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转载】解读摄影构图八大困惑----相机之家网站,作者不详 [打印本页]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26     标题: 【转载】解读摄影构图八大困惑----相机之家网站,作者不详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1:34 编辑

       本贴转载于http://dcbbs.zol.com.cn/1/7_4119.html。非楼主原创。    
      每每说道摄影作品,总离不开谈及构图,构图有这么重要吗?好的构图怎么就看的那么舒服呢?构图有没有诀窍呢?构图会不会捆住我们的手脚,使我们变得教条呢?图片一出等等构图问题就不断地萦绕着我们,我们怎样看待自己作品中的构图缺陷,怎样练就在拍摄时留心布置画面疏密间架,其实,了解构图的意义在于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了解美的奥秘,才能获取美,才能更好地欣赏美。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困扰着我们的视觉,使我们有这么多的困惑。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27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19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一:主体居中


这是最常见的构图困惑,很多主体居中的照片是不能让人有感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摄影者不禁要问,在拍摄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感觉,当看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是真有那么一阵创作的冲动,用眼睛通过取景框尽力地盯住看,生怕抓不住这个景象,最后,照片还是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照片虽然很清楚,色彩很鲜艳,可是为什么不能吸引人呢?困惑挫伤了我们的创作热情,这个困惑的原由究竟在哪里呢?



[attach]185415[/attach]


      这个困惑的产生是个生理自然的问题,解决这个困惑先从了解我们自己开始。图片是用我们的眼睛来观看的,摄取图片也是通过我们的眼睛。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与看就这么不同呢?剖析现象我们可以了解,看图时我们用的是双眼看大图,拍摄时用单眼(即使是双眼)看的是小图,还有相机的聚焦和测光功能设计在取景器的中心。双眼看图和单眼取景、大图和小图这些怎么就会有两种观看的感受呢?从图片是为了观赏这个目的看,双眼审视图片是决定图片构图成败的关键,双眼到底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是感受外界明暗色彩的唯一器官,在张望时还可以区分物体的远近,区分远近是依赖的双眼,两个眼睛看到不同的视场,经重合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立体的景象,既然双眼是不同的视场,就会产生两幅景象重合不到的地方,这个位置一般称其为盲区,双眼的盲区是在中心部位,无怪呼双眼对中心位置出现的物体视而不见,原来眼睛看不见中间的物体,这样说可能夸张了,谁说看不见!照片中间的一个小点都能看见,看见是看见了,可是,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很少能对此感兴趣,如果真正体会到自己生理上的这点需要,会不会从照顾自己的需要出发,安排好图片的画面。

取景时为什么这个现象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取景时也是用眼睛感受景物的,取景的感受怎么与图片的感受会不一样!我们大家忽略了拍摄时是用的单眼观看的现实,单眼是不存在盲点的,但是,看景物也不是立体的,即使是双眼,看到的是取景器小图,小图在眼睛看到的范围只是一个部分,这时小图在眼中只能算是一个点,我们宏观的眼睛不能完全融入小图中去体会眼睛的观感,只能做的是尽力的捕捉,很少去安排布置。

另外,相机制造商也在诱导我们做主体居中的行为,对焦(自动聚焦)、测光都设计在取景器的中央,使得我们的主体脱离不了中间的部位,结果产生的都是让人不感兴趣的图片。

说了这么多,不就是不让把主体放在图片的中央,放哪儿合适呢?看过舞台报幕员站的位置吧!舞台的1/3或2/3处,图片是个方框平面,这样处理画面,上下左右1/3或2/3处放置主体,我看应该可以吸引大多数欣赏者的视线。

    主体居中也不是完全不可,这要看是什么样的主体了,如果是要对称图形或金子塔构架,就该突破这种框框了。

作者: 手牵手    时间: 2010-11-16 11:28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29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0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二:错乱的线条


线条是绘画表现的基本方法,在摄影中同样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很多很多的照片不能登入艺术的殿堂,究其原因有很多便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主体与其它线条之间的关系,不能让线条达到错落有致,很好的去衬托主体,使得线条无序的与主体重合交错,最后,无情的“切碎”了我们精心营造的画面。

