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不发都不行 [打印本页]

作者: ltbyym    时间: 2009-12-27 15:04     标题: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不发都不行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这样写的: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作者: ltbyym    时间: 2009-12-27 15:25

房价为什么这么高?大概是在1990年,中国政府版布法律,禁止城市户口的老百姓到农村买房建房,农民只能卖自建房,不能买自建房,此举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成为无房户,一辈子成为租房人,使房价完全掌握在开发商手里,现在忽悠中国老百姓说要控制房价,是在把中国老百姓当成愚驴耍。
世界公认的房价工资比是人均年工资的3到6倍,而中国是这个数的十倍,其实还有一个简单的算法,买一套普通的公寓住房,其房价正好被控件在一个人一辈子的工资上,而且房子(房子所占的土地)只有七十年的租用权,不有所有权),操,把老百姓当什么了

作者: 曾经爱你    时间: 2010-1-4 13:34     标题:

实际。。。。。。。。。。。。。
作者: super07    时间: 2010-1-4 15:38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3-9 21:15

比较中国和加拿大房产看谁更健康
2009年,加拿大什么最热?答案一定是房地产。然而要和中国沸腾般的房产热度比起来,加拿大的房产充其量只是一杯温水。中国和加拿大的房产市场既相互联系,又可相互借鉴,笔者从衡量房产市场是否健康的各项指标出发,对中、加两国房产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以求为正确认识两国房产市场提供客观依据。

宏观数据比较2009年中、加房产市场
2009年中国房市问题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福布斯》杂志12月18日刊文称,“中国房地产是仅次于黄金的全球第二大可能爆破的金融泡沫”。 《福布斯》列举了全球七大迫在眉睫的金融泡沫,依次为黄金、中国房地产、美国国债、新兴市场股票、大学学费、基金和期铜。美国主流媒介认为现在的中国很像当年日本和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前夕的景象。但中国房产泡沫能否如《福布斯》所言,笔者认为关键取决于中国有没有调控的决心和正确政策。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1%;商品房销售额4.4万亿元,同比增长82.8%;商品房均价469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1%。中国房产销售如此火爆,难道是中国百姓消费能力迅猛提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专家统计,过去五年里,国内10%的最富人群买去了50%的房子,40%的富人买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民众只购买了15%左右的房子。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富人市场特征,而且是以投资收益为主要目标的市场。据统计,中国许多一线城市的楼盘销售80%属于投资者,而且这种泡沫正向二、三线城市蔓延,非常像当年的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在深圳,一股“全民炒房”的势头火热兴起。2009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2304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3%,环比11月份上涨14.89%。量价齐升,深圳上演了2009最后疯狂。在北京四环以内的上市新房均价已经突破2万元。按照目前北京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家人”不吃不喝需要27年才能买到一套期房。在上海,12月上海全市商品住宅周均价已连破每平方米2万元、2.2万元两个关口,与去年全年商品住宅13665元/平方米的均价相比,已大涨了60%。在海南, 仅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获得国务院批准后的5天内,整个海南省商品房销售量就达到了2008年全年销售量的总和。海口一楼盘1月16日的价格为每平方米1.5万元,17日已经上涨到1.7万元,而该楼盘2008年的售价为每平方米4000多元。 而三亚凤凰岛刚刚创造出销售奇迹,该项目一期开盘700套,在1月11日开盘当天便销售一空,均价每平方米高达6.5万元,不但在海南创下销售纪录,在全国也极为罕见。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房产涨幅势头绝对是小巫见大巫。据加拿大地产协会(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报告,2009年前11个月,加国平均房产物业价格上升了大约4.4%。其中,独立平房(detached bungalow)房价上升到31万5055元,升幅6%;标准的二层住宅(standard two-storey home)价钱上升至35万3026元,涨幅5.2%;标准的共管公寓(standardcondominium)单位价格上升到20万5756元,升幅6.4%。 而2009年全国平均价格将为$317,000左右. 据多伦多房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简称TREB)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大多伦多地区成屋销量为87,308单元,而平均房价比2008年仅上涨4%,至395,460元。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的房产销售数量、房产平均价格均脱离了正常上涨幅度,不容置疑地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房产泡沫。针对于此,中国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规范房产市场。第一,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二套房贷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第二,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第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手打击开发商囤地行为。相对于中国纷纭复杂的政策调整,加拿大对房产市场的规范则显得简单、轻松得多。因为有了稳固的金融体系,加拿大仅凭借利率的调整,就可以有力控制住房价的浮动。自从央行利率降至2.25%,加拿大房市便迅速摆脱低迷状态,迅速实现V型逆转并持续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2010年中之后央行大幅度调升利率,那加拿大房产平均价格必然下降。

从“居民可支付收入与房价比”看中、加房地产
居民可支付收入与房价比是指一个家庭把全部收入投放在房产上,需要多少年才能买得起的数值。根据1993年联合国对107个国家的调查,一般居民可支付收入跟房价比大概是3到6左右,这是一般的标准。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的调查结论,中国多数内地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基本都在15-20之间,一线城市及部分沿海城市多数在20-30之间。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目前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达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按照目前北京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家人”不吃不喝需要27年才能买到一套期房。相对于国际通用3-5的健康值,以及6的危机值而言,中国的房价比已经处于危险程度。相对而言,加拿大的居民可支付收入与房价比则健康许多。根据统计,全加拿大的平均指数为3.5,多伦多的指数是4.4,处于正常范围,温哥华的指数为8.5,虽然严重超过了正常范围,但相对于中国二三线城市15-20之间仍然小许多,更不用说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20-30之间了。而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 德国人平均5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美国人大致4年可以购买一栋200多平米的独居;日本东京的房价收入比为5左右。纵观世界物价最高的一流城市,纳入居民“最难以承受”之列、房价收入比很高的城市有悉尼房价收入比为8.5,纽约7.9,伦敦6.9。悉尼名列前茅,但应注意,悉尼户均居住面积187平米,如果将悉尼的户均居住面积187平米减半,即减为95平米(与中国楼房的平均面积相近),悉尼的房价收入比只有4.25


从租金回报比看中、加房产市场
租金回报比是指买一个物业之后,租出去多少个月才能收回成本的数值。正常的标准是200个月或者18年左右收回租金。如果超过正常数值,则代表房产存在泡沫,超过越多则说明泡沫越大。根据统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平均数值是500-600个月左右,远远超过了正常数值。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一套房子需要50-60年才能收回成本,已经不能称为投资。目前,多伦多的租金回报比为180左右。普通市民购买房产之后,可以在15年间凭借租金收回成本,代表多伦多房产市场仍然处于正常范围。

从房屋承受能力指数看中加房产市场
房屋承受能力指数是指家庭在房产上的开销 (包括房款,水,电,汽,和地税等费用)占据全部家庭支出的比例。正常的系数应在30%-60%之间。如果低于30%这个系数,代表房价很低,家庭所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健康,不存在任何泡沫现象。如果超过60%,则说明家庭所在地区的房价过高并存在泡沫。而居民每年支付的住房按揭跟他每年的工资比,一般是28%到35%的水平,如果超过了这个水平,房价就比较高(要知道这里还不包括水,电,汽和地税的费用)。中国银监会规定,按揭贷款跟一般工资比是50%,这是比较高的。但是这50%来讲是极限,超过这个水平,居民购买能力压力就比较大,居民没有能力购买价格很高的房子。根据权威部门调查,多伦多的房屋承受能力指数为45%,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温哥华的系数已经超过60%,处于楼市泡沫的范围。据了解,多伦多房地产市场在25年来始终处于40%-45%之间。

多种数据证明,中国房地产已经存在很大泡沫,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调整,任其疯狂下去,那么到2011年之前,中国房产泡沫将被刺穿,从而再步日本后尘。简单的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国内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的程度。严重扭曲的不合理的房价已经掏空了千千万万买房自住者现在的和将来的一辈子的血汗钱。目前,楼市已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投资领域。虚高的房价已经强烈地剥夺了人民的幸福。相比而言,生活在加拿大的我们是幸福的, 加拿大的房产市场仍然处于健康的发展轨迹,房产价格的波动将随着利率变化而正常波动。

[ 本帖最后由 ltbyym 于 2010-4-3 16:16 编辑 ]
作者: 且共从容    时间: 2010-3-9 22:33

照个相..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3-9 22:43

:照啥
作者: 孤独枫    时间: 2010-3-10 09:23

照相呗,耶
作者: 且共从容    时间: 2010-3-10 09:23

照个相表明俺到此一游 茄~子~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3-10 11:38

原帖由 且共从容 于 2010-3-10 09:23 发表
照个相表明俺到此一游 茄~子~

原来是这意思啊,看俺还的继续学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3-18 22:02

战友们,要多少年的工资才能买的起房?
我准备勒紧腰,不吃不穿三十年攒钱买套只有七十年租期的公寓,大家觉得如何? :

[ 本帖最后由 ltbyym 于 2010-3-18 22:04 编辑 ]
作者: 归心    时间: 2010-3-20 13:09

原帖由 ltbyym 于 2010-3-18 22:02 发表
战友们,要多少年的工资才能买的起房?
我准备勒紧腰,不吃不穿三十年攒钱买套只有七十年租期的公寓,大家觉得如何? :

之前没想通,一代人买了房子代代传下去,以后的孩子们是不是可以不当房奴了,结果知道房屋归属期只有七十来年,还不如租呢!
作者: yanga    时间: 2010-3-20 15:33

原帖由 归心恋 于 2010-3-20 13:09 发表

之前没想通,一代人买了房子代代传下去,以后的孩子们是不是可以不当房奴了,结果知道房屋归属期只有七十来年,还不如租呢!

你想通了就好........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4-3 16:21

西班牙经济适用房

        首先卖房,从去年十二月底,得知租房的女士要在二月初退房,我们就在网上挂牌卖房。我首先查看了一下同一地段的房子均价,然后以略低于一般价格挂牌。两个月来,有数人来看房,但是只有一个人议价,并且给的价格很低。辗转两三个月,有数家中介跟我们签订合同,也没有任何消息。最终,我们不愿再把时间浪费在每周末带人看房上,就随便把房子卖掉了,卖的价格比零六年市场价下跌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买房子,在西班牙现在需要缴纳相当于房价百分之十的税,卖房子呢,税甚至更高!像我们,买房时的价格和现在卖出的差价,这个差价的百分之二十要交给政府!但是由于买房超过了十年,所以也有一定减税,但是税收最终还是超过了百分之十!!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西班牙炒房炒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如果你卖的是自住房(最低在此房住一年以上),卖了之后要重新买,这个税是可以继续减免的。而我们就亏了,因为这个房子虽是自己的,但是没有自住而是出租了。

        西班牙人跟中国人有点相似,喜欢占便宜。所以一般人买卖房子,合同签的价格,跟最后在市政房产管理部门上报的价格是有差别的,房产管理部门允许这种做法,所以他们在看了你们的合同之后,要询问你们,愿意申报的价格是多少,一般来说,差别不能太大的,也就三万欧元的差别而已,相当于你少交了三千欧元的税。差别太大了,他们也不允许。他们会审定然后追究的。所以不想被追究,安全的做法就是少申报三万欧元。

        然后买房,我看到许多去年三四月份我看过的房子,现在依然惨淡的在网上挂牌,打电话过去,原来还没卖出,原因当然是降幅不够大了。看到一套十五楼的景观房,三大居带一个十五五平方米的封闭景观阳台(马德里不像国内,高层楼房很少,这样已经算高层了),房东给我们看了零五年的官方开具的市价,四十七万欧元,现在了,要价三十二万,还有议价空间,并且挂牌六个月了,很多人想买,但是听房东说,银行收紧贷款,有个人交了一万订金,最后没能在银行拿到百分之百十的贷款!按道理是银行给你房价百分之八十的贷款的,但是如果你的工作不是够好的话,很有可能拿不到贷款。

        另外我们看到一个亮点.就是所谓的西班牙特色的经济适应房!.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发现有些期房很便宜! 一个四房两卫的,并且带游泳池健身房和网球场的所谓奢华房子,地段也很优越,在马德里东北区靠近la moraleja富人区(贝克汉姆的房子就在那里)的新开发区,三年之内通地铁,价格才二十四五万欧元,而且这些房子全部用新型材料隔音环保,带精装修------包括卫生间,厨房,地板,和各个卧室的整体衣柜(这在西班牙新房正常都是这样装修好的价格,国内一般都是毛坯,惨不忍睹)。怀着好奇心,我们打过电话去问。才知道这就是西班牙经适房。

        这个经适房,跟国内有很大差别。 首先就是, 他们价格经济,但是住的奢侈。 面积够大不过,还带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和儿童娱乐场所!并且各户都带两个车库(价格包含在总价里面),精装修!隔音环保新型材料!(他们法律规定,现新建筑必须使用新型隔音环保材料)

        其次,这个经适房的限制条件!

