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媒體經常推崇日本的中醫藥現代化工作,然而具有典型意義的“小柴胡沖劑治肝炎”事例恰能給我們以深刻警示。據戴昭宇先生介紹:“在1994年日本厚生省就小柴胡湯對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障礙之功效予以認可後,該方作爲肝病用藥被正式收入國家藥典,全日本出現上百萬肝病患者同服這一處方的盛況。據統計1995年僅小柴胡湯製劑的銷售額,就超過當時在日本醫療保險範圍內的147種漢方製劑總銷售額的1/4。然而到了1996年3月,日本輿論界卻爭相爆出在1994年以來的2年間,有88名慢性肝炎患者,因小柴胡湯製劑的‘副作用’導致間質性肺炎,其中更有10例死亡的消息。”“使得被各漢方製藥廠家一直視爲拳頭産品的小柴胡湯製劑,1996年的銷售額陡然下降了1/3。”“漢方由此又面臨著從醫療保險範圍中被剔除的危機。”小柴胡湯在中醫傳統體系內本有其明確的治則、治法、辨證、加減、轉換等定位,製成製劑後將上述定位全部廢除就成了游離於中醫體系之外的“現代製劑藥”,再對應以“肝炎”這一現代診斷,就形成了“小柴胡湯治肝炎”的現代化發現,一旦出現“副作用”又反過來歸咎於中醫藥。這種做法無異於先予“閹割”後斥其“無能”且“有害”。這樣的“現代化”值得中醫去追求麽?其實,中國的中醫更應該牢記少陽病、和解法、見肝之病當先實脾,牢記“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小柴胡湯主之,不差者,小建中湯主之。”牢記厥陰不應取之陽明、陽明不應取之厥陰,這些才是中醫的玄機活法。爲什麽要去追求“小柴胡湯治肝炎”這樣僵死的、固定的、“去中醫化”的“現代化”? 近來炒作得沸沸揚揚的關木通——馬兜鈴酸事件更使人怵目驚心。木通與含木通方劑巳被中醫安全使用了千百年,上世紀60年代岳美中先生治蘇加諾案中即用木通,可見博學慎行如岳老也並不以木通爲毒藥。約在同時《中醫雜誌》發表木通致急性腎衰的報道,是大劑量單味使用木通所致,中醫同道即有所警覺,所以岳老在此後刊行的《醫案》中即討論蘇加諾案中之木通應慎用。這本是學術問題,原無足驚怪。但近年有人將含木通的減肥藥在西方推銷,致人長期服用後腎功能受損,經分析是木通中所含之馬兜鈴酸所致。於是輿論大嘩,各種斥責鋒簇矢集,不但關木通被“妖魔化”,進而誅連導赤散、龍膽瀉肝湯等古方,和含馬兜鈴酸的其他中藥,甚至全部中藥都有被“妖魔化”之勢,於是主事者主張“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而且巳付諸實施。可憐的“關木通姑娘”,她在我中醫藥大家族中原是一位“良家碧玉”,不幸被強擄外嫁,反被誣爲“妖孽”,又復不見容于“自家大人”,以爲“有辱家門”必欲逐去而後快。這是關木通之過?還是中醫藥學之過?還是“去中醫化”之過?小柴胡湯與關木通事件表明,以“現代化”爲名行“去中醫化”之實是造成毒副作用的主因。而我們的主事者卻狠心開除關木通的“藥籍”,真乃“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然而,存在於21世紀的中醫學就這樣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與現代潮流格格不入又何以自處呢?當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抗擊“非典”鬥爭正迫使我們作出回答。時約50年前,面對“乙腦”肆虐,筆者的老師姚荷生先生(原江西中醫學院名譽院長)與蒲輔周等中醫同道同時奉調進京,他們憑著中醫學體系這一張“無邊無際的網”降伏了病魔。今天“非典”逞兇,廣東的同道率先上陣,他們手中的利器仍然是這一張降魔之網,而不是什麽“去中醫化”的“現代化”成果。而這一代中醫同道對這張“降魔之網”的運用,是否能如蒲輔周等前輩那樣純熟?“聞鼙鼓而思良將”,良將要從戰鬥中錘煉,而多年來在強大的現代文化背景遮蔽下,中醫隊伍難免“腰間羽箭久凋零”,所幸還有鄧鐵濤、周仲瑛等前輩指點。尤其令人感動的是,90高齡的呂炳奎司長還上書請纓,陷陣衝鋒!我們且爲戰鬥在抗“非典”前線的同道擂鼓助威,因爲對“非典”戰而勝之就是最好的回答! “去中醫化”的“現代化”成果最具有示範意義的就是青蒿素,它脫離了中醫傳統體系,成爲現代藥學中的一種植物來源藥,發揮良好的抗瘧效能。它對中醫傳統體系並無所損,同樣它對中醫傳統體系也無所增益。對中醫傳統體系無所增益的“現代化”,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中醫現代化”嗎?