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肝胆相照论坛 论坛 原创文学 存档 1 考据僻——青青园中葵
楼主: 特深沉

考据僻——青青园中葵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1
发表于 2003-7-27 10:59
另外,从以上可知,芹菜和水芹是不同的两种东西。

我们古诗中的“芹”应是指水芹。而现在的芹菜,是在古代某个时候引进的。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23878 元 
精华
29 
帖子
11522 
注册时间
2002-2-6 
最后登录
2022-5-22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22
发表于 2003-7-31 11:22
楼主的文章被媒体引用,特贺!

健康快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12001 元 
精华
76 
帖子
8457 
注册时间
2002-8-30 
最后登录
2010-2-5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心灵港湾

23
发表于 2003-7-31 22:16
:)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
23878 元 
精华
29 
帖子
11522 
注册时间
2002-2-6 
最后登录
2022-5-22 

管理员或超版 荣誉之星

24
发表于 2003-8-4 23:54
afish的文章被媒体引用,见社区建设版置顶文章,恭喜afish!
健康快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Rank: 5Rank: 5

现金
789 元 
精华
帖子
272 
注册时间
2002-10-4 
最后登录
2014-10-22 
25
发表于 2003-8-9 06:41
古诗中的葵是冬葵
(金羊网 2003-08-07 15:25:21)  

周肇基(华南农业大学)

  “葵”是现今的什么蔬菜?

  贵报7月17日晚会刊登文章提出古诗“青青园中葵……”中的“葵”是现今的什么蔬菜?我认为这个“葵”是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冬葵,学名MalvaverticillataLo,它是我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蔬菜和本草药物,古籍多有记载。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七月》已载有“七月亨葵及菽”的诗句。这证明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以葵为蔬了。而有趣的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葵今人呼为滑菜,言其性也。古者葵为百菜之主,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即李时珍把葵从此前农书,本草书里列入蔬部的位置,变为列入草部。这是李时珍的见闻所限,与实际情况不符。)后来受到吴其?(清代植物学家)的批评。吴其?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说:“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种之,湖南亦呼为葵菜,亦曰冬寒菜。江西呼蕲菜。葵、蕲一声之转,志书中亦多载之。李时珍谓今人不复食,殊误。湘南节署东偏为又一村,有菜圃焉。余课丁种葵两三区,终岁取足。”

  吴其?以自己亲历亲为的事实,批判李时珍所云“今人不复食,殊误。”有力地证明了直到清间,赣、湘等地民间仍以葵以蔬。不仅在当地种,有人还邮寄到蓟门(今北京东面)去种。而据笔者调查访问所知,直至今天,冬葵在湖南、江西、四川省民间仍有栽种的。


  左图:冬葵

  葵作为蔬菜风味如何呢?

  冬葵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数十厘米。全株被星状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圆肾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5—7条。花数朵簇生于叶腑,花瓣5枚,三角状倒卵形,先端近平截,雄蕊联合成短柱状。

  冬葵的茎叶除了含有一般蔬菜所有的丰富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而外,还含有其特有的粘液质,使其具有“甘、寒、滑、无毒”的性味,从而具有“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的治疗功能。

  大约在唐宋以后,其他蔬菜的兴起,各地对葵的载种有所减少,但是作为一种古老蔬菜和本草,冬葵并未完全被其它蔬菜、本草所取代。

  冬葵生性强健,“不拘肥瘠地皆有之”,特别是现今不少地区蔬菜长期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加,生态环境的变劣,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提倡多种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贡献的农作物,这也是我们充分利用祖国富饶的植物资源的一种有力措施。至于葵作为蔬菜,风味如何呢?唐代白居易的《烹葵》诗中有云:“绿英滑且肥。”宋代著名学者苏颂著也说:“葵处处有之,苗叶作菜茹,更甘美。”可见一斑。

  葵的别名还真多呢!