        第一,家庭年总收入不能超过三万五千欧元左右

        第二,不拥有其他住房

        第三,在两年半后拿房之前,需要支付五六万欧元费用(主要是一次性付三四万,然后每个月三四百欧元。

        第四,你需要推出,已交款可以全部退还(只扣除百分之一以内的手续费)

第五,十五年内不得以高于买入价卖出! 十五年以后,随便你卖多少!

这个经适房是怎么个建法,我们也搞懂了。这个经适房其实二三十年以前就有了。 属于个人集资建房。 政府鼓励并且给予一定优惠和补偿措施,专门的公司拟定好并推出一个项目,然后在政府通过议案以后,开始公开集资,一般规模五六十户左右,户型一般都是很大的,而且设施很好的。然后他们雇佣设计师,设计出六七套户型让住户选择,并且住户可以建议更改,比如你希望阳台更大些的,等等都可以跟他们说,所以这种情况下,住户是主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说出自己对未来房子的各种要求,公司细心听取,然后让建筑师更改直到住户心满意足。

这个有点类似你们三剑客之一的时寒冰(不是时寒冰,是本人——本博注)试过的集资建房。但是最终由于黑暗势力的强大而以失败告终! 与此不同的是,在西班牙,政府是鼓励这样的集资建房的,并且给予一定的补助!

我看到的是,经适房在西班牙,价格经济,但是住的自在奢华!穷人(或者是中产阶级) 不一定就要蜗居! 在这里,中产阶级住如此经适房,我们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呢?
作者: 奔跑者    时间: 2010-4-3 17:21

不是笑话,而是事实。
作者: 前夜与光明    时间: 2010-4-3 17:49

谁敢跟我打赌,啥时候官员财产公示,啥时候才会征收物业税。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4-24 19:49

德国房地产经验——去金融化
    德国人收入是中国人的10倍,柏林楼价和北京上海却相差无几。更耐人寻味的是,60%的德国家庭不买房,而是租房。中国人争当“房奴”,这不是中国人有病,而是13亿人都被疯狂的“5年翻一番”的楼市恐慌裹胁。德国人不当“房奴”,这不是德国人理性,而是德国楼市10年涨10%,所以无论周边地区楼市如何疯涨,德国人永远坐怀不乱,至今没有任何利益集团和国际热钱可以在那儿成功掀起中国范式的“全民炒楼捂盘运动”。
    德国整治楼市可谓“一剑封喉”。
    德国法律规定,房价超过“合理房价”20%,地产商即违法,必须罚重金;超过50%则不仅要罚重金,还可判三年徒刑,所以德国同样绝不可能出现中国范式的财富榜半壁江山被地产商占据的怪现状。德国买卖房地产先要交评估价值1%-1.5%的不动产税、 3.5%的交易税,买卖获利要交15%的差价盈利税,房屋出租收入则要交20%-45%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德国人的楼市需求始终很正常。无论周边地区楼价如何狂升,英法楼价翻番,德国楼市10年只升10%。5年前,包括高盛等在內的国际“热钱”为比价效应杀入德国楼市,最后都不得不在德国人不动声色的重税围剿下认输斩仓出局。“温州炒房团”现在也是国际“热钱”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敢抄底廸拜,对德国却始终敬而远之,这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到底什么样的房地产业最合理,什么样的住房制度最公平,显然德国人想的比我们清楚,做的也比我们坚决。
德国经验充分说明,控制房价并不难,难的是你能否排除一切干扰,真正把人民的“安居”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坚决减少和去除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如果你永远弄不清楚你的房地产业到底应该是金融(投资)属性第一还是公共属性第一,你的一切“以人为本”的产业政策和住房制度都是无稽之谈。
5年前中国楼市的投机主力是“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今天则是真正波澜壮阔的把13亿人都裹胁进来的“全民运动”。捂四五套房子的是小户,捂十四五套房子的是中户。报道称,国务院楼市调控新规公布的前夜,上海北京深圳都出现了一次抛售上百套房子的大户清仓行为。不彻底去除楼市的金融(投资)属性,上述行为都是一种暂时的战略退却和观望。今天京沪深渝等各大中心城市的投资性购房超过60%,租售比超过了1000%,这些都是震惊世界的。如果这种“刚性需求”是正常的,可以任其发展的,那么今天真正疯狂的就不是楼市,而是我们所有的学界良知和高层智囊。
    楼价失控,民怨沸腾,抑制需求,阻滞投资,绑架银行和各级政府,吞噬中国财富,正在危及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5-29 22:25

立法禁止炒房才是根本
  黄汉权一夜成名。
  这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的所长助理在回答《华夏时报》记者如何看待房产税开征时机时表示,三年内免谈。出乎黄汉权本人和《华夏时报》记者意料的是,就这么一句话,到网上就被标题成了"发改委表态房产税三年免谈"并因此引出发改委的澄清说明。
  黄汉权当然不能代表发改委,甚至都代表不了发改委产业研究所,黄汉权的言论只能代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是常识,既然如此又何谈官方立场?本来就是以讹传讹的事情,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房产税出还是不出,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有哪个权威的官方部门表过什么态,传言满天飞,版本天天改。税的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人民切身利益,不是个小事情,不经过充分的讨论、酝酿、博弈,不取得相当的共识,不经过纳税人的同意,一方面法理上站不住,另一方面操作上也难以落实。这是一个立法过程,水电涨个价还要开听证会,难道房产税这么大的事连个形式过程都可以省略吗?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市场,国外那些概念拿到中国难免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比如,中国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的,一般意义上的物业税在中国就不成立,但是尽管土地国家所有,但是老百姓买房却又要一次性购买70年的土地使用出让权,这个使用费算不算税,如果算,岂不是重复征收?不算,又该算什么?再看房产税,1986年国务院通过的房产税暂行条例说的非常清楚,征收的对象是营业用房,有租金的按租金的12%征交,没租金的所谓无租营业用房按剩值的1.2%征收。个人自住用房是免征的,为什么要免个人的自住用房,因为我们已经交过70年的土地出让金了!而不管是物业税也好,房产税也好,之所以会进入我们的视线,初衷都源于调控过热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专家们善良的天真的认为,如果把70年的土地金取消改为每年征收的物业税,房价的地价基数就会下降一大块,但是现在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你砍人家的命根子人家干吗?最坏的情况就是,土地出让金没有取消,又在这个基础上每年收取变相的物业税;房价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我们的居住成本又上升一大块,老问题没解决又添新问题。  既然一切问题都是由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我们要解决的又是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房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上涨,在脱离了人民正常收入之后还能如此上涨。是真实的居住需求吗?如果是,加税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大家不可能要交税就不住房;如果不是,那么加税无疑之中就是伤害了原来就因为房价上涨而受伤害的老百姓,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厉害的地方之一,中国有钱人的财富远远超过穷人的想象,让富人和穷人一样等比例交税,富人根本无所谓,穷人恐怕生存都成问题,所以加税不能扼制房价过快上涨。

  房价过快上涨的真实原因在于房地产已经成为富人的投资品种,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炒房"。过去是温州炒房团,现在是全国各地的炒房团,在炒房的背景下,政府投入再多的供应量也是不可能满足投机资金需求的,更不用说平抑房价,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房价会暴涨,一方面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让信贷失控,另一方面大量的产业资本进入作为资本市场的炒房市场,所以才会出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情景。2004年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但为什么越调控价格上涨越厉害呢?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的调控针对的都是供求关系,而且是作为消费的供求关系,但是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不在供求,而在充分流动性过剩下的投机炒作,囤积居奇。真正要做的是通过立法禁止"炒房",这比征收房产税有效的多。否则,不管征什么税,房价都降不下来。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7-12 21:26

新闻联播不敢播的俄罗斯现状 世界银行报告震撼
——新闻联播不敢播的俄罗斯现状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二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的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 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 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 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 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市、尚志市、木兰县和延寿县为 117元),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费指数为4687卢布,退休人员3383卢布,儿童4202卢布。由于“贫困线”的标准特别高,全俄罗斯平均计算,相当于人均GDP的40%,而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一块,就用在医疗、教育、补贴、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上。以莫斯科市2007年预算儿童补贴项目为例,全市明年财政预算,用于有子女家庭社会支持款项总额360亿卢布(108亿人民币),生育二胎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所获一次性补助金额将增加4倍,从2000 至1万卢布不等;每个儿童的月津贴数额将增加1至1.5倍;多子女家庭的年度校服补贴从1000卢布增至5000卢布;因在家照顾3岁以下残障儿童而不能外出工作的父母将获得每月4500卢布(1300人民帀);抚养三岁以下儿童的大学生家庭每月的食品补贴将增加两倍,从550卢布增至1650卢布;为预防社会孤儿出现及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发放给监护人用于抚养被监护人的资金数额将从4500卢布提高到6000卢布。(注:最新汇率10卢布=2.9731 人民帀)

可以这样说,今日的俄罗斯,“贫穷”是相对的,从绝对意义上,已经没有穷人了。民选的官员,拼命讨好选民,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之外,俄罗斯政府补贴,救济项目,共有几百项之多。这样情势下,在经济恢复了的俄罗斯,想当穷人,不容易做到。4月10日,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库德林宣布,根据俄罗斯 2007~2009年三年预算计划,未来三年间,实际工资还将提高50%。俄罗斯宏观经济分析和短期预测中心《俄罗斯经济长期趋势》报告预测,2012年前俄可赶上韩国、西班牙、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前,人均GDP可达29400美元。

我们再看看剧变后的东欧, 到了2006年已经有二个国家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馀国家人均GDP全部超过5000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在2020年左右,东欧国家将全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 本帖最后由 ltbyym 于 2010-7-13 22:09 编辑 ]
作者: qianjiangshui    时间: 2010-7-13 02:52

之前有地主跟佃户,现在佃户变成了房奴^_^
作者: fly52012345    时间: 2010-7-13 12:49

1%的人占有40%的社会财产,能不这样么?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0-7-15 22:26