從目前媒體披露的抗“非典”經驗來看,有的專家介紹,“非典”恢復期患者常出現心悸、氣短、或心率快或心率慢甚至猝死的情況,其屬陰虛者可靜脈給以參麥注射液,其屬氣虛陽虛者可靜脈給與參附注射液。筆者以爲這種現代化是對中醫體系有增益的。又有專家介紹,通過大量動物試驗篩選到清開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板藍根沖劑、新雪顆粒、金蓮清熱顆粒、燈盞細辛注射液、複方苦參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8種中藥製劑,分別針對急性炎證、高熱症狀、呼吸窘迫、多臟器損傷等不同病理改變。這種思路亦類似青蒿素抗瘧。只要這些藥品對抗“非典”有效當然是好事,但是它們巳游離於中醫體系之外,與參麥、參附走的是兩條道,其間的區別又必須分清。或問,同樣是中藥的現代製劑,同樣用來治病,爲什麽要分出個彼此“親疏”來?筆者的回答是:中醫體系是樹,治病的方劑是果,只摘果不培樹無異“殺雞取卵”。只有不斷地培育中醫之樹,才能不斷長出“長生之果”。因此,中醫之樹常青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可以期待在抗“非典”首戰告捷之後,將能讀到前線同道的許多寶貴經驗,屆時再將《蒲輔周醫案》有關“乙腦”案例一同研讀,就將看到五十年來中醫臨床思路與方法發生了何種變化,哪些方面強化了?哪些方面弱化了?中醫之樹是更青翠了?還是更蕭疏了?這對於我們評價現代化對中醫學的影響將會提供最新的素材。 那麽是否能找到一條對中醫傳統體系有所增益的“現代化”途徑?要解決這一問題可試作如下思考:從生物資訊理論角度來考量,每一生物個體的內涵信息量是隨物種之進化而遞增的。假設由RNA/DNA+殼蛋白構成的病毒,其內涵信息量爲M(message信息)。當病毒進化爲細菌時其信息量不知應擴張若干倍,試以Mn表示。當細菌進化爲多細胞生物時其信息量又不知應擴張若干倍,則可表示爲(Mn)n。當多細胞生物沿生物進化樹逐層進化時,其信息量的擴張可逐層表示爲[(Mn)n]n——[[(Mn)n]n]n……如此擴張一直到人。中醫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六經”“衛、氣、營、血”等概念,都是對人的整體信息的描述。而現代生物——醫學科學沿著人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細胞器——分子——原子的層次將人逐層還原,其生物信息量恰恰是逐層丟失的。例如,我們能通過整體辨證將一組胃炎病人分爲“脾陽虛”“胃陰虛”兩小組,但這兩小組病人的胃鏡表現卻沒有對應的區別,只同屬於胃炎。這就是因爲“脾陽虛”“胃陰虛”描述的是人的整體,而胃鏡所見僅僅是器官,兩個層次之間信息有大量的丟失。因此,沿著現代還原論的途徑逐層分析以求對中醫體系有所增益,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現代還原論的方法在生命科學中發展到極致——人類基因測序完成之後,生命科學又進入到“後基因時代”,即對照整體功能去解讀“基因”這部“天書”。於是人們發現就每一層次的整體功能而言都不完全是基因決定的,在病毒中RNA/DNA控制祖蛋白的形成,而祖蛋白又影響著RNA/DNA的表達。在細胞中細胞核在細胞中的位置居然能影響基因的表達。可以看出“後基因時代”的研究方向與“現代化”相反,正是沿著生物進化——信息擴張的方向前進的。我們或許可以將其稱爲“後現代方向”或“後現代化”。沿著這一方向再洄溯到極致,人的整體特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呈現或解讀。只有到那時中醫體系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中醫學才能在後現代的整體重構(“第三平台”)上得到增益。正因爲如此,中醫學才必須最大程度地保存自己的整體論科學的特性,以待人類的認知由傳統(整體論)——到現代(還原論)——再到後現代(新的整體論)的演進,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在現代還原論中解構。《道德經》曰“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中醫學術體系中有大道存焉,現代還原論的方向雖與之漸逝漸遠,而其在後現代的整體重構中回歸卻是必然的,這就是筆者所寄望的21世紀:與“後現代”相期的中醫學!
匡萃璋 /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