  正像世间许多植物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俗名一样,葵亦有诸多别称,如冬葵(《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冬葵菜(《救荒本草》)、滑菜(《本草纲目》)、卫足(《群芳谱》)、滑肠菜(《宁都州志》)、冬寒菜(《植物名志图考》)、蕲菜(《医林纂要》)等。

  对贵版7月23日小鱼“古诗中的‘葵’是芹菜”的提法,本人不敢认同。《辞海》里既有冬葵条,又有冬寒菜条,还有蕲菜条。说得很清楚,三者同为一物即学名MalvaverticillataLo,蕲菜虽是冬寒菜、冬葵的别称,但蕲菜不是芹菜(Apiuingraveo—Lens,又称芹、药芹、蒲芹。属于伞形科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芹与蕲菜、冬寒菜、冬葵形状,分类、属性相差极大。不要混淆。在《中药大辞典》上冬葵条列出的别名计有冬葵菜、滑菜、卫足、蕲菜、滑肠菜、冬寒菜、冬苋菜等。足证系同一物。

Rank: 4

现金
300 元 
精华
帖子
113 
注册时间
2003-6-1 
最后登录
2012-2-21 
26
发表于 2003-8-9 08:18
很可惜,这个城市里不是很容易查到那两张报纸.不知编辑如何编排了文章,让小鱼说了怎样的话.
不过真想介绍楼上的作者,来这里重新看一遍我和大家的讨论,稍加用心地话,不难发现,作者的所谓结论我们已经提到过了.该是没有什麽认同与不认同的道理.
当然,还是学到了些新东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7
发表于 2007-3-16 00:20

偶然间看到的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

现金
32534 元 
精华
25 
帖子
19421 
注册时间
2002-6-11 
最后登录
2013-3-23 

版主勋章 勤于助新 携手同心 文思泉涌 锄草勋章

28
发表于 2007-3-16 00:24

顾村言  薄采其芹

读书人在过去有个好听的名字——采芹人,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因为泮水之边有泮宫,是鲁国的学宫,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是个真正的士子与读书人的。
       ——这真是有意思的事,我觉得第一个想出这点子的一定是真正的诗人。
       多年前到曲阜孔庙特意看了泮池,不大的一个半圆形池子,很浅的水,除了些许浮着的绿藻,好象也没别的,当然更没有芹菜,尽管在意料之中,然而不免还是有些失望。
    
      第一次读《诗经》中的“薄采其芹”、“言采其芹”等句,以及表示自谦的“献芹”、“芹意”,一度以为此芹即小时常吃的芹菜,直到去年购得一本冈元凤纂辑的《毛诗品物图考》,翻到《草部·言采其芹》,上面注有“水草可食”,看书中所绘插图,茎管状,有节,有叶有花,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芹是水芹菜 ——小时常吃的芹菜在家乡也称药芹,并非《诗经》中的芹菜。
       此种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芹菜其实是扬州的一大特产,我第一次吃时便在扬州,当时就觉得,咦,怎么会有这么清新爽口的青蔬,入口嫩脆,仿佛走在早春江南的水边,满目温婉,别有一种清芬,于是“一吃钟情”,水芹从此成为自己最爱的青蔬之一。
      母亲后来在扬州吃到此芹,也是赞不绝口,以至于一段时间只要她去菜场,指定会买上一把,我从来没见母亲对异地青蔬如此入迷,因为吃惯了家乡那样现摘现吃的青蔬,菜场的蔬菜是极少能入她法眼的——她会将所吃的各种蔬菜与家乡对比,最后结论是没有一样比家乡好吃,然而惟独水芹是个例外,因为家乡不长这玩意儿,无从对比,而且味道实在也让她入迷。
       母亲后来多次要我打听这水芹怎么个种法,想回家找块水田试着种种,然而后来自己离开扬州,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好在上海菜场仍有这玩意儿卖,母亲前段时间来,依然三天两头的买上两三把,吃不掉就放着,洒些水,能放好些天。
      清炒水芹一般会略加些红椒丝,猛火炒一下即上桌,青绿中点缀几丝红色,入目清新,如柳丝轻飏的初春红桥;常见的还有炒百页或香干,很简单的做法,然而味道实在是好;也有炒肉的,然而自己并不喜欢这一吃法,觉得那样清妙的东西与肉在一起炒果然是“清浊不伦”。
       凉拌也不错,烫一下,以紧实发黑的茶干拌之,略加些糖醋,入口脆而耐嚼,水芹的清香与豆干香淡淡揉在一处,真是妙物。
    