德国人收入是中国10倍 柏林房价却不及京沪深
以现在的房价来看,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人都够资格投资移民。加拿大投资移民需要80多万加元,也就是500万到600万元人民币之间,就北京一地而言,很可能会将全球投资移民的市场淹没……
  针对出手阔绰的中国购房客,韩国济州岛专门为其打造"中国村",而如今在中国电影《非诚勿扰》的带动下,北海道也成了不少中国富裕阶层的下一个置业"目标"……
  没有高房价的城市化
  在中国的各大房地产论坛里,你都会找到一篇题为"德国房价缘何十年不涨"的帖子。据说"二战"以后,全世界只有德国没有发生过房地产泡沫,这大大颠覆了一些中国人眼中的常识: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房地产价格必然上涨以至于出现泡沫。
  看上去,德国房价与其城市规模一样显得有些"特立独行"。1977年至今,30年间德国平均房价仅上涨60%,而同期个人收入增长3倍;过去10年里,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上涨1%,扣除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而同期欧洲各国楼市无不大涨,伦敦同等规格的楼价比柏林高出10倍以上。德国人的收入是中国人的10倍,柏林的楼价却还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除了人口衰减、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和住房供求均衡之外,德国房价不涨之谜的很多其他原因颇值得中国人镜鉴。首先是德国宪法第20条规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民主的和社会福利的联邦制国家",政府把为国民提供住房保障作为其首要目标之一。德国政府每年会拿出专款补贴国民住房,86%的德国人享有不同额度的购房补贴和租金补贴,低收入者在德国可以申请租金低于成本的"福利住房"。德国政府目前已建成使用的"福利住房"已超过1000万套,占到全德家庭总数的约41%。尽管德国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公有土地和公房,但从不以"土地财政"作为政府"提款机"。德国也鼓励自建房、合作建房,以打破开发商对房屋供应的垄断,政府对合作社建房给予低息贷款、税收减免和补贴租金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合作建房占每年新建住宅总数的比例超过30%。
  柯茂庭是德国科隆人,他介绍说,在德国城市里,教堂周围的房子最高只能建三到四层,出于对一些建筑保护的考虑,德国北部一些地区甚至屋顶是什么颜色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定。
  "在德国,你不可能非常随意的投资一块地皮,想在那儿建什么就建什么。而中国房产市场上物业的开发非常自由和大胆。"他说。
  德国政府对楼市投机严厉约束,对地价、房价、房租等实行独立评估的"指导价"制度。根据德国法律,房价超过"指导价"20%即为"超高房价",构成违法,卖方可能面临最高5万欧元的罚款;一旦被认定超过50%,则为触犯《刑法》的"房价暴利",最高可判三年徒刑。在德国买卖房地产先要交评估价值1%-1.5%的不动产税和3.5%的交易税,买卖获利要交15%的差额赢利税。高企的交易成本使"全民炒房"风潮在德国难有土壤。
  其次,是否拥有一套住房并不构成德国人的一种社会身份象征和心理安全感的来源,即使房价如此之低,德国的自有住房率也只有42%,近60%的德国人选择租房而不买房。这也得益于政府鼓励修建租住房屋、保护房客权益等一系列政策。德国有严格的《租房法》,规定三年内房租不能提高超出20%,否则违法。而且所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都要确定该地区的"租房价格表",每两年更新一次,如果房东所定的房租超出"合理房租"的20%,则就作为"房租超高"论,遭到巨额罚款,超出50%者构成"房租暴利"的犯罪行为。此外,《租房法》还对房屋中介欺诈等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制,各种房客联盟的活跃也使得这个市场非常透明。因此在德国租房的安全感并不亚于买房,数十年居住在一所出租房中的德国家庭不在少数。
  虽然已经是跨国公司里的高管,柯茂庭来中国工作前,一家人也住在一套租来的公寓里。他说:"在德国,人们的观点不是非得要买一栋房子、有自己的房子才行,这个观点的确和其他国家的人不太一样。"
作者: 农夫的女儿    时间: 2010-7-20 11:45


作者: 宜苏    时间: 2010-7-23 14:41

生在中國,有伍仟年的歷史,我竟無語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5-11 10:17

据胡润富豪榜统计,中共全国人大代表中最富有的70人总资产为493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751亿美元。而美国参众两院最富有的70位议员,总财产只有48亿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5-11 10:18


 明天,中国枣业第一股"好想你"将进行申购,而姚记扑克的过会也意味着扑克牌第一股即将诞生。记者了解到,继红枣、扑克牌之后,驾校、足浴公司也纷纷酝酿明年上市,在市场扩容压力加大、新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下,另类新股的集中过会引发了广泛质疑和调侃,这些新股上市的前景也引发了市场担忧。
  尽管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姚记扑克的IPO仍然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质疑,市场人士称应该优先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上市,不少网友调侃:"扑克都上市了,接下来麻将牌也该IPO了吧?"

先吃个大红枣,再泡个温泉澡,坐下来打打扑克牌,再捏个富贵脚,最后咏琪为你美容美发,就去上班喽!感谢证监会,感谢发审委,想得周到,安排得真好。

作者: 没了    时间: 2011-5-14 20:38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消灭所有富不起来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 归心    时间: 2011-5-15 09:22


作者: bjjww    时间: 2011-5-15 23:30


作者: 陌    时间: 2011-5-16 00:07

最搞笑的是,ZF越打压房价,房价越涨。
无房无车无个性的我,闪亮着飘过~
作者: 叶儿    时间: 2011-5-16 09:38

陌 发表于 2011-5-16 00:07
最搞笑的是,ZF越打压房价,房价越涨。
无房无车无个性的我,闪亮着飘过~ ...

白菜,你滚。。。。
作者: 陌    时间: 2011-5-16 10:00

好伤心,无房无车还被喃喃歧视
作者: A善解人衣    时间: 2011-5-16 10:04

统计局称中国居民住房月支出111元

住房支出为115元(不包括水电费)的超标飘过~~~~~~~~~~~~~~~~
作者: 叶儿    时间: 2011-5-16 10:13

回复 陌 的帖子


作者: pansy2011    时间: 2011-6-5 21:46

现状如此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7-16 23:14

中国物价远超美国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中美差距或更显眼: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疯狂传播: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Hi1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Z4标价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不仅如此,因为商场里的化妆品价格"过于便宜",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
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务,比如理发,或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图书音像外,美国商品
  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即便"MADEIN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国内便宜50%以上。
  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事实上,在这个对价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在美国生活的中国记者高娓娓在出版的新书中特意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公斤).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诉记者,在美国,即使算上房租,一个人的正常工资(月薪两千美金)足够养活一家三口。
  对此现象困惑不已的群体中,还不乏经济学家。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他把更多的目光投到房价对比上。据他观察,在美国的二线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40万美元左右,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积,不包括附赠的前后院。
  "换句话说,美国人所说的房子放在中国其实就是别墅。"聂辉华略显遗憾地说,"而且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据国际不动产代理商戈登·罗克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这个中美物价对比是去年12月,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友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联手做的一次中美实地物价调查。调查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人民币)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
  21种被调查的商品价格,王佩按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6.7计算。
  王佩认为,由于豆腐、小青菜、韭菜等是中国人喜欢吃的,在美国需求量本身比较低,所以价格才超过中国。但肉蛋奶的价格,已经赶英超美了。
  据杭州市政府统计,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26864元(4024美元),而波士顿2009年人均收入为32255美元。
  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不想回来不是因为不爱国,"聂辉华说,"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最大交易成本是税负
  聂辉华发现,在繁复的物价比较中,两组数据被忽略了。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一个细节是,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四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
  那么,当今中国物价是否比美国还贵?几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急速膨胀,致使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20%多,从而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同时,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拉大,从而再次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推动物价上涨。
  但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告诉记者,在美国,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远比国内售价便宜,即使是美国制造,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比如她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连续提出两个问题。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0框架下,即使是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
  时寒冰则认为,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间接税。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而且,美国的商品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的间接税。
  比如,在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增值税,25.64元消费税以及4.02元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化妆品最终价格至少"贡献"50%以上。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将近6成。
  "或许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物价上涨的推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说。在他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是消费者埋单。
  在韦森看来,物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选择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策略,税负的增加无可避免,另一种路径则是通过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同时走上降低物价刺激内需的发展道路"。

作者: 常寂光    时间: 2011-7-18 07:54

没法比对。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7-23 20:48

常寂光 发表于 2011-7-18 07:54
没法比对。

不比不知道啊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7-23 20:49

本帖最后由 ltbyym 于 2011-7-23 20:50 编辑

网友提示:上次中国ZF出台了房地产史上是严厉的调控政策,这次将出台最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次将出台最最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以后将陆续出台最最最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最最最最最……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1-10-17 10:03

香港为何不怕“超级大盘股”
  A股跌跌不休,不断扩容的新股成了"过街老鼠",新股发行造成的市场资金缺血被视为A股疲软的重要原因。"停发新股",成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投资者最渴盼的政策利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何在一江之隔的香港股市从未有这等新股恐惧症?
  打新手续费制约散户
  在港股市场,虽然不乏专业的"打新一族",但他们要收敛许多--原因很简单,在港股打新,不似A股零成本。
  在香港,个人投资者可以使用白表和黄表两种申请表来认购新股。通过白表申请没有任何手续费,但缺点是收到的是通过邮寄的实物股票,必须存入证券公司才能交易,所以新股上市首日往往无法抛售,对专业"打新一族"而言,晚一天抛售意味着多一天风险;至于黄表,由于通过证券公司进行,所以新股上市首日可以确保抛售,不过代价是证券公司一般要收取100港元/次的手续费。这意味着,若打新未获分配新股,那就将直接出现亏损。因此,香港的"打新一族"一般不会逢股必打,而是会精挑细选,这也造成热门新股和冷门新股的认购倍数差距极大。
  不对称中签率制约大户
  在香港新股市场,真正制约大资金不要沉迷于"打新"的,还是其迥异于A股的不对称中签率分配制度。
  在A股打新,资金量越大优势越明显--在中签率恒定的情况下,资金量越大意味着中签新股的概率和数量越大,虽然此前新股改革后有了认购上限,但是对于手头有数百万至数千万元的打新者,制约很小。正因此,有大把资金一旦遇上行情不好就撤离到新股市场博取打新的稳定收益。
  但是,港股则不同,资金量越大,反而"越吃亏"。以港股今年上市的金盾控股为例,其总计获得79.2倍的超额认购,绝对算得上是今年的大热门。此股最低认购4000股,在新股发行中共有545人选择认购4000股,其中有273人获分配4000股,即545人的中签率是50.09%;此外有111人选择认购8000股,其中78人获分配4000股,中签率一下子锐减至35.14%。显然,上述分配遵循认购越多,中签率越低的原则,至于84位认购1224.8万股的打新"顶级"大户,每人仅获分配52.4万股,此外84人中的有75人再额外获分配4000股,他们的中签率低至4.31%。
  从以往惯例看,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尤其是"中资股",在上市时为了广结善缘,甚至会有"一人一手"的分配制度,确保所有打新者都能获分配一手新股,然后再就剩下的新股按照认购资金量越大中签率越低的原则分配,这意味着大户的劣势更明显。
  国际配售避免抽血
  在港股上市的新股,绝不是仅仅从香港的投资者那里获得融资。事实上,香港上市的许多新股尤其是融资规模较大的新股都有一个"全球发售"的过程,包含了香港本地"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两部分。此前说到的无论是散户还是大户的"打新",都属于"公开发售"环节下的,而香港新股上市认购的主力,则是"国际发售"环节--尤其是那些散户兴趣有限的冷门新股。
  比如今年另一只热门股高鑫零售,在未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总计融资79.65亿元,是近期仅次于中信证券的第二大融资大户了。虽然由于"公开发售"环节认购踊跃从而触发了回拨机制,但即使这样也不过占了全球发售的18.7%,高达81.3%的新股是通过国际发售环节直接交由那些大基金认购的。
  综上所述,A股虽然有着上亿投资者,但终究只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市场。一旦出现巨无霸新股或者新股潮,所有融资压力必须由本地投资者独立承担。而港股在本地的投资者至多百万,但却是一个国际市场,有包括欧洲、北美和亚太的国际投资者来共同承担新股的"融资压力",这自然使港股在新股发行上的承受能力要大于A股市场,香港本地投资者也从来不会为所谓"超级大盘股"而担忧。
作者: 陌    时间: 2011-10-17 16:27

