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02说明:此前论坛服务器频繁出错,现已更换服务器。今后论坛继续数据库备份,不备份上传附件。

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养生保健 存档 1 亚健康问题
查看: 1352|回复: 7

亚健康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1
发表于 2003-7-8 13:41

在论坛上浏览了很长时间,发现网友们诉说的症状多种多样,看来看去,其实大部分症状与HBVER是无关的,或者相关的可能性很小。很多症状属于亚健康类,因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亚健康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亚健康不是一个小问题,绝不应该被勿视,现在亚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健康状态的一个严重问题。



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PDF文档)
http://61.144.49.203:85/~kjqk/gwyx-shyx/gwyx2002/0201pdf/020104.pd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0:41:07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2
发表于 2003-7-8 13:45

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赵瑞芹  宋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北京

[摘要]: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归纳亚健康状态的起因,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也有环境学、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亚健康 研究进展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3
发表于 2003-7-8 13:52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并非偶然,正是现代人注重健康,重视在疾病前防范其发生、发展的健康新思维的充分体现。虽然亚健康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看,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不可分。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它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究竟向哪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转化则需要采取自觉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等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亚健康过程有着较大的时空跨度,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干问题还有待于探索。由于人们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较常见的是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降低,出现躯体疲劳、易感冒、稍动即累、出虚汗、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性功能障碍等。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若干种。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4
发表于 2003-7-8 14:03

1、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诊断方法


1.1、 症状标准诊断法
较早关注亚健康问题并在研究中走在前列的美、日两国,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普遍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先后制定了诊断标准。美国标准认为,必须具备2项主要标准和6项以上症状标准加2项以上体征标准,或单纯症状标准超过8项以上者,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日本在修订补充美国诊断标准不足的基础上,确定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标准。需要指出的是,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是一个除外诊断,应在确信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

1.2、 量化诊断法
亚健康者大多以个人感受为主,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体检无阳性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多为阴性,在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进行综合量化分析。检查分为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一级检查就是一般的体格检查。如果症状明显,而一级检查不能查出病因时进行二级检查,如运动实验、脑电图、24h动态血压监测、标准量表的心理状态测试等;还可采用微观手段进行个体化体检,如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血液超高倍的形态检查、与疾病相关的DNA和基因PCR检查等,都能发现人体微小的生理改变。

1.3、MDI健康评估法:
很多学者用世界流行的MDI健康评估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它本来是WHO用于对人类死亡危害最大的疾病所提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采取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对应于WHO的健康定义,进行综合评价,其标准是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MDI所依据的提示包括依次排列的对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及中风预报、恶性肿瘤征象提示、脏器病变提示、血液及过敏性疾病提示、体内污染测定、内分泌系统检查、肢体损害探测、服药效果探测等躯体性指标,以及近年来增加的心理、社交障碍指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8:45:00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5
发表于 2003-7-8 14:13

2、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大体有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性亚健康。

2.1躯体性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躯体慢性疲劳。疲劳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它虽然不像癌症、心脏病那样直接而迅速地造成死亡,但它作为一种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我国也已开始面临这一问题。近些年来,中年知识分子体质普遍下降,慢性病多发,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疲劳,致使积劳成疾或导致死亡。此外,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也存在着疲劳表现,一项对北京某中学毕业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96.59%的人有下午打瞌睡的现象,81.23%的人有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2.2心理性亚健康状态
最常见的是焦虑,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和恐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这种精神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会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除焦虑状态外,还有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多种表现形式。焦虑症者常常觉得生活中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进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便会造成心灵疾患,并诱发心脏病、癌症。

2.3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它主要表现在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交往频率下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对人际交往性亚健康问题的初步研究发现,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信息接收来源的广泛、及时和量的充足,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孤独、冷漠、自卑、猜疑、自闭,更是在人与人之间树起了一道道屏障,这也是现代人患心理障碍和疾患人数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患上了感情饥饿症和社会不适应症,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会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强烈孤独感。

2.4亚健康的恶化----过劳死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工作狂),若不对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治疗,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转变成过劳死。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易出现过劳死的特定人群主要有3种人:收入高且只知消费不知保养身体的人;事业心强,特别是“工作狂”;家族有遗传早亡倾向又自以为健康的人。现代人生活紧张,不注意锻炼,突然发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病情恶化迅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8:43:29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6
发表于 2003-7-8 14:41

3、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及研究进展


3.1亚健康国内外发生情况
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22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我国中年人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早在20世纪70-80年代,疲劳就成为发达国家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的调查发现,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其中1/8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英国的调查表明,大约20%男性和25%妇女总感觉到疲劳,其中约1/4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发病人群多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白人中,其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群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日本医学专家列举了27种过度疲劳的症状与因素,有其中7项以上的,即为过度疲劳而存在危险者,有10项以上的,则随时可能发生过劳死。过劳死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七八十年代经济繁荣时期,它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应属于社会医学范畴!在日本它被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诱因),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过劳死的原因就是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长期超负荷工作,超过人的体力、脑力所能承受的限度,积劳成疾。