[attach]185416[/attach][attach]185416[/attach]





线条起着这么大的作用,我们怎么会这样无视各种各样的线条存在,怎么会让线条无序的充盈画面,我们的眼睛平时都在注意些什么,为什么图片上会出现这么多的线条?这又不得不说我们观看的方式,眼睛在观看实景时看到的是立体的景象,视点始终是一个,不论你怎样运用眼睛,只能看住一个点,有人说了,我们不是把朝向方整个扇面的景象都看清了,怎么能说只看到一个点呢?我们之所以能够看清很大面积的景象,依赖的是眼球不停的运转和眼睛不断地变换焦距,景象在脑海中有所暂留获得的印象。

图片是个平面的景象,把实景的前后都反映在一个平面上,景象已被固化,虚实已不能由眼睛来随意调节,景象的前后重合在一个画面上,那这些纵横交错的线条不就在发挥强大的视觉影响力吗!

由于我们眼睛的运作,让我们忽略了主体物前后无关线条的存在,使我们的画面经常是横出枝节、头上长枝、斜切画角等等,对我们的图片构图起着破坏力的影响。

如何避免混乱线条的影响力,这需要不断地锻炼我们眼睛的观察力,锻炼让眼睛对拍摄景物无关的光影、色彩、物体也引起注意,避开或用技法处理有影响的线条,让画面变得整洁一致。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0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1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三:平分天下


如果我们把每个风景图片都看作是一个一个的小天地,再把这方天地往大了去想,就是我们一个一个的天下,那这个天下我们怎么分配好呢?看看我们多数人怎么分的,天与地平分,天与海平分,平分来,平分去,却总感到是分配不均,画面不能稳定,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很公平的处理了天下,而这天下却显得这么的不够太平,细想一下历史给我们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大一统时代以外,三国是最富有时代故事的历史了,也是我们印象最深的时代了,孔明为了不具备抗衡实力的刘备能够存在一方,提出要促成三足鼎立之势,让刘备在天下相对稳定的阶段得到了发展。


[attach]185417[/attach][attach]185417[/attach]




三足鼎立与我们的摄影又有何干呢?两点是线,三点是面,两点的线是扯不清的,而三点在面上是可以站稳的,一个稳定的格局我们为什么不能拿来应用呢!

我们在实际拍摄中只看到了天与地、海与天,难道在这两者之间再加上一个什么的,才能做到所谓的三分天下,达到我们要的平衡,那这个能使我们画面平衡的东西究竟在什么地方。

别急!就在天与地、天与海之间,这个平衡应该由摄影者自己来掌握,怎么做呢?在自己的心目中始终把图片的天下看作是三份,在两分天地间如何应用这三份天下,不是有个远交近攻的策略吗!中间的这部分不是被天侵占,就是被地吞并,这样天下就会相安无事,一个感觉良好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记住,希望感觉到景物的深远,地面或海洋多些。希望感觉到辽阔那就让天空多些。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1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2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四:趋势的秘密


什么是趋势?趋势是事物发展可能到达而还没有到达的方向,发现某种趋势,便可以引导众多追随者去追寻相同的目的。趋势在一幅摄影作品中有没有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这些趋势都隐藏在图片中的什么地方,这些隐含的趋势都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趋势在图片中具体的是些什么呢?


[attach]185418[/attach][attach]185418[/attach]


趋势在图片中没有具体的指向,趋势的表现基本隐含在线条或着事物的指示当中,什么样的线条具有趋势的作用呢?平行的线条有吗?可以说没有,平行的线条即使在地球上转上几圈也不能相交,就是说没有到达的方向。在图片上纵横交错的线条有吗?也是没有,因为相交的线条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线条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我们要的趋势呢?不是平行的线条,不在画面中交错(线段可能在画面内交错,但是,没有实质交错也可)的线条,要在画面以外的不远处相交,还有隐含在事物指示当中落点在画面以外的隐含线,这些都是具有趋势作用的线条。

