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转《骆抗先》博文——小三阳患者入! [打印本页]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5     标题: 转《骆抗先》博文——小三阳患者入!

浅谈“小三阳”肝炎  一、先从病毒谈起(2009-04-12 18:12:16)转载标签: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如果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静息,血清病毒检不出,传染性已降至极低,感染者很少发生肝炎,所以这已经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恢复期。

因此,许多人认为“小三阳”总是比“大三阳”好,“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就没问题了。

真是这样吗?八成是这样,两成错了,虽然错的较少,却错得很严重。你如果去住院的病房看一看,就会发现:九成以上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是“小三阳”;重症抢救的绝大多数是“小三阳”;我国每年的乙肝患者死亡五十万,绝大多数也是“小三阳”。这一错,发生许多难治之症,造成许多家庭悲剧。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小三阳”肝炎不是“小三阳”携带。

“小三阳”肝炎由“小三阳”病毒引起。“小三阳”病毒有什么特性?我们必需从一些根本问题谈起。本文是浅谈,浅谈也要深入浅出。



“小三阳”病毒为什么总也清除不了?

大多数“小三阳”肝炎是由“大三阳”肝炎转变而来,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几十年。

“大三阳”病毒是怎样清除的?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发育出一种专门清除乙肝病毒的淋巴细胞,这种专一的的淋巴细胞能够准确认识乙肝病毒。专一的淋巴细胞看清楚在肝细胞里面的乙肝病毒后,会发起攻击,于是清除了病毒,但也损伤了肝细胞,转氨酶升高了,就发生了“大三阳”肝炎。

乙肝病毒在“大三阳”肝炎时期,与患者的免疫(淋巴)细胞经过生死较量,是清除与反清除的较量。

在淋巴细胞的免疫压力下,有些乙肝病毒会发生一些改变,病毒受攻击的靶点改变最多。这些改变,也就是病毒变异,使专一的淋巴细胞认识不了乙肝病毒,这些变异病毒就逃脱了清除。

“小三阳”肝炎患者的在与乙肝病毒的斗争中,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不断清除病毒,不断有病毒漏网,漏网的病毒又不断的复制。

乙肝病毒的变异有许多种:有的为了逃避药物控制,叫做耐药变异;有的为了逃避淋巴细胞清除,叫做免疫逃逸的变异。

“小三阳”病毒是能够逃避专一的淋巴细胞攻击的乙肝病毒,被清除的很多,漏网的也不少。



“小三阳”病毒是什么样的变异?

(这一段可能有点不好懂,如果你有“小三阳”肝炎,对你病情的诊断和治疗都很有用,请你多看几遍,好吗?)

乙肝病毒是一条有3200个碱基连接起来的DNA链,专一的淋巴细胞攻击的靶点也就是病毒变异的位点。

HBV DNA有4个基因,其中C基因负责合成E抗原。

病毒C基因受专一的淋巴细胞攻击的靶点在它最前端,叫做前C区,前C区变异后就不能合成E抗原。

另一个靶位在C基因前面不远的位置,叫C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子发生变异会使病毒合成E抗原的能力减弱。

“小三阳”病毒不是前C变异,就是C启动子变异。病毒能够不断复制,却不能合成E抗原。

专一的淋巴细胞不能认清“小三阳”病毒,就不能完全清除,总是有些病毒会漏网。

干扰素激发专一的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因为总是有些“小三阳”病毒会漏网,所以会有复发。

(如果你懂得了这一段,对于看以后的《浅谈“小三阳”肝炎》就容易了。)



“小三阳”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肝硬化?

“大三阳”病毒是没有变异的乙肝病毒,叫做野毒株。“小三阳”病毒是在专一的淋巴细胞的免疫压力下,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复制能力会比野毒株减弱很多。

“小三阳”病毒引起的“小三阳”肝炎,血清病毒水平不会很高,很少超过6次方,一般只有4、5次方。

因为“小三阳”病毒的复制能力比较弱,“小三阳”肝炎的症状就比较轻。但是“小三阳”病毒常常漏网,“小三阳”肝炎常常长期迁延。虽然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比较轻,总有一些纤维化,日积月累,积累起大量纤维组织,肝炎就成为肝硬化。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5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5

浅谈“小三阳”肝炎  二、再来谈患者免疫(2009-04-26 17:17:44)转载标签: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感染后因免疫状态的不同: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发病后有的轻而痊愈,有的病情沉重。任何个人的任何传染病病史,都是病原与免疫相互消长的过程。

我国除乙肝疫苗年代出生的少年和儿童,成年人中有10%携带乙肝病毒,广袤人宇,有非常多的乙肝病毒传染来源。在没有乙肝抗体的成年人,接触乙肝病毒,并非都能感染:有的只是擦身而过;绝大多数人病毒进入体内,也只是引起一过性感染,使超过半数的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清除了病毒,而自然产生了乙肝抗体。

那么,诸位乙肝感染的朋友,你现在的免疫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婴幼儿接触乙肝病毒会有什么结果?

你知道免疫是什么意思吗?简而言之:免疫只是“排斥异己”。

不同年龄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形成的免疫和感染的结果都不相同。我国绝大多数人感染乙肝病毒是在婴幼儿时期,今天我只谈这一时期的感染免疫。

当你在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还没有成熟,此时接触乙肝病毒,你的淋巴细胞还不能识别和排斥“异己”,乙肝病毒在你体内逐渐诱导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免疫状态。

前一篇博文只谈到“小三阳”时变异了的乙肝病毒,没有说普通的乙肝病毒。其实,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引起肝脏病变,你觉得不可思议吗?试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小儿,哪一个的HBV DNA都是7次、8次方。你在小孩时期也是这样,这样大数量的乙肝病毒,小儿发生肝炎的可是非常少见啊。

小儿的淋巴细胞不去排斥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又不是致病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就是医学名词叫的“免疫耐受性”。

如果在成年时期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进入了肝细胞。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入侵的病原,就要去攻击肝细胞里的病毒,清除了乙肝病毒,也就损伤了肝细胞。肝细胞里的转氨酶释放出来,医生就诊断你发生了乙型肝炎。

其实,在小儿时期建立的免疫耐受性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这种免疫的特性是要保护感染者,免除肝细胞发生炎症破坏。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大量复制,却是没有发生肝炎的健康人。



感染乙肝病毒是免疫力低下吗?

许多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朋友以为自己免疫力低下,想尽办法要增强免疫。锻炼、营养、不吸烟饮酒、生活规律,当然能增强体质,对抗病有利,但这并不是专一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有些好处、却并不是决定性的措施。

一般人的体质有强有弱,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朋友体质同样有强有弱。其实,你未必免疫力低下,你除了感染乙肝病毒,请问:你还感染了什么?而你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正是保护你健康不发病。

一位“小三阳”携带者,血清病毒阴性,肝功正常,此时免疫基本上是健全的。假如他因为某种原因要做肾移植,为抗排斥用了大量免疫抑制药物。这一下,乙肝病毒急速复制达到天文数字,因为没有免疫耐受性,体内发生急速的攻防战,常在几个月中发生肝硬化、肝衰竭而不幸离去。这才叫免疫力低下呢!

有几位网友曾经问我吃什么药、服什么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广告中多着呢!请你先把口袋里的钱准备好。

注射乙肝疫苗有用吗?有些医生不是用来治疗吗?乙肝疫苗刺激产生中和病毒的表面抗体,那是用于预防的。乙肝治疗疫苗刺激对乙肝病毒特异的淋巴细胞,才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但已经试验了几十年,现在还在试验中。



“大三阳”慢性肝炎的乙肝免疫怎样?

婴幼儿时期乙肝病毒感染,发生免疫耐受性而慢性携带。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婴幼儿时期建立的免疫耐受性逐渐消减,乙肝特异的淋巴细胞开始清除乙肝病毒。如果这一过程缓慢,就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自然过程,不知不觉清除了病毒,占乙肝感染的75%;如果这一过程较快,就是慢性乙型肝炎,占乙肝感染的25%。

“大三阳”慢性肝炎初发病时,免疫耐受性还没有完全消减,病毒水平很高而病情很轻。一般而言:病毒水平越高,病情就越轻,你同意吗?



“小三阳”慢性肝炎的乙肝免疫怎样?

我们今天是要讨论“小三阳”的免疫,却绕了这么大的弯儿。

在我国,绝大多数“小三阳”肝炎来自“大三阳”,从总体而言,“小三阳”肝炎患者的年龄要比“大三阳”肝炎患者的大十来岁。在十来年淋巴细胞与病毒之间的攻防战中,免疫耐受性已经消失殆尽。此时,只要有乙肝病毒存在,就必然招致淋巴细胞的攻击,当然招来的是专门清除乙肝病毒的淋巴细胞。

“小三阳”肝炎时是特定部位变异的乙肝病毒(你还记得吗?),极大多数是前C变异,这种变异病毒复制能力比较弱,血清病毒水平比较低,一般不到6次方,很多只有4、5次方;招致的淋巴细胞比较少,肝细胞炎症比较轻,一般转氨酶只有100上下,有时只稍稍偏高,甚至正常。少数是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病毒,这种变异病毒复制能力比较高,引起的肝炎可能比较重。

你认为:“小三阳”肝炎与“大三阳”肝炎的病毒有什么不同?