无房无车无个性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的我,快速地闪过
静待房价大跌,静待中国来一场洗牌,可此时,ZF又出来救市。唉。。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1-13 23:17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1-13 23:17

秀才遇大兵-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


某日,秀才突然有种向大兵倾诉衷肠的冲动,于是秀才对大兵说:革命因为会流血死人我坚决反对,民主因为国民素质低我赞成缓行,我就是想要一点自由,而且还是打了折的自由,只谈现在不谈历史敏感话题,你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能够批准,将可以名垂在不光由你们自己编写的历史上。


听完秀才的诉求,大兵脸上划过一丝诡异的笑容,然后回答说:反对革命,缓行民主,思想越来越成熟,同时还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风范,这很好。但是你仍然想要一点自由,说明还不够好。你也不想想,就凭你一个秀才,有什么资本来谈条件?你手里既没有镰刀也没有锤子,仅有一只破笔杆子,有一口饭吃不错了。好好在围墙里呆着,别没事找事。


听完大兵的回答,秀才脑袋嗡嗡作响,不知所措。他终于意识到,只要大兵不愿意恩赐,秀才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他想要的那么一点自由。而秀才的余生将这样度过:绕着围墙一圈又一圈机械的行走,口中念念有词,不停的说:我真贱,我真贱,我真贱, … … …


如果舔菊花可以换来那么一点自由,舔菊花这个动作就是有价值的。然而舔完菊花之后,那么一点自由还是没有来到,舔菊花亏大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 … …


从低素质专制到高素质民主,人们一般设计如下两条路径:

第一条
低素质专制―――》高素质专制―――》高素质民主

第二条
低素质专制―――》低素质民主―――》高素质民主


在某种意义上,希特勒的军政府可以归入高素质专制阵营,因为纳粹党的首要目标就是清除劣等人种。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希特勒军政府的发展是与高素质民主背道而驰的。因为在专制环境中培养的高素质,服务对象的轻重缓急注定是专制优先民主殿后。所谓的素质培养也许可以循序渐进,但从专制到民主只能是基因突变。在高素质背景下完成这种基因突变,其付出的代价往往比在低素质背景下更为惨重。因为基因突变更多意味着背叛过去而不是遗传继承,过去越辉煌,需要为背叛付出的越多。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选择了第二条路径,虽然这通常伴有流血死人的暴力革命。因为比较选择两条路径的中途站(高素质专制和低素质民主)之中,大多数的基本准则是两害相权取民主为其轻,少数的基本准则是两利相权取高素质为其重。



秀才遇大兵,等死或找死。死期指日待,活路望眼穿。




CSL 敬候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 身体是本    时间: 2012-1-24 11:23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2-9 21:59

小孩子看cctv新闻联播看多了,作文竟然写成这样
国庆前夕,某地五小四年级一班学生刘小华因患感冒请假。班主任指示班干部自发到刘小华家里慰问。第二天班里的黑板报登出了一篇《本班新闻》。全文如下:
       本班通讯 10月的**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鲜花斗艳,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小华同学家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四年级一班班长王唐唐 ,副班长张宝在体育委员欧阳孟楠,文艺委员李美丽的陪同下,不远千米,深入到患感冒发低烧的班级普通成员刘小华家中,为他带去了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王班长与张副班长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刘小华的房间,饶有兴致的玩了四盘“魂斗罗”游戏,与普通同学同乐。接着班级领导与刘小华双亲亲切的拉起了家常。王班长还愉快的回忆起去年和刘小华考试一起作弊的往事。
       在交谈中,王班长多次关心的强调:“刘小华生病了,就不要做作业,好好休息,身体是本钱”刘小华激动地说:“谢谢班长的关心,我一定战胜病魔,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早日回到温暖的大集体中,回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中间”。 班长握住刘小华同学的手亲切的问:这里打针要多少钱啊?能报销多少?小华说:3块钱,能报销1.3元,班长又说:家里能负担的起吗?小华又说:能负担得起,谢谢班里的好政策和班长的关心,让我打得起针,过上幸福快乐的好日子……会谈始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班领导就刘小华的疾病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王班长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学校,班级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小华同学表示要用“3个代表”伟大思想武装自己,抵抗病魔。要紧紧团结在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集体周围,一心一意抓学习,聚精会神谋发展……接着,王班长一行又在刘小华家门口兴致勃勃的踢起了毽子。蓝天如洗,鸟儿也受到了温暖的感染,唧唧喳喳,歌唱美好和谐的生活。
       中午,刘爸爸买了热气腾腾的肉丸包子和紫菜汤,宴请了王班长一行。席间,宾主就小学生连吃两根冰棍是否会闹肚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愉快的双边会谈。王班长责令卫生委员:以此为鉴,一定要严把卫生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最后,王班长离开刘小华家时对送行的人们语重心长的说:刘小华同学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同病魔做斗争,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身体进一步向良好方面发展,后期一定不要松懈,要紧紧抓住打针这个基本点不动摇,使刘小华同学切实的享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慰问成果,努力实现疾病细菌的持续减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既需要扎扎实实的学习,又需要新的思路和措施。
       陪同访问的还有:班团委书记牛刚,纪律委员会主任毕门厅同学,班足协主席罗多同学,前副班长成蒙语,班长办公室主任崔莹莹,副班长助理王红,班级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咧咧等领导。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2-23 10:27

请默哀 限购令在上海已经完全被废除
  作为套在地方政府头上的紧箍咒,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被各地政府想尽办法化解、突围,只不过有的办法太直接,霸王硬上弓,搞得中央没有面子,很快就被叫停。比如,芜湖市出台的"免契税、补贴"的楼市新政,新政以红头文件形式下达,证据确凿。并且,新政没有任何前戏部分,无论入戏的还是看戏的,都觉得索然无味。好比跳交谊舞,第一步就踩在了对方脚上,让中央疼得鼻涕都流出来了,还假惺惺地问"亲,真的……踩到您了吗?"结局当然是很快夭折。
  此为下下之棋。
  相比而言,中山市就略微含蓄一些。一边声称严格执行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先保证舞蹈时不踩住中央的脚,一边宣布将商品房限价从每平方米5800元上调至6590元,为房价悄悄打开上行空间。此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中山市暗渡陈仓的事毕竟搞得天下人尽皆知,此为中等之棋。
  接下来,最高水平的登场了,是上上之棋,却出神入化到几乎看不见棋路(以下媒体部分如果不另外注明,都源自2012年2月21日的《新闻晚报》)。
  "根据去年年初出台的上海版限购令,大多购房者及市场人士均理解为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应是暂停售房。而近期市场却传出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的消息。"
  "上海市房管局房地产市场监督处副处长蒋慰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市住房限售政策没有改变,上海市政府也已经明确了本市将继续全面贯彻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政策不改变,力度不放松……徐汇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税务咨询人员介绍,非本地户籍人员在沪购房,需要全额缴纳房产税。而按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住房,仍可享受合并计算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免征房产税的政策优惠。"
  吃过晚饭,我跟专职负责采访房地产口的记者交流,确认,上海市过去从来没有执行过"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的政策,这是一个全新的全面突破房地产调控的新政策。但是,如果直接这样做,势必遭到中央的强力干预,而上海市做得实在是太滴水不漏,令人叹为观止!
  上海的这盘棋是这样下的。
  一、先自己"发明""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的所谓传言,然后,就此事表明立场,显现出自己完全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连半推半就都不是,完全是在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入戏的,从头到尾都非常无辜,清纯得令人心醉。
  二、把从来没有在上海出现过的"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的政策,作为"固有"政策进行强调,表明自己是走在中央调控前面的,不仅轻易突破了中央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最严厉的一条限制,而且,给足了中央面子,并完全规避了责任,避免了被问责的任何风险--上海市等于告诉中央,我伸出的脚是多年前的脚,这是一种历史性的穿越,而中央伸出的是现实的脚,无论跳什么舞,都不可能踩到对方,因为两者在一个空间而不在同一个时间轴上。这是一种穿越的舞步,是一种团结的舞步,是一种前进中的舞步,是一种催人向上的舞步……
  三、假如中央注意不到相关细节,上海方面即可正式施行"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的政策,至于"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的条件,太容易突破了--办个证还能花几个钱?您懂的。
  也就是说,限购令在上海已经完全被废除。不仅去掉了这种限制,而且,还给予购房者大优惠--"按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住房,仍可享受合并计算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免征房产税的政策优惠。"
  高! 太高了!
  就好比被禁止的脱衣舞表演,芜湖市政府上去就脱得精光,完全没有艺术性;中山市则穿着透明裤衩,多少给人点想象空间;上海则是脱光后涂上颜料,可以理解为类似人体彩绘的艺术--尽管脱得精光,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画。至于旁观者看到的是画还是裸体,纯属个人思想觉悟问题,跟上海市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都会说自己看到的是画,而不是裸体,不然显得太庸俗、太阴暗--这正是上海市的高明之处。
  我这样说,绝对没有嘲讽上海市的意思,每每想到这些年来给报社找来的麻烦和给相关领导带来的心灵创伤,我都非常内疚,整天以泪洗面,以排遣这种极度的愧疚之情,让自己能够坦然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我其实完全理解上海市的做法,我这样说,只是总结上海市的宝贵经验并加以发扬光大--我对任何被无情埋没的才华都有种难言的悲悯之心。
  各级政府为什么不断突破房地产调控政策?2012年2月15日,我在供职的《上海证券报》头版发表了题为《不动摇下的摇动 》的评论,指出:
  尽管中央再三强调楼市调控"不动摇",但地方政府不断变着花样"摇动"。为何总有地方政府试图摇动楼市调控的底线?一个很表面化的原因是,这些试图摇动调控政策的地方政府官员,都没有受到惩处,甚至连所谓"新政"的叫停也是由他们自行宣布的。不仅没有损失,勇闯"雷区"的地方政府还为当地做了一场免费广告,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更像是完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中央有自己的苦衷:这些地方政府都是卖地专业户,突然专业没有了,他们一下子满脑子的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中央当然知道各级政府官员的难处,没法加以严厉问责。另一方面,令箭即出,无论怎样,大家都得配合一下,如果都把令箭当鸡毛,中央的权威还如何保持?因此,上面会暗示出轨的地方政府自行穿上裤子了事--你当你没有脱,我也当我没有看见。这场戏算白演了,OK?
  地方政府还敢有半个"不"字么?
  问题是,假如中央看不见呢?这种侥幸的机会让一些地方官员想想都激动得如同发情的猫,但都会把声音压抑在心里。他们要做的,只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细节上多点变通而已。比如,广东中山市宣布将商品房限价从每平方米5800元上调至6590元,放松"限价令"的做法,属于间接救市,但它并非像芜湖那样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从头到尾都比较含蓄和低调。看起来很像前戏,其实是在动真格的。
  "也因此,中山市的做法尚未遭遇叫停。接下来,恐怕还将有地方政府借鉴、模仿这种含蓄的风格继续做新的尝试。"我在文中的这个判断不幸成为现实,上海市的做法一旦被全国其他省市效法,则房地产调控前功尽弃!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在严格的楼市调控之下摇动不止?实在是现实的困境所致。2010年的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2.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66.5%。这一数据在芜湖更高,其2010年的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90%,房价下跌,成交量下降,带动地价下滑,使得财政收入立即捉襟见肘,它想到救市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海应该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也是中国财政最宽裕的地方,上海市的政府官员也是中国最务实、最敬业的官员--即使用尽天下最美的词汇,也不能形容我对上海的仰慕之情--如果连上海都走不出这种障碍和局限,那么,还有哪个地方能够真正走出来呢?
  上海的现实困境,充满了悲凉的无奈,在中国,也就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
  这是当下对地方政府的错位定位导致的必然结果--投资导致而非民生主导。我在发表在报纸上的评论中写道:
  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就会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用到了投资方面,而非民生方面。由于投资项目的大小没有边界,所需资金也没有边界,地方政府就会不断推升地价以获取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当这种冲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连时,就会变得难以遏制。
  显然,地方政府屡屡摇动房地产调控的根本动力,源于政府职能的扭曲和错位。政府的职能并非主导经济,而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地方政府的职能倘若回归到民生方面,他们便再没有摇动调控的动力。
  因此,在上不动摇而下摇动不止的背后,一个更当紧的事情是让地方政府从扭曲、错误的定位之下走出来,逐步变成民生政府、小政府--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已。
  在当下,任何有损于地方政绩的政策,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抵制。
  为房地产调控政策默哀!
作者: 九品    时间: 2012-4-1 17:40