      水芹的名字好象有不少,《尔雅》称芹为“楚葵”,晋之周处在其《风土记》又说:“萍苹,芹菜之别名也”,还有叫蕲菜与水英的,而在扬州民间,还有个好听而形象的名字——“路路通”,大概取其茎成管状而空心通畅之意,每到大年三十,扬州人家是必吃水芹的,取“路路通”谐音,祝福新年路路通达,算是讨个口彩。
      因为这风俗,扬州本地消费水芹似乎一直较多,尤以本地所产名长白梗者更受欢迎,此芹嫩茎节间较长,根部因长在水中粗硕肥白,隐隐染有淡绿,叶片呈披针形,边缘齿状,老些的呈紫绿色,茎芽作青白色,鲜嫩异常,摘去老叶老根,洗净后切段下锅,需大火,只要几铲即可出锅,入口爽脆如泉水激石,清妙悦耳;外地水芹以宝应等地居多——宝应水芹比扬州地产水芹的茎节短些,也瘦弱些,有点力气不足的样子,入口爽脆不及扬州水芹,有些软——上海菜场的水芹我怀疑也是宝应等地运来的,同样不及扬州长白梗水芹。
      水芹生在水中,像兴化、高邮这些水乡地区,水田极多,本应大量种植才是,然而事实上却很少,种植水芹较多的宝应,包括逐步种植此物的高邮、仪征乃至泰州等地,其水芹种苗与技术多源自扬州——且仅仅是扬州北郊的蜀岗丘陵地带,这是扬州本地水芹的正宗产地,《吕氏春秋·本味》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我不知道云梦现在还产不产水芹,但蜀岗的水芹却实在是“菜之美者”,《扬州画舫录》载有“红桥至保障湖,绿扬两岸,芙蕖十里,久之湖泥淤淀,荷田渐变而种芹” ——这一习惯至今依然,保障湖即今瘦西湖,湖北岸便是蜀岗,隋唐时扬州子城遗址所在地即在此,原南城墙遗址之下有一片宽阔的护城河,历经千年时间,那些护城河都成了淤塞的河道,附近的村民便将那些河道围了,隔成一段段的水芹田,水跟着水芹在涨,起初浅浅的,等到水可及膝盖时,水芹也就大了,那时已是初冬时节,长大的水芹聚在一起,只叶子露出水面,油绿绿的,挨挨挤挤,将水面逼得异常仄小。
      很快就有人穿着黑皮衣下水田了——那才是真正的采芹人,然而说采芹人其实还是不确的,也可以叫踩芹人——因为是用脚去踩的,他们用脚不停地顶着水芹根部,略略有些松动了,便抱起一把顺水轻轻往上一使劲,整捆的水芹便上来了,于是任其漂在水面,再踩下一把,等到结束时,捞起在水中洗一洗,再聚拢来抱到岸上,剪去老根,扎成一大把一大把的,送入市场。
      
       每次踩芹好象也就一小块,方方正正的,白水绿芹交错着如军列。
      这样的踩芹从冬季算起,似乎要一直延续到早春时分,直到燕子来时,清代张世进诗云:“春水生楚葵,弥望碧无际。泥融燕嘴香,根茁鹅管脆。”——用“鹅管脆”来写水芹根真是形象,我自己便一直偏爱水芹的白根,将那些根上的须子摘了,炒食后脆而肥,淡而甜,无一丝渣滓,真是无可名状。
       等到在河岸边可以挖到荠菜与马兰头时,市场上水芹也就渐渐的少了,那时在扬州,每年都要和妻到蜀岗的水边挑荠菜,身边便是一块块的水芹田,水面已经很大了,可以看见人的影子,水芹的地盘当然在缩小,但偶见细而碎白的水芹花点缀其中,别有风味。
       还有白鹭,远水微烟处,扑地惊起几只,总让人又惊又喜。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肝胆相照论坛

GMT+8, 2024-11-30 02:30 , Processed in 0.0154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