“大三阳”肝炎时病毒与肝细胞病变无直接联系,甚至病毒水平越高,病情越轻;“大三阳”肝炎时炎症的轻重,主要看血清转氨酶水平,转氨酶水平越高,肝细胞炎症越重。这一观点,所有医生都会同意。

“小三阳”肝炎时病变的轻重,看病毒水平比看转氨酶水平更重要。如果病毒水平高于5次方,即使血清转氨酶正常,也有炎症病变。这一观点比较新,是近年的研究成果。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5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6

浅谈“小三阳”肝炎 三、还得先谈“小三阳”携带(2009-05-10 18:09:35)转载标签: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小三阳”携带是指长期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般是感染的恢复期。我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其中大多数是“小三阳”携带。最近连续有几位网友跟帖,他们看到或听到的“小三阳”携带者,后来还是发展成了肝硬化,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大三阳”携带和“小三阳”携带有什么不同?

乙肝病毒感染有两种:转氨酶明显升高的叫肝炎;转氨酶正常的叫携带。

“大三阳”携带者有大量乙肝病毒复制,所以有传染性;并且可能发生肝炎,但在携带阶段肝脏并没有明显病变。

肝脏有没有病变要看肝功能检查,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所以是健康人;有没有传染性要看乙肝病毒复制的多少,“大三阳”感染者的病毒水平很高,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如病毒水平很高的“大三阳”携带的孕妇,对新生儿有很强的传染性,必需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

“大三阳”携带者有很高的病毒水平,在这一阶段却不发生肝炎,因为能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医学名词叫做免疫耐受性。在婴幼儿时期人体免疫还没有成熟,此时接触乙肝病毒就产生了免疫耐受性,也就形成了“大三阳”携带。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耐受性会逐渐消减,于是乙肝病毒逐渐被清除,病毒水平会逐渐降低。“大三阳”携带多年变成了“小三阳”携带。

“小三阳”携带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性很低,少数肝细胞还携带少数病毒,大多数人在血液中检不出病毒,所以传染性很小,很少会发生肝炎。携带、肝炎、肝硬化、肝癌经过几十年,一步步发展,没有肝炎那会有肝硬化和肝癌?



“小三阳”携带就这样简单吗?

其实“小三阳”携带还有不完全相同的两种:

一种是由“大三阳”携带经过许多年自然转变的“小三阳”携带,这是恢复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另一种是在慢性肝炎期清除了乙肝病毒,大多数是在抗病毒治疗后、少数是自发免疫清除的,叫做非活动性携带。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经过与病毒的长期斗争才到恢复期,免疫状态比较稳定,很少发生肝炎;肝炎后的非活动性携带,大多数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停药后药物的影响可能逐渐减小,少数还会病情再活动而肝炎复发。

在这两类中,每个人感染的病毒性状、个体的免疫水平和生活条件还有种种差异,也会影响病毒携带的稳定性。



“小三阳”携带能得肝硬化吗?

很少很少,一般很少这种可能性。

然而,“小三阳”携带者的肝细胞里,还有少数病毒存在,在漫长的岁月里,因某种原因,病毒复制可能会被激活。这种情况常常很隐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轻微的肝炎。

因为病变轻微,一点点炎症,虽不引起转氨酶明显升高,却也能诱发一点点纤维化,经过许多年的日积月累,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重度肝纤维化,也就是肝硬化。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但是也很少。

肝脏功能有巨大的代偿性,缓慢进展的肝病可能并不引起患者的注意。

许多人不很重视“小三阳”携带,多少年也不去检查。因为没有发现潜在发展的肝炎,突然诊断出肝硬化,误认为“小三阳”携带就能直接引起肝硬化。

激活病毒复制的原因可以很多:如有人忽视“小三阳”而去饮酒;有人因为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而用了糖皮质激素;有人以为病好了自行停了药,没有明显的肝炎复发而是潜在的病变活动;等等。在漫长的“小三阳”携带过程中,并不警惕病情再活动的人,对这些可能激活病毒复制的原因常常被忽略。

如果“小三阳”携带检查出HBV DNA 有3、4次方,虽然转氨酶正常,也不要轻易放过,其中有的人可能已经有潜在的肝炎了。

但“小三阳”携带许多年后的肝硬化终究很少,不要担心。只要每6个月检查肝功,40岁以上的人要查B超和甲胎蛋白。



“小三阳”携带是终生的吗?

肝细胞的乙肝病毒cccDNA 密闭在细胞核里,像存放在保险箱中,不受免疫和药物的作用,几乎与肝细胞共存亡,而肝细胞又是长寿命的。99%的肝细胞不生不死;有生有死的肝细胞寿命有1年多,但进入生死循环的只占肝细胞群体中的1%。

“小三阳”携带者的肝细胞里病毒很少,复制水平很低很低,这样,新生的肝细胞几乎不再被传染;感染病毒的肝细胞虽然只有1%轮流死亡,但总是会死亡的。于是感染病毒的肝细胞越来越少,总有一天病毒携带会结束。

你发现“小三阳”携带已经许多年了,所以误认为“小三阳”可能是终生的。

中年人“小三阳”携带的很多,老年人中就比较少了,这能不能说明“小三阳”并不终生携带?

有的网友知道以前母亲是“小三阳”携带,现在已经好了。有的网友的母亲现在还是“小三阳”携带,她比你携带结束会早。

国外的文献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lifelong,其实这个字有2种解释:终生和漫长。可能他们也不很清楚,所以用这模棱两可的字最确当不过的了。国外乙肝很少,经历乙肝流行几十年的医生大概也不很多。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6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6

浅谈“小三阳”肝炎 四、诊断问题(2009-05-24 20:13:00)转载标签:小三阳肝炎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我们已经讨论了“小三阳”肝炎的病毒和免疫特点,作为铺垫先介绍了“小三阳”携带,现在才来阐述“小三阳”肝炎的本题。为什么要这样费时、费事?

因为“小三阳”肝炎的症状看似轻微而病情却常常复杂;病情可以暂时缓和却很难自愈;“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本来是好事,少数却有隐患,可能要在多年后才显现;病变常持续低度活动、或间歇性活动, 可能长期静止后突然急性加剧……



“大三阳”转“小三阳”携带是好事;如果是“小三阳”肝炎却并不一定好:病情难判断、疗效难稳定,我们必需判病变的性状,窥病情的幽微。如果你是“小三阳”,不必担心,只要细心和耐心。花些时间把最近几篇《浅谈》连在一起看,如有疑虑欢迎提问,刘博士将乐意回复。



“小三阳”肝炎的诊断为什么困难?

转氨酶升高超过6个月就是慢性肝炎,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炎,有没有E抗体的病情相近,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典型的“小三阳”肝炎诊断并不困难。

“大三阳”肝炎与携带者的区别根据血清转氨酶;“小三阳”肝炎也如此简单吗?

“小三阳”肝炎的病情很不稳定:病毒水平升高的幅度较小又有波动;特别是转氨酶水平,大多数升高有限,有的患者只是间歇性升高。

病毒和转氨酶升高幅度比较小,这是“小三阳”肝炎的特点,网友们看过“小三阳”的病毒和免疫2篇博文,就会知道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了。

因为检查结果不稳定,如果只有一次检查的验单,很可能会把肝炎的诊断漏掉。

“小三阳”肝炎的病情有时比较隐蔽:转氨酶只有60上下,很难与脂肪肝鉴别,甚至与劳累、饮酒、失眠……许多非肝病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偏高相混淆;如果转氨酶在波动的低谷也可能会暂时正常。



转氨酶升高才是“小三阳”肝炎吗?

诊断“大三阳”肝炎要求转氨酶在正常高值(40)的2倍(80)以上,因为“大三阳”肝炎时转氨酶水平大多数很高,把诊断标准定得高一些,可以避免误诊。“小三阳”肝炎升高的幅度可以很小,如果把标准定高了,就会把许多肝炎漏诊。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血清病毒水平较低,病情不很活跃,转氨酶可以在正常范围。

转氨酶正常的“小三阳”慢性肝炎的病毒水平波动在3~5次方,肝穿刺发现有轻度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如将正常范围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分为低值(20以下)和高值(20~40):非活动性携带者的转氨酶常在低值;转成“小三阳”慢性肝炎的患者常是转氨酶的正常高值。

既然正常的偏高值仍有病情活动的可能性,对转氨酶的正常范围当然应有质疑。检测转氨酶参照值的“正常”人群中,难以完全排除潜在的慢性肝病,故对转氨酶的正常值不应太过限定。

然而,“小三阳”携带是慢性乙肝感染中的最大人群,其中转氨酶正常的“小三阳”肝炎终究是很少数,千万不要人人自危。如果你定期检查肝功能都正常,就不必担心潜在的“小三阳”肝炎。



病情轻重怎样判断?

较早期病变活动常无症状,检查时才发现转氨酶升高。

“小三阳”肝炎血清病毒水平较低,转氨酶升高幅度有限,临床症状较轻,经一般消炎降酶治疗血清转氨酶正常,如不检查病毒可能误认为病情恢复。

转氨酶可升高3~4倍,许多病例仅轻度升高,转氨酶超过10倍的很少见。

少数患者以明显的肝炎发病就诊;其中有些已是肝硬化,甚至在伴有失代偿表现时才就医,对漫长的过去史并不自知。

“小三阳”肝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病情有轻有重,可自轻症至急性加剧;表现有隐袭或显现,可自“无症状”至高酶、高黄疸,但突显者较少见。

所以,有严重临床表现的固然比较严重,没有自觉症状的却未必很轻。

如果你病毒水平在5次方以上,不规则服用降酶药,转氨酶长期反复异常,虽不很高,也可能肝炎不轻。

转氨酶轻度升高,一般表示肝组织只有轻微的炎症破坏,但轻微破坏,就有轻微纤维化,日积月累,经过十年八年,也足够转变为肝硬化;如果你过去每年检查2次肝功能,结果都正常,病毒也在检查限以下、或偶然检出,最近你喝了酒,突然转氨酶飙升很高,你及时挂吊瓶降酶,病情一般不会太重。炎症活动可以及时控制,但长期累积的纤维化只能部分逆转,转氨酶升高的长时性比升高的幅度对病变的发展更重要。



很难发现病情的发展吗?

