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顽疾如何寻良药? |
2010年10月15日 08:00:30 来源: 光明日报 |
就业歧视,一个讨论多年的老话题。但最近几年,就业歧视花样翻多,从身高性别歧视、乙肝色盲歧视到血型基因歧视,媒体专家对此报道研究很多,公众关注也越来越多,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
就业歧视背后是社会公正的缺失
王女士,26岁,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的启发,对销售充满梦想,但在参加北京一个软件公司的销售岗位招聘时,却因为身为一名女性被拒之门外。多次碰壁后,王女士只好去一家公司做了办公室文员。
王女士的经历相信很多女性求职者都遇到过。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较长、问题较突出的。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都公开要求应聘者为男性,或者有言在先地说“男性优先”。在条件相当甚至更优秀的情况下, 女性经常因为性别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录人才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应聘者的家庭背景、学历文凭等条件,而不是唯才是用。这种唯家庭背景、学历文凭等条件是取的做法是一种严重的歧视行为,而这种歧视背后是社会公正的缺失。
健康歧视方面,残疾人就业受到各种歧视自不必说,一些病毒携带人群同样受到歧视。如乙肝歧视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但是现实中许多单位仍然在体检中进行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工作限制。还有对色盲的歧视, 中国目前有大约4000万名色盲患者,在合情理的范围内,只有美术、纺织、印染、化工以及特种兵等对对色彩辨别有很高要求的行业对色盲患者需要限制,但是众多行业却一概将色盲者拒之门外。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15/c_12661465.htm
“期待”是著名乙肝论坛“肝胆相照”里的网友,据这位网友发帖说,他在武汉分别应聘了两家单位,都要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看是否感染乙肝,而且指明只要两对半的检查单子,“要命,我还以为国家出了政策就不会查了哦,还是要查,怎么办?想找个人代替,周围的人都不知道,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哎!”
近年来,各种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案例越来越多,比如,反乙肝歧视的,反相貌歧视的,反婚姻歧视的,反色盲歧视的等等。这些表明,在我国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的歧视导致了社会不公平感的扩大,在不断滋生着社会紧张、排斥和对立,并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上面提到的基因歧视,有专家指出,如果禁止疾病基因携带者的人做公务员,那么糖尿病、冠心病、癌症、高血压等基因携带者该如何?如果容忍基因检测技术的滥用,那么更多人将可能成为基因歧视的受害者,社会安全感何在?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平等就业权利的求职者不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张丽说,一方面是由于“谁主张,谁证明”的举证责任,求职者证明就业歧视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隐形歧视;另一方面,通过诉讼维权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求职者往往因为耗不起而放弃维权,选择默默忍受,长此以往不免产生社会抵触情绪。
“人们在歧视我们,我们何不到人群广众中去,要吃大餐饭,要挤公共车,要进电影院。甚至对着那些歧视者偏去摸他们的手脸,对他们打哈欠、吐唾沫。那么,我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了!”这是患乙肝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人病》表达的对“排斥感”的抗争。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就业歧视带来的社会紧张、排斥、对立在不断滋生蔓延。
“反就业歧视方面的立法还不够”
杨先生,27岁,硕士毕业,在参加某市银行招考时,初试分数排名第一,在面试的时候却被刷了下来,对方的理由是这份工作只录取本地人,而在招聘之初,招考信息上并没有这样的说明。后来得知,该岗位录取了当地一局长家的孩子。
虽然近几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几部重要劳动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文件相继实施,但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副教授刘小楠撰文指出,反就业歧视方面的立法还不够,推动制定反就业歧视基本法是十分必要的。
(2)
调查显示,我国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歧视现象比较严重,其中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成为最为严重的歧视之一,各级各类红头文件将这些就业歧视制度化。 >>>详细
“很多单位明确说只要男生”,刘莹气愤地说,“我不明白许多单位招文员为什么不考虑女生,一些机关单位居然宣称招公务员只限男生。” >>>详细
35岁,原本是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创造力的年龄。然而,现实生活中,35岁却似一道无情的坎横在中国众多年轻的“老”求职者面前。尤其当越来越多的大龄研究生们被多种职业拒之门外时,他们的就业正遭遇无形的年龄歧视。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10/c_12425295.htm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