    发现具有趋势作用的线条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图片有了这些趋势可以给观赏者带来宽阔的想象力,发挥思维的空间,产生无穷的乐趣,让观赏者在图片以外找寻各自的答案,这样扩大了图片的作用。比如,图片上一个人或一群人都在看着画面以外的某点,看图者就会被这些视线所吸引,去想象画面以外有些什么东西。还有,风景图片中运用好具有趋势的线条,这幅风景图片就存在无尽的想象魅力。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还能放过这些具有趋势意义的线条和指示隐含线吗!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1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3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五:曲线的魅力


曲线很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而且,我们对曲线有着一种莫名的喜爱,而自然界能够体现曲线完美的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动物或是植物,还有是一些有运动现象的物体,曲线除了这些潜在表现生命运动活的象征寓意以外,是不是还有其它的奥秘,使得曲线的魅力让我们能够痴迷不返。



[attach]185419[/attach][attach]185419[/attach]




平时我们看图片时,当看到一些简单曲线时,会用弧线、S线来表述对曲线妙的感受,而当曲线愈加扭动,组合更加复杂时,情绪会被愈加的激发,那这个情绪来源的动力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会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感受。

单纯找寻曲线的魅力所在是不太容易的,如果我们把曲线截成一个个线段,那就会看到这些线段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的边线,这样我们了解到这些曲线中隐含着许多的圆,看出这些圆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又能给我们哪些有关曲线魅力的答案呢?

圆,我们知道自从人类迷恋这个东西以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求,当祖冲之在1500年前把圆周率第一次摆到我们的面前以来,这个答案一直在无穷无尽的算着。我们图片中的曲线里隐藏着一个一个的圆,曲线越复杂包含的圆越多,无穷无尽的魅力越多,那这个魅力是不是与这个无穷无尽的算术有关系呢?如果不是,又用什么可以作更完美的解释呢!?

无论怎样的阐释,圆、曲线是我们图片构图时力争抓取的,让曲线的魅力出现在我们的图片当中,尤其是人体摄影最应该把握好的,单单对横陈人体的表面光感、质地作表现,而忽略了人体中存在的曲线,我想这张图片只是个人体记录而已,没有艺术可言,也就根本的失去了人体艺术的魅力。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2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3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六:关联的意义


关联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或反差形成的内在纽带,当两种事物(或以上)需要同时出现在画面中,如果没有关联这只能引起视点散乱,我们平时在拍摄中,有时总是想把看到的就都拍下来,图片出来一看,才发现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了,这时候才想起了减法,减法一用,如不得法,又剪去了图片的意义。那多个主体在怎样的情形下能够组合到一个画面里?应该应用什么方法来做呢?


[attach]185420[/attach][attach]185420[/attach]




当学习了视点趣味中心处理的方式后,对单一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处理方法已经了解掌握了,当主体是两个或是三个甚至更多的时候,构图便又变得无所适从了。当所谓具像的主体是两个以上时,主体已不是具体的这几件物体了,这个主体已是蕴涵在具像主体中的某种联系,在此称之为关联,当这个关联存在的时候,图片中虽有多个物体,也不会引起视点分散。例如:最常见的旅游纪念照,没有人会认为景物与人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把二者分开来拍摄,这里有个内在的联系,便是到此一游的关联。还有,当要表现贫富差距时,总想有一个代表富的形象,再有一个穷的衬托,即使他们各做各的事,也不会分散观赏者的注意力,这就是他们的内在联系在起作用,关联使得画面看上去协调一致。

掌握关联方法处理画面又有什么意义呢?运用关联方法摄影大量的是在纪实类摄影当中,热点新闻摄影很多应用这个方法,这个拍摄方法可以通过表面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问题,帮助从现实形象上很快了解社会矛盾的变化,促进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事物关联很容易在画面上实现对比,达到讽刺和幽默的目的,试着去发现多个事物内在的关联关系,为社会发展担负些责任。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3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4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七:排比的作用


图片是通过平面来反映所摄范围的立体景象的,景物无论远近都压缩在一个平面上,这样,使得很多有着纵深效果的景象,不能通过拍摄来很好表现,有时拍摄了看上去还不错的景象,可是,出来的画面却缺失了许多当时看到的纵深感,无形的消除了画面冲击作用,平面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attach]185421[/attach][attach]185421[/attach]


    平面可不可以表现立体的效果,可不可以表现出纵深感,让画面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呢?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做到呢?