如果你很少检查,检查肝功也正常,于是你觉得没有事,不再关心,就有可能病情发展。

如果单位每年体检,你每年都是“小三阳”或“小二阳”,转氨酶只是有些偏高,都说转氨酶高一点没有事,不再去复查,也有可能病情发展。

如果你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但吃些药就好了,多年如此,也有可能病情发展。

如果你很重视检查,特别重视B超和血清纤维化标志,一年会检查多次,都没有异常,你就认为没有事,却有可能病情发展。

其实,只要每半年检查肝功能和HBV DNA,男性30、女性40岁以上加查B超和甲胎蛋白,只要这些都正常,就不必担心。

请警惕:对于“小三阳”感染,HBV DNA在4次方以上,即使肝功正常,也不要轻易放过!对于“小三阳”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6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7

浅谈“小三阳”肝炎 五、治疗问题(2009-06-07 16:58:57)转载标签:小三阳肝炎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小三阳”肝炎的治疗似乎很容易,服些降酶药很快转氨酶就正常,但病变却在缓慢发展;注射干扰素几个月病毒就转阴了,但大多数还会复发;服核苷类药最有效,但停药可能有灾难。“小三阳”肝炎有发展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住院重症者多是“小三阳”……



许多“小三阳”肝炎会发生肝硬化和肝癌,发生肝硬化和肝癌几乎都是被耽误的。许多乙肝感染的网友,有肝硬化和肝癌的亲友,可见其发生率很高。每家医院都有不少这些严重疾病的患者;我国每年因肝病病故的,有50多万人,是病故最多的疾病之一。“小三阳”肝炎可能长期后果严重,我们能不警惕吗?



“小三阳”肝炎降酶治疗,肝功正常就算好了吗?

大多数“小三阳”肝炎的病毒水平比较低,转氨酶升高的幅度也比较小,用降酶药治疗,不长的时间肝功就能回复正常,许多患者也就停药了。

降酶药不能降低病毒复制,只能是辅助治疗。“小三阳”肝炎时病毒复制常有波动,降酶后偶然病毒水平也有降低,不要误认为降酶药对抑制病毒也有效,过些时间病毒水平又升高了。

因为病毒还在复制,当然病变还会发展。

许多患者转氨酶升高就用降酶药,转氨酶正常了就停药,许多肝硬化和肝癌就是这样被耽误的。

我国有许多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降酶药,包括从甘草酸、五味子、苦参素发展的系列药物,对肝炎的治疗有时也非常重要,这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资源。但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降酶药并不能代替抗病毒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必需抗病毒治疗,“小三阳”肝炎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是否抗病毒治疗,治疗是否正确、规范,患者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如何。



什么样的“小三阳”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1、血清HBV DNA阳性,转氨酶(正常参考值高限40)升高超过60,多次复查都有升高。

2、多次检查HBV DNA都超过4次方;如果HBV DNA5次方或超过5次方,即使转氨酶正常也需要抗病毒治疗。

3、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HBV DNA3次方或超过3次方。



“大三阳”肝炎转氨酶升高最重要;对于“小三阳”肝炎,HBV DNA水平比转氨酶升高更重要。

“大三阳”肝炎,血清病毒水平与肝组织的程度成反比,没有肝炎的小儿携带者常常病毒水平很高,而肝硬化患者病毒水平常不会太高;在“小三阳”肝炎,血清病毒水平与肝组织的程度成正比,病毒水平越高病变会越重。(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对这一问题不太清楚的网友,请复习前面的几篇浅谈“小三阳”肝炎)。

     所以,“小三阳”而病毒水平较高的患者,即使转氨酶正常肝组织也常常有炎症,最好能做肝穿刺就会更加准确。



用干扰素治疗“小三阳”肝炎很有效吗?

干扰素治疗“小三阳”肝炎的疗效终点是肝功正常和病毒检不出。

大多数“小三阳”肝炎的病毒水平比较低,转氨酶升高的幅度也比较小,所以干扰素治疗“小三阳”肝炎的近期效果,比“大三阳”肝炎的要好得多。规定的疗程是12个月,许多患者会提前达到疗效的终点,但是提前达到疗效终点的患者也必需完成12个月的治疗。

“小三阳”肝炎是变异病毒引起的,复发率很高,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大约60%的患者能够达到疗效终点,但是大多数会复发,最终只有20%能稳定治好。

复发不限于1年内,2、3年后还可以复发;并且可以多次复发。

长效干扰素约有70%的患者能够达到疗效终点,但是同样有30%以上会复发,最终近40%能稳定治好。

因为“小三阳”肝炎的病毒水平比较低,表面抗原的水平也不高。用长效干扰素达到疗效终点的患者(约70%)之中,近六分之一会清除掉表面抗原,也就是说连“小三阳”也消失了。“小三阳”消失后,复发就非常非常的少了。



“小三阳”肝炎用核苷类药能停药吗?

核苷类药的抗病毒活性很强,治疗“小三阳”肝炎见效很快,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水平在6次方以下,用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治疗3个月,80%的患者肝功就能正常;治疗6个月,80%的患者病毒就检不出了。以后可以继续用恩替卡韦,也可以改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

所以用核苷类药治疗最稳当,绝大多数患者在1年内肝炎就好了。

但是“小三阳”很难消失,肝细胞里还有乙肝病毒,不能停药。停药后绝大多数人肝炎会复发,其中大约有10%的人病情会突然加重,转氨酶可以升高到400以上,如果是肝硬化的患者,结果可能是一次灾难。

“小三阳”肝炎只有长治,才能久安。如果想到这是一种难以稳定治好的疾病,又有发生严重肝病的可能性,长治久安是一种理性的概念,已婚已育的患者应该可以接受。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7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7

浅谈“小三阳”肝炎 六、远期结果(2009-06-21 17:38:18)转载标签:小三阳肝炎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来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近三分之一是不同发展阶段肝硬化,而绝大多数都是被耽误的。“小三阳”肝炎患者对病情的认知与实际的发展,常常有较大距离。我深有感触,因此写了这一组《浅谈“小三阳”肝炎》,已经谈了整整三个月。我早前已经写过几篇关于“小三阳”的博文,但经过近2年,又有一些新的感受。想尽量写得浅显一些,希望大多数网友能有些收获,但仍有许多人看不懂,主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医学概念不清楚。看来我想成为一名科普作者,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只好带着遗憾和愧疚,结束了这一组文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从慢性病毒携带、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这样一步步发展,肝炎的发展从“大三阳”到“小三阳”,就是说“小三阳”肝炎去向肝硬化已经近了一步。“小三阳”肝炎的病变经过合理治疗还是可逆的,如果继续耽误,可逆性就越来越小。



“小三阳”肝炎有什么主要标志?

在我国1亿2千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小三阳”占极大多数,随着人群的年龄增长,“小三阳”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儿童几乎都是“大三阳”携带,45岁以后大约80%变成“小三阳”携带了。

我国大约有2800多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小三阳”肝炎大约占两成多,也是随年龄增长比例会越来越大。

如果你稍微花点时间估计一下,其实在众多“小三阳”感染的人中,“小三阳”肝炎患者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小三阳”携带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没有传染性,也很少发生肝炎,从“大三阳”携带变为“小三阳”携带当然是好事。虽然“小三阳”携带的帽子还要戴很久,总是会消失的。

“小三阳”肝炎虽然不很多,却是后患难尽,从“大三阳”肝炎变为“小三阳”肝炎,要麻烦多了。关于这些,在前面的博文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有完全不同的前途,那么,你怎样区别呢?“小三阳”携带者的肝功正常和病毒阴性;“大三阳”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和病毒阳性。

前面的博文谈到过,“小三阳”肝炎比较隐蔽,如果转氨酶不很高,或者间歇性升高,甚至可以完全正常,所以容易漏诊。

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大三阳”肝炎最显著的标志,即使血清HBV DNA水平很高,如果转氨酶不到正常高限(40)的2倍以上,不轻易诊断“大三阳”肝炎,或者已是“大三阳”肝炎,但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血清转氨酶升高也是“小三阳”肝炎的明显标志;但并不是必需具备的标志。

只要HBV DNA多次检查在4次方以上,即使转氨酶不高,近年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可以诊断“小三阳”肝炎,肝穿刺也常常可以确定是肝炎。

为什么“小三阳”与“大三阳”肝炎有这样的差别?请从前面的博文中去找寻答案。



“小三阳”肝炎从何处来?

