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治疗性乙肝疫苗到底什么时候能出来啊?”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个实在人    时间: 2010-10-3 18:10     标题: 治疗性乙肝疫苗到底什么时候能出来啊?”

经过22年的艰辛研发,备受关注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终于进入“收阶段”。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在参加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承办的“第三届中日科学论坛”时透露,由其实验室承担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将在今年底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届时,我国有望成为首个用治疗性疫苗治疗乙肝的国家

  据介绍,慢性乙型肝炎之所以难治,原因之一是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由于机体对HBV无免疫应答反应,使得病原微生物持续在人体内存在。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发的设想,就是希望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对抗体内的病毒。

  “传统的预防性疫苗是调动正常人的免疫,而治疗性疫苗调动的是已经感染的病人的免疫,它介于药和预防性疫苗之间。”早在1988年,闻玉梅带领的研究小组就开始研究一种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成的免疫原性复合物,用其激活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病毒含量甚至清除病毒。

  “动物模型试验完成后,又通过了安全性临床试验和二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的结果表明,该疫苗具备和普通干扰素同样的治疗效果。”闻玉梅告诉记者,虽然三期临床试验到今年底才结束,但是她对结果充满信心,“我们用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它可以使病人的身体对病毒从不认识到认识,再调动免疫应答来进处理。”

  由于个体免疫能力和健康程度存在差异,闻玉梅坦承,治疗性乙肝疫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治好所有病人,“能达到30%的治愈率就已经很好了”。闻玉梅打了个比喻:如果患者在治疗后乙肝病毒核酸下降,就可以得铜牌;如果E抗原转阴、E抗体出来,可以得银牌;如果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来,可以得金牌。“我们的目标是银牌,同时也在朝着目标努力,至于金牌还没有人拿过。”

  虽然治疗性乙肝疫苗并非包治乙肝的灵丹妙药,但是相比干扰素而言,它具有副反应小、成本低、治疗周期短等优点。闻玉梅表示,如果临床结果满意,希望能尽快通过相关审批程序,走向市场为老百姓服务。
作者: pingying_chen    时间: 2010-10-3 18:21

我不知道
作者: 快乐2012    时间: 2010-10-3 18:25

期待啊    拯救这个世界吧
作者: 痞哥    时间: 2010-10-3 18:30

不报太大希望!
作者: 一个实在人    时间: 2010-10-3 18:31

给她个希望!也给自己个希望吧!
作者: miclle    时间: 2010-10-3 18:40

我还能等到药吗?天知道啊!!
作者: 一个实在人    时间: 2010-10-3 18:48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不同于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地方在于它可克服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乙肝起到治疗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因此,治疗性疫苗以打破免疫耐受、重建免疫应答,激发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和以CTL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世将为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手段,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但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结构的改变、疫苗的稳定性、佐剂的选择、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的突变、疫苗的剂量、远期疗效、毒附作用等问题的解决尚有待时日,因此治疗性疫苗还不可能马上投入临床使用。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即使治疗性乙肝疫苗问世后,疫苗疗法也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最后很有可能形成一种综合疗法
作者: mjdldz    时间: 2010-10-3 18:51

我现在就想用
作者: 我想是风    时间: 2010-10-3 18:52

不知道到时候我们这些吃了很久核苷类药的人还能用么?
作者: jiahuida    时间: 2010-10-3 18:52

2012 都出不来!!!!!!!!!!!!
作者: 1223344    时间: 2010-10-3 18:57

哎  也不是所谓的特效药   可以当便宜的超级干扰素使用 也不错
作者: qqqkkk    时间: 2010-10-3 19:18

说白了就是国产干扰素
作者: qnm-kl    时间: 2010-10-3 19:27

伟大的科学疯子,什么时候诞生?把可怜乙肝患者赶出苦海
作者: 一个实在人    时间: 2010-10-3 19:42

我该怎样申请第三军医大学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志愿者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10-8-8 21:50


提问者: lujunlin520 - 一级其他回答    共 1 条
楼主您好
1 每个药物的临床试验都是很严格的,如果你符合条件,那么在就诊的时候医生会邀请你加入这个临床试验
2 如果你的情况不符合要求,一方面会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利于病情恢复
3 三期临床试验多是进一步考察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适应症的,建议谨慎参与

