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天下有人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进行了简单化的”肢解“以后,匆匆的得出“美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确实不怎么样”结论。不知说这种话的人对美国的教育体制究竟了解多少,何以有如此的“高”见。通常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外乎两类,常见为道听途说者,他们对美国中小学教育情况不胜了解,人云亦云或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走进误区的一类;另一部分则是夜郎自大的国人。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基础教育?中国政府定义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教育,即中小学教育。目前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好象已名存实亡。这位所说的“基础教育”显然意指数、理、化等课程。如果单单以数理化作为基础教育的衡量标准,美国的中小学生数理成绩远远不如同龄的中国学生,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倘若以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作为一面镜子,我们将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另番景致。现在让我们看看基础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所谓的基础教育的本质应为素质教育。那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更简单的说法应为社会的适应能力或生存能力,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这种能力又成为社会价值的体现。这里简单的谈谈中美两国素质教育(即基础教育)认识上的差异和侧重点。
美国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外语、艺术等,课程不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原理;中学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涵盖包括从事家庭生活、职业活动和公民活动在内的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学校以启发式的教育为主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很少有枯燥的说教,因循善诱,注重个性开发,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也“管制”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老师往往给学生自由发挥和独立学习的空间。小学老师更是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发掘出孩子们潜在的创作能力。有些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学生凭想像去干。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各行其道”,教师不多干预。
美国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养成做PROJECT的习惯,PROJECT有时超过授课的范围,老师鼓励学生们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孩子们通过检索、提炼、归纳等学会了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我曾在朋友家里见过美国老师给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出的一道自然科学的家庭作业,内容如下:
题一:请列举三条原因说明恐龙为何绝迹
题二:恐龙划分为食肉和植物两类,各列出十名食肉和食植物的恐龙。
恐怕这二十个恐龙名就会叫这类自认基础良好的高才生们“不知所措”,这只不过是美国小学生的作业而已。
小学三年级的自然科学老师介绍了杠杆原理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个PROJECT:用家里现有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MACHINE,说明杠杆原理,并要求每个学生上台演示一番。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这里老师没有使用深奥而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而是通过实验(动手)出“真知”。
美国的学校似乎给了孩子身心发展上更大的空间。学生们能够更多地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美国学校的课余生活很丰富:话剧团、乐队、合唱团,另外还有许许多多体育项目任你挑选:垒球、棒球、橄榄球、游泳、跑步、网球,应有尽有。美国注重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实际能力强,后劲足,潜力大,对今后发展、深造明显有利。且看诺贝尔奖得主层出不穷及具备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就是是最有力的说明。
反观中国中小学教育侧重于数理化知识的传授,基础教育定位在学生升入大学为目的,课程体系的学术性有余,而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明显不足,形成教材深、课时多、作业量大,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在一味的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强行霸占了学生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教学采用填鸭式的强灌硬喂,学生被动地机械性摄取知识,盲目地咀嚼、艰难地下咽、困难地消化,甚至因“积食”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学生负担过重,娱乐活动极少,社会活动更是单一,其主要的知识来源于课堂,因学校几乎包揽一切,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仅学会了死记硬背、无条件服从,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思维定式,不会自己做决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更谈不上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对社会、对人的认知严重贫乏。
实际生活中,具体到社会,数理的东西多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至少针对现阶段而言,它们的前景也许服务于几百年后人类。所有靠数理化打天下的中国教育体系,是得不赏识的浪费资源,也缺乏活力和后劲。随着高科技的突风猛进,数理的计算方法日趋用电脑替代,为了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和人才构成要素包括多方面,除知识传授外,更重要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潜力开发。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八股式的或北京烤鸭式教育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也无世人引以为称道的高科技。
如果说美国人是实用主义者,那么中国人则奉行的是虚无主义。所以那些以津津乐道于数理化的“理想”主义者们可以休矣,记住它们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海西飞 2003年9月07日 天下论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0 12:46: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