“小三阳”肝炎是从乙肝病毒的4种感染状况演变而来的,按发生的多少列举:

一、原来是“大三阳”肝炎,没有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或者治疗失败没有改进方案后坚持治疗,长期延误,发展为病情很不稳定的“小三阳”肝炎。

由“大三阳”肝炎延误为“小三阳”肝炎的最多,病情要比“大三阳”肝炎复杂得多,治疗要漫长得多,但许多患者反以为是好转了,而掉以轻心,继续延误。

二、原来是“大三阳”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效,肝功正常,病毒阴性,“大三阳”也转为“小三阳”,成为非活动性携带。

“大三阳”肝炎如果是用普通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15%会复发;长效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5%会复发;用核苷类药治好的过早停药,绝大多数在长短不定的时期后会复发。

复发后如果又逆转为“大三阳”肝炎,要好治一些;但大多数成为“小三阳”肝炎,就麻烦了。

三、原来是“小三阳”携带,已经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如果饮酒、服用伤肝药物可以诱发肝炎;也可以没有诱因就发生肝炎。这种来源的“小三阳”肝炎很少。

四、从“小三阳”肝炎患者直接传染获得。这种情况在南欧地区很多,那里的“小三阳”肝炎病毒水平较高,传染性强;在我国却非常少,因为病毒水平低,传染性很弱。



“小三阳”肝炎向何处去?

“小三阳”肝炎不经抗病毒治疗,极少会自然恢复。那么,会怎样发展呢?

一般“小三阳”肝炎炎症较轻,病毒水平不很高,所以病情加重不如“大三阳”肝炎快速。“小三阳”肝炎肝纤维化是一点点慢慢积累的,因为“小三阳”肝炎病情较难稳定,常常复发,发展虽然缓慢,却是持续不息地逐渐纤维化增加。

如果你是从“大三阳”肝炎转为“小三阳”肝炎的(注意:不是“小三阳”携带),你每年有没有检查几次肝功能?有没有检查一、二次HBV DNA定量?有没有检查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如果你长期定时检查肝功能正常,病毒还保持在3次方以下,也没有其他异常,那你尽可放心,病情没有加重。

“小三阳”肝炎大多数是不稳定的,病情发展缓慢,但大都会逐渐加重。如果你没有定期检查,偶然检查转氨酶升高或正常,病毒水平增高,就很难判断病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小三阳”肝炎如果病毒水平达到6次方;如果你应酬很多,酗酒没有节制;如果你转氨酶升高,断续服用中药或护肝降酶药,肝功能反复异常;如果你在分娩之后;如果……,我担心你已经不是一般的肝炎。你如果认为最近B超没有问题,那并不保险,B超能诊断中、晚期的肝硬化,但对多数早期肝硬化都会漏诊。

如果随机检查一百位“小三阳”肝炎患者(注意:不是“小三阳”携带),其中至少有20位是早期、或轻度肝硬化。

“小三阳”肝炎患者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有发生肝硬化的高危性。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8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29

许多人有“小三阳”携带,有什么不同吗?(2009-03-02 04:56:55)转载标签:乙型肝炎小三阳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漫长的携带者’提问:HBV-DNA长期阴性的“小三阳”携带者,是否HBsAg定量越高(雅培法),预示着结束携带的时间越漫长呢?新浪网友要求:是否可以详文一篇对“小三阳清除的机理”进行普及一下。‘ABC’先生希望以后能写写关于慢性非活动性携带患者的文章,尤其是:慢性非活动性携带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该如何保养?



“小三阳”携带者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之中最大的群体,我国当前约有1亿以上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大概三分之二是“小三阳”携带者。因为没有症状,极大多数人对“小三阳”携带不当一回事,从来不检查,个别人发生了严重的慢性肝病;我们网友中许多携带者很警惕,有许多疑惑,我已经重复回答多次,上面几位网友希望我系统的介绍这方面的问题,请更多网友关注并参与讨论。



“小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都是一样的吗?

所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过长期定期检查才能正确鉴别肝炎;不定期检查肝功有时升高或波动可能漏掉,会把“小三阳”慢性肝炎误诊为慢性携带。

慢性病毒携带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区别是长期血清转氨酶正常。“大三阳”感染者这种区别很容易,携带者是健康人;“小三阳”感染却不是这样简单,可以有不同的情况:

1、血清中还能检出少量病毒的慢性携带:血清转氨酶定期检查都正常,病毒每次检查都在很低水平,或者有时检出、有时检不出。

2、多次检查HBV DNA在检测限(每毫升血清1000拷贝)以下的慢性携带:连续定期检查多年,一直很稳定。

3、“大三阳”或“小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的非活动性携带:治疗后肝功能正常、HBV DNA<1000拷贝。

国外有些文献将“小三阳”的慢性携带,统称为“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应该是有差别的。



血清病毒长期阴性的“小三阳”,病毒已经不复制了吗?

血清病毒长期阴性的“小三阳”,一般都说“病毒不复制了”,这是对一般人说的普及的话。其实表面抗原阳性,肝细胞内就有乙肝病毒的老祖宗(HBV cccDNA)存在,只要有cccDNA存在,乙肝病毒必定有复制。复制水平较高就能够检查出来,复制水平很低用一般方法就检查不出来。

即使表面抗原转阴了,乙肝病毒就不复制了吗?让我来举例说明吧!

急性乙型肝炎在发病的6个月以内,表面抗原、血清HBV DNA检不出,出现了一种或几种乙肝抗体,都说急性乙肝已经完全痊愈。但西方学者用最灵敏的方法,在几年内仍能在血清中检出微量的HBV DNA。我们仍然说急性乙肝已经完全痊愈,因为慢性化非常少见,几乎不会复发,因为急性乙肝恢复后人体的免疫功能非常强,完全能控制病毒复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慢性乙型肝炎经干扰素治疗,很少数表面抗原可以转换为表面抗体,我们门诊已经累计不少,其中超过10%的人表面抗原又逆转为阳性。有些人已经许多年都是表面抗体稳定阳性,但在用皮质激素、肾移植、肿瘤化疗之后乙型肝炎又复发了。

既然这样,网友们会明白:为什么核苷类药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了。

既然这样,慢性乙型肝炎难以彻底清除病毒,抗病毒治疗岂不很悲观?绝对的错误!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如果只是为了治疗肝炎,何必耗费这样大的精力和财力?

既然这样,岂不是表面抗原转阴没有意义了吗?非也!肝功能正常的E抗原转阴表示HBV DNA复制水平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出,病情控制不会进展,也很少会复发,是干扰素治疗的胜利;表面抗原稳定转阴表示病毒复制水平非常非常的低,几乎可以看做乙肝已经痊愈。



三种不同的“小三阳”携带,以后的发展相同吗?

上述三种“小三阳”携带因为感染免疫状态不同,以后的发展也不相同。

没有发生过肝炎的“大三阳”慢性携带,大约4~5年病毒可以降低1次方,到3次方时就成为“小三阳”的慢性携带。

“小三阳”的慢性携带开始时还有很少量的病毒复制,大多数能逐渐清除;很少数可以、甚至多年后也有血清检出病毒的;更少数病情活动成为“小三阳”肝炎。

原来“大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转换后成为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大多数长期稳定;个别的病情再活动。

“小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也成为非活动性携带,原来干扰素治疗不充分、或核苷类药停药过早,多数将要复发,病情拖延可能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要把“小三阳”肝炎错当作非活动性携带,因为“小三阳”肝炎可以病毒和转氨酶水平波动,不经常检查就可能漏掉。



“小三阳”慢性携带是终生的吗?

如上所说,慢性携带即使长期血清病毒检不出,肝内也还是有少量病毒复制,“小三阳”携带也还是要持续许多年,但不是西方学者所说是“终生感染”。

因为:①HBV-DNA长期阴性的“小三阳”携带者,肝内病毒已很少复制,但并非完全不复制,但是新生的肝细胞只有很少数再被传染,而且越来越少;已经感染病毒的肝细胞总有一天会衰老而被代谢掉;

②肝细胞绝大多数不生不死,只有万分之一的肝细胞进入新陈代谢,寿命不到2年。

所以: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决不是“终生感染”。

我早年曾在广州的老人院调查过几年,广东人慢性携带率18%;到60岁只有5%,绝大多数都是“小三阳”;大于80岁的老人携带我只见过少数几人;90岁以上的携带我至今未曾见过,而老人院中90岁以上的老人还是有一些。



“小三阳”慢性携带者要注意什么?

一、与“小三阳”肝炎明确鉴别。

二、禁酒。

三、如何保养?并无特定要求。

四、最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

1、血清中还能检出少量病毒的慢性携带: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每年检查HBV DNA和B超、甲胎蛋白,40岁以上的要每6个月检查B超、甲胎蛋白。

2、多次检查HBV DNA在检测限(每毫升血清1000拷贝)以下的慢性携带:每年检查肝功能、HBV DNA和B超、甲胎蛋白。

3、非活动性携带:

如果是用干扰素治好的,原来是“大三阳”肝炎,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没有复发,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就行了。原来是“小三阳”肝炎容易复发,要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

如果是用核苷类药治好的,HBV DNA检查不出、肝功能正常和转“小三阳”(或原来就是“小三阳”)不长时间就停药了,很容易复发,有时会是灾难性的病情“反弹”,需要每个月都查肝功能(宽裕的病友能检查HBV DNA更好);治好后延长治疗2~3年后才停药的,定期复查可每3个月一次。如果2~3年内没有复发,可以逐渐延长复查的间隔期。

所有非活动性携带者都需要每半年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0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0

“小三阳”与“小二阳”有什么不同?(2008-11-17 02:53:01)转载标签:小二阳小三阳健康 分类:乙型肝炎

最近一位网友提问:我爱人是乙肝1、5阳性,请问:什么是1、5阳,和小三阳、大三阳有什么区别?以前‘花’小姐的跟帖:博主,我看有不少人“小三阳”转为“小二阳”,“大三阳”转为“小二阳”。“小二阳”有的DNA阴,也有DNA阳。你能否写篇文章,专题讲讲一、五项阳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佩乐能治乙肝’先生跟帖中的问题:经过半年的长效干扰素,我的大三阳变1、5阳,肝功能正常,DNA由7次方转阴了,但医生说要打成1、4、5阳才达到治疗终点。我有些疑惑,怎么还要第4项变阳呢?