回复 ltbyym 的帖子

比了又如何,ZG的高层难道不知道?他们知道的,但他们很难学习民主国家的做法的,因为那是他们ZF高层的私人利益,ZG的富豪大部分是有背景的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7-3 00:00

有理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7-3 00:03

股民作诗慨叹股市大跌

诗言志,歌咏情。股民在《沁园春·A股》里这样描写中国股市:“千点狂泻,万股折腰。望沪深两市,一地鸡毛。新股破发,小非狂逃,天量融资,公司业绩难提高。慢牛倒,看绿盘熊市,分外萧条。买盘如此稀少,引改革根基在动摇,笑新老散户,犹盼利好。筹资抄底,又被套牢。俱完矣,看账面金额,只剩零钞……”这首股市新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股市大跌的惨景,还揭示了股市大跌的深层原因--“小非狂逃”、“天量融资”、“公司业绩难提高”。可惜的是,在今年证监会出台的各种政策组合拳中,无一涉及上述三大根本因素,关于新股限售期缩短的规定甚至是在助长“小非”的套现,加速了投资者信心的崩溃。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2-7-3 00:05

有网民是这样形容蓝筹股的:“买了浦发,白了头发;买了太保,三餐不保;买了人寿,越来越瘦;买了平安,彻夜难安;买了工商,全身是伤;买了基金,天天抽筋;买了石油,锅里没油;买了石化,直接火化。
作者: 朋友别哭htr    时间: 2012-10-8 16:23

看过必回,人品超好!












星虐 吞噬苍穹 混沌剑神 穿入聊斋 剑道独尊
作者: uhctq    时间: 2012-11-11 17:11

郎窑红瓷器收购18017272953

郎窑红,即郎窑烧制的铜红釉瓷器。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瓷器、玉器、高古玉、古家具、古钱币)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瓷器、玉器、高古玉、古家具、古钱币)
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
  由于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珍贵,物罕而价昂,因此后世仿造者比较多,有些仿得很高超,几乎可以乱真。但仿品是无法摆脱它的时代特征的,与真品是不同的。通常“郎窑红”仿品多为民国时仿制,也有采用雍正时的仿哥釉器再加绿釉或干脆加彩来仿康熙各色郎窑器的。其仿品一是釉面多出现白色星点;二是上半部釉色与下半部釉色反差较大,不协调;三是胎质较松不甚密;四是分量过轻或过重;五是器型没有康熙时的典雅端庄;六是口沿和圈足的工艺不一样。只要细心观察对照,仿品和真品还是可以区分的。(瓷器、玉器、高古玉、古家具、古钱币)
上海帝泓拍卖古玩艺术品征集
    一、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
二、征集方式:
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送到我公司专家鉴定,符合上拍条件者即可办理相关手续,端艺术品拍卖会”,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
联系人 :王总
联系电话:18017272953
qq:2581136411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网站:www.pai8-sh.com
古玩拍卖上海市恒丰路218号现代交通商务大厦2楼
作者: 碧中敏    时间: 2012-12-15 18:02

楼上的稍等啦












神煌
警神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1-18 21:12

中国房价收入比脱轨源自“四过高三失衡”

三种衡量合理房价标准
  一是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国际上一般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住房平均总价格之比。世界银行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至6倍为合理区间。根据联合国对1998年世界96个国家的统计,房价收入比在0.8—30之间,平均值为8.4倍,中位数为6.4倍。发达国家普遍在3—6倍区间,发展中国家普遍在5—8倍区间,如果超过8倍,则被视为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国家。
  二是总理两项评价标准。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后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就什么是合理房价提出了看法:房价要与民居收入水平相适应,房价要与开发商合理成本和利润相匹配。总理的回答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不少机构纷纷以此计算全国和各地房价收入比,对各地合理房价与实际房价进行比较。
  三是社会四项评价标准。沿着温家宝总理的思路,一些研究专家进一步提出四项评价标准,即:政府合理地价,政府合理税费,开发商合理成本与利润,与普通居民实际收入相适应。
  中国的实际住房主要有四类:一是公开出售的商品房,二是公开的经济适用房,三是国有单位不公开的经济适用房和无偿分配住房,四是小产权房。四类住房价格相差很大,按价格高低排序,最高为商品房,其次为小产权房,第三为公开的经济适用房,最低的为不公开的国有单位经济适用房。后三类住房总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商品住房。公开统计价格的只有商品房和公开的经济适用房。目前公布的全国各地房价,并不是全部住房价格,只是商品房价格。
  据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公开商品住宅房价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为2111元/平方米,2010年为5032元/平方米,十年增长了1.38倍,年均增长9%。2011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5011元/平方米,2012年1月至11月为5498元/平方米,比2011年上涨近10%。
  城镇房价的统计数据高于实际情况
  居民收入的公开数据高于真实数据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有两公开统计数据。一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数据(称之为“收入数据1”);二是私营企业员工工资收入统计数据。个体户和其他人员没有统计数据,但可参照私营企业工资水平进行分析。笔者以“收入数据1”和后两类人员工资收入的加权平均工资收入作为城镇居民真实收入水平(称之为“收入数据2”)的基本参照。
  收入数据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3979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年;家庭(城镇户均人口为2.89人)年收入为6.9万元/年,可支配收入为6.3元/年。
  收入数据2:2011年,我国有工资统计的城镇单位职工(占城镇就业的约38%)和私营企业员工(占城镇就业的19.24%,其工资相当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58%),无工资统计的个体户(占城镇就业的14.6%)和其它企业单位(绝大多数为民营单位,占城镇就业的近28%)。总体看,第一类人员大约占40%,第二、三两类大约占60%,第三类人员收入按与第二类基本相同计算。将三类人员加权平均计算,家庭年均收入为4.7万元/年,可支配收入为4.23万元/年。
  在我国城镇部分居民中存在大量的灰色和隐形收入。据有关专家研究,其总量可能相当于城镇居民工资收入总量的80%以上,但它基本上只涉及占城镇居民15%左右的高收入人群。
  中国城镇房价收入比远超国际合理水平
  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是: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从合理性考虑,应以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依据。
  数据显示,全国房价收入比过高。2011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32.7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为94.5平方米。按一套住房95平方米和5011元/平米(2011年全国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计算,一套住房总价格为47.6万元;又分别按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数据1”的6.3万元/年和收入“数据2”的4.23万元/年计算,那么,我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1”为7.56倍,“房价收入比2”为11倍。与国际合理房价收入比为3—6倍相比,我国要高1.5—2倍。这说明,当前全国房价水平已经明显脱离普通居民收入水平。
  其中,北京房价收入比畸高。按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全国和各地两种收入情况下的房价收入比。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城市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为100193元,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5517元/平米,95平米一套房总价为147.4万元。按收入“数据1”口径算,房价收入比约为14.7倍;按收入“数据2”口径算,房价收入比为
  房价收入比过高源自“四过高三失衡”
  中国房价收入比太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主要源自“四过高三失衡”。
  从供给方面看,高房价源自“四过高”。除前述的高地价、高税费和高利润外,还有就是公关成本高,即开发商在从土地获得到地产建设再到住宅销售全过程中,均要与政府有关部门机构、与房地产相关的社会组织打交道,此过程需要进行大量公关工作,花费大量攻关经费,其中主要是请客送礼、法外办事、行贿索贿等非正常支出。据有的社会研究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公关成本一般占其开发成本的5—10%,有的高达20—30%。
  从需求方面看,高房价源自“三失衡”。第一失衡,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一方面是大量中低收入人群购买力有限,购房有效需求不足,大约占城镇居民85%以上;另一方面是,少数的高收入人群,大约占城镇居民的10%多,其中除部分公开的高收入人群外,特别是少数居民的以灰色和隐形收入为支撑的非公开高收入人群。第二失衡,是居民购房需求失衡,主要是自住性需求增长有限,投资投机性需求过度膨胀,后者大都属于高收入人群。第三失衡,是居民购房需求代际失衡,主要是部分普通居民将上辈人、这辈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收入与积蓄用于买房。
  中国房价收入比过高,主要是对占城镇家庭85%以上的普通居民而言,对占城镇家庭10%多的公开和不公开的高收入人群而言,当前房价收入比并不高。
  解决中国房价收入比过高问题,必须解决“四过高三失衡”问题。主要是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扩大住房土地供应量,降低住房土地价格;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过程中的税率和费率;采取切实措施,控制开发商过高利润;监控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行政行为,打击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普通居民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限制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严格限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强化普通居民住房消费教育,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倾向,形成租房与购房、代际间住房消费的合理格局。
  高房价的三大推手
  政府高地价是高房价的第一推手。从以下三组数据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一是全国平均地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平均成交价格,2000年为434元/平方米,2005年为759元/平方米,2010年为2054元/平方米,十年增长了3.73倍,年均增长16.8%,明显超过GDP和物价上涨速度。
  二是全国政府土地成交价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成交价款,2000年为734亿, 2010年为8207亿元。据财政部数据,2011年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166.24亿元。
  三是政府土地出售收益率。政府土地成本由两项构成,征地成本和一级开发成本,市场价高于成本的部分成为土地净收益。有人根据财政部数据推算,2011年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166.24亿元,扣除征地、拆迁和安置成本并加上其它方面的补偿性和建设性支出后,出让收益为5182亿元,净收益率为15.6%;若只扣除征地拆迁安置成本,出让收益为9537亿元,净收益率为28%。但不少机构的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实际综合净收益率一般在40%左右。
  政府高税费是高房价的第二推手。首先,房地产税种数量多。房地产税费有几十种,其中直接税种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营业税等,间接税种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费用有教育附加费等。
  其次,房地产税费总额大。据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研究,2008年我国房产税为680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为817亿元,房地产行业营业税为1719亿元,土地增值税为447亿元,契税为1307亿元,耕地占用税为314亿元,六项税收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8.45%,占全国税收的9.74%。2009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为15900亿元,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48.3%,加上六项税收,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超过65%。
  关于商品住宅价格中到底包含多少税费,国家并公开数据,但一些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商品房价格中,政府各类税费占60—70%,其中地价占30—40%,税费占20—30%。
  再次,房地产业税收比重高。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2012年1—9月,全国房地产业总税收入9260.8亿元,占第三产业税收总额42919亿元的21.5%,占国内税收总额84215亿元的11%。
  最后,房地产业税负总体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5.7%,2012年前三季度占全国GDP的5.9%。就房地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与其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而言,房地产业税负大约是各行业平均税负的2倍。
  开发商高利润是高房价的第三推手。主要体现在:一是房地产利润率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我国房地产行业毛利润率在2007年后达到30%,超出工业整体水平约10个百分点。部分知名开发商的毛利润率接近甚至超过了50%,远远高于西方房地产开发企业。据研究报告,2011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平均开发成本为3600元/平方米,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5011元/平方米,房地产商毛利率为39%,真实利润率为28%。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占75%左右,建安成本占17%左右,其余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配套设施等8%左右。
  二是房地产业与工业利润反差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为14.2%,销售税金率为8%,人均营业利润29.24万元,人均经营税金及附加16.5万元。各项效益指标大约均在工业同类指标的2倍以上。据“港澳数据终端”统计,2000年至2010年,房地产行业经营总收入增长8.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29倍;同期房地产行业利润总额增长59倍,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1倍;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收入利润率由2.28%提高至14.5%,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由5.2%提高至7.6%。就是说,2000年的工业利润率是房地产业利润率的2.28倍,2010年的房地产利润率是工业利润率的1.9倍。
  21.7倍。北京房价收入比是全国的2倍,是国际公认合理水平的4倍。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与北京类似。这说明,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商品房价与当地普通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已经严重地脱离。(
作者: 犀利rb    时间: 2013-2-4 14:57

好帖,确实好帖!