作者: 一个实在人    时间: 2010-10-3 20:16

(1) 亚单位疫苗   用于慢乙肝治疗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重组HBsAg,包含HBV包膜蛋白的不同组分(preS1、preS2、S),并通过哺乳动物细胞及酵母菌系统表达。用此类疫苗治疗慢乙肝,主要依据预防性疫苗的常规剂量,增加了免疫的次数,结果虽然提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只是暂时的。说明现有的疫苗需要改进,提高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2) 免疫复合物型疫苗   复旦大学医学院闻玉梅等构建了HBsAg加人抗HBS免疫球蛋白作为免疫原性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这种疫苗是通过改变对HBsAg的呈递方式以诱生有效的免疫,消除免疫耐受性。抗体能对抗原的免疫原性起到增强的作用,在于增加抗原被APC细胞捕获并加工处理,进而激活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诱导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免疫复合物型疫苗能使HBsAg转基因鼠产生抗HBs抗体,还能清除部分HBsAg转基因鼠的HBsAg,并产生抗HBs抗体。对14例伴有HBV复制的慢乙肝患者治疗结果看,9例(64.3%)血清HBV DNA阴转,6例(42.9%)HBeAg阴转。   (3) 多肽疫苗   由于蛋白抗原最终是通过APC细胞加工处理成表位多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被特异性的T细胞识别,激发免疫应答反应。所以对有效的抗原分子表位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在对慢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其体内产生的CTL应答反应明显低于在正常人体内诱导的CTL反应。对携带者的病毒学症及HBeAg血清转换无任何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分泌减少,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所致。并且它具有严格的HLA-A2限制性,应用范围有限。
编辑本段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有且只有以下4种:   ① 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 (60μg/1.0ml),估计二期B(IIb期)临床试验已完成,现进度未明;   ② 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乙克60μg/1.0ml),三期临床试验开展中;   ③ 治疗性乙型肝炎合成肽疫苗,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④ 双质粒治疗性乙型肝炎DNA疫苗,2006年获特殊批准开展一期临床试验,一期和二期同时进行中,二期会在2009年中完成。   我国另有数个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正在研究中。
编辑本段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
  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下文简称:KT60,2004L00065)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广州空军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张宜俊教授(文职军衔少将)等人和深圳康泰生物汪恩浩等人合作研发,成份与康泰生物生产的预防用疫苗一致,同属于蛋白疫苗,HBsAg设计到生产技术都从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引进的.与普通预防用疫苗区别是治疗性疫苗在铝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把HBsAg浓度改为60μg/ml,普通预防用疫苗通常为5μg/ml或10μg/ml,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生产的安在时预防疫苗剂量是20μg/ml。60μg/ml的剂量为实验室优选确定的剂量,并且采用低铝和康泰自有的超低硫柳汞专利技术(该技术与效果无关,但提高应用安全性,康泰目前已实现无汞生产),目前两者均在研究比KT60更为优秀的药物。
编辑本段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展及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之所以难治,原因之一是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由于机体对HBV无免疫应答反应,使得病原微生物持续在人体内存在。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发的设想,就是希望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对抗体内的病毒。所谓治疗性乙肝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进展   2010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在武汉透露:治疗性乙肝疫苗正进行三期临床试验,今年年底将见分晓。如果效果良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乙肝的治疗性疫苗。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让无数的乙肝病人看到希望。2010年6月,重庆啤酒公司子公司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了“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情况。佳辰公司与第三军医大学联合研制的治疗用乙肝疫苗目前获得SFDA 的临床试验批件,允许开展后续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II 期临床对最后的成败非常关键。   治疗性乙肝疫苗效果   目前治疗性乙肝疫苗的临床进展顺利。SFDA关于该药物的临床批件表示,“本品符合新药审批的有关规定,同意本品进行Ⅱ期临床试验。需严格按照GCP 要求实施,加强对临床试验的质控,注意防止观察病例脱落并使用ITT 人群分析,同时密切观察临床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这表明,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初步得到验证,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临床研究。此外,从目前的信息判断,临床试验有望证明该治疗性疫苗具有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等优势。
编辑本段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商品名:乙克,2002SL0038,简称YIC或YK)上海复旦悦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和江苏悦达集团合资)   由复旦大学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闻玉梅院士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院士等人合作研发,简单讲就是HBsAg抗原和HBIG抗体(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大概6比3混合,佐剂同普通疫苗一样是氢氧化铝,即疫苗+HBIG的复合.属于蛋白疫苗.   (该药下文简称:YK-DNA)闻玉梅同时有研究DNA疫苗,简单讲就是疫苗+HBIG+DNA质粒3复合,正在研究中.
编辑本段治疗性乙型肝炎合成肽疫苗
  治疗性乙型肝炎合成肽疫苗,下文简称:TCB 重庆啤酒集团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重庆市多肽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玉章教授的多肽疫苗通过仿乙肝抗原的某些肽链,诱导细胞产生抗体.同是人工合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肽段,吴玉章使用了先进技术对其优选有效表位,多肽疫苗研制很艰辛,就连吴玉章本人也讲"局外人很难想象其中的酸甜苦辣."   以上3个批准进行2期临床研究的乙肝治疗性疫苗,都不是DNA疫苗.此外SFDA还批准了一个DNA疫苗(基因疫苗,核酸疫苗).
编辑本段治疗性双质粒乙型肝炎DNA疫苗
  治疗性双质粒乙型肝炎DNA疫苗,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下文简称:GY-DNA,CXSL0500001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中国研究乙肝治疗性DNA疫苗的有很多单位,但目前只有同是解放军第458医院(广州空军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副主任、主任药师陈光明带领的科研协作组研究的治疗性DNA疫苗获得批准进行1期临床研究.   疗效预期   1、目前已肯定以上提及的四个治疗性乙肝疫苗对乙肝病人都有一定效果,能一定程度上清除病毒.   2、就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一样,能一定程度上清除病毒不等于特效药.   3、已明确KT60和乙克(YK)不是特效药,对乙肝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4、TCB估计能达到现有抗病毒药物的水平,具体如何,能否超越现有抗病毒药物,尚需等临床进一步验证.   5、GY-DNA,最值得关注的药物,现有抗病毒药物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主要是因为其不能清除cccDNA.   而GY-DNA   >有一项研究指DNA疫苗能清除DHBV(鸭HBV)cccDNA,   >New York Blood Center,Pancholi等证实DNA疫苗能促进IFN-γ及TNF-α的分泌,降低感染了HBV的黑猩猩体内的cccDNA,在较长时期内抑制HBV DNA的复制   >2001年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恩地森一教授等报道应用 pCAGGS (S)和pCAGGS (S+preS2 )质粒分别给 15 只HBV Tg 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免疫 ,结果 93 % HBV Tg 小鼠 HBsAg 发生血清转换 ,27 % HBV Tg 小鼠产生抗-HBs(第二项阳性!)Anti-HBs was detected in 4 out of 15 HBV-Tg mice at 12 weeks after vaccination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ichel Marie-Louise曾做过DNA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非常好.另除此之外有很多宣称为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均有可能是假的,请勿上当受骗.   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治疗性乙肝疫苗必须严格按照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程序。在通过Ⅰ期试验之后,要进入Ⅱ期临床,以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如果试验成功,还将进行 Ⅲ期、Ⅳ期的试验来证明疗效、稳定性,探索其耐药性、副作用等。另外,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突变、疫苗剂量等问题还要解决,疫苗还不可能马上上市。只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才能成为可以让广大患者使用的疫苗。对于这个时间,庄辉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最乐观的估计也要5-10年。”而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翁心华教授的说法更干脆:“现在谈论它的疗效,为时尚早。”
  本词条是动态的.最后更新时间2010-6-25
作者: lwkais    时间: 2010-10-4 00:25