乙肝感染后血清中出现一些病毒标志,叫做“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和“小二阳”是老百姓描述“两对半”的土话,已经流行全国。“大三阳”、“小三阳”和“小二阳”怎么变化,有什么不同的临床意义呢?容易搞糊涂,却很重要,你想搞清楚得有点耐心。



“乙肝两对半”的各个标志分别表示什麽?

先复习以前的博文《“乙肝两对半”有什么意义》,这样就好理解后面的内容了。

五种标志合起来是两对半,2种抗原是乙肝病毒产生的;3种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对病毒免疫反应产生的。

1、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感染,体内有乙肝病毒(HBV),却并不能说明病毒复制是否活跃、病情是轻是重、是急性还是慢性。

2、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说明感染乙肝病毒后已经产生了针对病毒的防护免疫力;或者注射乙肝疫苗后发生了免疫应答,这是保护性抗体,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了。

3、E抗原(HBeAg)阳性: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血液有很高的传染性,但不说明病情是轻是重。

4、E抗体(抗HBe)阳性:E抗体的出现有2种很不相同的情况:①在血清转氨酶持续正常的人,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很低很低,在血清中检不出HBV DNA,处于感染的恢复期;②在血清转氨酶升高或时高时低、HBV DNA仍能检出的是“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这是因为发生了病毒变异,所以“小三阳”的慢性肝炎病人治好后容易复发。

5、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要与其他标志联合起来看才能说明问题,也有2种不同的情况:①与HBsAg同时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②与抗HBs同时阳性表示感染后获得了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按上述次序排列,1、3、5项阳性是“大三阳”;“大三阳”的第3项E抗原转换为第4项E抗体,即1、4、5阳性,土话叫做“小三阳”;如果第3项E抗原消失,第4项E抗体却出不来,即1、5阳性,就叫做“小二阳”。

无论“大三阳”、“小三阳”或“小二阳”,肝功正常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转氨酶明显升高就是乙型肝炎。



“两对半”中的标志怎样自然变化?

其实1、3、5项的“大三阳”主要是第3项E抗原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活跃复制,有传染性,可能发生肝炎。E抗原阴性,如果病毒水平还很高,那一定是病毒变异,很容易复发;如果E抗原随同病毒转阴,表示乙肝感染趋向恢复,病毒复制低下,很少传染性,罕有发病。

自然感染最先常是“大三阳”,经过几十年病毒复制降低,E抗原转阴,就是1、5项的“小二阳”,这时的E抗原转阴不很稳定;而后人体免疫细胞产生E抗体,这就成了1、4、5项的“小三阳”,这时的E抗原转阴就稳定了。E抗体的半衰期只有一年,以后会逐渐消失,又变成了“小二阳”,因为已经有了能产生E抗体的免疫细胞,需要时还能产生抗体,这时的“小二阳”是稳定的。

“大三阳”阴转指的主要是第3项(E抗原)阴转,其实有无第5项(核心抗体)并不重要。



核苷类药的治疗终点怎样要求?

E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内衣”(衣壳),E抗原存在表示病毒正在活跃复制;E抗原消失了表示病毒只有很低水平的复制。因为当前试剂的灵敏性较差,这时的病毒常常检不出来;但肝细胞内还有病毒,因为乙肝病毒常常产生表面抗原(外膜)过多,所以第1项仍是阳性。

核苷类药直接作用于、也只能作用于P基因(HBV DNA长链中的一段)中的几个核苷酸,把病毒腰斩了,所以HBV DNA很快就能转阴,炎症也能很快消退,这是核苷类药的好处。但核苷类药对病毒抗原没有直接作用,要等到病毒快耗竭了,E抗原才会转阴,从“大三阳”转为“小二阳”一般需要三、四年。

清除E抗原依靠抗病毒药物,E抗原清除后产生E抗体却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与抗原同时产生,一般要相差几个月,也有相差一、二年,甚至根本不产生的。

核苷类药治疗E抗原阴转为“小二阳”后,有少数人还可能会逆转再变为“大三阳”。如果出现E抗体,因为抗体对同种抗原有对抗性,就不容易逆转回去了。

核苷类药没有提高免疫的作用,如果“小二阳”后就停药很快会复发。变为“小三阳”后再延长治疗一段时间,疗效才比较稳定,所以核苷类药治疗必需强调转为“小三阳”。



干扰素的治疗终点又是怎样要求的?

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也能清除病毒抗原。

干扰素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停药时免疫已经激发增强,“大三阳”肝炎的复发率相对比较低。因为很难预期何时出现E抗体,抗体出现又不是抗病毒药物的直接作用,所以国内外的专家意见都不把E抗体作为疗效终点,就是说:出现更好,没有出现也不见得会复发。

其实搞清楚“两对半”并不难,只要把本文前后对照着多看几遍就清楚了。如果以后网友再提问,我的回复是“请看博文《“小三阳”与“小二阳”有什么不同?》”。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0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1

大、小三阳”有什么本质不同?(2008-04-14 05:42:38)转载标签:健康病毒性肝炎乙肝  

    匿名‘骆老博客日常看客’先生自述:“大三阳”十几年,每年例行检查,在22周岁的时候发现肝功能异常(ALT50左右),到那年年底的时候ALT上升到270多,HBV DNA10的7次方。半年后就转为1、5阳性,HBV DNA小于1000了。
       匿名‘致敬’先生是长期慢性乙型肝炎后转为“小三阳”的,07年3月一次感冒后5、6天检查,乙肝发作;之后,经护肝治疗,渐渐ALT正常,HBV DNA正常。年前又一次感冒检查ALT异常,HBV DNA增高。

      “大三阳”和“小三阳”是国内的流行俗语,前者指E抗原阳性、后者指E抗体已经转换的感染状态。两者无论从病毒和免疫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治疗和预后也有差异。但许多人都简单的认为“大三阳”传染性强、病情重;“小三阳”则反之,显然这是不全面的。上面两位先生分别患“大、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又都“久病成医”,对乙肝知识丰富,都是能认真检查治疗的人,他们的经历能正确概括两种感染状态的差异。你看后觉得有什么不同吗?

    “大三阳”和“小三阳”肝炎的病毒有不同吗?
       “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是没有变异的乙肝病毒,称为“野毒株”,对乙肝病毒的特异免疫力比较敏感。如正常成年人感染后只要2、3个月就能发展对它的特异免疫力,半年内就能将病毒清除掉。“大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免疫力很弱,所以要经过4、5年才能降低病毒1次方,一般要几十年才能完全清除掉。

       “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是C基因变异的病毒株,就是编码合成E抗原的那个基因,大多数变异病毒株是C基因较前的一段中有一个氨基酸密码子突变成为终止密码子,于是E抗原只编码一小段就终止了。

       乙肝病毒为什么变异?是病毒的一种求生存的方式:有的对抗药物的作用而变异,就能耐药;有的因受免疫力的作用而变异,就能逃避免疫清除,E抗原阴性的病毒株就是属于这一类。

       不能产生E抗原的前C变异病毒株复制活性比野毒株低,所以“小三阳”肝炎病毒水平相对比较低,血清转氨酶上升的幅度一般不会太高。治疗似乎比较容易,但很难彻底清除,复发率很高。

    “大三阳”和“小三阳”肝炎的免疫状态有不同吗?
       因为“大三阳”患者的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小儿时期感染的极大多数是“大三阳”野毒株。极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由“大三阳”经过许多年后才转变为“小三阳”的。“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前一时期,免疫耐受性还没有完全消失,特异性免疫还没有充分增长。

      “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比“大三阳”患者要大十几岁,免疫力当然会比“大三阳”患者要高一些。再从病毒方面说,正因为这些患者免疫力强,所以病毒才会变异。

      上面是推想,有没有事实根据?我们科一位博士对这一问题研究了3年,发现在多数情况,“大三阳”患者病毒水平越高,病变越轻(因为免疫耐受性强,免疫清除力弱,炎症自然轻)。“小三阳”患者病毒水平越高,病变就越重,可能因为免疫增长了,病毒越多,吸引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感染的肝细胞攻击也越猛烈,请参考前一篇博文《据说乙肝病毒是不致病的,那怎么会引起肝炎呢?》。

       因而,“小三阳”慢性肝炎病毒水平高的患者比病毒水平低的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病毒水平高的肝硬化患者比病毒水平低的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肝癌。

    两种肝炎的病毒和免疫都有不同,对病情的发展和结局哪一个较重要?
       乙肝病毒感染的发展和结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病毒方面包括病毒的变异、复制水平和感染细胞的数量;在人体方面更为复杂,包括对乙肝病毒特异的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遗传素质、健康状态和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烟酒嗜好等)。

       比较起来,似乎特异的免疫功能更为重要。没有乙肝特异免疫力的贾府焦大,同样会感染乙肝病毒,不抗病毒治疗同样会发展成肝硬化;林黛玉如果注射过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同样可以预防感染,如果她那时患的是慢性乙型肝炎,同样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好。

    “大三阳”和“小三阳”肝炎的治疗策略是不是也应该不同?
       对慢性乙型肝炎最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感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既然“大三阳”和“小三阳”肝炎的感染免疫状态很不相同,当然应该有不同的治疗策略,那么,你认为应该有什么样的差别才是比较好的治疗?请提出你的观点,跟贴在本文后面,大家一起讨论,最后请一位网友来总结好吗?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1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1

我是“小三阳”肝炎,怎么老是治不好?(2007-11-18 04:02:45)转载标签:健康/保健  

    舟山小钱先生提出:我是“小三阳”,去年发病治好了;今年6月又复发,谷丙酶95,病毒6次方。这次先挂了2个月的降酶药,没有什么改变,就开始打干扰素,33针后病毒3次方了,但转氨酶还是不稳定。再挂降酶药20天转氨酶正常就停药。休息10天去查:谷丙酶78,转肽酶117,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小三阳”肝炎吃降酶药似乎很容易控制下来,但也很容易复发;抗病毒治疗比“大三阳”肝炎要费事得多;后果也较差,大多数肝硬化和肝癌都是“小三阳”。“小三阳”肝炎的特点是这样,你能不警惕吗?