巴比伦帝国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2-23 13:00

港股中的“榨汁机式”的公司

  QDII2即将开闸,一些较有实力的客户将有机会直接投资海外,香港市场很可能是首选,但港股特有的风险也值得我们警惕。
  我们关注到一类股票就需要投资者特别小心,这类股票绝对价可低至以分计,市净率可以低至0.2,看起来价廉物美,但不管投资者投入了多少资金,其结果似乎都是持仓市值一直下降直至几乎归零,香港投资者将这类股票称为“老千股”,笔者认为“榨汁机”股更合适:投资者资金就像水分一样被不断吸入,直至被榨干——让长期受A股股市文化熏陶的“低价股爱好者”大跌眼镜。
  “榨汁机”股票如何运作呢?以港股福方集团为例:其 2001年7月上市,2007年通过增发新股变更控股权之后,就被正式收编为“榨汁机”股一员。自2008至2012年,每年都有多次的批股,股价不断走低后再通过并股维持股价,然后再批股、并股,如此往复。几年间,福方集团通过多次诸如10并1等方式的大比例并股,股本相当于缩了2万倍;而并股后,又旋即通过批股、发行可转债以及购股权等形式,融资圈钱,初步统计下来,配售供股募集14亿港元,可转债融资10亿港元,单单这两项累计再融资接近24亿港元,而今的福方集团的市值却仍只有1亿港元左右,这个榨汁机的“威力”可见一斑了。更具有欺骗性的是福方集团当出现业绩大幅亏损时,其在并股前通常会减股份面值,将消减预期所得财务利润用作抵销累计亏损。这并股、缩股的股本魔术不但使其得以维持股价,公司业绩也可扭亏,对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而言极具诱惑力。
  如何分辨“榨汁机式”股票呢?事实上,香港市场上“榨汁机式”上市公司并非单兵作战,而是自成一系,其中尤以威利系最为出名,包括威利国际、合一、马斯葛等核心成员,成员之间直接或间接通过关联公司相互参股、控股。这类股票的基本特征包括:频繁的关联交易,基本不会分红,常年频繁地融资,或批股或转债融资,平均每年好几次。股价再低也不是融资的障碍,比如股价5分钱时,可以以3分多批股,甚至股价只有2分了,依然可以以1分多批股,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先并股,并完后再批股,更为叫绝的是,“榨汁机”股票往下炒也赚钱,股价经过不断批股巨幅下跌后,中小股东再也不敢参与批股了,这些公司就再次大幅折价以配售给关联方的方式把大大摊薄的控股权再收回来,或是通过上市公司大量批股向关联方购买资产的方式完成一个完整回合。“榨汁机”一轮轮地启动,一轮轮的并股批股后,一般投资者资金就所剩无几了。
  香港法律对于上述“榨汁机”式公司榨取普通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并未明文禁止,监管机构主要起备案作用,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
  这样一来,就更需要普通投资者擦亮双眼,这类公司往往是集团作战,因此在股东变更、资产置换中会留下很多痕迹;另外就是不要贪低价股,投资前应格外留意那些低价的“仙股”,在香港市场血的教训却是“便宜没好货”。
作者: ltbyym3    时间: 2013-2-25 22:05

为什么要屏蔽资深会员ltbyym的用户名,比起过去来,我发的贴子基本上都是学术性的。老战友们,管管,狗蛋,金戈铁马,风雨不动,人权至上,亭亭如盖矣,还有其他的战友请支持我,谢谢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2-27 10:37

谢谢战友,用户名已恢复
作者: 果农    时间: 2013-5-30 19:55

很有意思,我想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6-16 11:04

新股改革方案的四大亮点和五大缺陷.txt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端午长假前,证监会公布了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市场多空激辩。主板的暴跌和创业板、中小板的暴涨,便最好地反应了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的亮点与缺陷。
  一、四大亮点第一,将使上市报告书较为真实。“意见”中规定:上市报告书中若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发行人三年内不得申报其它公司的IPO;上市后第一年若业绩下滑50%甚至亏损,将停止保荐人的资格。这项规定将有力地扼制承销商、保荐人和其它中介机构协同企业过度包装和造假上市的行为,使上市公司的质量的可信度有较大的提高,避免投资者一再上当受骗,可以较为放心地投资优质公司。
  第二,可以有效地治理新股“三高”发行的顽疾。“意见”中首次顺应了市场对大小非减持价格进行限制的呼声,规定大小非解禁后两年内,股价若跌破发行价,大股东和高管减持期限将推迟半年;同时,新股上市后半年内,股价若连续20天跌破发行价,或6个月末股价跌破发行价,大小非减持则推迟半年。这个规定,将发行价与大小非和高官的切身利益挂钩,意味着:今后新股一般不会跌破发行价,从而倒逼新股以低价发行,哪怕市场好的时候也不敢水涨船高、抬高发行价。这样,既消除了长期以来的新股发行价的“三高”,防止了超募所导致的市场资金大失血,又有利于吸引社会大量资金进场认购低价发行的新股,还为二级市场提供了获利空间。
  第三,今后新股不再“破发”,对长期“破发”的老股有提振作用。自2009年7月重启IPO后,上市的885只新股中,有805只“破发”,跌破发行价的平均幅度高达54%。加上此前上市的新股,“破发”的股票总计1200多只,占上市公司的50%左右。若今后上市的新股不再“破发”,那么就遏制了“瘟疫”传染的恶性循环,使大批的“破发”老股得以有不同程度地修复股价的机会,对二级市场无疑是利好(此利好,目前尚无人提及)。
  第四,上市首日以发行价为基础涨50%即停牌,对创业板、中小板利好更大。由于以往大盘股发行市盈率本身就低,受制于盘子大、基本面变坏、经济转型和产业政策转向,以及市场资金的严重不足,所以,今后主板中新上市的大盘股,降低市盈率的幅度有限,上市首日也不可能涨50%,而会像香港股市那样,长期停留在发行价附近,日益被市场边缘化。
  而此规定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属于经济升级版的高成长中小盘股,则是利好。一方面,它们是认购新股者的重点目标,中签后的获利空间将大大超过以往。另一方面,若发行市盈率20倍,上市首日涨50%即停牌,期间投资者就有更多的买入机会,即使30倍市盈率买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新股30倍市盈率即停牌,对创业板、中小板现低于30倍市盈率的个股,便形成了向上牵引的的作用。再一方面,上市首日在涨50%的空间里股票充分换手,次日交易时就加大了流通性,避免了以往首日被主力出奇地拉高,炒新者在高位套牢,主力乘机出货,随后股价一路下行的恶劣走势,有助于新股走势平稳走慢牛,形成强烈的财富效应,以带动整个大盘上行。
  二、六大缺陷1.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将优先股制度与新股改革同步进行。目前的新股改革主要局限在解决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而没有触动导致长期熊市的股权弊端——一股独大,没完没了的新的大小非减持,倾斜于利益集团利益。若按此方案进行,家族上市企业仍占据60%——70%的股权,显然与现代企业制度格格不入。上市使流通的只有25%股权,而1——3年后,另75%股权将在二级市场高价减持,精准套现。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个新股上市,就意味着三年内还连带三只新股上市。这就是市场恐惧新股扩容之所在,新增机构资金是绝不敢轻易入市的,更不要说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
  为了解决这个股市顽疾,此前,肖钢主席已明确宣布将推出优先股制度,在5月底向国务院上报5家试点后,分三个步骤推进优先股制度,即国务院发文件,各部委出规定,交易所出细则。此项改革是股市红五月暴涨的主要原因。
  然而遗憾的是,在优先股制度尚未成型的情况下,证监会却率先推出了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将二者进行了分离,令市场十分失望,遂作出了恐慌性暴跌的激烈反映。如果管理层能将优先股制度与新股改革一并推出,那么,新股改革就将成为市场的重大利好,甚至是振兴中国股市、造就牛市、实现中国梦的催化剂。
  即使推出优先股制度尚需要一定时间,那么也可以用变通的方法告知市场,即今年下半年只上市已过会的83家新股,仍用新股改革方案的规定进行,而从明年起,上市的新股则要推行优先股制度。若此,市场便会对新股改革持肯定态度。
  2.没有对造假公司和中介机构作出具体的惩罚规定。为了加强对造假行为的震慑力,最重要的是推出集体诉讼制度,让造假公司和中介机构罚得倾家荡产,才能真正杜绝造假上市。
  3.没有突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倾斜。现方案只强调了在新股的网下申购中,40%优惠配给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这点颇为市场诟病。而在网上申购中,仍然沿袭“拼资金”的老路,必然造成庞大的一级市场“打新”专业队死灰复燃,上市首日就向二级市场“倒垃圾”,不断获取低市盈率新股的无风险收益,使二级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股价越走越低。
  为此,有必要参照香港新股发行中倾斜于中小投资者的做法。人手1000股做不到,可恢复按二级市场股票市值进行配售的方法。只要将持有本公司大小非解禁股的账户剔除在外,新股是可以配售得过来的。这样,,中小投资者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均在新股发行中得到惠顾,符合“三公”原则。
  4.没有对再融资中大机构持有股份的减持价加以限制。目前再融资的股票成了“重灾区”,股价跌破增发价的现象十分普遍,投资者怨声载道。而参与增发的机构往往不计成本地割肉砸盘,将股价越压越低,使二级市场价值中枢不断下移,中小投资者亏损累累,随后大机构再“海底捞月”。
  鉴此,有必要参照大股东和高管在解禁后两年内,若股价跌破发行价,则推迟解禁的做法、规定,若跌破增发价,机构持有的定向增发股的解禁期也应推迟半年。
  5.没有对扩容节奏进行量化的管理。中国股市连年熊冠全球、12年涨幅为负的另一个罪魁祸首,便是扩容大跃进。在人均GDP居世界95位的情况下,股市市值规模却居世界第二,股市的保证金只剩6200亿,供严重大于求。即使新股至今已停发9个月,股市依然原地踏步(去年10月停发新股的位置2102点,现在仍是2162点)。
  然而,现新股改革方案,非但没有对股市如何扩资的具体措施,没有“扩容的节奏应充分考虑市场承受力”的表述,反而一味强调了市场化发行上市。证监会只管向上市公司发批文,上市公司可在12个月内自行选择上市时间。这势必造成大批上市公司为防止业绩下滑,防止二级市场低迷而扎堆抢先上市,造成二级市场扩容的巨大压力。而证监会却可轻描淡写地把扩容大跃进的责任推给上市公司,仍然无法改变中国股市“圈钱市”的本质。
  为此,新股改革方案中,必须强调对扩容规模与市场存量资金的科学的量化管理,扩容节奏与市场承受力的统一。并且,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有必要半年一预告新股扩容规模,让投资者心中有数,作出合理的投资抉择。
  我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五大缺陷,那么,所谓的新股发行改革,只是局部修补的改良主义,是“带病重启”,“中国梦”很有可能成为“白日梦”。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7-13 08:54

没想到,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据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后,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其实是五个没想到。

——俄罗斯的五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住房不要钱:“在俄罗斯居民住房不 收费,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 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

第二个没想到是用水没水表:用于日常生存所必需 的“自来水、热水(一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 就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

第三个没想到看病不花钱:“手术免费,住院免费, 治疗免费,唯一不免的只有药费。不管你是不是俄 罗斯人,只要在俄罗斯境内的任何人得了病,救护 车就给你往医院拉,就给你治。”

第四个没想到教育还倒贴:“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 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 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 。”如果你实在想不通问一问俄罗斯的家长,他会告 诉你另外一个“没想到”,“学校不供餐,让孩子们到 哪吃饭呢?”