我也不抱希望,估计又是一拉米!
作者: 大王岭    时间: 2010-10-4 08:45

希望越大,绝望更绝。不要去幻想了吧。
作者: 1223344    时间: 2010-10-4 10:38

如果是30%金牌就好了 苍天哪
作者: 龙须糖    时间: 2010-10-4 12:31

希望能早点上市
作者: 云中曲    时间: 2010-10-4 12:34

不要太相信什么国产院士教授
肖传国不也也差点成了院士
作者: xuzhou2009    时间: 2010-10-4 12:41

盼望特效药啊
作者: 小老虎GG    时间: 2010-10-4 12:44

谁来拯救我们啊,可怜天下乙人,面对爱情。面对生活,面对入职体检。我们胆怯,我们被拒之门外,真的是谈肝色变
作者: zzzppp    时间: 2011-11-26 08:31

[转贴]
乙肝治疗性疫苗乙克三期临床试验取得阶段性结果

  新华网上海11月9日电(仇逸、孙国根)记者9日从复旦大学获悉,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实验室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个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克)第一阶段三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结果分析。在经乙克治疗后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中,59.6%患者病毒载量降至临床阴性,84.4%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表面抗原水平下降,肝组织活检及细胞免疫均出现炎症缓解等,表明乙克对乙肝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据悉,本次临床试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网络注册,并依照科学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进行。以复旦大学及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为申办方,由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全程监督,在全国21家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展开。

  研究采用了目前国际公认最为适合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即与乙肝病毒复制密切相关的E抗原消失,并且出现E抗体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研究团队在二期B阶段临床实验中,半年内给慢性乙肝患者注射一个疗程6剂乙克后,已取得较好疗效。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团队在第一阶段三期临床试验中,根据现行抗病毒治疗(使用核苷类药、干扰素)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期不少于一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增加了一个疗程,即对慢性乙肝患者共进行了12剂乙克注射,治疗期由半年延长为一年,随访6个月。自2007年9月首例慢性乙肝患者入组,至全部518名患者完成2个疗程治疗及随访,历时3年余。据统计,经过12剂疗程后及随访6个月后,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率乙克治疗组与氢氧化铝组无统计学差异。虽然二期B阶段与第一阶段三期临床试验两次结果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未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自然转换率,但还须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确证乙克的疗效。

  鉴于乙克是与民生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项目将继续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支持。研究团队将根据要求进一步设计第二阶段三期临床确证试验。

本篇文章来源于 战胜乙肝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hbver.com/Article/yljz/xyyz/201111/7415.html


从上面逻辑混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个治疗性疫苗是失败的,没有效果,也许只有期待闻院士正在研制的下一个疫苗问世再看了。
作者: 流心儿    时间: 2011-11-26 08:52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