    “小三阳”肝炎为什么很难治好?
    “小三阳”肝炎血清转氨酶和HBV DNA都不是很高,却很难治好。

你可能不同意,因为你吃降酶药不长时间转氨酶就能正常;你服贺普丁也在不很长的时间HBV DNA就检不出。的确是这样,要控制病情比“大三阳”肝炎容易,但要治好却比“大三阳”肝炎难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小三阳”肝炎是由一种特定变异的乙肝病毒株引起的,乙肝病毒为什么要变异呢?“小三阳”的病人感染的时间已经很长,人体的免疫力也逐渐增长了,就要清除病毒,病毒为继续在人体内生存,只有改头换面(变异),使你的免疫细胞不容易发现,于是总也清除不干净;抗病毒治疗也抑制不充分,当时因为病毒量很少而检不出,但停药后残存的少量病毒又会繁殖(医学中叫复制)起来,病毒量多了,病变就会复发。

    “小三阳”肝炎的特点是复发率很高,如果用短效干扰素治疗,70%~80%的病人要复发;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复发率会低许多,但仍有可能复发。用核苷类药治疗要用许多年,比“大三阳”肝炎的治疗时间要更长。

   “小三阳”肝炎病人能不先考虑好就接受治疗吗?
    不要满足于肝功能的一时“正常”,消炎降酶药物只能是暂时的辅助措施,归根结底必需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比“大三阳”肝炎要难一些,时间要长得多。你能不了解清楚、再按你的要求做好计划吗?

    当前还只有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药(贺普丁、贺维力、素比伏和博路定)。一年的治疗效应率并不比“大三阳”的低,用普通干扰素50%~75%病毒阴性,但其中75%~80%会复发;用贺普丁1年65%~80%病毒阴性,如停药大多数会复发。所以重要的问题是容易复发,持续效应率很低。

    如果你是老年人,不介意长期治疗,关注的是不要有不良反应,可以选择核苷类药。“小三阳”肝炎一般病毒水平不会很高,用贺普丁已经能够抑制病毒,很少不良反应。问题是贺普丁最容易发生耐药,如果加上贺维力一起用,2~3年内不会耐药。贺维力稍贵一些,用两种药费钱,改用代丁或名正要便宜得多,效果也差不多。但这类叫做阿德福韦的药有轻微的肾毒性,老年人可能有潜在的慢性肾炎,用药前和治疗中每半年都要检查肾功能。

    如果你是年轻人,不愿意长期吃药,可以打干扰素,一般需要用长效干扰素,经济宽裕,是较好的选择。搏一搏,成功最好;治疗失败或复发,还可以改用核苷类药。

    如果你是大龄青年,但还没有生小孩,那尽可能用长效干扰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即使治疗失败,大多数也能使病情减轻,仍有望完成人生大事。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1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2

再打一年干扰素,“小三阳”能打没有吗?(2007-11-12 09:09:33)转载标签:健康/保健  

   梅的人生先生正在打干扰素,2个月中HBsAg水平从29.95降至25.32,他问:再坚持打一年,继续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没有希望把HBsAg降下来?
       小小刘先生是“小三阳”, 打派罗欣3个月HBV DNA小于三次方了,原来表面抗原151纳克,表面抗体1.1单位(>10阳性);现在表面抗原12.7纳克,表面抗体4.2 单位。他问:表面抗体有可能继续增加,表面抗原继续下降吗?

       Winner先生用普通干扰素一年后,转成4、5阳,DNA阴,但是停药4个月后表面抗原又转成了阳。现在肝功正常,DNA也是阴性,就是“小三阳”。他说:我觉得有点遗憾,没有能够再坚持用几个月干扰素,没能产生抗体。我想请问您一下,我现在该怎么办?

        西西你好小姐打过26个月的长效干扰素,已经是HBeAg阴性、HBeAb阳性,甚至表面抗原也阴转了,只缺少表面抗体,她还想把表面抗体打出来。

        苏先生先用干扰素后又用拉米夫定治愈了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11.63,他问:通过治疗产生的抗体和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有何不同?

       最近几天竟有五位网友提出关于抗病毒治疗清除“小三阳”的问题:前面二位病友治疗有了一些好转,希望继续治疗能逐渐清除“小三阳”;第三位曾经表面抗原转阴过,现在又逆转位“小三阳”;第四位一、二、三都阴了,还想把表面抗体也打出来;最后一位经过治疗已经清除表面抗原、出现表面抗体,乙肝已经恢复,但对此还有一点疑问。

       一般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是不能根治的疾病,现在用干扰素治疗有了可能性,我们能够努力去追求这一目标吗?

   抗病毒治疗清除“小三阳”能有多大几率?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全国大约有多一半的成年人自然感染而产生了表面抗体,这些都是对乙肝病毒免疫正常的人。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对一般感染的免疫反应都是正常的,但对乙肝病毒却缺乏正常免疫反应(医学术语“免疫耐受”)。在这些人中25%将发生肝炎;大多数继续携带的要到四十岁后逐渐清除“大三阳”,又经过若干年才能清除“小三阳”。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比慢性携带者要强一些,而比一般成年人要弱的多。迄今台湾和香港对慢性乙型肝炎华人用干扰素治疗的报告,没有发现能清除“小三阳”的,这一结论发表在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处理慢性乙肝的指导意见中。

        一般认为:华人的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耐受性(就是对此种病毒缺乏清除反应);而欧美人发生在成年期,慢性肝炎治好后近半数人会产生表面抗体。

       上述结论不完全正确,我们参加过派罗欣的国际临床试验,在我国全体“大三阳”的病人中治疗后约3~5%、在已经清除“大三阳”的病人中也只有近10%表面抗原消失。我们自己用赛若金治疗经过长期随访的374人,1年后在已经清除“大三阳”的病人中“小三阳”也清除的有8%,4年后才有10%。

       用核苷类药也有表面抗原消失的,因为这类药不能激发免疫,所以清除“小三阳”的非常少,这些年我还只见过用贺普丁6年后有2人。

    检测表面抗原的水平有什么意义?
       当前检查表面抗原水平,国际标准通用的是雅倍试剂,但也只能是半定量,我们多年使用,区别阴性和阳性比国内的定性试剂要灵敏很多,计量却并不十分准确,只能看个大概高低,定期连续检测可以看出下降的趋势。

       一般而言,抗病毒治疗结束时,“大三阳”清除而表面抗原还很高的,表示肝内病毒水平可能很高,停药后要很多年“小三阳”才会消失,在一年内还要警惕复发;“大三阳”清除后表面抗原较低的, “小三阳”可能只需要几年就会消失。

       干扰素治疗中表面抗原水平降到很低,如雅倍试剂检测在10单位以下,如果继续治疗,可能两三个月内就能转阴(<2.1),但也有人半年后才转,个别人甚至1年后才转阴;也有慢慢又长上来的,对“小三阳”转阴虽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却确是“难能可贵”的。

   当前抗病毒治疗能达到的终点是什么?
       当前国内外肝病专家的共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终点还只能是:①HBV DNA稳定保持在很低水平;②HBeAg转阴;③肝功能正常。这样,只是肝内还有很少数量的病毒,处于相对的复制静止状态,血清中检不出病毒,没有传染性;炎症病变恢复,不会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了。

因为只有很少数病人在治疗结束时能够获得“小三阳”清除,只有在表面抗原很低的病人,稍稍延长一些治疗时间试一试,不宜作为追求的目标。

    通过治疗产生的抗体与自然感染产生、或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有何不同?
       自然感染后产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因为都是正常免疫的人群,产生的表面抗体很稳定,即使几年后消失,仍有免疫记忆,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时,马上就能转回阳性。所以已经有过表面抗体的人,至少在十几年内是不需要加强注射的。

       然而,通过治疗产生的表面抗体不是非常稳定,体内还可能残存很少数量的病毒,有少数人还可能会逆转。我们近些年来用干扰素治疗了近一千病人,有60多人表面抗原消失、或者已经产生了抗体,有2人表面抗原又逆转为阳性了,其中1人是因眼病用了皮质激素,另一人没有找到转阳的原因。



       我认为医生应该实话实说,相信病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只有让病人了解真实的情况,才不会耽误治疗,才不会浪费精力和钱财。

                                                                                                    骆抗先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2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2

我是“小三阳”为什么病情突然这样严重?(2007-09-30 16:58:27)转载   

    关于“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和“小三阳”乙型肝炎,我们已经写过4篇博文了。但是还不断有网友提问,“勇敢的心”先生还代表一些网友叫我再写一篇。
    “小三阳“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是感染的恢复期,几年后乙肝病毒就会消失,但却在白白担心;有些人肝炎还在进展却不自知,等到发现可能已是晚期肝病,却感到非常突然,但已经被耽误了…………。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是什么样的?
    在长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多数人逐渐清除病毒,随之变为感染静止的“小三阳”:血清HBV DNA检不出,肝功能正常,这是“小三阳”的慢性携带;但有一些人虽然也是“小三阳”,但血清病毒尚可检出,转氨酶也偏高,可能发展为“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的慢性携带是感染的恢复期;而“小三阳”的慢性肝炎却比“大三阳”的肝炎要复杂得多。