平面画面的远近表现方法是利用物体远近的大小不同来做到的,但是,在平面画面中不是所有的大小不等的物体都可以表现出这种特质。我们常常会运用大小不等的物体来拍摄手托太阳或另一个远处的人物,造成这只手真得是很神奇的错觉,这就是平面压缩的结果,使得远近透视的感觉消失了,这些大小不等的物体便没有表现出远近冲击的效果。

怎么做好呢?多观察发现具有排列组合的物体,站到有一定透视关系的角度上拍摄,这个物体远近的关系很容易被发掘出来,平面便有效的利用起来,画面景象也会随之让视觉活跃起来。

排比可以让我们得到平面以外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在风景拍摄中注意运用好这个方法,会让图片的景象格外引人注目。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3

本帖最后由 北冥有愚 于 2010-11-16 12:25 编辑

构图的困惑之八:寻找气势


当看到有些图片时,观赏者会被图片中的某种力量所驱动,不由的赞叹道:“图片好有气势”。气势是怎样一个具体的形态?气势又是怎样存在于图片之中的呢?


[attach]185422[/attach][attach]185422[/attach]




在了解气势是什么具体表象之前,我们先感受一下我们自己心里对事物状态的直觉,当物体显示的状态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物体没有沉重感。当事物从我们身旁由近至远离开时,我们对这个事物没有紧迫感。当在一个昏暗的环境里,虽有些光亮,我们仍会有一种恐惧感。我们如果把这几种感受集中到一起,我们的心里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感受,我们会被沉重感压着,被紧迫感逼着,被恐惧感驱使着,最后,被这些感受所震慑直至屈服。这个综合感受的结局便是事物气势的体现。

理解了气势感受所需要的几种状态,在图片中我们又如何运用好这几个方面呢?沉重感是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相当的空间形成的,紧迫感是画面物体有运动的方向性,恐惧感是由深沉的色彩造就的。

那么主体占据了整个画面,物体运动的都成飞速的线条,画面深的都黑暗成一片这些会不会有气势呢?我看不会,主体占据了整个画面缺乏了比较,不能感觉到有足够的大。物体运动方向是可能的趋势,不是向远的趋势,更不是运动的现实状态。黑的完全,不能算作色彩,黑反而会感到安宁,暗示可以稳稳的休息了,大面积的凝重色彩还是要通过小部分光亮相比较,才能感受到内在的作用。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的试着去找寻气势,让色泽深沉有向着拍摄者运动感的事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来实现对气势的感受。有时色泽不是绝对的,如翻卷的白云、汹涌的海浪也能造就气势。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1:39

回复 手牵手 的帖子

,手版动作真快啊。

作者: 手牵手    时间: 2010-11-16 11:40

图看不到
作者: 叶子的春天    时间: 2010-11-16 12:28


作者: 手牵手    时间: 2010-11-16 12:39

楼上美妹一来,就看见啦。。。。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6 13:13

是啊,喃喃带来了好运。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0-11-17 10:24

还有吗?等待继续。。。。。。。。。。。
很好的文章。。。。。。。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7 10:47

回复 书记。。 的帖子

书记MM喜欢的话,我会继续转载的。

作者: 老胶东    时间: 2010-11-17 11:00

声情并茂 很好啊
作者: kabel    时间: 2010-11-17 13:10

很喜欢的文章
作者: 北冥有愚    时间: 2010-11-17 13:13

回复 kabel 的帖子

多谢了,大家共同学习。

作者: 老胶东    时间: 2010-11-17 13:48

哈哈 LZ谦虚了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