家作客真的什么都不带吗?有人请你,你接受了,这在中国人看来叫做“给面子”或者“赏脸”,这比什么贵重礼物都重要。外国人不晓得面子的价值,所以去朋友那里作客还得搭上件礼物。

  当然,如果有足够的补偿的话,面子是可以暂时放下去的,所以我们国粹里又有“笑贫不笑娼”的说法。我十几年前刚到国外“插队”留学时,一起在餐馆打工的有位国内某大学的副教授。我一个学生仔端盘子跑堂已经觉得有失颜面,他堂堂教授的心境也可想而知,何况那没有文化的老板娘训起人来一点情面也不讲。我下工和他闲聊,发现教授的心理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不平衡。他给我算了这么一笔帐:当时他在国内的工资不过百元左右,而在这里跑堂一个月挣小一千美元,顶国内几年的工资了。

  近年来,国内新出来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已经很少有像我们当年那么穷困潦倒,现在给千把美元不能再吸引教授去端盘子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面子升值了,这是大好事;但面子值钱了,海外中国人间互相帮助“给面子”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幽默

  民国初年文化名人辜鸿铭曾说:一般说来,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但不博大;德国人深沉、博大,却不纯朴;惟有法国人与中国人同具深沉、博大和纯朴。老先生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读者不妨找他《中国人的精神》来读,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我这里引用辜鸿铭先生的话是引出另一个命题:法国人,还有缺这少那的美、英、德诸民族都具有一种中国人所没有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幽默。

  中国人怎么会没有幽默感呢?不用说许多读者都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另一位文化名人林语堂也早就断定“幽默滑稽”是中国人性格特点之一。滑稽是不错,但有没有幽默是另一回事。据说连“幽默”这个名词都是林老先生从英语HUMOUR翻译而来。翻译确实是神来之笔,但也正说明幽默这东西原本并不浸在中国文化的大酱缸之中。

  朱总理是国内外公认具有幽默感的中国领导人。他几年前访问加拿大时曾抱怨说:“我喜欢开玩笑,但常常有人不理解我的幽默。比如前不久在北京开人代会时,我对湖南代表团讲,不要再挪用农业资金,损害农民利益,谁再这样干,我就砍谁的头。我不过是开玩笑这样讲,结果《农民日报》却当真报导出来。香港一些报纸也跟著登。后来我在记者会上说,我不承认要砍人家的头,那是破坏民主,违犯法制、人权,将问题国际化。第二天,香港的报纸却说我讲了话又不承认。这些报纸是不是缺乏一点幽默感?”

  中国人缺乏幽默感,但却很滑稽。幽默和滑稽都会引人发笑,但两者之间有很大不同。如林语堂所说,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而滑稽就没有这么抽象,例子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相声,目的就是“逗乐”。不过,曾经很喜欢听相声的中国人,近年来却普遍觉得相声不可笑了(不信请回想一下近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相声节目演出效果)。为什么呢?据相声界的明星级演员姜昆分析,“过去是相声讲老百姓想说没说的话,现在民主气氛浓厚,老百姓说的,相声演员不敢说。”这话背后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改革开放了二十多年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人的基本素质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更需要的是高层次的笑——由幽默而来的笑。从这个角度而言,相声的衰败绝对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必然。

  不仅是相声演员在反思,而且一些著名漫画家也有触动。有报道说丁聪、方成等老先生认识到五十年代他们的一些漫画作品,有愧于胡风、艾青、丁玲等“右派”人物。假如我们的漫画家能多一点幽默,少一点“谩骂”,其作品必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可惜的是,幽默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还是稀罕物,更多的是冷酷甚至恶毒。当代的中国文化名人柏杨先生曾举了这么个例子:一位在美国的华裔女作家不知得罪了哪位同胞,收到一封华文恐吓信,她本人倒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她那美国丈夫和美国助理小姐读了译成英文的信后,霎时吓得尖叫,丈夫非要报警不可。引起这么强烈反映的那句话是:“死无葬身之地”。照柏杨的说法,中国人说毒话说惯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一次,我在某论坛上问了一个关于“幽默”一词起源的问题,大侠甲兴致勃勃地用英文回了一个贴。不料,大侠乙跟贴评论说大侠甲的英语太臭影响本论坛声誉。两位大侠由此开始对骂,引来另外数位大侠跟着凑热闹,劝架的有,说风凉话的有,火上浇油的也有,唯独没有人还记得我提的那个问题。

  唉,就算我们真是博大、纯朴、深沉,中国人总还是缺点什么吧!




来自[219.156.131.63](翟华  2003-09-17 09:22)

天冷,心凉, 老天,给点阳光吧,我一定灿烂。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0-11 19:19 , Processed in 0.01518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