    因为“小三阳”的肝炎是由一种特定变异的乙肝病毒株引起的,这种病毒株比没有变异的病毒株复制活性低,血清HBV DNA的水平不太高,一般低于6次方;血清转氨酶也不很高,常常只有100多一些,许多病人只有60~80。转氨酶并非肝脏所专有,如在正常最高值(40)的2倍以下(<80),得一次感冒或打一场篮球后都可能会稍稍升高,但过几天就会降到正常;而“小三阳”肝炎病人的转氨酶半个月后检查还是高的。有的病人病情可以在1~2个月中反复波动,血清病毒和血清转氨酶水平有时升高、有时正常。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为什么常常被耽误?
    慢性肝病有时是一种比较隐蔽的疾病,没有什么症状,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很重的肝病。从慢性携带发展到慢性肝炎、再到肝硬化,至少要十几年,再到晚期肝病或肝癌一般要几十年。但许多因腹水、呕血或肝癌来住院的病人,自己说几个月前还能上班、甚至还能劳动,发病才是“几个月”的事。如果病变缓慢而隐袭发展,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似乎很容易就能“治疗好”:吃几个月的降酶药转氨酶就正常了;吃几个月的贺普丁HBV DNA也检不出了。但是只要一停药,不久又会复发。于是有些人不舒服时自己买点药吃;“好了”就停药。这样不规范的治疗,只会掩盖病情的真相,岂能不耽误病情的发展?

    对“小三阳”慢性肝炎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要比“大三阳”的病例困难得多。必需把何时发现“大三阳”、何时转为“小三阳”、多少时间检查一次肝功能、吃过什么药、等等“流水账”和所有验单都提供给医生。如果过去没有定期检查,只把最近的几张验单给医生看,最有经验的医生也很难判断你的病情。

    为什么必须定期检查?
    对于“小三阳”慢性肝炎特别需要长期的定期检查(主要是每3个月检查血清转氨酶),积累数据,可以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如有一系列转氨酶的数据,可能确定发病的时间,才可能判定病情而不被耽误。

    如果血清转氨酶很高,表示肝组织炎症明显,如未能用降酶药迅速控制,可能破坏较重而导致肝纤维化;如能迅速控制,遗留的纤维化不会太重。另一种情况:血清转氨酶不很高,但降酶治疗时用时停,转氨酶也时高时低,少量炎症破坏,有少量纤维化,时间长了,逐渐累积,也可能发展为重度肝纤维化,最后成为肝硬化。所以,评估病情,不仅要看转氨酶升高的幅度,更需要看转氨酶持续的时间,而且持续的时间比升高的幅度更重要。

    如果你曾经血清转氨酶升高,现在正常,医学术语叫做“非活动性携带”(与我们常说的“慢性携带”有何不同?),少数人有时会复发,每年要检查转氨酶2次;如果你是“小三阳”的慢性携带者,但仍有少量病毒(如HBV DNA3次方或4次方),有可能病变活动,要每年检查转氨酶2次;即使检不出病毒,每年至少也要检查转氨酶1次。

    但非常遗憾,许多病人不重视定期检查,即使有过一些检查也不注意保存验单(每张验单你至少要化几十元!),因为资料不全,数据不足,有时只能做肝穿刺了。

                                             骆抗先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3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3

我是“小三阳”为什么病情突然这样严重?(2007-09-30 16:58:27)转载   

    关于“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和“小三阳”乙型肝炎,我们已经写过4篇博文了。但是还不断有网友提问,“勇敢的心”先生还代表一些网友叫我再写一篇。
    “小三阳“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是感染的恢复期,几年后乙肝病毒就会消失,但却在白白担心;有些人肝炎还在进展却不自知,等到发现可能已是晚期肝病,却感到非常突然,但已经被耽误了…………。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是什么样的?
    在长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多数人逐渐清除病毒,随之变为感染静止的“小三阳”:血清HBV DNA检不出,肝功能正常,这是“小三阳”的慢性携带;但有一些人虽然也是“小三阳”,但血清病毒尚可检出,转氨酶也偏高,可能发展为“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的慢性携带是感染的恢复期;而“小三阳”的慢性肝炎却比“大三阳”的肝炎要复杂得多。

    因为“小三阳”的肝炎是由一种特定变异的乙肝病毒株引起的,这种病毒株比没有变异的病毒株复制活性低,血清HBV DNA的水平不太高,一般低于6次方;血清转氨酶也不很高,常常只有100多一些,许多病人只有60~80。转氨酶并非肝脏所专有,如在正常最高值(40)的2倍以下(<80),得一次感冒或打一场篮球后都可能会稍稍升高,但过几天就会降到正常;而“小三阳”肝炎病人的转氨酶半个月后检查还是高的。有的病人病情可以在1~2个月中反复波动,血清病毒和血清转氨酶水平有时升高、有时正常。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为什么常常被耽误?
    慢性肝病有时是一种比较隐蔽的疾病,没有什么症状,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很重的肝病。从慢性携带发展到慢性肝炎、再到肝硬化,至少要十几年,再到晚期肝病或肝癌一般要几十年。但许多因腹水、呕血或肝癌来住院的病人,自己说几个月前还能上班、甚至还能劳动,发病才是“几个月”的事。如果病变缓慢而隐袭发展,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似乎很容易就能“治疗好”:吃几个月的降酶药转氨酶就正常了;吃几个月的贺普丁HBV DNA也检不出了。但是只要一停药,不久又会复发。于是有些人不舒服时自己买点药吃;“好了”就停药。这样不规范的治疗,只会掩盖病情的真相,岂能不耽误病情的发展?

    对“小三阳”慢性肝炎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要比“大三阳”的病例困难得多。必需把何时发现“大三阳”、何时转为“小三阳”、多少时间检查一次肝功能、吃过什么药、等等“流水账”和所有验单都提供给医生。如果过去没有定期检查,只把最近的几张验单给医生看,最有经验的医生也很难判断你的病情。

    为什么必须定期检查?
    对于“小三阳”慢性肝炎特别需要长期的定期检查(主要是每3个月检查血清转氨酶),积累数据,可以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如有一系列转氨酶的数据,可能确定发病的时间,才可能判定病情而不被耽误。

    如果血清转氨酶很高,表示肝组织炎症明显,如未能用降酶药迅速控制,可能破坏较重而导致肝纤维化;如能迅速控制,遗留的纤维化不会太重。另一种情况:血清转氨酶不很高,但降酶治疗时用时停,转氨酶也时高时低,少量炎症破坏,有少量纤维化,时间长了,逐渐累积,也可能发展为重度肝纤维化,最后成为肝硬化。所以,评估病情,不仅要看转氨酶升高的幅度,更需要看转氨酶持续的时间,而且持续的时间比升高的幅度更重要。

    如果你曾经血清转氨酶升高,现在正常,医学术语叫做“非活动性携带”(与我们常说的“慢性携带”有何不同?),少数人有时会复发,每年要检查转氨酶2次;如果你是“小三阳”的慢性携带者,但仍有少量病毒(如HBV DNA3次方或4次方),有可能病变活动,要每年检查转氨酶2次;即使检不出病毒,每年至少也要检查转氨酶1次。

    但非常遗憾,许多病人不重视定期检查,即使有过一些检查也不注意保存验单(每张验单你至少要化几十元!),因为资料不全,数据不足,有时只能做肝穿刺了。

                                             骆抗先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3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4

对“小三阳”感染能掉以轻心吗?(2007-07-15 18:30:12)转载   

    博文先生提出:小三阳、DNA<1000拷贝、ALT正常或者轻微上升。长期接受的思维是只需要定期复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这类病人一出现不适,就进入了肝硬化。于是博文先生问我:对这种情况的病人您有何建议吗?