第五个没想到失业要批准:“为了控制失业人数的增 加,俄ZF规定,大量解雇人员,必须在解除劳动协 议前3个月向国家就业处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 解雇。”…… 怪不得有人总说俄罗斯人开郎、乐观、坚毅,要我 说这不完全是俄罗斯民族的特有性格,试问你要能 过上这样的生活还会闷闷不乐吗?

《普京的讲话为何震撼中国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真理报》发表讲话说:“一个把 老百姓的居住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拿来拉动经济 的****,一定是个没有良心的****,真正执政为民 的政权,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给 予人民。一个国家不能变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有人占几十套房,有的人住不起房——真要那样,执 政当局没有任何脸面赖在台上,因为民生问题,就 是政治问题,就是执政者的责任。一个国家的执政 文明,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而不是表现 在富人有多富,也不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数据。”

送给有梦想的年轻人
在美国,3%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
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
在日本,公务员排在第53位;
在英国,公务员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
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说过,一个国家的青年,争着去当公务员,这说明这个国家的腐败已严重透了。
欧美发达国家,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博爱、自由、平等; 日本,最奢华的建筑主要是学校,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知识、技术、进取;
中国,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大楼、银行,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金钱、权力、傲慢。

这数字很给力,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人心灵的饥渴,信仰的缺失,也是空前的.

作者: 吴聊    时间: 2013-7-16 21:33

吴聊到此一阅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8-17 09:17

吴聊 发表于 2013-7-16 21:33
吴聊到此一阅

我的贴子只有无聊人才值的看吗?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8-17 09:19

由于朝廷禁止城市户口的人民在农村买房建房,农村空置的房屋多是农民建的毛坯房,不适合居住,而且村庄内卫生很差,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
如果能住上独栋的房子,不吃掺有添加剂的食物,比如,盐,油等底层食物,包你身体壮的像当兵的一样。
随便说一句,朝廷把独栋的房子叫别墅,我搜了一下,这个外来语的意思是庄园、城堡。朝廷把民众自建的独栋房叫别墅,那么农民是不是家家住别墅了?最近新闻上讲北京某楼顶上的居民建的美轮美奂的景观房叫别墅,下令拆除,这是偷换概念,愚弄人民,逼人民住公寓,以方便条子对公寓房间下慢毒摧残人民身体,实行愚民弱民统治。
作者: 吴聊    时间: 2013-8-19 20:55

ltbyym 发表于 2013-8-17 09:17
我的贴子只有无聊人才值的看吗?

也不是的,只是内参,我这级别的也来看看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8-23 16:17

                             砖四国泡沫破灭从印度开始
   由高盛一手操纵的金砖四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泡沫,正在一个个接着破灭,不过,由印度和巴西开始破灭,是我在写作《中国通胀世界通缩》时没有想到的,但是,金砖四国命运一体化是我分析出来的,也就是以投资和出口导向为主一起拉动经济增长,也就在美元出逃后一起泡沫破灭。
  历史不断在重复过往,演绎着一出出泡沫与泡沫破灭的活话剧,角色和演员也是一类人。由美元导演,不同的发展中国家首脑来唱戏,表演的是如果绞杀国民财富的游戏。美元绞杀这些国家十几二十年积累的财富,而这些国家绞杀十几二十年所有国民创造的财富。一回事。
  很好玩,愚蠢的国民被欺骗的一愣一愣,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中国房价从2009年开始,明显就是一个金融骗局,央行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把所有人都卷进黄金和房产的炒作中,然后几次面临崩盘不断救市,也就不断放大泡沫,让所有人都有赚钱的感觉,天上居然掉下钞票,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于是,所有资金都进入黄金和房产之中,人人认为只有黄金和房产才能升值,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一场资本的炒作游戏居然欺骗了无数的国民,该他们出血啦。
  印度首先出事。卢比开始贬值,只是贬值了28%,一路高涨和北京一样猛涨的孟买房价转眼就跌去60%,还在不断下跌中,直到这些房产都和黄金一样,迟早都变成垃圾,因为钱都被资本赚走了,谁接最后一棒,谁将被套牢一生,永世不得翻身。我一直判断,中国这一轮房价泡沫的破灭,一定从北京开始,因为北京是资本炒作最猛烈的地方,也是国际资本赚钱最多的地方。对国际资本来说,泡沫越大就越是肥肉,吃得越有味道。这次印度泡沫破灭,也是从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开始的,日本房价泡沫破灭时跌幅最大的也是东京,香港1997年房价泡沫破灭跌幅最大的就是半山,道理就在如此。金融大鳄会盯住最有钱赚的地方,互相厮杀,看谁的力量大。
  中国和印度不同,中国是固定汇率国家,这一轮泡沫的破灭可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汇率体系被国际资本冲垮,人民币注定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二是房价狂跌,究竟会跌多少,北京绝对不是像孟买一样用百分之多少来说明。何况北京还有381万套空置住房,也会面临一个“鬼子”也不留的悲惨局面。让我们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想会很快到来。
  四万亿为中国民间带来了什么,大家从温州、鄂尔多斯、神木等城市可以看出,剿灭的都是民间资本。一个是这些民间实业产业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买房子才能赚钱成为共识,最后跳楼的跑路的都是当地鼎鼎有名的私营企业家;二是高利贷泛滥成灾,泡沫一天没破就一天在制造灾难,不断在膨胀中。我去过前些年很多很富裕的城市,现在是什么样子呢?百业凋零,只有两业很繁荣,形象地说就是赌场和浴场。这和罗马帝国衰亡前是多么想象,当年称雄世界的罗马帝国几乎占领了全世界,无论到哪里都建筑两场,一个浴场,一个剧场,用这两个东西麻醉当地人民。当他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很舒服,结果完全没有改革和创新的气势,导致了衰亡。(请看《罗马帝国衰亡史》)所不同的是,中国的这些城市还有一个赌场,那就是形式上的赌场和形式上的高利贷市场。这个赌场已经快灭掉当年事业很风光的一代中产。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些城市在2009年滥发货币后都富的流油,但是,钱来的太容易,而现在这些城市的资源已经耗尽,而这些身价几千万上亿的人都是暴发户出身,完全不知道钱应该怎么用,所有的实业基本破产,谁投钱谁倒霉,所有没有人投资实业,搞别的什么都不赚钱,就玩赌场和高利贷。对社会上讲,是在搞金融产业,职务是什么什么投资公司董事长,实际上是玩高利贷。这样一来,身价几千万的人把当地身价几百万或者几十万的人基本上都玩死了,很多人失去了房子和产业。因为这种投资公司太多,有的城市有好几千家。这个产业被当地行政首脑发现,于是,地方一把手就在背后撑腰,明目张胆的开设赌场,把这些董事长吸引到赌场开赌,结果不到一年,这些董事长的财富就被赌场血洗一空。这就是当年一夜暴富的城市目前的社会生态。
  泡沫的破灭,是因为很多因素促成的。不仅只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为富起来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素质,都是一帮贪官污吏和诈骗犯,只是赶上滥发货币加上官商勾结银行帮忖导致一夜暴富而已。中国的泡沫坚守不破,只是给犯罪分子、暴发户和贪官污吏苟延残喘而已,对正直勤劳的人没有任何好处。现在,印度泡沫已破,中国已经不远了。维护贪官污吏的利益集团心里该发慌了。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9-7 16:00

罗马的灭亡是信仰的迷失
 中国目前处在乱世。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我几次提到先祖教诲。尤其是在看完《罗马帝国衰亡史》后,对此更是深有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呀。
  当年的罗马,往东,印度被罗马占领;往西,整个欧洲都是罗马的天下;往南,一直到南非都是罗马属地;往北,亚历山大都俯首称臣。很多人对罗马时代不太熟悉,一说起罗马柱就知道是一种建筑风格,那种柱子当时不仅仅用于造宫殿,也用于造浴场。当时,罗马帝国的军队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建两场,一个是罗马广场,一个是罗马浴场。浴场,是统治阶级消弭底层百姓斗志最好的地方。只要进入浴场,不管是谁都会极度放松去享受。目前中国到处是浴场,也如同罗马帝国衰亡前差不多一样普遍。所不同的是,当时的罗马是宗教内乱,是教徒和异教徒之间的争斗引发社会关注;当代中国也信一种教,那就是房价万年涨,教徒遍布全国各地,人人不管有没有房子,都去排队买房。浴场加上房地产教的盛行,的确也让民间安稳了一段时间,因为所有的买房人都觉得自己资产在升值,心里有一种安慰,同时也麻木了心灵。
  且慢,中国房价上涨发生在2009年后,那是因为央行印钞,才推动房价暴涨;而央行印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也就是说,这次央行印钞很大的因素是因为美元而印钞,同时,美联储也实行量化宽松,推动流动性滚滚而来。几股资金共同涌来中国,推动了中国房地产的超级泡沫。如果长期这样,美联储不断实行量化宽松,那么,中国房价会一直上涨;但是,如果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就必然会引发中国楼市流动性枯竭,泡沫因此而破灭。因为中国不管是官员还是开发商都把房地产当作信仰,当作宗教,泡沫破灭,他们的信仰就被摧毁。没有什么比这更为痛苦的了。
  罗马的灭亡也是因为信仰的迷失。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思潮,那就是一帮人在倡导宪政和普世价值。这实际上是为房地产教彻底失败后寻找一种新的信仰,那咱分两头说,先说说宪政。
  1834年,英国工业革命成功后,很多工人不满元老们独自享受英国的财富,在一帮主张宪政的人鼓动下,开始向英女王和元老们发难,并起草了一份宪章。这些主张宪政的人个个都有好口才,发动群众的能力特别强,常常有几十万人来听他们的演讲,历史上最著名的宪章运动就此开展。此后绵延20多年,这种拉锯式运动在强大的英国皇室面前发生几次内乱,屡屡陷入低谷,又屡屡被发动起来,最终没有实现宪章运动。中国搞宪政,有可能吗?没有。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一盘散沙,没有谁有这么巨大的凝聚力。我看见微博上有一个叫做赵晓的人也在天天大谈宪政,这是十分可笑的。2009年央行大肆印钞时,他为了讨好官商,大叫:买房就是爱国。这种在经济上的投机分子,现在又来玩政治上的投机,必将贻笑万方。在经济上投机落了一个可耻的笑谈,在政治上投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我不相信这样的专家能够搞什么宪政。
  再来说说普世价值。在西方普世价值是无数基督教徒用生命用热血用贞洁换来的,历经上千年的磨难,才取得现在的共识。现在的中国有吗?没有这样的经历,又何谈在中国搞普世价值?我们看看西方文化史,普世价值的确认经历过多少年代无数人的努力,才推动文明的发展。再看看中国的近代史,蒙元的种族灭绝,大清腐败昏聩,长达百年的内部混乱,差一点被小日本给灭了,至今仍在封建与殖民的社会边缘徘徊,有谁去为民族前途着想,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去奋斗。这块土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普世价值,这种价值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实现。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临大节不可夺也。这是孔子说的。道理不是没有,仅此也就够了。奢谈什么普世价值,不可能成功。
  尽管不谈,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心态说明中国经济崩溃来临之前的征兆已经出现。罗马帝国衰亡之前,也是出现很多迷茫的社会状态,宗教开始内讧,人人都在寻找新的心灵慰藉。社会始终是在躁动的,而危机来临之前格外明显,只是希望不要爆裂。一旦整个社会情绪出现爆裂,谁也救不了中国。
  一个朝代处在没落中,发生一些异常也是很正常的。
  每次看见中国许多炒房客排队买楼,我就仿佛看见晚清时候的国民,扎着长辫等着英法鬼子砍头的画面。现在拿着钱去买黄金买房子,都是为了赚钱,很快就会被美元剪羊毛。黄金如此,不动产泡沫亦如此。这是全球两大最没落、最陈腐、最封建、最落后的资产,已经远远为全球文明所抛弃,却在中国最盛行。愚昧呀。这只能说中房地产教的毒太深,已经无可救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确缺少信仰,在这个以全球化接轨的时代,被美元剪羊毛也成为必然。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中国的房子在中国,美元如何可以剪羊毛?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在多种场合讲过,2009年以来,央行加大基础货币发行,当时的基础货币是大约12万亿人民币,是1978年以来一直到2008年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全部财富,在这12万亿基础货币中,内需创造只有2万亿,有10万亿是通过国际贸易带来的,也就是外汇占款。而在2009年央行一下加大发行基础货币4万亿人民币,同时,到2013年外汇占款也增加了10万亿。现在,人民币基础货币已经达到26万亿,其中,内需只有6万亿。美元如果出逃,这20万亿基础货币以及创造出来的货币共计在60万亿人民币就可能消失,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从洪水泛滥到江河枯竭,可能只需一年的时间。持有不动产的人根本跑不赢,房产可能一分钱也不值,那个时候,谁也不需要房子,需要的是现金来救命。这就是经济危机。
  如果大家还不明白,那就没有什么话好说。那么,在什么环境下美元会出逃呢?张庭宾给出三个条件:量化宽松开始退出 +石油危机+做空工具到位 。1,中国正式推出国债期货,并且正式运营,从而使得做空中国的工具基本完备,同时贷款利率市场化正式实施,从而打通了中国流动性危机从商业银行到企业的传导机制;2,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从而向国际热钱发出明确撤离中国的信号弹;3,美国以色列袭击伊朗,封锁波斯湾,对高度依赖中东石油的中国经济以实质性冲击,并引发中国严重的输入性通胀。
  我的分析很简单,我也多次讲过,美元回流一定是根据制造业回归同步的,奥巴马就此给出的时间表就是,2012年回归39%,2013年回归70%,2014年回归100%。一般认为,资金回归滞后制造业回归顶多半年,这样时间已经很明朗。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时间早已给定,中国金融危机内部爆发的时间以2013年6月“钱荒”为标志已经开始爆发,以银行业出现破产为最后结果,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始见底。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经济危机,百年不遇,灾难深重。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9-7 16:01

