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
- 8479 元
- 精华
- 6
- 帖子
- 2890
- 注册时间
- 2002-8-18
- 最后登录
- 2007-6-27
|
39楼
发表于 2004-5-1 12:57
人类与疾病过招
20世纪,人类在同传染病的斗争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疫苗”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许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对此医药卫生界称之为“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而随着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提高,“处于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说法取得了共识。
但是,传染病消灭论的过分乐观显然是不成熟的。去年SARS突现的教训,今年禽流感在亚洲的蔓延,都告诫我们人类和传染病的斗争是长期而艰巨的。如果打开20世纪的疾病记录,原来,从1975年开始,新发现的传染病已经达到39种。“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发现”,已成为预防医学界专家、学者的基本共识。
■莱姆病和幽门螺杆菌病的发现
在流行病学工作者脑海里,新发传染病的发现都有着一个故事。
1975年10月,美国康涅狄格州卫生当局接到Lyme地区居民反映,这里发生了原因不明的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开始,通过对监测到的51例病人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认为此种关节炎是一种以前未被认识的独立疾病。这种关节炎与普通的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且在关节炎发生前可出现类似欧洲早已报告过的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ECM)损害,就命名为莱姆关节炎。随后,他们通过对首次观察到的有ECM表现的病人的随访观察,发现其中许多人后来发生了关节炎,有些人出现了神经系统或心脏症状,于是认识到关节炎仅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症状复杂的疾病表现之一,遂将病名改为莱姆病。1977年,他们又通过设计严密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当地的一种达敏硬蜱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后又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1982年发现并确定了该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
幽门螺杆菌病是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才认识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类型。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内科疾病,虽然病因没有完全阐明,但倾向于认为环境因素如高盐是引起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消化道溃疡则与精神因素有关,但从未怀疑其为传染病。因为人们一直认为胃是一个无菌的环境,其极强的酸性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的两名学者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经众多学者数年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公认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病的致病因子,其传播途径最可能为口-口、粪-口途径传播。
■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体和所致疾病
据北京市卫生局有关领导介绍,新发现的传染病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特别是近年来诸如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O139型霍乱等传染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中间也包括去年肆虐的SARS。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75年算起到1996年的权威统计,在新发现的31种传染病中,属于病毒者14种,细菌者11种,寄生虫者6种。1996年以后,又陆续发现8种传染病。所以到20世纪末,新发传染病已经增至39种。
而据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的统计,全世界死亡人口约5200万,其中至少有1700万死于传染病,占死亡总人数的32.7%。人类因此面临着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新形势:新传染病的出现、旧传染病的复燃以及病原体对抗生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均构成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巨大威胁。
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发现特别令人瞩目,其种类之多和危害之重让世人惊异。下面是1975年以来新发现的病原体及所致疾病:
1975年发现细小病毒B19,致面部、躯干红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经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垂直感染。1976年发现隐孢子虫,致急慢性腹泻,粪-口途径传播,饮用水污染可致暴发。1977年发现埃博拉病毒,致埃博拉出血热,与病人血液、分泌物接触传播。1977年发现汉坦病毒,致流行性出血热,呼吸道传播、恙螨叮咬等。同年发现嗜肺军团菌、空肠弯曲杆菌和丁型肝炎病毒,分别致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和丁型肝炎,其传播途径分别为:空调系统污染、吸入病原体;粪-口途径;经血、血制品,亦可经生活密切接触和围产期传播。1980年发现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致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1981年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接触感染。1982年发现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Π型,致毛细胞白血病,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同年发现大肠艾希菌O157:H7,致出血性结肠炎,食用被污染食物传播。这一年也发现了伯氏疏螺旋体,致莱姆病,媒介为蜱叮咬。1983年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致艾滋病,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同年发现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病,经消化道传播。同年又发现肺炎衣原体,致肺炎衣原体病,经呼吸道传播。1984年发现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致东方斑点热,蜱媒传播。1985年发现比氏肠胞虫,致顽固性腹泻,消化道传播。1986年发现卡曼环孢子球虫,致顽固性腹泻,消化道传播。1988年发现人疱疹病毒6型,致突发性玫瑰疹,可能为呼吸道传播。同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致丙型肝炎,主要经血和性传播。1989年发现戊型肝炎病毒,致戊型肝炎,粪-口传播。同年发现查菲埃立克体,致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蜱媒传播。1990年发现人疱疹病毒-7,致发热皮疹及重型感染,呼吸道传播。1991年发现脑胞内原虫,直结膜炎和弥漫性疾病,消化道感染。同年发现巴贝西虫新种,致非典型巴贝西虫病,蜱媒传播。1992年发现O139霍乱弧菌,致O139霍乱,消化道传播。同年发现巴尔通体,致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病,被猫抓、咬传染。1993年发现Sinnombre病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呼吸道传播。同年发现家兔脑胞内原虫,致弥漫性疾病,消化道传播。1994年,发现人粒细胞埃立克体,致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蜱媒传播。同年发现Sabia病毒,致巴西出血热,接触野生啮齿动物传播。同年还发现马麻疹病毒,致间质性肺炎、无菌脑膜炎,与感染动物的粪便、尿接触传染。1995年发现人疱疹病毒-8,致病症状与艾滋病卡波济肉瘤有关。同年发现庚型肝炎病毒,致庚型肝炎,主要经血传播。1996年发现牛海绵状脑病毒,致牛海绵状样脑病、克雅病,食用感染动物内脏等。1997年发现TT病毒,致TTV肝炎,经血传播。1999年发现尼巴病毒,致病毒性脑炎,与感染的猪等动物的粪便、尿接触传播。同年发现SEN病毒,致SEN病毒性肝炎,输血传播。
新世纪以来,新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SARS、登革、登革出血热、口蹄疫、炭疽事件、疯牛病在日本,西尼罗病毒病在美洲,猴痘在美国,疯牛病在美国首次发现以及禽流感。
■新传染病新在哪里
专家认为,根据新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疾病和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所知,但并未被人们认识为传染病,近20年来因发现了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才被确认为传染病,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突发性玫瑰疹等病。
第二类是疾病在人间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20年来才被发现和鉴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病即是。
第三类是某些传染病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O139型霍乱可能就属此种情况。
另外,尚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个别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就已知其为一种传染病,但因其病原体是1977年才被发现和确认的,所以也被归属为新传染病之列。
新病原体的发现,与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跟人类认识水平能力的提高有关,但是显然人类将因此而知其所以然已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这些新的传染病。
■新传染病起自人类生存环境的六大变化
考察新传染病的自然史,专家认为新传染病发生的机制有两步解释:第一步是新的病原体被引入人群,第二步是引入人群的新病原体能在新的人群宿主中确立及进一步传播。
公共卫生专家将新传染病发生的因素归结为六大类:
生态及环境变化:农业发展,水生态系统变化,砍伐森林、植树造田,洪水、干旱,气候变化。比如莱姆病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发生。
人口特征与行为:社会条件,人口增长和移民,战争、贫困、城市衰退,性行为、静脉用药。比如艾滋病的出现和传播。
国际旅行和商业活动:人及货物的世界性交流,空中旅行。比如艾滋病的扩散,鼠源性汉坦病毒与O139霍乱的扩散。
技术和工业:食物供应全球化,食品包装和加工的改变,输血及组织和器官移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输血相关性肝炎。
微生物的变异:由于环境的选择造成微生物变异。如霍乱弧菌O139的出现,SARS等。
公共卫生措施的失效:媒介控制、饮水净化及消毒措施失效。比如隐孢子虫病在美国发生是因为水厂过滤装置失效。
■思考新型公共卫生体系
事实表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在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交接处,人类面临传染病、慢性病双重预防控制任务。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流行病学专家梁万年教授认为,现在,公共卫生的目的是健康促进、提高生命质量和预防早死。当前公共卫生的重点是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卫生安全三大内容的综合平衡,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应当涵盖决策指挥系统、预防控制系统、执法监督系统、信息系统、应急预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以合力保障社会群众生命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