     一方面,“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约占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2/3,我国可能有七、八千万人,将会逐渐清除病毒而痊愈;另一方面,“小三阳”肝炎比较隐蔽,容易复发,肝硬化和肝癌病人极大多数都是“小三阳”。而这两者有时难以截然清楚鉴别,为此我们老早就贴出了有关“小三阳”的3篇博文,其中《“小三阳”感染者的病情有什么不同吗》就是讨论这两者的区别。博文先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临床现实问题,前文语焉不详,故再做一些补充。希望“小三阳”的网友对这几篇博文能仔细阅读,原文中未说清楚的可以再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的“小三阳”有什么特点?
    在“小三阳”携带者,如血液中检不出HBV DNA,长期定时检查肝功能都正常,表示病毒几乎不复制。所以不传染,也不发生肝炎,身体健康。肝细胞中还存在较静息的病毒,复制很少了,新生的肝细胞很少再被感染,已经感染的肝细胞最终因衰老而被清除。再过十几年,“小三阳”消失了,乙肝病毒感染也就结束了。

    临床不明显的“小三阳”肝炎有什么特点?
    “大三阳”的慢性肝炎(症状显著或隐蔽)拖的时间长了,病人体内总会增长一些免疫力。乙肝病毒受免疫的压力,为了继续在体内生存,只有改头换面,变成假的“小三阳”才能逃脱免疫清除,病毒改变自己叫做“病毒变异”。这种变异病毒复制活性不很强,故感染水平不高,炎症反应也不很重,可以长期被忽视。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病情隐袭,病变逐渐积累,可在“无症状”或“轻度肝炎”的过程中逐渐进展为晚期肝病,发生肝硬化的几率不低,当前住院的晚期肝病中大多是“小三阳”。

    两者会互相转化吗?
    大多数“小三阳”肝炎病人,经过较长时间后会病毒复制静息,进入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恢复期。很少数“小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有损害肝脏的诱因、或者自发的转变为“小三阳”肝炎。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但两者转化的几率差异非常大,“小三阳”携带者复发为肝炎的几率非常低,但我国有众多的“小三阳”携带者,复发的就不是很少数了。所以,“小三阳”肝炎病人,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小三阳”携带者也要定期复查有否发生肝炎。

    怎样预防恢复期的“小三阳”进展为肝病?
    酗酒、服用伤肝药物是比较明显的原因。对一些“西药”大家都比较警惕,对中药许多人都认为很安全,其实现在的药物性肝炎有40%是中药引起的,尤其是“老军医”卖的药和电线杆上贴的“祖传秘方”,发生中毒的已屡见不鲜。“小三阳”携带者已静息的病毒,因饮酒而激活的例子太多太多,但是靠酒宴才能办事,已是我国商场和官场中的痼疾,你自己考虑怎么办吧。

    许多人并没有明显的原因,大概是免疫一时降低吧,可能因为劳累、情绪、营养或其他疾病,也有什么原因也找不到的。

    在“小三阳”感染者中,怎样鉴定出临床不明显的肝炎?
    血清HBV DNA可以很低水平,有时查不出。血清转氨酶是波动的,如果1年偶然查1次,升高时没有检查,检查时又不升高;有时只是小幅度升高,吃几片降酶药你就不管了。其实病变在不断的轻微活动,轻微的炎症,轻微的破坏,就可以有少量肝纤维化,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十几年或几十年,于是如博文先生所说:一出现不适就进入了肝硬化。其实肝硬化那能马上发生,只是病变进展比较隐袭,你没有发觉它的进展罢了。

    对自己的健康多关心一些,不顾健康去挣钱,挣了钱未必能买回来健康。小三阳的网友,我劝你多跑几次医院,定期检查乙肝病毒和血清转氨酶。如果检出HBV DNA了,每3个月就去查血清转氨酶,临床不明显的肝炎及其隐袭性的进展总是能查出来的。

    对临床不明显的“小三阳”肝炎怎样处理?
    临床不明显的肝炎服用降酶药来控制炎症活动倒是不困难;因为都是变异病毒引起的,病毒变异就是要逃避你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所以要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却未必容易。

    不能等闲视之,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忧心忡忡,重视了总是能够治好的。先把诊断弄清楚,常常需要长时间观察,必要时需做肝穿刺。与医生合作,耐心地去抗病毒治疗,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至于如何抗病毒治疗,我已写过许多篇短文了,请你花些时间阅读。生命攸关,健康攸关,医生必须亲自见病人、亲自看验单,我不能在网上诊病开药,请网友们谅解。

                                                           骆抗先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4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5

“小三阳”感染者的病情有什么不同吗?(2007-03-06 08:52:59)转载   

    是的,“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者有两类,其性质、病情、处理和后果完全不相同,你如果是“小三阳”感染者,你就必须区分清楚。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恢复期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经过可分2个时期:开始都是“大三阳”,病毒大量复制;随着人体免疫的发展,病毒复制逐渐减少,许多年后转为“小三阳”。
    在“小三阳”感染者,乙肝病毒复制非常非常的少,血液中已经检查不出来了,当然传染性非常非常的低;乙肝病毒复制非常非常的少,一般也不会发生肝炎了。再过十几年,“小三阳”消失了,乙肝病毒感染也就结束了。因而,“小三阳”携带者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
    我国有1.2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大多数是“小三阳”;我国有近3千万慢性乙型肝炎,其中约1/3是“小三阳”。因此,在“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者之中,极大多数是携带者。

    乙肝病毒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
    然而,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当中,有少数是“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这是怎样发生的呢?
“大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没有很好治疗,拖的时间长了,病人体内总会有些免疫功能。乙肝病毒为了继续在体内生存,只有改头换面,变成“小三阳”才能逃脱免疫清除。病毒改变自己叫做“病毒变异”,病毒变异为了逃脱免疫清除,叫做“免疫逃避”。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或者规范的治疗而效果不好,病毒也会变异成“小三阳”。大多数“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就是这样转变来的。
    很少数“小三阳”的慢性携带者因为酗酒、用伤肝药物、或其他诱因,也可能发生慢性肝炎。
    此种变异病毒复制活性不很强,“毒性”也较低,故感染水平不高,炎症反应也不很重,所以长期不被重视。
    “小三阳”的慢性肝炎病情隐袭,病变逐渐积累,可在“无症状”或“轻度肝炎”的过程中进展为晚期肝病,发生肝硬化的比率较高,当前住院的晚期肝病中大多是“小三阳”。
所以,“小三阳”的慢性肝炎主要是在“大三阳”时期没有治疗好被耽误的,过去已经耽误了,切莫再耽误了。

    同是“小三阳”,怎样区别?
    一样的乙肝病毒感染,一样的“小三阳”,一个是快好了,一个却比“大三阳”还要差。两者怎样区别呢?
    最重要的是检查血清病毒(HBV DNA)和肝功能。“小三阳”的慢性携带者血清病毒阴性,有时也可有很低水平的HBV DNA,而多次检查血清转氨酶都正常。“小三阳”的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却不一定有“大三阳”病例那样高的水平;而且可有波动,有时可能正常,但多次检查中的多数是不正常的。
    对“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要比“大三阳”的病例困难得多。在100例“小三阳”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大约有30例已经是早期肝硬化、甚至已经是轻度的肝硬化了。
    “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的问题要比“大三阳”的多,请参考《对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切莫掉以轻心》一文。

骆抗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5


作者: 手捧心肝    时间: 2010-4-18 03:36

乙肝"小三阳"比"大三阳"的肝炎更要重视(2007-01-10 13:25:27)转载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是“小三阳”的一种,指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阴性、e抗体(抗HBe)阳性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慢性乙肝。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如何形成的?
    在长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多数人逐渐清除病毒,随之变为感染静止的小三阳:血液中检测不到乙肝病毒(HBV DNA),肝功能正常;但另外一些患者体内病毒水平未能降低,也出现了e抗原(HBeAg)转阴,这些患者就称之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按传统的说法,这些患者也是“小三阳”,但与静止的“小三阳”不同,这些患者仍需要积极治疗。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后期。界定为:HBsAg(+)、而HBeAg(–)、抗HBe(–)或(+),此种状态超过6个月;病毒持续复制,血清HBV DNA水平高于1×103拷贝/毫升;病变长期活动,转氨酶大于正常值的1.5倍以上,可以持续升高或间歇性波动。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病毒与免疫斗争的结果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一般都由发病多年的e抗原阳性病例转变而来。病毒在与人体免疫系统的长期“斗争”中,为逃避免疫清除,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的病毒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清除起来也更困难。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在血清e抗原(HBeAg)转阴的同时、或其后病变活动,也有静止多年后才活动的,病变活动就成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为什么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常被忽视?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转氨酶往往只是轻度增高,也没有明显症状,不定期检查常不被发觉;偶尔发觉了用一些保肝降酶药物短期内就可降至正常,误认为病情已经控制了;血液内病毒水平也较低,口服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药物,在不很长的时期病毒就能转为阴性,误认为病情已经“痊愈”了。然而,停药后非常不稳定,病变常持续低度活动、或间歇性活动,也可能长期静止后“忽然”急性加重。
    此种变异的病毒复制活性不很强,“毒性”也较低,故感染水平不高,炎症反应也不很重,所以不容易被重视。

    为什么许多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更严重?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可以暂时缓和,但很少能自发性痊愈。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严重性:
    一是变异病毒的复发率很高,抗病毒治疗效应短暂,持续效应率很低;二是病情隐匿,病变逐渐积累,可在“无症状”或“轻度肝炎”的过程中进展为晚期肝病,发生肝硬化的比率较高,当前住院的晚期肝病中大多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
    对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要比e抗原阳性病例困难得多。在100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大约有30例已经是早期肝硬化或轻度肝硬化了。

                                                           刘志华
作者: 求康    时间: 2010-4-18 21:13

2、多次检查HBV DNA都超过4次方;如果HBV DNA5次方或超过5次方,即使转氨酶正常也需要抗病毒治疗。
==========================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效果怎么样?如果治疗效果差还不如不治。
作者: 千里放歌    时间: 2010-4-18 21:47

原帖由 求康 于 2010-4-18 21:13 发表
2、多次检查HBV DNA都超过4次方;如果HBV DNA5次方或超过5次方,即使转氨酶正常也需要抗病毒治疗。
==========================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效果怎么样?如果治疗效果差还不如不治。 ...

这种情况一般建议用核苷类治疗,一般建议需要长期服药,直至抗原消失。
作者: 求康    时间: 2010-4-18 22:58

原帖由 千里放歌 于 2010-4-18 21:47 发表

这种情况一般建议用核苷类治疗,一般建议需要长期服药,直至抗原消失。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根本没效果,不如不治。核苷类药物都有变异可能,再者,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犹如吃毒药,伴有乏力,腹泻,恶心等各种轻微副作用,在没有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生命质量,不如不吃。
目前医学界也没有关于该类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的临床数据。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