泡沫破灭后很多家庭“财富”缩水一半
    中国房价泡沫之大,举世未见,早已超越日本当年,超过现在的印度,超过当年的拉美和东南亚,这是不争的事实。政府想尽一切办法维护泡沫,这个我们没有办法。这不是谁对谁错的的问题,而是一个民族的前途问题。我是坚决反对将住宅作为金融产品来炒作的,因为这将危害全民的利益。而动用印钞权来维护泡沫,这样会遭天遣
    最后跌80%都是少的。在一线城市许多地方已经上涨300%,泡沫破灭后,住宅的保值功能彻底散失,回归常态是必然。就像黄金一样,最后跌到什么价位,鬼都不知道。中国本次经济衰退具有双重衰退作用,一种是资产负债失衡性衰退,一种是周期性衰退,哪里只是一两年三五年的事,最少要做好11年的准备,有可能是17年。根本就不可能再有任何增长。现在的经济增长都是假象。
  资产负债失衡性就如同夏斌所说:据测算,2005-2008年,1元人民币的社会融资量能带动4元GDP,到了2012年,1元社会融资量只能带动1.93元GDP;同时在2013年5月,居民与企业的债务却已超过82.9万亿元,若仅以7%的利息测算,每年的利息就高达5.8万亿元(有人以非金融企业债务合计算利息,利息高达8万亿元-9万亿元),分摊到每月为4,840亿元。“也就是说,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企业除本来需增加一定的正常贷款外,在企业资产收益率接近甚至有些企业已追不上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其日常生产和投资活动而不‘崩盘’,还需另外增加一块以偿还利息为目的的新贷款,才能维持整个资金链的不断裂,”夏斌称,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2013年一季度GDP增速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但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却是同比上升64.2个百分点的原因。
  周期性衰退就是因为经济是有周期性的,人类的经济大周期是以55年为一个大周期,这次经济大周期要到2033年,人类将再次发生文明的变革和经济的变局,全球经济将发生重新洗牌。中国将面临出局,因为中国毫无科技创新能力,更没有以科技创新来积累财富的任何动力,在资源被掏空,人力老化的时代,能够有什么经济繁荣的动力?人类的小经济周期是以美元升值和贬值为周期的,在前30年中,1985年美元创下164.7的高点后,一直在底部运行,贬值时间为28年,从2013年开始,美元将会持续升值到2033年。在美元贬值周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候;在美元升值的周期,中国将进入长期的衰退。这就是经济的周期性,这是无法改变。
  这两种衰退叠加在一起,力量是无穷大的。经济不是永动机,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成为永动机而永远上涨,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会长期衰退,此消彼长才是东西方经济永恒的法则。中国央行想以货币滥发来制造永动机是不会成功的。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10-26 22:33

退出QE会引发金融海啸
一般认为,美国经济好转就会退出QE。其实,这是一种表象,因为QE的实行与美国经济的衰退与复苏无关。只是巧合的是,QE的推出时间是在美国雷曼兄弟出现破产后,所以,市场上还有一种观点,那就是QE的推出是为了拯救金融危机,这个也解释不通。我在《黄金崩溃》中对美联储当时如何拯救金融危机的进行全面的解读,美联储只是作为一个“最后的贷款人”出面拯救危机的,而不是采用量化宽松即QE的方式。那么,美联储为何推出QE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美联储是如何运行QE的?美联储实施QE后,主要是购买国债——释放美元——到金砖四国——催生泡沫——牟取暴利,这是QE1和QE2的主要途径和目的,根本与美国经济的复苏与拯救金融危机无关,直到QE3推出,是在QE2的基础上增加购买中长期抵押债券——打压市场利率——促进房地产和制造业复苏,这才有了刺激美国本土经济复苏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QE的策略在起初执行是完全是针对金砖四国和其他新经济体国家的。QE的退出那就意味着原来执行QE的资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使命,要回归美国本土了。这对于新经济体国家来说,无异于一场金融海啸将要发生。因为我们并不清楚,美元究竟有多少流进,又有多少美元要流出?究竟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究竟美联储为何要退出QE?实际上这是很容易解释的,这原本就是一个横跨五年的金融战略——释放美元——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牟取暴利——退出QE——回归美国——资产重置——参与制造业复苏——推动道琼斯指数上涨——实现全美资产价值再翻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元的回流就不仅仅只是吸引美元的回流,而是吸引全世界的资金都涌向美国,一同创造美国历史上200多年来最伟大的盛世。这样一来,金砖四国会被彻底抛弃,所有资金奔向美国就会成为一种潮流。这很要命,因为美国经济总量是全世界最大的,吸附资金的的能量也是无限大,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都会涌向美国,不仅仅只是资金安全而且收益有保障,何乐而不为?这是傻瓜都知道的事。美国是有法律保障的高度自由的国家,市场经济的自由度全球最大,中国贪官遍地,做一点事都很难,谁愿意继续呆在一个长期衰退的国家?
  李嘉诚抛售在中国大陆所有的资产只是一个信号。面对美元的退出QE,中国舆论是很反常的,一个声音是中国城市化还有20%的空间,至少有2亿多人会进城?更有一个声音在说有70%的年轻人希望到大城市。真是好笑啊,在人才资金都在外逃的情况下,用这种欺骗的手段就能留住人才?中国的城市化一点空间也不会有,更不可能有70%的人会到大城市,因为他们进城根本无法生活,更谈不上有什么就业岗位?他们如果进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暴动,像前苏联那样。所谓的“有2亿人进城”,所谓的“有70%人想到大城市”只是对中国经济大衰退的哀鸣和干嚎,根本是没有用的幌子,骗不了任何人。
  我建议中国的经济的骗子们去各个农村走一走,哪怕是原先很偏远的地方也通上了高速,什么现在城市化只有60%,未来还有20%的空间可供中国发展20年。这完全是胡扯。如果把所有的农民都赶去城市居住或者只是简单的赶上楼,这可能不是发展,而是一种犯罪。
  现在农村还有一些好山好水,适合人居,并且他们还有足够的资源能保持购买力;在城市看看吧,一般百姓谁也愿意去?当年前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把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联邦的农民工强行迁进城市,就是为了城市化进程,拉动GDP。极权资本主义的暴行就此埋下祸根,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再也捂不住了,矛盾终于爆发,这些农民工成为推翻苏联共产党的主要力量。其主要原因就是,就是现在的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农民到城市后,不仅无法维持长期的购买力,反而失去了原来的资源,生活无法维持。暴行,可能盛极于一时,但终究会受到清算。中国的城市化早已没有空间。现在搞城镇化也是一个幌子,完全不可能拉动经济增长,投入再多也没有用。
  城镇化的核心是两个:农民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持续的购买力”。本人以为,只要牢牢抓住这两个线索,就可以保证城镇化战略不会变形,不会像现在这样,将土地沦为金融产品,让全民炒作。需要告诫官方的是,这种炒作房地产的行为,在美元升值的周期内,中国经济必将陷入大衰退,目前这种炒作房地产的行为将会危害政权。不想重蹈前苏联的覆辙,现在就必须尽快纠正,否则中国政府已经没有时间来进行纠正,只是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危机的大爆发。我的朋友曹建海博士为了支持我的《债务海啸》的出版,专门就中国城市化进行了全方位论证,收集在我的书中。他的观点与我相似,但是,他系统地从经济学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城镇化的两大核心的重要性和在中国发展的逻辑性。
  退出QE对中国一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打击是最大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当这些城市的房价泡沫破灭后,经济是何等的萧条?摧毁了一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基础,全中国就等于陷入大衰退。可能我们见的是,不是人们要进城,而是在城里的人都要突围,返乡潮不会小于2008年。中国的一线城市将会成为一座空城,不仅只是房子大量空置,而是满街的人突然就不见了。就像现在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哪怕在假日,也再难看见人们摩肩接踵的景观。
  QE的退出,不仅仅只是资金的出逃,而是对金砖四国的预期完全改变,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李嘉诚的出逃是一个佐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都将在未来大规模出逃。尽管经济数据很好看,但是,全世界都知道这些数据大多是造假的,毫无意义。资金到中国只是赚一把就走,不可能现在美国一样,可以看到长期的希望,更不需要与贪官污吏做肮脏的交易来谋取一点利益。
  退出QE是美联储经营五年的一项金融战略,只要实施起来,中国经济泡沫就会彻底破灭。这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何要退出QE的本质原因。多修几条路,多建无人居住的空房子就是经济增长?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作者: ltbyym    时间: 2013-11-12 16:51

不实行房产税,不能真正控制房价,有钱你可以买几十套,几百套,但要交相应的房产税,这是先进国家的普遍作法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