我国的调查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高达50%,如科技、新闻、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了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另一项对13万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72%的人自称一上班就觉得十分疲劳,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或头疼头晕,而主要原因多是“人际关系紧张”,“晋升太慢”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1987--1989年间,在日本仅有报道的过劳死病案就已达到1800例.在1995年1年内,日本著名的精工公司、川崎制铁公司和全日本航空公司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突然去世,年龄大多在40-50岁之间。医学家认为他们的早逝是“积劳成疾,过劳猝死”。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过分疲劳会影响国力,他们强调,日本的自杀率、离婚率和暴力犯罪率居高不下,是和民众普遍而持续的疲劳感相关的。

3.2亚健康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最前沿的有关人类健康的边缘科学。亚健康理论的提出意味着人们已经开始发现人类长期遭受的莫名苦痛的根源,并有了解除这种苦痛的希望。在国际上,自从80年代提出亚健康的概念之后,就开始了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治疗,目前已经进入了空前活跃的阶段,并被普遍视为“关心人类身心运动”的重要部分,很多国家进行了动态追踪。表示了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关注,西方国家对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从现代医学领域查找原因。对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考虑过多,过于局限,轻视了亚健康问题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制订干预对策上也是强调单纯医学手段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

1997年5月2日,中国首次召开了关于亚健康状态的研讨会,同时,中国药学会成立了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专门机构。全国首家亚健康康复中心于2000年12月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东院成立。该中心设有心身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生物-物理治疗科目,集治疗和康复为一体,通过漂浮疗法、音乐疗法、大肠水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先进手段!对前来检查的人们实施未病先治。北京东华医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亚健康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它能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改善血循环,促进自然治愈能力,增强防御机能,起到抗炎、调整血压、治疗便秘、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的作用,大部分人做12次治疗,即能显著改善症状。

3.3亚健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亚健康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3点:
(1)对导致亚健康状态的确切病因没有达成共识。关于亚健康状态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成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有人认为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目前至少有9种DNA或RNA病毒被认为与其有关,但都没有能证实是致病因子。
(2)诊断标准未统一。关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于1988年,英国于1991年,日本于1993年相继制订出了诊断标准。各国在诊断标准上都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关于疲劳程度的诊断,美国诊断标准认为只要日常活动减少一半以上即可确诊属于疲劳,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诊断标准则强调疲劳必须很严重,在其他许多方面的诊断上也存在分歧。看来,有必要达成世界范围的统一标准,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和治疗。
(3)治疗上缺乏针对性。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一直未彻底明确,在确定治疗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只能对症治疗,如小剂量药物改善睡眠、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和抗抑郁治疗等及支持疗法(补充膳食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8:44:07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7
发表于 2003-7-8 21:56

亚健康的成因概述


摘自医道网

  造成身体出现"第三状态"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B]心理失衡[/B]  古人云: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高度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素不宁心,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甚至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2、[B]营养不全[/B]  现代人饮食往往热量过高,营养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   

  3、[B]噪音、郁闷[/B] 科技发展、工业进步、车辆增多、人口增加,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狭小,倍受噪音干扰,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  
 
  4、[B]高楼、空调[/B] 高层建筑林立,房间封闭,一年四季使用空调,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当中,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较低,使血液中氧浓度降低,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降低,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住在高层楼的人们要经常到地面上走走,使用空调时,要及时换气。   

  5、[B]逆时而作[/B] 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她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逆时而作,就会破坏这种规律,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6、[B]练体无章[/B]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静养。人体在生命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共性,但是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练体强身应该是个体性很强的学问。每个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的客观情况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如练体无章、练体不当,必然会损坏人体的健康。 

  7、[B]乱用药品[/B] 用药不当不仅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如稍有感冒,就大量服用抗菌素,不仅会破坏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稍感疲劳,就大量服用温阳补品,本想补充营养,但实际是在抱薪救火。
  
  8、[B]内劳外伤[/B] 外伤劳损、房事过度、琐繁穷思、生活无序最易引起各种疾病。只有一张一弛,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才能避免内老外伤引发各种疾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8:56:15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4997 元 
精华
26 
帖子
3431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11-2-1 

荣誉之星

8
发表于 2003-7-8 22:06

世界卫生组织:亚健康与健康标准(ZT)


转贴自医药网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

心理疲劳是不知不觉潜伏在人们身边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人于死地,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疲劳量”,才会引发疾病,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当“疲劳量”还不足以引发明显的疾病,而个人又处于身心不愉快的状态时,人就是处在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它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据医学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且女性占多数,也有老年人。它的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及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在医院经过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或者影像检查后,往往还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患有“亚健康”。澳大利亚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口达37%。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比例则更高。有资料表明,不久前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调研发现并证明,接受调查的数以千计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痛,而且至少有半年病史。在中国的长沙,对中年妇女所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60%的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另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工作人员的调查,处于“亚健康”的人占48%。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呈上升趋势。有专家预言,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是指:

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8 9:06:37编辑过]


大三+顺产+母乳=宝宝健康有抗体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394445-1-1.html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6-17 08:49 , Processed in 0.01809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